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十年磨一劍

而從海軍的招標前的態度來看,他們更傾向於一步到位的重型艦載機方案。

如此選擇一來是反介入作戰的壓力促使海軍不可能先解決有無問題在慢慢的徐徐圖之,畢竟沒有戰鬥力的航空母艦就等於活靶子,海軍已經在第一代核潛艇上吃過這種先解決有無問題,再慢慢升級的虧,因此不想在艦載機上重蹈覆轍。

二來也是爲後續的海軍艦載航空兵部隊的發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畢竟重型艦載機的戰鬥力更強,改裝餘地更大,無論是瓦良格號這種滑躍式起飛航母,還是未來規劃的彈射起飛航母,重型機都可以輕鬆升任。

當然更爲重要的是,海軍在列裝蘇—20和蘇—30MKK2等一系列蘇系列重型機後,對這個系列的作戰飛機的評價頗高,再加上從烏克蘭獲得的T—10K-3型艦載機原型機同樣是前蘇聯在蘇—27基礎上改進而來的產物。

海軍再考慮艦載機人員培訓,後勤維護和操作習慣等細節後,對東北航空工業集團的殲—11改更青睞幾分。

從初步的招標結果來看,並沒有超出業內的預期,對殲—11改的評價頗高,反觀中國騰飛的FC—21艦載機方案,雖然加入了當今航空界堪稱前沿的局部隱身性能,但整體終究只是箇中型機的架子,與海軍期望的重型機的心裡預期差距着實有些大。

因此哪怕在技術上FC—21艦載機方案強於殲—11改,但卻沒有在初步的競標中得到海軍方面的多少認可,只給了個“技術方面可取,潛力方面不足,整體成熟度不高”的評語。

這在比較含蓄的國內軍用裝備招標中幾乎就是淘汰的宣告,儘管整個招標過程分爲三輪,初評、中評和終評,且最終的終評佔比達到60%,可沒人把最後的終評當回事兒,因爲往往在初評時,部隊相關部門就已經達成共識,後面的兩輪基本都是走過場,想翻盤比孫猴子破五指山都難。

反正這麼多年陸、海、空、第二炮兵的裝備招標,初評不過的就沒有誰在後面兩輪能翻盤的,都是陪跑到最後撈一個備用型號就算好歸宿的。

如今中國騰飛的FC—21艦載機方案就面臨這麼一個尷尬的局面,這也就罷了,關鍵是海軍方面對FC—21艦載機方案評價並不高,也就是說整個招標結束後估計連個備用型號都撈不到。

這對中國騰飛來說就不止尷尬,而是徹徹底底的失敗,且這則失敗甚至會影響中國騰飛未來20年的發展。

沒辦法,實在是丟掉艦載機這個項目不但預示着中國騰飛過去二十多年深耕艦載機的努力付諸東流,未來中國騰飛在軍用航空器方面也將因此裹足不前,只能作爲國內幾大軍用飛機生產商的配套,而無法成爲真正核心主導者。

這對包括莊建業在內,整個中國騰飛上下來說都是無法接受的,若非如此,中國騰飛的高管們也不可能做出類似馮濤的表態。

那就是得不到海軍艦載機的招標,就乾脆停止對招標獲勝者的配套支持。

要知道如今的中國騰飛早已經是國內最重要的高端航空材料和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的生產商,就連國際上的部分航空製造商都對中國騰飛的依賴日益加深,就別說國內這些個友商了。

如果東北航空工業集團真敢撕破面皮吞下艦載機項目,中國騰飛就敢斷掉他們的高端鋁鋰合金、先進碳纖維、專用航空生產設備甚至是航空發動機!

當然這話不能明說,畢竟都是國內的兄弟廠,明着幹勢必會招來上級部門的干預,但卻可以背後耍耍手段,卡一卡東北航空工業集團。

正因爲如此,馮濤的話說得很隱晦,就是希望莊建業這就給東北航空工業集團董事長黃峰施壓,讓對方直接放棄!

可問題是莊建業真這麼做了,後果同樣不容樂觀,畢竟是國家的重點項目,他們中國騰飛不幫忙也就算了,居然還私下拆臺,上級那些支持中國騰飛的大領導知道了會怎麼看中國騰飛?

所以莊建業坐在辦公椅上沉吟片刻,方纔問了一句:“距離終評還有多久?”

“半個月!”馮濤毫不猶豫的回答。

“半個月……”莊建業不由得皺了下眉:“時間有點兒緊……”

旋即又點了點頭:“行,這事兒就交給我吧,哦,對了……這幾天把所有不必要的行程全部推掉……”

“那京城那邊的總部落成典禮怎麼辦?”馮濤連忙問了一句,沒辦法其他事情都可以推,但京城那邊的新總部落成典禮可是早就計劃好的,而且還請了不少上級領導參加,實在不好推。

是的,中國騰飛的總部又要搬家了,沒辦法隨着中國騰飛的成立並經歷二次重組,如今的中國騰飛已經屬於超大規模企業,星洲雖然是西南要衝,但要輻射全國還有些困難,更何況隨着中國騰飛規模的日益擴大以及在國內先進製造業的比重日益增加,與上層的聯繫也更緊密。

不說別的,自打中國騰飛成立之後,莊建業除了在國外來回跑之外,待的最多的地方就是京城。

沒辦法,但凡重要的會議,重要的活動,重要的決策全在京城,莊建業想不去都不行。

其實不止是莊建業,黨高官林波、總工程師林光華等中國騰飛的高層一年大部分時間也都是在京城裡忙活,介於京城的優勢地位對中國騰飛的發展日益重要,莊建業乾脆把中國騰飛的總部由星洲遷往京城。

京城地方對此十分重視,不但按照成本價給中國騰飛在三環批了一塊建設用地,更在建設審批、環評審批等方面給予綠色通道。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像中國騰飛這樣的巨頭落戶京城,對京城來說無論是稅收還是對經濟的拉動都巨大的,所以京城方面巴不得中國騰飛的總部趕緊過來。

但這對星洲地方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但也沒辦法,誰讓星洲的區位跟京城差距過大,對此莊建業也就無法兼顧,就如同此刻新總部典禮一樣,於是毫不猶豫的一擺手:“這個時候哪有心思搞這個?隨便找施工方點紕漏,把典禮推到年底。”

“好的!”馮濤點頭,隨即又記了莊建業的交代便走了出去。

待馮濤離開辦公室,莊建業從椅子上站起來,然後拿起桌上的電話,撥了一個號碼,待接通後便毫不猶豫的說道:“老林,這次得把殺手鐗拿出來了,怎麼樣你家那口子沒問題吧?”

“沒問題!”電話那頭的林光華毫不猶豫的答道:“她等這天可等了十年,十年磨一劍,別說是國內的,就是放到國際上我家那口子都不怕!”

第一百六十章 驅鳥第五百三十章 人民內部矛盾第一千六十三章 因爲我們做的是高端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憋出個王炸第七百二十二章 極限施壓第兩百七十六章 子彈頭無人機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尖端技術的搬運工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文丘裡效應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打廣告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標準制定者第九百七十七章 厚此薄彼第九百五十五章 賺就完事兒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做出雅克—41M垂直起降戰鬥機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空中刺客第七百四十四章 這還是飛機嗎?第七百九十八章 恐怖如斯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把自己成到唯一第七百五十一章 不賺錢個七、八十億哪好意思回國第一千八十六章 心夠黑第七百二十八章 找茬第四百五十四章 創新飛機銷售模式第一千四十五章 航空航天霸權第一千七十六章 一億美元一臺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絕對的黑科技第九百四十九章 WD—56ML渦扇發動機第十九章 什麼情況?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三維編織複合材料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隱身彈艙第一千五十二章 合金X,Y,Z……第兩百零五章 扶搖直上九千米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這套路簡直……天才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合成孔徑雷達第一千五十二章 合金X,Y,Z……第六百六十二章 WD—42S渦扇發動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口創匯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洛馬老哥,給個面子!第九百一十九章 大神,惹不起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JNB—17C高級教練\戰鬥機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特供版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界一流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體系纔是關鍵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差錢第一百八十九章 飛控軟件第七十三章 職業鹹魚第六百二十一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十七章:不停車自緊夾頭第九百八十七章 一力降十會第九百七十九章 面齒輪同軸分扭技術第四百六十四章 技術飛越第八百五十二章 低成本的柔性製造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微妙的三大巨頭第六百五十章 佈局軍用作戰飛機第一百三十四章 倒爺第七百三十三章 國本第五百七十八章 Kevlar—凱夫拉材料第八百八十八章 價格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吐槽大會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隱身戰機的剋星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騰飛工匠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航空設計大師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新轟8第八百一十二章 飛行移動基站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製造技術超越F—22第一百四十四章 轟動第四百一十六章 型號:運6第八百八十六章 麥道的A級供應商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航空巨無霸第一千零五章 中國·長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第八百三十六章 ZB—MAXpro直升機第五百四十七章 直6生產線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新式戰略運輸機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被詆譭的FC—21戰鬥機第六百三十三章 這飛機,厲害呀!第一百八十七章 跑了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預警機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重新定義三代半的FC—21戰鬥機第三百七十六章 總部首長來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悲催的萊比錫公司第四百八十七章 來自瓊島的怪物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與世界領先水平相差3年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一整套艦載航空兵航空器解決方案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東西我們能做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所謂“人道主義危機”第兩百五十一章 財政危機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不是垂直髮射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暴利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這纔是中國騰飛的核心競爭力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最大的特點:便宜第兩百二十六章 領導,您這次可出名了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無法複製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轟炸機的種子第四百零二章 囂張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一竹竿直接捅了500公里第三百零一章 借鑑了一部分第五章 鉚釘模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訂單爆棚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液氧-煤油第一千六十章 這都能賺錢?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技術轉讓費:2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