第十七章虎池與思鄉臺

楊清風發現,他現在正站在,一個園形的觀禮臺上。

他之所以這麼認爲,是因爲他來到這裡,已經有些時候了,居然沒有人出來和他打招呼。而他的下面,是一個大的圓形鬥獸場。有三丈高,十丈寬。那裡面有一隻老虎,在快速的吃東西。他親眼所見,就是這一隻老虎,已經吃了不下十隻,活蹦亂跳的動物。吃掉的有兔子,梅花鹿,山雞,甚至大的野牛。凡此種種,已經包括有,老虎所能戰勝的,多種動物。

‘怎麼這麼能吃,讓我在這裡,就是爲了看老虎的表演?’楊清風開始狐疑了起來。

‘你可能已經不耐煩了,甚至開始猜測,我們爲啥要把你安排到這裡。’終於有了聲音,是新的,不是先前的那個聲音。

‘我們這麼做是很有深意的。你已經看到,老虎很能吃。我實話跟你講吧,照這樣下去,一千年,一萬年,直到永遠,這老虎都能不停的吃下去。可是這不是我們所願意見到的。但是我們又不能直接了當的殺死它,因爲這隻老虎,早年對我們,做出過很大的貢獻。與我們有恩。’

‘我們找你來,就是想看看,有沒有一個好的方法。準確的說是體面的方式,讓這隻老虎自行的消失。其方法是,用一隻弱小的動物,來對抗這隻虎。比如雞或其它什麼弱小動物。記着,一定要比老虎弱小。如果成功了,那麼老虎的消失與我們無關。怪只怪它自己,我們只是好心的給它吃東西,它吃不了能怪我們嗎?’

‘好的方式就是這樣。可惜我們做不到,只有你能做到。因爲很多本事比你大的,都來不到這裡,你卻來到了。證明你很不一般,你很強。這問題你一定能夠解決。’

‘好,方法就是這樣。等事情辦完了,我們再來談。。。。。只是這裡需要補充一下,因爲老虎不能餓着,所以前一個才吃完,後一個就得放進來,不能間斷。但是也不能浪費,前一個沒吃完,後一個絕不會放進來。這規則是不會變的,這一點你要謹記。’

當一切復歸沉寂,只有老虎嘴嚼聲音的時候。楊清風的思緒也開始了波動。

‘用雞或者羊或者其它一些什麼的,來戰勝老虎。真是瘋了。’楊清風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樣的。

‘難道看過老虎吃了東西,回去就要清腦。’這是楊清風考慮再三,得出的第二個反應。

他的第三個反應就是思索,他相信肯定是有辦法的。此處神仙不會把他拒之門外的,因爲他將是莫家的女婿。而他所經歷的,只是一種考驗。既然是考驗,那就一定會有答案。

思慮過後,他用‘幻一指’,把一隻山貓點化爲一隻小老虎。那隻貪吃的大老虎總算停了下來,稍有遲疑,最後還是一口,把點化的小老虎給吞了下去。

‘同類也要吃,真夠毒的。那麼噁心一點的,它會吃麼?’

此時正好爬出了一隻稍小的烏龜。楊清風一指把它點化爲,身上冒出許多白漿的癩蛤蟆。老虎一口還是把它吃了。

‘這是什麼怪物,我倒要看看。’楊清風用‘千瞳目’向老虎看去。

確實是真老虎,沒有假。只是與一般的不同,這是一隻母虎,身上還懷得有一隻小虎崽。這未出生的虎崽,已經能看出完整的形象了。

‘有戲。’楊清風心裡馬上有了主張。

他先把自己變成了石頭,然後吹起了‘彷徨無聲’裡面,有關離魂的樂章。一段時間之後,他用‘千瞳目’看到,自老虎的腹中,有一縷幽魂浮出。他知道,那是小老虎的。

他用‘幻一指’把貪吃的大老虎,點化爲石頭。然後又把渾身發抖,將成爲食物的一隻小狗,也點化爲了石頭。

然後,楊清風又開始了吹奏。不過這一回吹奏的是,‘彷徨無聲’裡,有關招魂的曲調。

那隻小老虎的幽魂開始附身,附身到由一株樹變化成的小老虎的軀體。

貪吃的大老虎又復活了,當然是由他用‘萬復手’點化回來的。當它看見面前只有一隻小老虎的時候,它走到跟前嗅了嗅,搖起了尾巴,很親暱的圍着小老虎轉着圈子。然後趴在小老虎的邊上睡着了。

然後,這隻大老虎開始變小,開始變形。最後變成了一隻虎形的腰牌,別在了楊清風的身上。當然,這是莫家叫他這麼做的。這塊虎形腰牌,就是莫家人的身份的證明。

‘好,你沒讓我們失望。所謂虎毒不食子,就是指的這種情況。我們這麼做,是想讓你明白,到了我們莫家,就要手足有親,內外有別。再狠,也不要做有害莫家的事情。’

“既然你已經做出了一件事情,那就應該有所表示,不然顯得我們莫家很小氣。這樣吧,‘一澗峽’你先不用忙着去。你先到‘思鄉臺’吧,那裡有你需要的東西。”

楊清風只感到一眨眼,他就到了一處半山腰。他站在了很大的一個臺子上,後面靠山有一座亭閣,上面寫得有‘思鄉臺’幾個字。

他的下面是一片浩大的碧水,一眼勉強可以望斷。周圍是矗立的羣山,水勢就在羣山環抱之中。

天上有飛鳥,視野開闊。鳥兒來回上下的穿行着。三三兩兩的,飛得很盲目,很零亂。

楊清風也來到了空中,圍着山體轉了一圈。心裡也很盲目,很零亂。

他在想,此地除了‘思鄉臺’這幾個字而外,再也沒有任何提示,任何字跡。如若要想發現什麼,應該就在這幾個字裡找。

他想,若要‘思鄉’,就要有對應的‘景’。所謂觸景生情,就是說的這種情況。可是目前的景觀比較凌亂,沒有對應的物體與對應的天氣。所能見着的,只有飛鳥。而這些亂飛的鳥,似乎於眼前的思鄉,沒有好大的關係。

天氣與自然景觀,他是改變不了的。他唯一能改變的,只有飛鳥。但是這些飛鳥需要改變嗎,要統一變成什麼樣的鳥,才能引起思鄉的感情呢。

他想起了大雁。所謂的思鄉就是人在異地。大雁每年都要定時的來回遷徙一次。這很觸動遠遊人的思鄉情緒。

這麼想着,他便開始了行動。

當他把所能見到的鳥,都變成了大雁。並且在一隻領頭雁的帶動下,以人字的形態在翱翔的時候。他站在‘思鄉臺’上,人就想:並沒有什麼變化呀。難道還有什麼沒有被發現?

楊清風用‘千瞳目’掃視了一遍。當羣雁經過他面前的時候,他總算髮現了很大的不同。

那些大雁,在‘千瞳目’的眼裡。每一隻大雁都是一個字,而且在領頭雁的帶領下,排列有序。開頭的幾個字分明就是‘

雁翎蕩氣功’。

‘咦,莫家仙人並沒騙我,我還當是瞎哄人呢,看來莫家也不賴,就是不知未來的老婆會怎樣’

楊清風似乎對莫家有了些好感。

第十章起幽咽鑑湖唱歌第二章抓魚劍法與凌波盪步第六章錦鱗樂鳥心與一刀切第十四章夢覺與天象第十八章雁翎三式與仙曲第十九章一澗峽與霧水第十九章一澗峽與霧水第二十五章 傳承與天界使者第二十五章 傳承與天界使者第十三章彷徨無聲與發瘋第十一章樓外樓與天書第十一章樓外樓與天書第十八章雁翎三式與仙曲第十三章彷徨無聲與發瘋第十三章彷徨無聲與發瘋第十一章樓外樓與天書第七章老牛看山與小世界第二十一章美女與怪獸第六章錦鱗樂鳥心與一刀切第四章無字天書與一泡尿第十三章彷徨無聲與發瘋第十一章樓外樓與天書第五章吸引大法第十三章彷徨無聲與發瘋第十一章樓外樓與天書第三章凌波盪步與葫蘆第十七章虎池與思鄉臺第二十章蓮花臺與飛來石第三章凌波盪步與葫蘆第六章錦鱗樂鳥心與一刀切第十三章彷徨無聲與發瘋第十九章一澗峽與霧水第一章捉鳥功第十一章樓外樓與天書第二十一章美女與怪獸第六章錦鱗樂鳥心與一刀切第十二章仙法與瑞獸第二十五章 傳承與天界使者第二十三章李亞仙與陰陽化體功第八章比試與仙人指路第二章抓魚劍法與凌波盪步第七章老牛看山與小世界第十九章一澗峽與霧水第二十一章美女與怪獸第十八章雁翎三式與仙曲第四章無字天書與一泡尿第二十二章古獸與兩個活寶第二十三章李亞仙與陰陽化體功第十五章鬥法與莫里白第五章吸引大法第十七章虎池與思鄉臺第十六章壺中天與莫家仙第十七章虎池與思鄉臺第二章抓魚劍法與凌波盪步第十五章鬥法與莫里白第十章起幽咽鑑湖唱歌第一章捉鳥功第十一章樓外樓與天書第十七章虎池與思鄉臺第十一章樓外樓與天書第六章錦鱗樂鳥心與一刀切第二章抓魚劍法與凌波盪步第七章老牛看山與小世界第十八章雁翎三式與仙曲第八章比試與仙人指路第二十章蓮花臺與飛來石第二十五章 傳承與天界使者第五章吸引大法第十三章彷徨無聲與發瘋第一章捉鳥功第七章老牛看山與小世界第十三章彷徨無聲與發瘋第五章吸引大法第二十一章美女與怪獸第十五章鬥法與莫里白第十七章虎池與思鄉臺第二十三章李亞仙與陰陽化體功第二十一章美女與怪獸第十七章虎池與思鄉臺第三章凌波盪步與葫蘆第四章無字天書與一泡尿第四章無字天書與一泡尿第二十五章 傳承與天界使者第十三章彷徨無聲與發瘋第十三章彷徨無聲與發瘋第十九章一澗峽與霧水第八章比試與仙人指路第八章比試與仙人指路第五章吸引大法第四章無字天書與一泡尿第二十一章美女與怪獸第二章抓魚劍法與凌波盪步第二章抓魚劍法與凌波盪步第十五章鬥法與莫里白第十四章夢覺與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