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9

1952年註定了是一個將要改變的年份,這一年是世界各國大選換屆的年份,在英國丘吉爾捲土重來,以77歲的高齡再次當選爲首相。而在美國總統競選也進入到了白熱化的狀態,隨着艾森豪威爾宣佈競選併成功的被提名爲共和黨候選人,這場大選就變得相當有意思了。

對共和黨來說,這是終結民.主黨二十年統治的最好機會了,羅斯福已經死了,杜魯門又沒戲了,輪也該輪到共和黨執掌天下了。尤其是他們成功的拿下了艾森豪威爾這個大英雄,有艾森豪威爾這塊響噹噹的牌子,民.主黨拿什麼跟他們爭?

民.主黨人的想法很正確,這一屆大選確實懸念不大,因爲雙方候選人的差距比較大,誰聽說過民.主黨候選人史蒂文森?而誰又不知道艾森豪威爾?

反正看上去是聽沒有懸念的,當然其實中間並不是完全沒有波折,主要的波折就出在了艾森豪威爾的選擇上。在艾森豪威爾決定參選之前,這位的黨籍並沒有着落。

可能在某些同志看來這太不可思議了,入黨不是一件挺嚴肅的事兒嗎?艾森豪威爾一把年紀了這個事兒怎麼會沒有着落?早幾十年他幹啥去了?

這個事兒只能說國情不同,也許在蘇聯入黨的最好時機也就是二三十歲的時候,大部分黨員都是在這個年齡段入黨的。但是在美國不一樣,如果不是下定決心要從政,很少有人會小小年紀就入黨。對於一般的美國人來說,入黨啥的離他們太遙遠。他們可能傾向於或者喜歡某個黨派,當不一定代表他們就會積極加入那個黨派。

艾森豪威爾就屬於那種比較普通的美國人,他的出身很一般,早年立志從軍時恐怕也沒有想過什麼政治方面的事兒。而且實話實說,艾森豪威爾這一代美**人並沒有趕上好時候,剛剛打完一戰,元老院就大裁軍放馬南山,一度艾森豪威爾的飯碗都可能保不住,還是巴頓找關係給他謀了一個麥克阿瑟副官的職務。

整個三十年代,艾森豪威爾恐怕也沒有想過在政治上有什麼建樹,雖然當時的他在軍事能力上就不算突出,而是組織能力很強,尤其是善於跟政治打交道。

反正那時候的艾森豪威爾恐怕也沒有想過自己今後會當上美國總統,自然的政治理念也無從談起。可能他當時比較認同共和黨的理念,但是他是絕對不會表現出對共和黨的傾向,畢竟當時的美國總統是羅斯福,這位可是鐵桿的民.主黨人。而一個共和黨背景歐洲盟軍總司令可能會讓總統不喜,艾森豪威爾只要稍有有一點政治智商就應該選擇中立,不表態纔是最佳選擇。

應該說這種不表態讓艾森豪威爾受益頗大,因爲我們能看到二戰結束之後共和黨依然沒有什麼起色,幹不過羅斯福不說竟然還幹不過杜魯門,簡直是丟人之極,而且每一次共和黨在競選結果出來前都是雷聲大雨點小,輿論和民調看好,但就是沒辦法登上那個寶座,簡直能氣死人。

連續輸了二十年之後,共和黨內部要說沒有危機感那真心是假的,所以對於新一次大選他們是志在必得,所以也是拿出了最好的籌碼籠絡候選人。

可能有同志會奇怪,一個黨派還需要籠絡候選人?這太驚悚了吧?說倒了吧?從來都只有個人巴結集體的,怎麼能反過來?現在偏偏就反過來了,因爲之前共和黨一輸再輸,實在是丟臉之極,所以他們就必須找出一個聲望高、形象好的衆望所歸的候選人跟民.主黨打擂臺。而這一類的候選人,在共和黨籍的黨員中暫時還看不到,也就是說共和黨必須臨時抓一個“外援”來幫忙。

不要以爲這很奇特,看看後世川普跟希拉里的競選之爭,最開始川普明確了自己的共和黨籍嗎?這麼說吧,最初的川普更像個無黨籍人士。甚至他後來明確了自己的共和黨籍之後,共和黨內部不是也有一大幫人不買賬麼。

對美國的兩黨政治來說,總統候選人的黨籍問題真心不是那麼重要,只要候選人有足夠的聲望能拉來選票兩黨都會無條件的歡迎。

事情就是這麼簡單,對於當年的共和黨人來說,自然是瞪大眼睛在國內搜索合適的候選人,很快艾森豪威爾這邊扭扭捏捏半遮半掩的就表達了同共和黨接觸的意思。而對於共和黨來說,艾森豪威爾簡直就是夢寐以求的總統候選人,民衆形象好,威望又高,還是二戰中的統帥大英雄,更重要的是艾森豪威爾在政壇還有相當的人脈,就憑這幾條誰能和他爭?

那麼我們要問,艾森豪威爾爲什麼要選擇共和黨呢?實話實說共和黨能給他的民.主黨一樣能給他,選**.主黨不也是一回事嗎?

不得不說,艾森豪威爾是天生的政客,在這方面的才華比軍事才華高得多。在他看來民.主黨已經是氣數已盡,爲什麼這麼說呢?第一,民.主黨已經執政了二十年,實話實說老百姓已經有些膩味了,換換口味選一個不一樣的總統可能他們更有興趣。第二,民.主黨最近幾年的執政有點讓人失望,現在的支持率有點低,哪怕是艾森豪威爾站在了民.主黨這邊也不敢保證就一定能贏。而且就算贏了美國總統選舉也很有可能輸掉參衆兩院的選舉,一旦共和黨繼續把持參衆兩院,那對總統來說就是一個悲劇,幾乎就不可能有建樹。艾森豪威爾可不想只幹一屆美國總統,在這方面他還是有點野心的。最重要的就是第三點原因,艾森豪威爾背後也不是沒有支持者的,而這批支持者大部分都來自於軍火集團,而民.主黨跟這個圈子關係並不緊密,他如果投靠民.主黨就得跟自己的老朋友說再見了。

艾森豪威爾可沒有那麼傻,在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該怎麼選自然是一目瞭然,於是乎他毫不意外的選擇了共和黨。這個選擇並不壞,對於共和黨和艾森豪威爾來說是雙贏的選擇。

而李曉峰也是相當關注美國的這次大選,他知道不出意外的話艾森豪威爾肯定會當選。而這位艾森豪威爾總統真心只是一個大資本的代言人,爲什麼這麼說呢?看看艾森豪威爾的政府主要部門領導都是些什麼就明瞭了。

艾森豪威爾政府的特點之一是,政府的重要職位幾乎都被大財團的代表人物佔據。洛克菲勒基金會主席杜勒斯當了國務卿,杜邦通用汽車公司的總經理威爾遜、副總經理凱斯分別出任國防部長和副部長。威爾遜持有通用汽車公司200多萬美元的股票,在參議院討論他的任命時,發生了周折。議員問他如何處理國家和公司的關係時,他回答說:“我認爲對通用汽車公司有利的,對美國也有利,反之亦然。”

後來這句話成了美國的一句“名言”,常常被人引用,它**課地道出了政府和財團之間的緊密聯繫。在其他內閣部長中,除勞工部長是工會負責人外,其餘也都由企業家擔任,被戲稱爲八個百萬富翁和一個管子工的內閣。等到勞工部長馬丁.杜金辭職後,更是清一色的大企業主,甚至在白宮裡面,資本家也佔了主要地位。因此美國報紙把他的政府稱之爲“大企業家集團”。

很顯然艾森豪威爾這個總統所要做的就是維護好大資本家的利益,而對於戰後極度膨脹的美國大資本家來說,最大利益就是廣泛的在全球爭奪廉價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傾銷市場。而這就意味着擴張。

對外拓展勢力範圍就成爲了艾森豪威爾的首要任務,而一個擴張的美國好打交道嗎?對蘇聯來說肯定是不好打交道的,這意味着蘇聯將要面臨更多的外部壓力。尤其是要注意丘吉爾也被重新請進了唐寧街10號,這隻老狐狸怎麼可能放過狐假虎威的機會。

李曉峰相信不久之後,美國和英國就會初步結合起來,將組建一個邪惡的軸心來打擊蘇聯。

應該說李曉峰的猜測完全正確,因爲就在艾森豪威爾當選之後,丘吉爾馬上就開啓了新一輪的華盛頓之旅,兩位在二戰中合作過的老朋友是言談甚歡,談笑之間就初步定下了未來英美關係的基調。

當然這個調子是很陳舊的,無非是特殊夥伴關係那一套唄,不過這次的特殊夥伴關係跟之前有了些許不同。之前羅斯福時代的特殊夥伴關係中英美的地位基本上是平等的,而艾森豪威爾時代的英美特殊夥伴關係美國已經變成了領導者,而英國則淪爲了追隨者。

實話實說,丘吉爾本人自然是不喜歡這種關係的,但是丘吉爾是個政治家,他知道什麼時候只能忍只能裝孫子,現在的大英帝國已經大不如從前了,已經是紮紮實實的破落戶,再徜徉在昔日的榮光中真心只有死路一條。

所以丘吉爾是非常現實的,如果認美國做大哥能給奄奄一息的帝國帶來好處,爲什麼不呢?所以他是力排衆議通過了相關決議,根據英美之間達成的協議,英國將一系列海外權力渡讓給美國,換取美國新一輪的經濟援助。今後英國將在國際事務中從分尊重美國的領導,協助美國繼續維護大英帝國用了數百年打造出的這個體系。

總而言之,丘吉爾的策略就是收縮和退讓,反正隨着戰後的經濟緊張,英國已經無法維持當年大英帝國的全球利益存在,與其眼睜睜的看着那些地盤被美蘇用各種方式侵吞,不如主動一點送給美國當人情,換取美國在其他利益問題上的讓步。

比如丘吉爾獲得了更優惠的經濟援助,數額高達三十億美元,這就給了財政瀕臨崩潰的帝國緩了一口氣。比如美國人同意了英國繼續維持在非洲的殖民利益存在,這多少算是給了一塊遮羞布。

最主要的是丘吉爾保住了之前維護了三個世紀的那個體系,只要這個體系還在,大英帝國就還能玩下去。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敢說未來大英帝國就沒有中興的機會了?

丘吉爾自認爲自己是忍辱負重韜光養晦的一代明相,挽大廈之將傾,拯救國家於危難之間。只不過李曉峰並不這麼看,在他看來,英國人雖然吊住了一口氣,但是並沒有什麼東山再起的機會了,重新定義了英美關係之後,英國僅僅是美國的從屬者,未來在國際利益分配中,絕對是美國拿大頭英國拿小頭,沒有足夠的利益收益英國怎麼重新壯大?

說白了,按照英美的新關係,英國這輩子都只能是美國的從屬者,想要反超簡直是癡人說夢。

可能有有同志又要不同意了,說如果美國倒下了,英國不就可以再次出頭了?問題是要想一想,能讓美國倒下的只有蘇聯,蘇聯幹倒了美國輪得到英國出頭。更何況按照新的英美特殊友誼關係,英美之間的戰略利益可以捆綁得很緊,可以說是一榮皆榮一損俱損,美國完蛋了英國想要獨善其身,你就說笑話吧!

這麼說吧,丘吉爾所做的不是什麼扶大廈之將傾,而是給大英帝國這幢破房子重新裱糊了一遍,看上去是煥然一新了,但是實質依然是那幢破房子。這些裱糊的部位經過了一些年的風霜雨雪之後就會脫落,就會暴露出破房子的本質。說白了就是一項自欺欺人的面子工程而已。

看似丘吉爾的所作所爲爲英國爭取了時間,但實質上不過是苟延饞喘,不改變破房子本身,再怎麼粉飾也改變不了房子越來越破舊的本質。只要時間一到,這幢房子就會轟然倒塌。而李曉峰需要做的就是加速這幢破房子老化的過程而已……全本小說網

048 好消息?(第二更,求收藏!)534 意大利006 史上最彪悍的越獄行動193 語出驚人561 戰爭的尾聲(下)202 備戰165 薩列法河反攻(下)290 磨礪069 病了060 突變246 肥羊論547 送上門的小夥伴(上)418 會談(下)526 臺灣470 暗戰(下)469 初見115 改變624 古巴和越南374 局勢漸明399 目標尤登尼奇653 鬥爭的藝術(1)339 上馬新武器662025 米高揚107 一觸即發002 彼得保羅監獄384 又錯了102 特科658 野望429 戰(上)244 一山更比一山高037 石頭和鋼鐵422 悲劇的德國人507 兄弟齊心(上)669373 學習生活(中)207 約翰牛家的同行348 普洛耶什蒂(1)300 海軍問題399 釣魚行動(中)014 強硬(下)002 驚魂夜(上)46 戰前27 風雲涌動630 搞定461 裝甲大戰(下)521 海上衝突(下)206 幸運過關370 新情況307 初戰93 東方的故事216 達成一致594 華夏的那點兒事兒(4)101 機會254 爭吵(上)684368 新武器引發的糾紛138 破財免災651 掉坑?117 再接再厲142 芬蘭行(上)382 死亡之海(下)528 春天的十七個瞬間290 磨礪120 低頭服軟422 歷史的教訓(3)107 爭鋒相對(下)63 陰招270 斯沃博達(上)272 斯沃博達(下)438 不一般的營救方式458 機會132 圖窮匕見(中)515 交鋒(中)628 翻臉333 談判(下)123 毒計436 動盪316 着魔315 柯熱米亞卡136 左轉?右轉?162 可笑的武器248 想辦法153 巴巴羅薩(3)067 交代173 空軍的問題(中)190 整 風148 無可奈何126 間諜們161 生產問題050 軒然大波18 道格拉斯和西科斯基411 還有後手137 事難辦529 確實不妙!258 那一夜038 一對軟蛋038 一對軟蛋316 艱難346 兩黨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