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合理分配

李治聽得當即就懵了,自古以來,就沒有哪個國家打仗還能產生收益的,倒是有許多國家,因爲打仗而打得自己滅國,這房玄齡要是活過來,聽到韓藝這句話,估計又得倒下,那麼些年的仗,敢情都打到狗肚子裡面去了。

李治最初採納韓藝的建議,心裡預算是減少一半的國庫支出他就心滿意足了,哪裡知道還有一百萬貫賺。

“你---你說什麼?收益?不是支出?”

韓藝肯定的點點頭。

李治驚呼道:“這怎麼可能?”

韓藝道:“首先,此次打仗的糧草,全都是那些商人以及地主支持的,國庫是沒有支出一文錢,而在我軍打下百濟和高句麗之後,臣將他們國庫和當地貴族、地主的錢都給沒收了,雖然高句麗和百濟都乃彈丸之地,但是他們統治者可都是非常有錢的,另外,還有高句麗境內還有三個現成的銅礦,以及一個銀礦,一百萬貫,還真是臣往少了說。”

不可思議!

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李治不相信,趕緊拿起那份奏章仔細看了起來,如果全都是支出,那當然是越看越頭疼,但是賺得話,這心情自然又不一樣了。

但是看完之後,李治更覺不可思議,因爲韓藝在犒賞三軍,以及撫卹金方面,是給出一百萬貫的預支,等於就是賺兩百萬貫,道:“從古至今,打仗都是花錢的,怎麼這回......。”

韓藝笑道:“古往今來中原也沒有哪個朝代能夠勝過我朝啊!”

李治聽得哈哈一笑,這小子太會說話了。又道:“你具體跟朕說說,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韓藝道:“其實其中道理也非常簡單,陛下可有想過,不管是幾百年前的匈奴,還是之前的突厥,爲什麼他們屢屢犯境?”

李治皺了皺眉,似乎明白了一些。

“歸根結底,就是爲了錢財和人力。”韓藝道:“可見戰爭是能夠產生利益的,而非是臣首創,區別就在於,突厥、匈奴都是貧窮搶富裕的,而如今......。”

說到這裡,他突然停住了,不能說搶,這有違中原大國風範。

李治見韓藝這神情,哪裡不明白,不禁都樂了。

韓藝尷尬一笑,繼續道:“這是滅國之戰,這小船也又三斤釘,只不過以前這些釘子都是被將士們給拿走,當然,這臣也不認爲是錯的,只是臣認爲可以規範一些,畢竟我們是禮儀之邦,就算是......。”他又停住了,只覺說到利益,很難說得大義凜然,因爲這就是掠奪啊!

李治好氣好笑道:“你這是成心的吧?”

“不不不,臣實在是讀書少,又混跡於市井,有些話還真不知該怎麼說。”

“那你直說就是,你這般遮遮掩掩,只會更加難堪,搶又如何,當初高句麗趁着中原大亂,不斷向北擴張,今日它應有此報。”

“陛下聖明。”

韓藝抱拳一禮,徹底放鬆下來,正色道:“而這一回全都是由臣來負責分配財物的,這些都記錄在賬目,是可以看到的,但是以前這些賬目都是看不到的,陛下還會有驚訝的感覺。其次,以往打仗,這打下來的土地,一般也就是分給當地百姓耕種,這對於國庫而言是不會產生任何受益,只是對於國家安全利益,以及國土上面有貢獻。

而這一回,我們是將戰俘全當做奴隸賣給商人和地主,以及咱們大唐的貴族,而且人數還是非常之多,又將高句麗、百濟的貴族統統都遷往中原,將他們擁有的土地賣給商人,這又是一筆錢。另外,當地一些平時看來不值錢的東西,但是整合起來,也可以賣出不少錢來,就好比說,一棵樹它不值錢,但是一座山就非常值錢了,因爲山林可以種植草藥,可以生產木頭。高句麗、百濟雖乃彈丸之地,而且耕地不多,但是商人制作商品的原料,也不都是全部來源於糧食,需求的是很多方面的資源,將這些資源整合起來,針對商人的需求,是能夠賣出一個好價錢的,這一筆筆收入累積起來,就如臣奏章上所寫的那般。”

李治聽得連連點頭,卻又更加困惑,“爲何如此簡單的道理,以前從未有人想到。”

韓藝道:“因爲沒有朝代如我大唐這般繁榮昌盛,臣不是拍馬屁,而是事實。我大唐沒有獨尊儒術,文化是海納百川的。也正是因爲如此,我大唐雖重農但不抑商。漢朝它倒是想賣,可問題是它能夠賣給誰呢?人家地主要木頭幹嘛?要牧場幹嘛?自己身邊的木頭足夠蓋一間宅院,那就行了,中原土地肥沃,犯得着去遼東那貧瘠之地耕種麼?咱們中原的地主,是最不願意離開自己你那一畝三分地的。但是商人不同,商人本就是流通的,待在家裡的肯定都會賠的血本無歸,而且商人是需要木頭來製作商品的,越多越好,商人拿着耕地,不種糧食也能夠種其它的。漢朝只能將打下來的土地封賞給將軍、郡王,但這隻會導致什麼王,什麼候,什麼大將軍犯上作亂。

但是我大唐的政策,是將財富交予商人管理,將軍隊交給將軍,將行政交給官府,大家各司其職,都是做自己最爲擅長之事,將軍沒有糧食,沒有財富,他沒法作亂,官府沒有財富,又沒有軍隊,他也做不了亂,而商人的話,雖然商人掌握着財富,但他們無權無勢,而且是一羣商人,而非一個商人,商人之間又有競爭,這還需要官府有效平衡,而且他們生產出來的東西,得賣到中原來,高句麗的百姓誰買得起,再來,他們的家鄉也都在中原,他們也會回到中原來的,這裡纔是他們的大本營,他們不可能反對朝廷,如此一來,這些外族之地將可安定。”

李治聽得眼中一亮,這也是他以前未曾想到的,不禁連連叫好,“若能做到如此,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皇帝最擔心的就是那些山高皇帝遠的地區,不太好控制,尤其還是外族之地,就更加難以控制,你肯定得派軍隊駐紮,那就得派將軍統軍,將軍自立爲王是很常有的事,但是將土地賣給一羣商人的話,等於就是軍政、財政、行政三分,你要想自立爲王,首先得將這三者都握在手裡,這得廢多大得勁,絕對比以前的羈縻政策要好得多。

而且西北商人已經讓李治看到了效果,他也知道,這商人尋求的是利益,那麼就需要市場,中原乃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市場,而且最好的商品也都是出自中原,沒有這個市場,商人都得死,何況去到那裡的商人多半都是中原各地的商人,他們這麼有錢,不會待在那邊太久,生活當然還得來中原過,那地方冬天太冷了,遠沒有中原舒服,你若人在長安,又吩咐高句麗的手下造反,你這不是自尋滅族麼。

韓藝繼續說道:“而高句麗爲我大唐帶來的收益還遠不止如此,我們將大量的戰俘遷往中原,導致高句麗如今是地廣人稀,財富將會溢出,那麼肯定是往中原溢出,而這些戰俘來到中原之後,將會爲我們修建道路,河道,以及去往嶺南開墾荒地,等等,這又會爲我國增加不少的財富。”

要說狠,其實韓藝比誰都狠,當初李世民征服突厥時,是將突厥人遷往中原生活的,給予優厚的待遇,而突厥的那些資源還是有由突厥人掌控,都還不用交稅,不然的話,人家也不會叫他天可汗。

而韓藝的話,可沒有這麼仁慈,因爲這年頭,你不奴役別人,就得被人奴役,他是將高句麗人販賣到中原,讓他們幹最苦最累之事,同時又將高句麗的財富向中原轉移,這其實一種資源分配,那這當然就會有盈利啊。

但這是高句麗,故此,大家都沒有人認爲不妥。

李治非常滿意的點點頭,這一筆賬,總算是算明白了,突然想起什麼似得,道:“對了,在你去往吐谷渾的時候,劉仁軌給朕上了一道奏章,他認爲應該直接在高句麗和百濟設立州縣制度,而非是都護府,你以爲呢?”

韓藝思索片刻,稍稍點頭道:“臣非常贊成,如今的高句麗不同於北方各族,都是咱們中原人在當地做買賣,生活,那理應採取州縣制,如果採取都護府制,臣怕那些商人也無法適應,畢竟他們都習慣於州縣制。”

都護府一般都是設立在外族地盤上,州縣就是中原制度,這制度的不同,直接標誌着管理方式的不同,這麼做就是要將高句麗和百濟完全納入大唐的版圖,與中原無二。西北那邊是兩制並行,那是因爲西北太大,而且當地百姓也都習慣都護府制,唐王朝的策略就是慢慢用州縣替代都護府。

總之,一切都是爲了融合。

李治點點頭,道:“朕也非常認同劉仁軌的建議,並且打算就留劉仁軌在當地,你對此有何看法?”

其實這一道奏章就是韓藝讓劉仁軌上的,目的就是要劉仁軌在當地,韓藝當然是贊成的,道:“回稟陛下,其實臣也有打算建議陛下讓劉仁軌留在那裡,因爲在此過程中,新羅方面屢屢表現出心懷異志,臣認爲屆時新羅是一個隱患,只不過目前他們還是我們的屬國,我們只能先觀察。

再加上,那邊還有契丹八部和靺鞨等部族,這些部族對於我大唐是否忠心,也猶未可知,東邊還有一個倭國,雖然不堪一擊,但是他們此番出兵,證明他們的野心也不小。故此高句麗其實對於我大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劉仁軌雖是文臣出身,但是在此次行軍中,展現出了他統兵的才能,可謂是文武雙全,有他在那邊,遼東無憂矣。”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又道:“不過,臣認爲如果讓劉仁軌一手抓,那麼就違背了州縣制度,故此,臣建議讓獨孤無月在當地統兵,由元烈虎在當地設立民安局,維護治安。”

李治聽得面露微笑,他爲什麼經常採納韓藝的建議,就是因爲韓藝的建議,處處都在爲他着想,任何政策都是以他爲中心,扶植商人,韓藝可不是說要提倡資本主義,而是爲了平衡那些地主、士紳,以及分擔百姓的稅收,在西北施行新稅賦,目的就是在羈縻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中央統治。

此番建議同樣也是如此,也是將權力盡量分散開來,不要集中在某個人身上,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這談着談着,李治是真心捨不得韓藝,韓藝一走,沒有這麼一個人,能夠如此盡心盡力的幫他分憂,許敬宗他們雖然忠心,但是在這方面,還是比不上韓藝。可是話說回來,如果韓藝不是要馬上就要離開,他還會不會事事都詢問韓藝,採納韓藝的建議,這也真不一定,倒不是他不信任韓藝,而是韓藝前段時間風頭太勁,還將行政大權也交給他,換任何一個帝王都不會這麼做。

可是如今,韓藝辭呈已經遞上,馬上就要回鄉爲父守孝,而且韓藝的名聲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那李治當然也無所顧忌,他也不怕韓藝功高蓋主,光談就談了整整一日,基本上也都採納了韓藝的建議,給予韓藝足夠的權力,讓他這善後之事給處理完。

PS: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求推薦。。。。。。

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弄巧成拙第八百二十八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一百四十二章 離別(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花錢纔是最難的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超級洛陽計劃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九百五十九章 自我催眠大法第二千零二十八章 到處都是黑科技第八百五十六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隱患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說什麼屁話第三百二十六章 關公面前舞大刀第三百一十四章 趁虛而入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自殘!第七百五十二章 雙喜臨門第六百四十九章 元家市場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這是一個機會第九百八十三章 一飛沖天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你們不準打我第四百八十九章 榮耀牆第九百三十八章 求穩第九百二十七章 小露野心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意在地主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戰爭下的和平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絕處逢生第一百零七章 陰兵第五百一十二章 鋤禾日當午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悔過寺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戰與和第九百八十三章 一飛沖天第九百四十八章 奪權第二百八十五章 腦經急轉彎的訣竅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岌岌可危的均田制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我又不姓鍋第八百五十七章 誰更無恥?第二千零六章 別說話....第二千零五十五章 墳墓已經挖好,就剩立碑了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變本加厲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被玩壞的民主第四百零八章 三顧青樓第一千零三章 聲名狼藉第三百八十七章 無衣舞劍,意在牡丹第一千零五章 狼來了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暗藏玄機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場誤會第五百四十一章 世情之下,豈能如願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天佑大唐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改革!改革!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悠然見梅村第三百九十七章 越鬧越大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夫唱婦隨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見縫插針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敢情是一樁家務事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資本蔓延中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先禮後兵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人心思舊第七百章 西域之重第四百零五章 極品老婆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時不待我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場誤會第九百三十七章 任務突至第六百八十一章 神聖的君子契約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我是一個農民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刃劍第一百二十章 危險的女人第三十六章 神像之謎第五百三十五章 加速計劃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捅破窗戶紙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我要寫小說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當然是騙你的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這纔是真正的你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忐忑的池魚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這塊蛋糕有點大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穿越者算什麼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四百零三章 嚇死你第九百九十三章 負心漢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蝨子與頭髮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算到了開始,沒有算到結尾第六百五十七章 絕對的暴擊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必須插播廣告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度假結束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上澆油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赤字危機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以德報怨第七百五十章 託古改制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見縫插針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至少你還活着第九百一十章 偉大的一刻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資本蔓延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花錢買客人?第二千零七十三章 恭喜你,終於猜對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我是認真的第九百二十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九百二十九章 必須組團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你們被騙了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你們懂藝術麼?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