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非戰爭戰略

且不說李治心裡是作何想,但就算他是真心實意的想留下韓藝,其實他也留不住,因爲皇帝也不能阻止一個人去行孝道,再加上外面的輿論,他要強行留下韓藝,那他也會被連累其中。

在中國人的思想中,忠孝是難兩全,但其實祖先永遠是第一位的,皇帝最多最多也只能排在第二位。

你要挖我祖墳,那天王老子來了,我也得跟你拼命,但是這皇帝輪流轉,最多也就是換個姓而已。

李治也只能答應韓藝的請求。

不過這話說回來,如今李治還真是需要韓藝的時候,哪怕是要過河拆橋,那也得等到過了河再說,如今這河都可還沒有過去呀!

故此,不管怎樣,李治還是要求韓藝先將手頭上的事給處理完之後,才能離開長安。

於是李治收起那複雜的心理,又詢問韓藝吐谷渾的情況。

韓藝將與吐蕃談判的過程,原原本本的告訴李治,當然,那些髒話自然就一語帶過。

李治聽後,眉頭一皺,道:“也就是說,他日吐蕃還有可能捲土重來。”

韓藝搖搖頭,道:“不是可能,而是一定,只要有機會,吐蕃一定會捲土重來的,因此臣認爲跟吐蕃簽訂任何契約,除了欺騙自己之外,誰也欺騙不了,那何不就這樣,大家心裡都有數,即便吐蕃下回發動戰爭,他們也有理由可尋,不需要再跟這一回一樣,找各種藉口來掩飾,弄得雙方都很尷尬。”

李治聽後,是怫然不悅,道:“難道卿這麼做,只是避免大唐與吐蕃發生直接衝突?”

韓藝點頭道:“正是如此。”

李治更是不悅道:“難道卿認爲,我大唐打不過他吐蕃?”

如今高句麗已經被消滅,這邊上就剩下一個吐蕃,而且只要這一關度過去,李治覺得今後就可以專心一意的對付吐蕃,就不需要再害怕吐蕃,理應是吐蕃害怕大唐纔是,故此他認爲韓藝這種思想,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因爲韓藝這麼做,還是先防範避免與吐蕃產生正面衝突,先將理由都給你留下,下回你來就可以用了。

韓藝一本正經道:“陛下,記得臣當初就說過,大唐與吐蕃開戰,最先躺倒墳墓裡面的一定是吐蕃,可是拿瓷去撞瓦,不管最終是誰贏誰輸,這都非明智之舉。以前臣還是田舍兒時,經常與街上的潑皮流氓打架鬥毆,但是如今的話,就算他們罵臣,臣也不會多看他們一眼,臣堂堂戶部尚書去跟一個流氓鬥嘴,就是罵贏了,那也不是什麼光榮之事。”

李治緊鎖眉頭道:“但是吐蕃屢屢挑釁,朕可以忍他一回兩回,但也不可能無止盡的忍下去,這個問題是一定要解決的。”

語氣非常堅決,因爲如果吐蕃沒有出來搗亂的話,那遼東一戰對他而言應該是非常收官,他的英明神武也能展現的淋漓盡致,畢竟是他決定在這時機,果斷出兵,一舉消滅高句麗,可惜天不遂人願,吐蕃突然一腳插進來,導致他後來手忙腳亂,連續幾個政策都適得其反,就差一點點,這不世之功,就要葬送在吐蕃手中,當時他也憋屈,只能忍着,如今可算是騰出手來了,那這新仇舊恨就統統都涌現出來。

這其實也是李治的性格,打不過你的時候,他是非常能忍的,裝孫子裝得比誰都要好,不會魯莽行事的,等到能夠打得過你的時候,他就一定要弄死你,這絕對是一個合格皇帝。

他今日雖然表現的非常強硬,但也不是指現在就要滅吐蕃,他只是認爲現在就得謀劃,如何去消滅吐蕃,他消滅高句麗,都謀劃了近十年之久,幾年前,就有許多武將要打高句麗,但是他當時是內政爲主,他就一直都給壓着,等到國力強盛,元老都被清除,皇權穩固之後,他就當機立斷,派出所有統帥,一擊致命,這恰恰就是李治的成功之處。

韓藝沉眉不語。

他認爲打吐蕃是真心不划算,能不開戰則不開戰。

李治瞧了眼韓藝,道:“難道卿有別的看法?”

韓藝忙道:“回稟陛下,這個問題,臣也認爲一定得解決,不可能無止盡的耗下去。”

李治立刻問道:“那卿有何對策?”

韓藝道:“臣的對策,恐怕陛下不會喜歡。”

李治笑了一聲,道:“朕只是聽聽而已,不喜歡的話,朕可以不採納,你但說無妨。”

“是。”

韓藝道:“臣的政策就是兩個字,防與等。”

果不其然,李治聽得很不是不爽,沒有比這更加消極的對策,但同時心裡也好奇,問道:“防倒是好理解,可是等什麼?”

韓藝道:“等它自己內亂。”

李治道:“可它要不內亂呢?”

韓藝道:“那就幫它內亂。”

李治愣了愣,錯愕道:“這也能幫?”

韓藝點點頭道:“要幫還是能夠幫的。”

李治忙問道:“如何幫?”

韓藝道:“這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李治聽得更是困惑。

韓藝又繼續說道:“據臣所知,吐蕃奉行的還是奴隸制度,帶兵打仗的也非將軍,而是那些奴隸主,但是試問誰天下間誰想當奴隸,如果我們能夠將那些奴隸給煽動起來,吐蕃便不攻自破。”

李治聽得是若有所思,問道:“可如何煽動起那些奴隸呢?”

韓藝道:“這非一日之功,首先,我們得訓練出一批人來,讓他們混入吐蕃的奴隸階層中,跟吐蕃的奴隸打好關係,然後,利用商人去吐蕃投資,好比說,吐蕃不是信仰佛教麼,那我們想辦法,忽悠他們建造佛殿,越宏偉越好,在越高的山上建越好,我們出錢,他們出人,但是他們可不會僱人去修建,肯定是壓迫奴隸去建,還有許多許多類似的方案,總之,誘使他們去壓迫奴隸,然後我們的人便可以從中掀起奴隸戰爭。”

他是一個老千,政客只是他這次任務的身份而已,可這萬變不離其宗,他不可能拋棄他最擅長的東西,他的謀略,其實來來回回其實就是這麼一招,騙。

但是他這麼一說,李治立刻明白過來,隋煬帝不就是大興土木,搞得民不聊生,從而引發動亂,但這個你要操作起來,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祿東贊可也是精明的很,不是隋煬帝,除非你弄一個隋煬帝過去當皇帝,那還差不多。

韓藝又道:“陛下,請恕臣說一句大逆不道之話。”

李治道:“你說。”

韓藝道:“臣以爲只有弱者纔會害怕敵人,就連我軍統帥盡出的情況下,吐蕃都沒能佔道絲毫便宜,反而失去了河源地區這戰略要地,那麼只要我們大唐越來越強大,吐蕃又有何懼哉。我們應該將吐蕃當成是一個實驗場地。有吐蕃在,今後任何新戰術,新戰略,新的武器,都能夠拿吐蕃練練手。

就好比臣這個計劃,臣的這個計劃確實非常消極,能不能成功,都還說不定,但這也是一種新得戰略,就是用非戰爭的手段,去消滅敵人,可以去嘗試一下,反正前期投入又不是很大。如果能夠成功,今後我們大唐往西域擴張之時,也能夠用這些手段去一步步將我大唐版圖擴張到西域,因爲那邊還是太遠了一點,想要調兵遣將,是一件非常困難之事。

另外,臣認爲,吐蕃還是我們大唐的幫手。有吐蕃在這裡,西北和吐谷渾都必須緊緊抱住我大唐這棵樹參天大樹,不敢撒手,就說吐谷渾,我跟弘化公主商量過,打算增兵吐谷渾,將我大唐的防衛圈擴到吐谷渾與吐蕃的邊界上,別說弘化公主,吐谷渾上下都非常認同,但要是沒有吐蕃在那壓着,別說增兵,他們還會否允許我大唐在他們的地盤駐兵,可都不一定。我們就能夠趁着這個機會,融合這些民族,讓他們乖乖聽我們的話,等到大勢已定,他吐蕃更加成不了什麼氣候了。”

這話就挺漲士氣了。

李治聽着也比較開心,斜靠在臥榻上,思索着,他還真沒有想到,這吐蕃的存在,可以更好的幫他在西北、吐谷渾籠絡人心,統治外族之地。這話說回來,吐蕃那塊地,他還真看不上,他看重的是西北地區,半響過後,他才點點頭道:“卿之見解,的確非常獨特,值得去參考啊!”

但他也只是說參考,因爲這事它一個巴掌拍不響,你要這樣做,也得吐蕃不動手,吐蕃要打,那也只能奉陪,所以這不是一個消滅吐蕃的對策,只能說是一個利用敵人穩定內政的政治思想,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給予李治非常大的啓發。

李治也知道,已經夠了,要再問下去,那就是在爲難韓藝了,韓藝要有明日滅吐蕃之策,那早就用了,豈會等到今日,韓藝它又不是將軍,你問他,他永遠都是非戰爭的策略,而且不是一擊致命的。

因爲韓藝是一個老千,他沒有李治、李績、武媚娘、長孫無忌那種置人於死地的思想,就連最開始對付王大金父子,他的布的局也是讓他們傾家蕩產,但也沒有說要傷及他們的性命。

不過韓藝也沒有說指望李治採納他的建議,去忽悠吐蕃,因爲他只是隨口那麼一說而已,韓藝的目的只是希望令李治能夠明白,吐蕃的存在,也不是完全是壞事,它還是有好的一面,有積極的一面,是可以去利用的,有些時候不需要將敵人給打死,版圖太大也不是好事,如今大唐就算打得贏,也沒法佔領吐蕃,高句麗、西北都還在穩定當中,也將這兩塊地治理好再說。韓藝現在就擔心李治現在膨脹的厲害,這腦門一熱,就跑去跟吐蕃開戰,那對於唐朝發展而言,簡直就是滅頂之災。

當然,李治也不是隋煬帝那種人,只會腦袋暈,不會腦門一熱,他覺得韓藝說得也很有道理,他也看到吐蕃對於大唐有利的一面,這事可以慢慢籌劃,於是又問道:“那你與西北商人商量的如何?”

“回稟陛下,都已經全部就商量妥了。”韓藝掏出一道奏章來,呈給李治。

李治接過奏章,打開一看,登時頭都暈的,他就沒有見過這麼複雜的奏章,其實奏章裡面寫得是事無鉅細,如何借貸,如何投資,成本多少,將會帶來怎樣的利益,要仔細看,還是能夠看得懂。可問題是,李治平時看得奏章,不是老子的無爲而治,就是孟子的仁政思想,而這一道奏章分明就是賬目,各種計算,這不是成心刁難他麼。

故此,他只是大概看了下,便一臉鬱悶道:“卿若不在,這朕還真是.......。”

韓藝忙道:“陛下,臣已經跟他們簽訂了契約,只需按照契約辦事就行了,這道奏章只是說明那些契約將會給我大唐帶來怎樣的受益,具體事宜,可以交由張侍郎去處理,臣也會跟他們完成交接工作的。”

李治點點頭,又問道:“那關於遼東地區?”

韓藝又掏出一道奏章來呈給李治。

李治打開一看,頭又暈了,又是一堆賬目,他本來就是腦袋經常暈,還給他看這個,不是想他早死麼,下意識便道:“怎麼又是......?”

韓藝委屈道:“陛下,臣乃安撫大使,辦得就是這些事啊!”

李治愣了愣,倒也是的,而且他也明白過來,如果韓藝不寫的這麼細緻,那說不定人家會彈劾他貪污,這個一定要寫清楚,不是成心刁難他,他猶豫片刻,還是選擇將奏章放下,然後道:“這個朕待會再看,你先跟朕說說吧。”

我要說出來,我自己都會暈了,何況你?韓藝稍一沉吟,道:“簡單來說,遼東之役,扣除支出和犒賞三軍的費用,國庫純賺一百萬貫,而且這還沒有算將來帶來的受益。”

PS:求訂閱,求打賞,求推薦,求月票。。。。。。

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迎刃而解第一百五十二章 變數第十二章 轉運了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最可笑的戀曲第五百三十九章 種因得果第六百七十一章 嘿!蹦出一猴子來!第七百七十章 被算計慘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望塵莫及第五十五章 望步識美法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意在地主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熱鬧看了第六百九十章 我做妻,她做妾第七百四十四章 心急的媚娘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四百九十四章 殘酷的現實第四百一十八章 千金易得,帥哥難求第三百四十六章 悲喜交加第七百四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五百二十三章 衝動是魔鬼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做人不做李義府第二千零十二章 唐帝國的禁忌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九十二章 愛情價更高第一千五十三章 無需感謝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井水不犯河水第五百四十三章 牡丹的危機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喜當爹第一百零八章 空城計(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模型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不可避免第二千零三十四章 開年大戲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扣你工資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未來是光明的第二千零四十七章 只是序曲而已第八百四十五章 逐個擊穿第七百四十章 戰爭只是買賣的延續第八百五十四章 生兒子沒屁眼第九百二十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大製作第九百五十四章 貼身保鏢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舉親不必賢第一百三十四章 闖大禍了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皇帝助威第五百零一章 小夥伴們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這是重返天下第一之路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完美計劃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吃了誘餌就走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武媚孃的抉擇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資本在吞噬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全家出動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王牌第三百一十八章 踢翻了醋罈子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時代的更替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平行線第六百三十二章 就是這麼囂張第四百零五章 極品老婆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密會第六百七十一章 嘿!蹦出一猴子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雁過拔毛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公道只在人心第六百五十九章 未會走,先飛起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保證書第七百一十五章 賭上一切的婚姻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利不貸第一百二十五章 鬼啊!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全面崩盤第九百六十七章 班師回朝(飄紅加更)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借夫人之名泡妞第十七章 說多了都是淚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其樂融融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龍顏鳳貌第六百九十八章 奴隸市場第五百三十三章 嚇死你們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缺下人麼?第六百四十七章 虛驚一場第五百五六十六章 這是一場戰爭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六百四十章 孤立策略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喜當爹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時不待我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風騷無極限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人心思舊第二千零三十二章 你搞得很亂,那就不如....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這已經不是小事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生一對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求同存異第九百九十八章 僧可忍佛不可忍第三百零五章 雨後陽光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吃雞第二千零四十四章 好鼓也有萬人捶第五百四十一章 世情之下,豈能如願第五百五十六章 遲來的雪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情假戲真第三百八十章 目測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遊樂園(上)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教育貸款第九百八十四章 賞罰不明第二百四十七章 婦女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