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

尤其是英國人是驚恐不已,原本他們的如意算盤就是讓歐洲大陸上的國家去消耗蘇聯的銳氣,避免蘇聯一上來就將矛頭對準了自己。而法國一旦退出,歐洲大陸幾乎就要不戰而降,那時候俄國將會直接瞄準英國猛烈開火。以英國當前的軍備能力,真能支撐到美國大兵前來救援嗎?

這還僅僅是戰略態勢上的影響,法國的退出還可能帶來更多的連鎖反應。首先荷蘭、比利時等低地國家會驚恐吧?沒有了法國的支撐,他們怎麼去扛蘇聯的鐵甲洪流,當年納粹削他們才用了幾天?如今科技大大發展,軍事裝備的速度和威力越來越大,這意味低地國家的反應時間將更加少,弄不好連政府出逃的時間都沒有,這還打個鳥?

而且法國的退出意味着少了數十萬大軍,這個空缺自然只能由英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去填補,而要徵召如此多的常備軍,你以爲不要花錢?

這年頭的飛機、大炮、坦克、軍艦哪一個不是吞金巨獸,而現在的納稅人還不比幾十年前那麼好忽悠,相對於國防投入他們更關心自己的福利以及醫療。要想增加軍費必然要增加稅收,你看看這麼搞老百姓會怎麼投票!

總而言之,對於北約除法國之外的那些國家的政客來說,法國人搞這麼一出簡直就是壞得流油了,這簡直是要他們的老命。而對於戴高樂他們更是恨得牙癢癢。

可是恨歸恨問題還要解決不是,所以丘吉爾立刻緊急出訪荷蘭和比利時,更兩國政要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並達成了初步一致。之後他立刻又同艾森豪威爾進行了通話,再一次交流了意見和看法。搞定這一切之後,他才前往巴黎進行國事訪問。

可能有同志覺得納悶,情況如此不妙,你丘吉爾應該立刻去巴黎找戴高樂談談纔對,至少要試探一下戴高樂的口風嘛!可你這個老煙鬼卻沒有這麼做,反而是圍着法國溜溜達達轉了一圈,然後才姍姍來遲的去找戴高樂,這是鬧哪樣?

應該說丘吉爾的做法是比較明智的,因爲他太瞭解戴高樂的脾氣了,這貨真心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十分的不好打交道。而戴高樂下了決心的事,是很難挽回的。

丘吉爾知道自己就這麼直接去巴黎,根本不會有任何效果。正確的辦法是先同北約盟友先進行溝通,拿出一個針對法國和戴高樂的具體方案,也就是大家先結成針對法國的統一戰線,讓法國人看到北約盟友的壓力,然後再去談判不光是心裡頭有底,而且一旦最壞的局面出現,也不用臨時急吼吼的開會討論,那種狀態下政客們是討論不出什麼玩意兒的!

搞定了一干盟友之後,丘吉爾纔信心十足的前往巴黎,他相信戴高樂應該是個聰明人,知道犯衆怒的後果有多麼嚴重。只不過雙方會面之後的結果完全出乎丘吉爾的預料,戴高樂的表現很奇怪。

“法國退出北約?請恕我直言,首相閣下您是從哪裡聽到的這個謠言?法國無意退出北約,如果法國或者我本人有這個意思的話,一定會提前提出來的……趕走北約總司令部?不不不,首相閣下,那不是趕走,而是法國人民覺得這個司令部留在法國沒有太多意義,搬遷到布魯塞爾不是很好嗎?驅逐美國駐軍?不,這也不是什麼驅逐,而是法國人民有信心保護自己,既然如此爲什麼還要讓美國朋友破費呢?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維護法國和北約盟友的利益,法國永遠屬於自由世界!”

對這種無恥的表現,丘吉爾真心是受不了,戴高樂說的一個字他都沒辦法相信,而讓他蛋疼的是,他還沒有辦法反駁,畢竟戴高樂信誓旦旦說得很肯定。如果丘吉爾進行質疑,那麼結果只有一個,戴高樂會勃然大怒什麼都不跟他談了。

所以丘吉爾必須小心的進行試探:“可是最近我聽說您同莫斯科言談甚歡啊!”

戴高樂一本正經回答道:“這是政治上的策略,首相先生,您應該很明白什麼叫政治策略。就歐洲盟國來說,我們全部處於蘇聯的打擊範圍之內。美國的核保護能不能生效誰也不敢保證,所以當前我們是全面處於劣勢,在這種情況下去摸蘇聯的老虎屁股,無疑是極爲不明智的。我們應該保持克制,不要過分的觸怒蘇聯,以爭取時間。”

丘吉爾問道:“爭取時間?”

戴高樂點點頭回答道:“對,就是爭取時間。只有穩住蘇聯我們纔有發展自己核力量的時間。如果我們也擁有了核武器,將確保我們自身的安全,這是法國政府下一階段的重點工作。”微微一頓,戴高樂又道:“實際上我正準備向首相閣下您提出我們兩國聯合起來發展核武器的設想,如果我們聯合起來發展核武器,可以集中力量還可以節約軍費,而且還能加深兩國的全天候盟友關係,這不是一舉數得嗎?”

丘吉爾愣住了,他完全沒有想到戴高樂會提出這麼一條,說實話他有些動心。如果法國和英國聯合發展核武器,是不是能集中力量和節約經費真不好說,但確實能加深兩國的關係。如果兩國在覈戰略上共同進退,法國就不太可能退出北約和蘇聯眉來眼去了吧?

不過丘吉爾並沒有馬上答應,而是答應好好的考慮一下再做答覆。對於丘吉爾的表態戴高樂露出了意味深長的表情。爲啥戴高樂表情那麼有內涵呢?原因很簡單,最後這一條其實就是他丟出來穩住丘吉爾的煙霧彈而已。

是的,戴高樂從來就沒有想過跟英國一起合作發展核武器,這一點從來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始終堅持法國將獨立自主的他絕不可能允許核武器這樣重要的戰略工具有英國陰影,戴高樂希望法國能夠獨立自主的發展自己的核力量,而不是假手於人。

戴高樂丟出這顆煙霧彈的主要目的就是穩住英國人,讓英國人以爲法國只想贏得有限的自主,或者就是要挾美國詐出更多的援助。從而掩蓋他擺脫美國和北約的目的。

那麼丘吉爾有沒有上當呢?有,在那麼一瞬間他確實對戴高樂的提議相當的有興趣。別看之前他向美國低頭承認了美國在英美特殊關係中處於主導地位,但是美國人在覈武器方面也沒有對英國鬆口,只是泛泛的承諾給予一定的幫助,但是具體給多少幫助美國人是三緘其口。

丘吉爾能看出來,美國人並不是真心想要幫助英國,口頭上的承諾不過是說說而已,並不能當真。而現在英國對核武器的渴求是那麼的迫切,如果能夠同法國合作,集中兩國的力量說不定就能更快取得突破。

只不過這個想法來的快,去得也快。第一個原因就是丘吉爾也知道國與國之間的合作計劃不是那麼好搞的,爲了利益扯皮倒竈的事情不要太多,有時候兩國合作還沒有自己單獨幹來得快。第二個原因就是丘吉爾對法國技術能力並不信任,根據他的瞭解,法國的技術能力因爲二戰以及戰後政客的不作爲影響還停留在三十年代末期,跟英國差距已經拉大到了十年左右。也就是說,在尖端科技上法國根本就是個拖油瓶,不光帶不來多少助力,反而又藉機竊取英國技術的嫌疑。從這個方面考慮,同法國合作根本就是資敵好不好!

而打消丘吉爾這個念頭最關鍵的一個因素還是國內相關技術部門對他保證,他們保證最遲到年底就能進行第一次核試驗。也就是說英國很有可能在1952年就成爲有核國家。既然如此,那就更沒有讓法國人白佔便宜的可能了!

所以不久之後,丘吉爾就用種種藉口拒絕了戴高樂的提議。前面說過了,戴高樂對此是毫不意外。因爲之前某仙人告訴過他這方面的情報,他告訴戴高樂想要穩住英國人不妨就提出兩國之間的核合作。而英國絕對會拒絕,因爲英國人很快就要進行第一次核試驗了。

當戴高樂被丘吉爾拒絕之後,他是既高興有失望,高興的是暫時穩住了英美,這意味着他贏得了時間可以安心的處理國內的那點兒破事了。失望的是,這也證明了某仙人的情報是正確的,英國人確實很快就要成爲有核國家了。想當初英法基本處於一個檔次,而現在法國的核計劃纔剛剛開始,根本就沒有多少進展,而英國人就要擁有核武器了,這意味着英國已經遠遠的將法國甩開了。

無疑的,戴高樂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不過這也帶來了更大的動力,落後讓他堅定了一點,必須推翻第四共和國,其戰後七年以來根本就是無所作爲,如果再這麼繼續下去,法國就真的完蛋了!

戴高樂不光是下定決心在覈武器項目上迎頭追上,還決定在常規武器上也要奮起直追。是的,法國經歷過二戰之後已經是全面落後於列強了。看看二戰之後法國人在常規武器上有啥值得一提的成就,坦克上從1946年開始努力,折騰了6年才弄出一個amx-13的奇葩。

這個奇葩別說跟蘇聯的鐵甲洪流掰腕子,就是跟英美同期的坦克都沒辦法比,甚至還不如二戰戰敗的德國。當時法國也想搞更先進的坦克,但是無奈工業技術不給力,不管是坦克炮還是發動機都跟不上形勢,甚至後來還被德國人嘲笑了一番(法國的重型坦克發動機以及相關整體佈置都是抄黑豹的,法德聯合研製坦克的時候,德國人可是很看不起法國的)。

你想想,五六十年代了法國還在吃二戰德國發動機的老本,這技術得多落後?總而言之,一場二戰下來,法國已經全面的在世界大流氓的第一集團中掉隊了,如果不加倍努力,後果不堪設想。

戴高樂爲了重振法**工,也是捨得下本錢的,不斷地試圖從東西方引進先進技術。比如說電渣重熔爐,這玩意兒就關係到坦克炮鋼的質量,一開始法國人準備發展先進的高膛壓坦克炮的時候,是準備從北約盟友引進技術的,可是結果並不理想,美國和英國倒是有電渣重熔爐,但是要價很高,而當年的西德其實並不玩電渣重熔技術,他們的坦克炮鋼不是走的這個技術線路,西德走的是真空自耗電弧爐這條線路。

從技術原理來說德國的那條路子技術水平更高理論上生產的電極(鋼錠)更加純淨(因爲其在真空環境下處理電極)。只不過從後世的發展來看,電渣重熔爐其實也不比真空自耗電弧爐差,大家都是半斤八兩。而且真空自耗電弧爐相對來說更貴一些。

不過對於此時的法國來說,不管是電渣重熔爐還是真空自耗電弧爐都是一片空白。而且憑其本身的技術實力進行突破難度是比較大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引進技術。

而前面說了英美要價很高,擺明了就是要宰法國人一刀。戴高樂是什麼脾氣,會強忍着挨刀?所以他二話不說立刻就轉投了蘇聯,從蘇聯引進了三臺1.5噸的電渣重熔爐。

這筆交易可是讓美國和英國大驚失色,因爲這意味着法國和蘇聯又靠近了一步,再這麼下去,這兩家恐怕真的要哥兩好了。於是乎丘吉爾又專門跑了一趟巴黎,準備在法國和蘇聯正式簽訂技術協議之前,阻止這筆買賣……全本小說網

239 無謂的戰鬥(下)137 風雨欲來380 新形勢478 口水仗328 勝利369 犀利地反擊159 我是來打臉的(上)244 團 中 央362 大幕開啓150 真相浮出?027 奪回郵電、電話總局024 好意?歹意?(下)624 古巴和越南214 說因果308 絕望的舍爾號507 兄弟齊心(上)647159 我是來打臉的(上)015 火腿腸和方便麪396 勝負手113 山頭之爭(下)110 說局勢382 新仇舊恨365 交易(上)652 不簡單159 危險!208 有人要搞事639 陰謀(下)333 塵埃落定239 演習or演戲(中)115 改變311 變化256 鋼鐵的陰謀(上)026 被忽悠了232 給你小鞋穿185 奪回主動權456 激戰(上)252 沒有辦法的辦法439 戰略問題259 悲劇啊459 裝甲大戰(上)18 道格拉斯和西科斯基447 所謂輿論71 營救和退出265 幕後421 歷史的教訓(2)246 送人情377 大牧首488 當頭一棒227 顛倒黑白417 作死的波蘭人135 塵埃落定(下)669377 老託的堅持585 忽悠(5)198 小斯的提議508 接踵而至的打擊512 火箭152 巴巴羅薩(2)374 局勢漸明293 王牌坦克手回憶錄之二516 交鋒(下)157 悲劇(下)464 喊打喊殺(下)023 好意?歹意?(上)553 出擊103 老託發難131 再遇曼納海姆(上)314 以退爲進334 烏博列維奇345 必須嚴懲537 海戰(2)55 爭論117 打臉要打腫(下)430 起義404 策動214 技高一籌(上)001 序章034 初戰254 爭吵(上)150 繼續無題210 各懷鬼胎(上)111 新武器(上)369 鋼鐵同志的錯誤230 又是二把手266 甦醒131 再遇曼納海姆(上)349 英雄救美534 不給力230 壓力山大568 醉翁之意不在酒329 導師大人的決心338 獵虎小能手469 暗戰(上)81 嘴炮製勝180 東波蘭的陷落386 老託的手段(下)430 戰(下)190 整 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