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忠心

望月橋倒塌事件驚動了無錫全城。南華郡主一聽到消息就急了,起身就要出去找江恆,被文氏死拉活拽地拉住了:“母親別急。二弟身邊跟着飛箭呢,必定無事的。說不得現在正在回來的路上,母親若出去,說不定就錯過了。到時候二弟回來,又要再擔心母親。”

南華郡主心急如焚地等了半天,終於見江恆回來,看着身上臉上也無傷,可連帶着青盞飛箭一起,衣裳卻都換了,不由得又急起來:“這是怎麼了?”

江恆連忙道:“我並無事,母親不要擔心。”遂將剛出門就看見望月橋倒塌,又去救人的話說了一遍。

南華郡主這才放下心來,合掌唸了聲佛,又嗔怪起來:“要救人讓青盞和飛箭去就是,你怎麼還自己過去了?這黑燈瞎火的,萬一落了水可怎麼好!”

文氏雖然嘴上勸南華郡主說是無事,其實自己心裡也是忐忑不安,直到此刻才放下心來,笑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二弟素來熱心,這又是積陰德的事,必有好報的。”

南華郡主嘆道:“你說的也是。”又拉了江恆的手問身上冷不冷等話。江恆一一答了,說是在蔣家沐浴,又喝了驅寒的薑湯,再無不妥的。

南華郡主點頭道:“蔣家周到。這事兒鬧得怪嚇人的,把兩個姑娘也嚇着了吧?”

她不提還好,一提江恆就想起了桃華:“蔣二姑娘是嚇着了,蔣大姑娘可沒有。不但沒有,還帶着丫鬟一起救人呢。”當下把看見桃華救了幾個人的情況都說了。

南華郡主只要兒子無事就好,對桃華如何救人卻聽得心不在焉,只道:“蔣家世代行醫,想來她也學了一些,能救人也不稀奇。”

江恆急道:“娘你不知道,我瞧着蔣大姑娘接骨那利落勁兒,比有經驗的老郎中不差。”

南華郡主笑道:“你見過幾個郎中接骨呢,就知道了?好了好了,勞累了半夜,快回去歇着罷。出了這事,我看我們也不要久留,過幾天就回京城。這衣裳快去換下來吧,瞧着怪難受的。”

江恆見她面上露出倦色,文氏更是支持不住,也只得退了出去。回了自己房中,扯着青盞道:“你瞧見蔣大姑娘救人了,你說,是不是跟那些老郎中也差不多?”

青盞已經累得半死,哭喪着臉道:“我的少爺,小的哪見過幾個郎中啊,不過看蔣大姑娘的樣子,膽子是極大的。那斷腿的婦人傷口血淋淋的,小的看着都有些膽寒,虧得蔣大姑娘敢動手。”

江恆一頭倒在枕頭上,看着帳子頂道:“你說得對,看她年紀這樣小,膽子卻這樣大。瞧她妹子,嚇得路都走不動。”

青盞抓了抓頭,忍不住道:“少爺,像蔣二姑娘那樣纔是常見的吧,閨閣裡頭的姑娘不都是這樣?倒是蔣大姑娘那樣的,瞧着可真不像一般的女孩兒……”

“的確……”江恆也不得不承認,“不過,你說她的醫術到底怎麼樣呢?當初大嫂的喜脈就是她診出來的,她說是湊巧,可我現在覺得,怎麼都不像是湊巧呢。”

青盞已經困得眼睛都睜不開,含糊地道:“是不是的,反正蔣家也不能行醫,醫術好也沒用吧……”

“哦,我倒忘記了,當初先帝是說過這話,不過,要是蔣姑娘醫術真的不錯,不能行醫也太可惜了——”江恆還沒說完,就聽見青盞已經在旁邊的榻上發出了細微的鼾聲,只得閉上了嘴,自己去尋思了。

今夜,不只江恆,無錫城裡沒幾家睡得好的,蔣家也不例外。

蔣柏華到底是有點嚇着了,夜裡微微發起熱來。桃華守着他,拿溫水給他擦身,拍着他睡覺。上輩子她忙於工作,三十幾歲就在工作崗位上猝死,連戀愛都沒有談過,更不用說結婚生子了。

這輩子,雖然蔣柏華說起來是她弟弟,但看着他出生長大,在心裡,桃華覺得蔣柏華就像她自己的孩子似的。看着他在夢裡抽着小鼻子要哭不哭的樣子,就覺得心裡軟得厲害。

曹氏這次又未能把兒子要回來,在蔣錫處碰了釘子,真是哭都哭不出來,只得抹着眼淚去看蔣燕華。一進蔣燕華的屋子,就聽見她又急又氣地說話:“我的簪子呢?我的簪子掉了!”

“什麼簪子?”曹氏才接了一句就突然反應過來,“是郡主賞的那簪子?”

“是。”蔣燕華快急哭了,起身就要下牀,腳踝一痛又坐倒下去,口中卻只道,“娘,你快叫人去街上找找啊!”今天才頭一次戴出去呢,怎麼就掉了。

這下曹氏也急了:“怎麼就掉了?萱草,還愣着幹什麼,快叫門上的出去找啊!”

萱草也是精疲力盡,聽了這話也只得起身出去,叫了門房上的人起來。門房剛剛躺下,被叫起來滿腹不樂,一聽是要出門去找簪子,雖然不敢不去,卻忍不住口中抱怨:“街上今日亂成這樣,到哪裡去找一根簪子啊。”

萱草只得道:“這是郡主賞賜的簪子,若丟了不好交代的。”她也不敢回去,只得跟着門房上人一起出去尋找。

街上還是一片混亂,不少婦人丟下的鞋子手帕紗花之類,還有攤販落下的雜七雜八的東西,並有衙役四處搜索是否還有受傷的人。

這般一片狼籍之中,蔣家下人提着燈籠找一根簪子,真跟大海撈針差不多。來回搜了兩遍,下人們終是頂不住了:“萱草姑娘,你也看見了,這實在是沒有啊。”

另一人小聲嘀咕:“方纔還有衙役們先走過的,若是看見有什麼簪子鐲子的,怕是他們早就揣起來了。”

這話說得還真不假。這些婦人小兒們少不得落下點值錢的物事,這會街上卻只有些帕子鞋子之類,想是已經被人順手牽羊了。衙役們可不講什麼路不拾遺,少不得大晚上的出來忙碌,總得撈點好處纔是。就是蘇衡看見了,大約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萱草一個姑娘家,今日又受了些驚嚇,還要勉力出來尋找,此刻只覺得腳都走得痛起來,眼見着金簪蹤影全無,衆人又滿腹怨氣,也只得回去向蔣燕華說了。

蔣燕華今日爲了江恆要同行,這纔將金簪戴上,沒想到話都沒說幾句,卻丟了一件貴重首飾,真是說又說不出,怨又無人怨,整整的掉了一夜的眼淚。

好好的八月十五,卻鬧出這麼一件事來,無錫城裡連點過節的氣氛也沒有了。南華郡主昨夜睡得太晚,第二日近午時才起身,聽大丫鬟珊瑚細說了昨夜之事,不由得嘆道:“昨兒聽恆兒說得輕巧,還當只是有幾人落水罷了,怎的竟鬧得這般大,還死了人?阿彌陀佛,幸好恆兒沒事。他人呢?可有什麼不適?要不要請郎中?”

珊瑚一面替她梳頭,一面笑道:“郡主放心,珍珠昨兒半夜就過去看了,二少爺沒事。連同青盞和飛箭,都是好好的。”

“這就好。”南華郡主嘆了口氣,“這八月十五出這樣的事,也真是……唉,叫人拿二百兩銀子去廟裡,替這些人做一場法事超度吧。可憐見的,都是婦人和孩童。”

“郡主真是慈心。”珊瑚忙恭維了一句,又道,“二少爺隨了郡主,也是一片慈心地關切這些人,早上用飯的時候還說起呢。”

“恆兒一早就起了?”南華郡主微微皺眉,“昨夜累成那樣,今兒還不好生歇着。”

“說是要去蔣家還衣裳,還要去醫館看看那些人,早早就出去了。”珊瑚窺探着南華郡主的臉色,緩緩地說,“說起來,蔣家那位大姑娘也真有膽氣,見了那場面竟不怕,還能救人呢。”

南華郡主不在意地道:“行醫之家的女兒,司空見慣罷了。”

“二少爺可是誇了又誇,讚不絕口呢。”

“嗯?”南華郡主眉毛微微一挑,半轉過身來,“恆兒還誇了蔣家那丫頭?”

珊瑚連忙放鬆手上力道,免得扯痛了南華郡主頭皮,一面道:“可不是。奴婢早晨又過去看二少爺,正好二少爺在用飯,見了奴婢就說起昨夜之事,將蔣大姑娘誇讚得天上有地下無。奴婢愚鈍,前幾次竟沒看出來蔣大姑娘如此出衆呢。”

倘若青盞在這裡,一準得說珊瑚太過誇大。她一早過去見到江恆,的確問了昨夜的事,江恆也的確提到了桃華救治多人,但他急着出門,不過是說了寥寥數語,更不必說什麼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可惜南華郡主並不知情,兩道眉毛都緊皺在了一起:“恆兒當真如此說?”

珊瑚猶豫了一下,還是道:“奴婢也不知這話該說不該說……二少爺在京裡,沒見過蔣家姑娘這樣的女子,偏生蔣家姑娘生得又好,二少爺如今這個年紀……”

南華郡主的眉頭隨着她的話越皺越緊,不悅地道:“那丫頭算什麼,恆兒也不至於眼皮子淺到這份上。不過——像她這般的女孩兒,恆兒倒確實沒見過……”

珊瑚諾諾連聲,心裡卻明鏡一般。南華郡主這話有些口是心非,說是蔣大姑娘不算什麼,實則珊瑚在京城裡跟隨南華郡主出入,見過了許多高門顯貴家的閨秀,也難以找出幾個能與這位蔣大姑娘比肩的容貌。尤其蔣大姑娘與那些閨秀又有所不同,身上別有一股子珊瑚形容不出的感覺,江恆正是慕少艾的年紀,被其吸引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珊瑚心裡嘀咕着,南華郡主已經淡淡道:“你想得很是周到。恆兒大了,我一個人總是看顧不過來。你們多替我瞧着些,就是你們忠心了。”說着,隨手從妝匣裡拿了只鐲子遞給珊瑚,“你手上這素銀鐲子平日戴戴罷了,過年回家的時候也該戴只金的,也叫家裡人看看,知道你在府裡過得好,心裡放心。”

珊瑚連忙跪下接了:“謝郡主賞賜。奴婢每次回家,都得告訴他們郡主是如何厚待奴婢的,他們心裡都感激着呢。”

南華郡主心不在焉地點了點頭:“好。你去把東西收拾一下吧,再去問問少夫人,若是她身子沒什麼不適,這幾天就啓程回京。”

珊瑚答應着,挑了幾枝釵鈿替南華郡主插戴好,這才退了出去。

袖子裡的赤金鐲子涼涼地壓着她的手心,珊瑚卻從中感覺到了一絲溫暖。不過,這鐲子她是不會在過年的時候戴着回家的。若是真的戴了回去,不是被她爹搶去換了酒喝,就是被她娘搶去補貼了哥哥。

珊瑚不是江家家生子,而是八歲才從外頭買進府的。她家在鄉下,父母生了三個女兒才得一個兒子,寶貝得不行。珊瑚雖然是最小的孩子,可仍舊根本不被父母放在眼中。

家裡窮,又要養這許多孩子,父親還酗酒,可想而知,幾個女孩兒過的都是什麼日子。珊瑚的兄長有些小聰明,父母便如獲至寶,甚至興起讓兒子讀書改換門庭的念頭。珊瑚的三個姐姐都被嫁出去換了彩禮來供弟弟讀書,可惜讀了十年,仍舊是連個童生都沒考中。

讀書不成,父母便指望着兒子傳宗接代,珊瑚就是爲了給兄長籌彩禮錢,才被賣到江家的。前頭幾個姐姐好歹還是嫁人,她卻從此就由良爲賤,生死都操於主家之手了。

不過珊瑚半點都不反對。江家因爲尚了郡主,名聲在外,便是鄉下人也知道。珊瑚也有所耳聞,聽說過江家待下人並不苛刻,雖時有發賣,卻從來沒有打死的。因此在離開家的時候,珊瑚頭都沒有回過,這個家,她早就待夠了!

外頭買進來的丫鬟自然沒有府裡家生子兒有優勢,珊瑚開頭也不過是個未入等的灑掃小丫頭罷了。然而她肯吃苦,不單是份內的活計,就是大丫鬟們有什麼吩咐,她也搶着去做,到了十二歲,就升了三等丫鬟。

這個位置照例還是湊不到主子們身邊的,然而珊瑚幸運地認了一個乾孃,就是當時替南華郡主梳頭的婆子,她曾有過一個女兒,若不是因爲出天花死了,就正該跟珊瑚一般大。

珊瑚跟着這位乾孃學到了梳頭的手藝,等乾孃年紀大了,就將她推薦給了南華郡主。時來運轉,珊瑚先是從三等一跳到二等,半年之後,因爲南華郡主身邊的一等大丫鬟出嫁,珊瑚就補了她的缺。

進府十年,珊瑚只在成了一等大丫鬟之後,纔在過年的時候回家去看一眼。回家探親這是主子給的恩典,也是一等大丫鬟的榮譽,若不然,珊瑚根本不想回那個家看一眼。

與琥珀不同,珊瑚想要的出路,並不是給府裡的少爺公子們做妾。妾有什麼好呢?她的二姐就是給一個土財主做了妾,結果天天挨大婦打罵,偶爾回家來身上總是帶傷。父母非但不可憐她,還埋怨她不能得到寵愛,弄些銀錢貼補家裡。

珊瑚想要的,是將來能被南華郡主指給府裡的一個管事爲妻。雖說兩人都是奴身,但奴身也有奴身的好處。俗話說宰相門人七品官,南華郡主有太后撐腰,江家的家奴都是外人不敢輕易得罪的。何況家奴連此身都屬主人,更不必說家財了,就是親生父母,也再管不到她一絲一毫,更不能要求她拿出銀錢來去填家裡那個無底洞!

摸着鐲子,珊瑚不由得想起了琥珀。琥珀能說會道,在南華郡主面前遠比其他人更得寵,可是爲了能給江悟做妾,居然在南華郡主的飲食裡搗鬼。她落到被髮賣的下場,只怪她搞錯了一件事——南華郡主纔是她的主子,不是江悟!

琥珀被賣去了哪裡,珊瑚沒有打聽,不過她犯下如此大錯,想來賣去的也不會是什麼好地方。看過琥珀的下場,珊瑚更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時時處處都要將南華郡主放在最前頭,伺候好了南華郡主,將來自然有好前程。

若說伺候衣食住行,那人人都會。至少瑪瑙和珍珠也絕不遜色於她,尤其珍珠,既是南華郡主的陪嫁家人,又有一手好廚藝,這都是她珊瑚不能比的。那麼要想在貼身的大丫鬟裡再出頭,就要在別的方面努力了。比如說——南華郡主最心愛的小兒子,江恆。

蔣姑娘,你也別怪我。珊瑚握緊了鐲子,在心裡喃喃自語。你是什麼身份,郡主斷然不會讓你跟二少爺有什麼瓜葛的,與其日後惹得郡主對你出手,不如早些斷了這念想,還能成全我在郡主面前得份臉面。

桃華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居然還能成全一個人,更不知道江恆跑去了蔣家,這個時候她已經在譚家,再次爲譚香羅複診了。

將近一個月的藥吃下來,譚香羅的臉色好看了許多。她自己也能感覺到身體的變化,心裡自然高興,越是高興,氣色便越顯得更好。

桃華看見她這樣子,心裡也很愉快。當醫生的都喜歡這樣的病人,遵從醫囑,還能保持心情愉快,自然事半功倍。

“這次我開一個月的藥,譚姐姐要堅持用。現在情況已經好了許多,但這病較爲頑固,爲防反覆,還是要堅持,別嫌麻煩。”

“不麻煩不麻煩。”譚香羅現在身子已經輕快了許多,只覺得眼前一片光明,又如何會嫌麻煩呢,“倒是妹妹這樣時不時要勞動,纔是麻煩。”

桃華笑笑:“這也是醫者的本份,哪裡算得上勞動。只不過姐姐請一定替我保密,我家的事……”

譚香羅已經從譚太太處聽說了蔣家獲罪之事,自然知道陸盈能把桃華請來,擔的是什麼干係,當即點頭如搗蒜:“妹妹放心,我是斷然不會說出一個字去的。”

輕緋現在轉而服侍譚香羅了,聞言就笑道:“蔣姑娘只管放心。此事除了陸表姑娘,太太與奴婢之外,就連咱們家裡,也並沒別人知道。太太只說是表姑娘臨行前,請了姑娘來陪六姑娘說話解悶的。至於這些藥,對外只說是從太太舊友處打聽來的偏方。如今有幾家親戚都知道,太太在嶺南那位舊友,識得一個會診病的女尼,從那裡得了方子給太太寄來的。”

譚太太的父親曾任小官,輾轉過幾處遠地。譚太太託辭那邊的舊友,自然沒人能去查證,乃是最好用的藉口。且如今女子行醫之人極少,倒是尼庵道觀裡頭,頗有些出家人精通醫術,有些甚至每年還會爲平民義診。因着她們本身是女子,在婦科方面自有優勢,說這偏方是自那裡得來的,倒頗可信。

桃華這才放心。這些日子她用了醫術的地方似乎多了些。若說診出喜脈或是包紮傷口還有藉口可以搪塞,那爲譚香羅治病,就是實實在在的行醫,無可推卸了。這也是她爲什麼不收譚家酬勞的緣故——即使將來被人發現,未收診金也還可以推脫一二。當然譚太太如此明白,那就更好了。

輕緋收了藥方,自去安排人抓藥,譚香羅便端了自制的點心上來,因她用藥不可喝茶,只得倒了兩杯白水來笑道:“妹妹別怪我怠慢,大伯母對我極精心的,凡是不能用的東西,統統不許留在房中,唯恐誤食了。”

“我在家中也時常喝白水的。茶是好物,但女子體寒,也不宜飲得太多。”桃華拈了盤子裡一塊點心吃了,眼前不由一亮,“這裡頭夾的東西,像是酥酪?味道甚是新奇。”

譚香羅有些不好意思:“我這些日子閒來無事,就鼓搗這些。這酥酪夾餅大伯母也喜歡,只可惜制起來麻煩,且天氣太熱又易於壞掉,雖好吃,我卻不知如何去賣。”

飲食最怕不新鮮,若是吃壞了人,這店就別想再開下去了。譚香羅想出這酥酪夾餅的新鮮主意,要不用自然捨不得,要用卻又擔憂,已經思索了好幾天。

桃華把一整塊夾餅都吃了下去,笑道:“這味道實在不錯,不賣太可惜了。我倒有個主意,這夾餅姐姐可以限量,開始的時候只制幾塊,供人品嚐,待有人來問了,再限定每日只在上午賣數盒,若來晚的,就只好明日請早了。只要大家喜歡上這味道,自然早早就會搶光,絕沒有放壞的危險。並且姐姐在售賣之時,也要向客人講明哪些點心不宜久放,免得出了事脫不開干係。”

譚香羅聽得連連點頭,眼睛發亮:“妹妹真是能幹,這樣的法子也想得出來。大伯母打算勻一個鋪子給我做點心賣,只是擔心我的身子。妹妹看我如今,能做不能做?”

桃華沉吟了一下:“只要不太過勞累,姐姐做做無妨。”

兩人說了半日的話,桃華才拎了一盒子點心回家。才進門就見曹氏面帶笑容地逗着蔣柏華玩,見了桃華便道:“桃姐兒回來了?可惜江公子等了你半日,剛剛纔走呢。”

蔣柏華手裡捏了兩個糖人,一見桃華就跑過來:“江哥哥買的。”

“那你有沒有謝謝江哥哥呢?”桃華蹲下身抱住他,試了試他額頭,汗浸浸的,並沒有再發熱。

“柏哥兒有謝。”蔣柏華點着大腦殼,又補充了一句,“江哥哥說,明天還來。”

蔣家第179章 返京第125章 事定第58章 侯府第157章 行動第199章 逃跑第77章 相約第180章 爭吵第159章 殘酷居家第28章 奉召第180章 爭吵第144章 中秋第200章 私心第61章 親事第60章 水仙第189章 危重第101章恩典第182章 爬牀第120章 藥箱第54章 郡王第168章 後宮第86章 烏龍第232章 生子第237章 捱打第18章 郡主第199章 逃跑第20章 小產第149章 炭疽第208章 成功第170章 醫術第134章 約束第247章 亂象第135章 報復第29章 蟹黃第169章 算計第48章 上巳第29章 蟹黃第145章 婚前第116章 無孕第237章 捱打第125章 事定第90章 爭勝第90章 爭勝居家第61章 親事重症第228章 真病第214章 滿月第263章 大結局(上)第78章 商談第144章 中秋第168章 後宮第72章 心病第153章 西北第70章 端午第73章 猜疑蔣家第249章 棄卒第190章 不治第95章 施救第59章 難堪第147章 大婚第124章 新年第205章 百態第170章 醫術第18章 郡主第104章議親第125章 事定第227章 蟄伏第163章 推行第90章 爭勝第222章 脈枕第210章 和離第140章 聖壽第262章 癲狂第66章 援手第155章 防痘(上)第22章 拜佛第177章 病第236章 內鬥第219章 喜訊第191章 死胎第171章 伯樂第224章 納妾第63章 設計第194章 回來第189章 危重重症第257章 大勝第233章 賜名第173章 捱打第183章 安排第122章 獻策第75章 決心第105章開藥第191章 死胎第185章 比較第219章 喜訊第187章 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