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航天、航空旋轉門

有了想法便付諸實施,這是中國騰飛歷來講究的創新原則,於是反艦彈道導彈項目組便將毫米波合成孔徑雷達技術作爲再入攻擊彈頭的一項重要的精確制導方案開始進行深入研究。

當然,剛開始不能直接在反艦彈道導彈的再入彈頭上進行論證,一來成本太高,其次便是這類彈載毫米波合成孔徑雷達在國內屬於首創,有着諸多不成熟的地方,如果貿然上彈很有可能遭遇失敗。

因此中國騰飛並沒有急於將這項技術投入到反艦道導彈當中,而是利用自己的TY—2無人機平臺改裝了的一架合成孔徑雷達偵察機,以便驗證毫米波合成孔徑雷達的傳輸效率和穩定性,從而確定相關的制導體制。

以此爲基礎,中國騰飛得出了一套利用毫米波合成孔徑雷達獨有的精確成像功能,輔以圖像匹配技術,實現精確打擊的方案。

隨即將這套方案應用到DZB—1500巡航導彈上,取代原本的紅外成像的圖像匹配技術,再加上加裝新一代激光陀螺儀模組的慣性導航,令DZB—1500巡航導彈由原本的25米的精度,提升到2.5米。

如果輔以無人機的數據鏈的修整和中繼制導的話,改進後的DZB—1500巡航導彈的精度更是會提升到驚人的0.8米。

妥妥的一款點穴高手,絕對的指哪打哪兒。

問題是改進後的DZB—1500巡航導彈可不單單是提升了打擊精度,更重要的是具備了全天候作戰能力,要知道之前的DZB—1500巡航導彈因爲採用紅外成像的圖像匹配技術,天氣晴好的情況下到還說。

一旦遇到風霜雨雪等糟糕天氣就失去了準頭,別說25米的精度,可能250米的精度都保證不了,這也是爲什麼DZB—1500巡航導彈研製定型並得到總部專家驗收通過後,部隊只採購了區區120枚,就沒有後續了原因所在。

實在是戰場適應性太差,讓部隊很難傾心接受。

好在DZB—1500巡航導彈的底子是靶5無人靶機,而且爲了保證性價比在制導體制上並沒有使用的什麼高成本的新技術,從而保證了DZB—1500巡航導彈價格能夠維持在部隊能夠接受的水平,這才得意採購,不然以部隊的挑剔性子,估計象徵性的買個一、二十個回去就算給面子了。

不過就算部隊採購了120枚DZB—1500巡航導彈,絕大多數也不是配備空軍的一線戰鬥部隊用於作戰,而是大部分交給了二線部隊,利用這些部隊掛在DZB—1500巡航導彈與空軍各地空導彈部隊進行對抗性演練,從而提升各地空導彈部隊應對巡航導彈的經驗,磨練各部隊的新戰法。

畢竟新三打三防中,打巡航導彈可是赫然在列的,DZB—1500巡航導彈戰場適應性是差了點兒,但卻是國內僅有的能夠稱作爲巡航導彈的傢伙事兒,打出去可能效果不太理想,可作爲磨刀石卻綽綽有餘。

若非如此,部隊又怎麼可能採購120枚後,又追加了80枚,並保留未來再採購100枚的可能性。

從這個角度來說,部隊雖然壓縮陸海軍的經費,但在關鍵領域還是捨得投入的,只不過因爲某些輕重緩急的側重,在投入上也有所區分罷了。

就如同總部首長在內部會議上所說的那樣:“如果我們不解決防空問題,你的坦克造的再先進也是個活靶子;軍艦做得再好也免不了出海就被擊沉的命運,與其現在急吼吼的各幹各的,不如把資源集中起來把關鍵的問題解決了,到時候你們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也不遲!”

其單位或許對總部首長這番話還有些後知後覺,多次參加這類內部會議的莊建業可是全聽進心裡去了,若非如此他也不會死皮賴臉的往四代機、防空反導這方面靠。

要知道上級的大政方針就是風口,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更何況莊建業比豬輕多了。

щшш★ttκд n★c○

在海外業務暫時受阻,莊建業自然要抓住國內的風口,就算飛不太遠,飛不太高,最起碼也不會讓偌大的中國騰飛原地踏步不是。

DZB—1500巡航導彈算是開了個好頭,不過相較於改進型DZB—1500巡航導彈,老款就有些不夠看了,提高了精度,實現了全天候,DZB—1500巡航導彈雖然外表沒什麼變化,可實際上早已是脫胎換骨,也因此得到了空軍作戰部隊的認可。

於是斥資6.5億人民幣,以DZB—2500巡航導彈的代號採購了80枚,裝備剛剛列裝改進型轟6轟炸機的空軍某部空炸機團。

理論上是這個團具備對第二島鏈的威懾能力。

之所以說只是理論而不是威懾,原因很簡單,DZB—2500巡航導彈具備打過去的射程,卻不具備精確打擊該區域各類目標的條件。

沒辦法,國內的綜合偵察系統纔剛剛起步,國內各區域的天文地理的數據化圖像測繪工程還沒有完成,就別說外海了。

更何況,海外也不可能隨隨便便就讓你去測繪,想要完成這項工程只能利用太空中的衛星,問題是現在國內的空間能力並不強大,並不能支撐現有的需求,所以空軍部隊購買了80枚DZB—2500巡航導彈作爲威懾力量後就再沒有增加採購,有子彈沒準星,打出去也白打,買那多也是浪費。

對此莊建業很是有種明明能靠實力獲得女神芳心,卻最終用的是絕美的容顏,簡直是暴殄天物呀。

於是下定決心,要在這方面把短板補齊,於是乎搭載合成孔徑雷達的遙感衛星便提上日程,加之反導\反衛星系統,反艦彈道導彈系統都設計合成孔徑雷達技術,於是在莊建業的提一下,乾脆將合成孔徑雷達單獨劃分出來,作爲中國騰飛的一個重點方向進行研究。

而作爲“天鏈”計劃中的第二代星座三號試驗衛星便是一顆集合成孔徑雷達遙感以及合成孔徑雷達成像與一體的實現衛星。

在軌128天,不但利用合成孔徑雷達第一次實現國土勘探成像工作,之後的重返大氣層更是驗證了毫米波合成孔徑雷達成像在高超聲速狀態下對目標鎖定的可行性。

既然中國騰飛已經在航天領域將合成孔徑雷達玩兒到這種程度,當總部下達各單位嘗試研究空軍綜合目標指示和指揮體系時,中國騰飛只不過在航天和航空之間的旋轉門上轉了身,直接就把航天技術嫁接到航空領域,自然是毫無難度!

第兩百三十八章 那是什麼?第三百二十九章 壕第八百三十八章 真·軍民兩用技術第四十六章 噴丸成形第四百六十四章 技術飛越第兩百四十四章 飛機可不是誰都能造的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這便是半代的差距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顛覆產業格局第一百零二章 瘋了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一切爲了隱身第七十八章 方案第一千三十八章 不是天才,怎麼能搞得出來?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特殊任務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吊裝10噸推土機的直升機意味着什麼第四百三十二章 從心動變行動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能飛的“臘腸”第四百三十四章 政府公務機第八百二十四章 886萬人民幣,一架第九百章 直—12通用直升機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形狀記憶合金第一百四十九章 風洞縮尺模型第一百零六章 地方保護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航空貨運集散地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航天產業生態化反第三百五十五章 攻城略地第五百六十九章 “小叉車”直升機第九百六十章 聯合生產直—12第三百九十八章 商場如戰場第一百八十三章 幸福的暈了過去第三百八十六章 虧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拭目以待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乘風快遞第九十二章 打底子第兩百三十三章 搶着要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老實人吃虧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鹹魚往事第八百九十一章 就這麼不要臉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這也許就是人生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杆子捅破天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全球無人機哪家強,中國浣城找蘭翔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最優解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他叫Z—13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形狀記憶合金第五百七十三章 886千瓦第一百八十五章 改革先鋒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請各位先了解下什麼是凱夫拉材料第一千二十八章 靜不穩定技術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吸波材料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GE的誘惑第一百六十五章 投入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酒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時代賦予中國騰飛新的課題和責任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被氣到的英國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壓一壓第八百六十三章 打開海外市場第七百六十章 玩兒的就是顛覆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就這麼黑心第兩百二十三章 規則制定者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中華“側衛”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FCNB—220第四百一十五章 部隊急需的裝備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人親命的節奏第八百一十二章 飛行移動基站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有什麼資格兼併你們?第六百三十五章 目的:賺錢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羅老”號運載火箭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破防了?第六百零二章 莊總,真的?第七百零六章 這是往絕路上逼呀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頂星—1型星光導航系統第一千九十七章 DZB—1500空射巡航導彈第一百六十八章 演習第一百零六章 地方保護第兩百零八章 TY—2……普拉斯?第三百章 TY—3無人機第兩百五十三章 飛行設計軟件第兩百七十六章 子彈頭無人機第六百一十九章 產能:400臺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最大的特點:便宜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30億美元的一攬子解決方案第兩百七十七章 能察能打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飛機嘛?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我們不會賺一分錢第兩百九十六章 蛇吞象第九百一十四章 真正大佬第八百四十七章 空氣突然安靜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忽悠的自己都快信了第一千零一章 韓國友人的一片心意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桑格爾彈道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東西我們能做第六百三十三章 這飛機,厲害呀!第九十八章 非常時,做非常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蛙跳躍進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把價格給打下來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歷史遺留問題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不知深淺的超級風暴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全球關注第兩百零三章 氣象監測機第五百一十章 採購20架先進輕型運輸平臺第五百七十三章 886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