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這性能……

之所以有如此的感慨,原因很簡單,看看屏幕上FC—23重型艦載機的氣動佈局就知道,中國騰飛算是把精神分裂完全治癒。

沒辦法,那種保守與創新的統一實在讓人想不感慨都難。

將FC—23重型艦載機歸於保守不是沒有道理,因爲整架飛機的氣動外形可謂是中規中矩,用業內的行話來說就是傳統的常規佈局,既沒有鴨翼的加成,也沒有全動垂尾的炫技,更沒有科幻大片的既視感,整體的衝擊力並不強。

然而就這麼將FC—23重型艦載機完全劃歸爲保守同樣有失偏頗,不說別的,單說那對近乎於菱形的機翼,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出來的。

要知道這樣的機翼構型除了能夠增加升力,提升載荷的同時,與流線型的機體一道,可以組成近乎于飛翼式氣動佈局的全升力體結構,從而進一步提升飛機的升力係數,間接降低整機的結構總量。

然而關鍵不止於此,由於機翼的菱形結構佈局,與水平尾翼的前掠式菱形構造組成邊條平行結構。

在場的中評專家組驚歎就驚歎在這個地方,儘管FC—23重型艦載機的氣動佈局採用的是常規結構,但卻在常規結構中融入了當今航空界最前沿的雷達隱身特性,其中的“平行法則”便是最爲明顯的例子。

發現這個特性之後,專家組的專家們再看FC—23重型艦載機的眼光可就不一樣了,因爲他們忽然發現,平平無奇的FC—23重型艦載機其實每一處細節都隱含着隱身性能。

因爲除了菱形機翼與水平尾翼是按照“平行法則”設置外,進氣口與機身連接處形成的整體邊條翼後掠角仔細觀察的話與機翼前緣的後掠角度完全等同。

即便是爲了處理蚌式進氣道,而在進氣口做的V字型結構處理,其傾斜邊條也與同樣是V字型垂尾一道,暗合隱身戰機氣動佈局最重要的“平行法則”原理。

換句話說,FC—23重型艦載機那平平無奇的外表內裡,藏着的去也是超越以往所有作戰飛機的碾壓優勢,但也正因爲如此,纔會讓在場的中評專家組的專家們驚歎到無以復加。

原因很簡單,這就跟跟仙俠小說中的絕頂高手一樣,並不是花裡胡哨,看着NB的人就真的NB,往往是那些外表邋里邋遢,玩世不恭的普通人極有可能纔是法力最強的一位。

航空器的氣動原理也是一樣,先進的氣動佈局疊加的設計誰都會做,然而那種返璞歸真的簡單設計卻不是所有人能夠把握的,就更別說在這種簡單的設計中融入了隱身的特性,那就更是把這種簡單推向一種難以企及的不簡單。

試問如果沒有大師級的人物把關,沒有一支經驗豐富且能力強大的團隊運作,怎麼可能做到這一步?

然而衆人驚歎於FC—23重型艦載機背後的大師和超強團隊時,湯莉莉卻沒有再給場間衆人遐想的時間,撫了撫鼻樑的上的眼鏡,按下手中的激光筆,屏幕上的那幅FC—23重型艦載機三維立體圖上立刻閃出一連串的文字,湯莉莉拿着手裡的激光指示器,將紅點打到屏幕上的文字上,清脆的話音透過揚聲器傳遍整個會場:

“這是我們FC—23重型艦載機的具體性能指標,整機的長度爲16.8米,翼展11.6米……”

說着,湯莉莉用手裡的激光筆在屏幕上的FC—23重型艦載機三維立體圖的兩側機翼和水平尾翼上各畫了一個圈兒:“這幾個位置,我們設計了機翼摺疊裝置,摺疊後的翼展爲6.15米,可以大大節省飛機在航母機庫裡的停放面積,與此同時爲了方便飛機在航母上的起降,且兼顧停放和飛行員快速作戰,FC—23重型艦載機的機身高度我們設置在4.5米……”

話音未落,湯莉莉用遙控器調整了下FC—23重型艦載機三維立體圖的角度,並用激光筆在機體尾部畫了個圈,繼續說道:“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滿足尾部着艦掛鉤的設置,同時依靠着我們在駕駛艙下方設計的隱藏式抽拉舷梯,可以在緊急狀況下,令飛行員快速登機,進入任務執行狀態……”

說這段話時,湯莉莉再次調整屏幕上的三維圖像角度,並用激光筆在駕駛艙右下方畫了個圈,屏幕中的FC—23重型艦載機三維圖像就好像感知到湯莉莉的話語一樣,駕駛艙右下方的隱藏蓋板打開,一段簡易舷梯緩緩下方到主起落架輪胎的位置。

見到這個設計,不到海軍航空兵部隊的領導都不約而同的點點頭,雖然只是個微不足道的細節,卻體現出中國騰飛一切爲海軍艦載航空兵實戰出發的設計理念。

別看只是個普通的隱藏舷梯,在緊急的情況下卻能起到關鍵作用,畢竟航母的空間有限,即便配置了簡易登機舷梯,但在密集編隊起飛時,這種移動式的舷梯並不容易設置和安放,必然會影響戰機的出勤效率,有了自帶的隱藏式舷梯就不一樣了,戰機密集停靠時依舊能夠靠着自帶的簡易舷梯讓飛行員快速進入駕駛艙,從而提高作戰效率。

平時作用就不小,若是在戰時更是能起到關鍵作用,因爲一旦航母遭到攻擊,移動式的舷梯受損無法使用的情況下,戰機靠着自帶舷梯同樣可以完成起飛前的一切準備,對航母的防禦和反擊有着很現實的意義。

只不過這種自帶舷梯雖小,可不是一般人能玩兒的起的,倒不是這東西成本有多貴,主要是多餘的機構重量往往會讓不少艦載機研製生產單位望而卻步。

不說旁的,前蘇聯研製生產的蘇—33重型艦載機上就沒有類似的設備,要知道論改裝空間的話蘇—27系列稱得上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小小的自帶舷梯想要放上去並不難,可就是因爲平衡不了舷梯的結構總量與整機性能的關係,蘇聯只能無奈的放棄。

如果蘇聯沒有解體,再給他們一點兒時間,優化一下整體的結構佈局,或許這件事兒能夠完美的解決,奈何歷史並沒有給蘇聯這個機會,於是在當今世界上唯有美國一家在艦載機上設置了這個裝置。

如今,中國騰飛的FC—23重型艦載機上同樣設置了這個裝置,這說明什麼?

自然是性能達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程度,從而不在乎這點兒微不足道的結構總量……

第一千九十章 聯合防區外打擊武器第七百七十八章 騰飛·梭鏢第一百九十章 雙標第五百六十六章 搞破壞第六百零四章 一起造新運十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第三代數字預安裝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一樣的高教機第一百零二章 瘋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WS發育”系列星座第一百五十四章 掐人脖子的霸道第一千七百章 三觀崩塌第四百八十一章 聲吶鎖定第兩百三十八章 那是什麼?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這就是戲耍第七百三十一章 不坐空客飛機第四百四十一章 方艙醫院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立個Flag第一千三十章 Small·F—22第兩百二十章 真誠的有點兒過分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一竹竿直接捅了500公里第七十五章 週末工程師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現實與內涵並重第三十二章 創造歷史的成品率第七百九十七章 把衛星的成本打下來第兩百零四章 奇怪的飛機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把國內的消費心理拿捏的死死的第八百五十九章 T—500雷達警戒機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最大的應用:農業普查第九百一十二章 墮落成這個樣子?第一千三十四章 X—35第七百六十四章 制定標準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合成孔徑雷達第七百九十三章 還真問對了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空襲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騰·洛馬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同行的核心技術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WZ—12NB武裝直升機第六十九章 Very Good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訂單爆棚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騰飛稅早已無處不在第三百五十章 歐洲標準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DZB—110型遠程火箭炮系統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騰飛稅早已無處不在第三百二十章 聯合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實戰是檢驗概念的唯一標準第八百四十六章 夜襲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飛機嘛?第四百七十六章 可以在野蠻點兒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NB—6857六軸複合加工中心第七百五十五章 勝敗在此一舉第九百七十四章 電驅動?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鑽天猴—2C型運載火箭第七百七十八章 騰飛·梭鏢第七百七十九章 初教6 pro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中國騰飛造的這是個什麼怪物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資本魅影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新式戰略運輸機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句句千金第六百三十二章 科幻星第九百零三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第一千六十三章 因爲我們做的是高端第六百一十九章 產能:400臺第五百四十四章 航空聯合突襲第八百九十八章 神秘的高原直升機第十四章 骨幹第五百九十八章 帶歪了第二十四章 摩擦焊第九百五十三章 “殺手鐗”計劃第兩百六十章 雛鷹“哈比”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效率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時代第一千零六章 開着坦克衝進來的第一千九十八章 致命一擊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全聽老總師的第一百二十五章 去二十三分廠第一百零六章 地方保護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6億人民幣一架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得航空發動機者得天下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獨一無二第一千三十一章 DSI進氣道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不應該打出如此不堪的戰果第七百七十七章 內幕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對着GE中國來一記狠狠的背刺第五十五章:十號工程(修改)第六百一十七章 彎道超車第一百八十九章 飛控軟件第五百七十九章 摔了兩架第五百九十四章 這廣告打的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我們中國騰飛丟不起那個臉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難啃的骨頭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無恥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航母第九百二十五章 腹背受敵的危局第一千五十六章 腹黑的總部首長第九百一十三章 隱形巨頭第一千七十五章 打破技術壟斷第三百三十二章 風潮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葉風扇同款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