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戰略投送艦

“……當然了,除了LYJ—18導彈上的動能攔截器,第二代的DL—527還參與了垂直起降驗證機的部分重要部件兒的生產……”

“垂直起降驗證機上也應用了三維編織技術?”

在介紹完中國騰飛三維編織技術的基本情況後,莊建業開始最後的總結,結果自己的話還未說完,就被一位來自海軍航空兵部隊的領導給打斷。

沒辦法,在這些部隊的首長和領導中,唯有海軍航空兵對最開始見到的垂直起降驗證機的興趣最大。

要知道此時雖然寧曉東在烏克蘭基本上敲定了“瓦良格”號航母的交割事宜,但海軍乃至總部內部對於是否建造航母的爭議還有很大的分歧。

不過這些分歧說來說去,最後都落到一個錢字上,無外乎是航母的使用和維護費用太高,按照國內現有的財力和國力支撐起一個航母編隊着實有些吃力。

但這種具備區域制空權和制海權的裝備對於國內日益繁忙的海外貿易線和脆弱的能源運輸線來說又是極爲重要的核心裝備,基於此一部分海軍領導便提出,能否引入歐洲國家的多功能戰略投送艦的概念。

即建造一種排水量在2.5到4萬噸左右的,具備一定兩棲攻擊艦並能夠搭載固定翼短距起降戰鬥機的多功能艦船,當然這種艦船的船塢和機庫都是模塊化的,可以根據任務需求靈活轉換裝載模式。

比如說需要投送登陸兵力,就可以將部分艙室設置爲船塢登陸艙,裝載氣墊登陸船;若是單純需要航空支援,那就清一色變成機庫,全部搭載固定翼作戰飛機。

若是既需要登陸兵力,又需要航空支援那就混合裝載就行,總而言之是想怎麼裝就怎麼裝。

可以說這個概念一經提出就引起全球海軍界的關注,國內海軍也不例外,沒辦法實在是這個概念太誘人了,等於是把兩棲攻擊艦和航空母艦完美的整合到一起,想怎麼用全憑自己。

這對經費並不充足,卻有着極強現實需求的海軍來說無疑是個實力快速提升的完美解決方案。

正因爲如此,國內海軍在第一時間便聯繫了歐洲相關國家,準備購買一艘戰略投送艦,並希望將後續的建造放在國內,爲此海軍願意支付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大筆費用。

結果歐洲國家獅子大開口,單艘的造價開到了8.6億美元,並且需要優先採購歐洲的航空設備,林林總總算下來,一艘的總造價超過15億美元。

這對當時的海軍來說無異於是天價,正因爲如此,海軍果斷放棄對外採購,準備轉回國內自行建造。

只不過自行建造說得簡單,真實施起來也並不容易,就比如說最關鍵的動力系統,使用蒸汽輪機顯然不太合適,不但佔用的空間大,操作起來也過於複雜。

燃氣輪機是最好的選擇,但超過20萬馬力的船用燃氣輪機在國內尚屬空白,若非如此,海軍也不用抱着一大堆艦船設計圖乾耗着了,早就有義無反顧的下餃子了。

當然,船用大功率燃氣輪機只是一方面,最關鍵的是上面的固定翼短距起降戰鬥機根本就沒找落,等於是說這種戰略投送艦就算造出來也面臨着的有艦無機的尷尬境地。

正因爲如此,當來到中國騰飛這座位於秦嶺南麓的航天生產製造基地見到了垂直起降驗證機時,海軍航空兵部隊領導的心別提多激動了,就等着聽聽這款垂直起降驗證機的細節究竟如何,還需多久能發展成熟。

結果莊建業這邊話鋒一轉就引出了TY—22隱身無人機,隨後又是LYJ—18導彈的動能攔截,之後又開始介紹他們獨創的三維編織複合材料技術。

這要是換成其他部隊,早就不耐煩的提醒莊建業別TM玩兒斷章,會被寄刀片兒的。

可這位海軍航空兵部隊的領導卻沒這個膽量,原因很簡單,他們部隊就派出他這麼一個領導,從屬於海軍幾個部隊首長,前面一堆個兒高的頂着,他一個矮大緊就是跳起來也出不了頭,於是只能先忍着,準備等結束回去後把自家部隊首長拉來再過來詳細的考察考察。

卻沒想到,莊建業介紹三維編織技術是又把話頭繞到了垂直起降驗證機身上,本就向詢問細節的這位海軍航空兵領導自然是忍不住,直接順着莊建業的話頭就問了出來。

莊建業對這些部隊首長和領導的問題基本上是有問必答,更何況這種設計垂直起降驗證機的機會也的確難得,莊建業還指望能借着這個機會向部隊討點兒研發垂直起降驗證機的經費呢。

奈何話頭始終跑偏,導致垂直起降驗證機還沒怎麼說,就一頓跳躍來到了三維編織技術上了。

對此莊建業也很苦惱,他們中國騰飛手裡的好東西多有錯嗎?好物件兒一個比一個亮眼礙着誰了?這些個部隊領導和首長們怎麼一個個跟個渣男一樣,那麼快的喜新厭舊,就不能先把經費給了在說其他的?

好在這裡面有忠貞不一的情種,否則都是渣男體制,那垂直起降驗證機的經費又不知道得拖到什麼時候了。

於是莊建業十分認真的迴應道:“目前垂直起降戰鬥機所使用的升力風扇的風扇葉片就是使用DL—527三維編織機制造的,正是得益於三維編制工藝的應用,令垂直起降驗證機的升力風扇獲得15%的減重的同時,升力提高了30%,從而令這款由WD—64VIP渦扇發動機爲核心的動力總成,在垂直起飛和降落這兩個階段的油耗控制在總油量的10%。”

“總油量的10%……”聽到這個數據,那位海軍航空兵部隊領導沉吟一下,旋即點點頭:“已經很不錯了,我記得英國的海鷂垂直起降戰鬥機如果全程垂直起降的話,需要消耗掉總油量的25%,不得不說,你們的WD—64VIP控制的很不錯,對了,目前垂直起降驗證機的內載油是多少?”

“因爲目前只是個驗證機,所以機型並沒有做太大,最大起飛重量是18.7噸,空重爲5.8噸,內載油爲6.2噸,有效載荷是6噸,飛機整體跟雅克—141一樣具備一定的超音速飛行能力……”

莊建業就垂直起降驗證機的具體數據侃侃而談,而那位海軍航空兵部隊領導卻是越聽眼睛越亮……

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恐怖的存在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一整套艦載航空兵航空器解決方案第四百六十章 又賺一筆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中國騰飛的老毛病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不要臉的操作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識時務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世界第三大航空製造商第五百六十三章 陸軍航空兵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主要矛盾第一百零五章 丟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頂級服務第一千八十二章 有了它,就有了隱身戰機彈艙第八百三十八章 真·軍民兩用技術第三百八十三章 專業設備的領導者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發,入魂!第五百五十一章 換零花錢的小玩意第一千八十三章 攪拌摩擦焊第五百九十章 小型渦扇第一百一十一章 機會(爲雨下微末舵主加更)第八百五十五章 意義重大第九百六十四章 讓客戶乖乖掏錢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FCNB—220第七百零四章 熬不過下一年第二十三章 寧志山第九百五十二章 戰神心臟:WD—62ML型渦扇發動機第兩百一十二章 《騰飛航空》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新式戰略運輸機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經費預算的大頭兒第五百章 與狼共舞第九百七十二章 長翅膀的炮彈第八百三十七章 不爭饅頭,爭口氣第兩百零九章 失敗的嘗試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低沉本奧義第九百六十二章 隨心所欲第兩百二十九章 是餓狼還是瘋狗?第兩百二十七章 往死裡整第八百六十三章 打開海外市場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八大研究機構第五百零三章 What?第一千四十章 直升機頭盔瞄準具第兩百九十九章 無人機傳過來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底氣第七百四十一章 神一般的起降能力第九百二十五章 腹背受敵的危局第八十四章 大麻煩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中國騰飛算個毛線第八十三章 節操被嚇怕跑了第一千七十六章 一億美元一臺第兩百二十一章 好人,莊建業!第一千二十二章 玩兒無人機,騰飛纔是祖宗第四百八十一章 聲吶鎖定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空技術的集大成者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今天,我見證了歷史……第三百二十四章 折騰第三百六十章 新車間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快速改裝只需一個半小時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杆子捅破天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一次性投入也就七、八十個億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中國的“野鼬鼠”中隊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ZSNB集成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第六百五十五章 運15第八百零四章 M40J碳纖維複合材料第一百二十四章 雙三角翼第五百七十章 空中突擊羣的架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騰飛集團第五百七十六章 商業邏輯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八百六十二章 權威性的展示平臺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四發大運第九百六十章 聯合生產直—12第四百二十四章 多尼爾—228運輸機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吐血的奧斯曼第八百五十三章 WD—52ML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導彈去哪兒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禮物第七百七十五章 招標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效率,簡直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爲了前(錢)景第一千七十二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並不是噱頭第兩百二十一章 好人,莊建業!第四百八十八章 兵貴神速第四十章 借調試製辦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海軍專屬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HX—30—27型核心機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充其量就是個小招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頂星—1型星光導航系統第三百二十七章 牛吹大了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矢量發動機第三百九十三章 高原雪山計劃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航天產業生態化反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不知深淺的超級風暴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原子鐘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巨頭的三板斧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LYJ—18區域反導\反衛星攔截系統第三百四十八章 兼併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這樣的對手……實在是可怕第兩百五十一章 財政危機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可驅動航母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寧要FBC—1A不要蘇—30M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