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臣夜觀天象

貞觀七年,

九成宮,

“稟奏陛下,直太史、將仕郎李淳風覲見。”

杜水河畔,皇帝召見李淳風。

“有何事急着從長安趕來?”皇帝垂釣柳下,很是休閒打扮,他有意鍛鍊太子,便乾脆把國事交給太子,他專心在岐州離宮陪着皇后。

經歷了貞觀初的那樁大案後,如今的李淳風沉寂數年,變的沉穩的多。

“陛下,臣鑄成渾天黃道儀,”

“置於太極宮凝暉閣吧。”

渾天黃道儀是測量天體,演示天象的儀器,模仿肉眼所見的天球形狀,把儀器製成多個同心圓環,整體猶如一個圓球,通過可繞中心旋轉的窺管觀測天體。

這儀器歷史悠久,李淳風把兩重環改成三重儀,使的更爲完備。

“陛下,臣夜觀天象,推算演繹,得出結果,今秋山東、河南必有大水,希望朝廷能夠早有預防。”

“山東大水?多大的水?”

“黃河下游十三州,可能都會波及。”

聽到這個話,李世民也不由的神色嚴肅起來。

李淳風是太史局的人,觀星象算曆法,是他們本業,天氣預報,也是他們的本職之一,這是最神秘的一羣人,多是道士,甚至多是祖傳的本事。

皇帝還是相信李淳風的本事的。

當天,李世民便召集了在九成宮伴駕的一衆老臣們,

秦瓊長孫無忌等聽說關東十三州會有大水災,也都很嚴肅,自貞觀以來,風調雨順,還沒有碰到過這麼大的災情。

黃河下游十三州,這可是涉及無數百姓。

哪怕隋末以來,中原黃河下游地區遭受摧殘最嚴重,但畢竟是平原地帶,恢復的也是較快的,

一馬平川的黃河下游十三州,這要是發大水,可就要無數人受災了。

長孫無忌問,“如何能保證李淳風推算的就是對的?”

楊恭仁道,“這個事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再說如果真有大水災,其實也是能找到一些佐證的,”

李世民道,“李淳風說是八月大水,現在也近了,”

一番討論,都認爲現在要重視起來,一邊準備救災預案,一邊也做好調查,。

此時的黃河還是從渤海灣出海,是河南河北兩道的分界。

渭、濮、濟、曹、鄆、齊、淄、青,

衛、魏、博、德、棣,

鄭州以下,黃河兩岸十三州,

一旦真有大洪水,那這十三州大部份縣都要被淹沒,歷史上這種黃河大洪水履有發生,根本原因還是黃河在下游是地上懸河,

許多河堤修護不夠,遇到那種難得一遇的大洪水,往往就會決堤氾濫。

“陛下,臣請去登州就封,以備水災。”

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太傅秦瓊請求。

“好,叔寶你即日回登州就封,並巡使山東,觀省風俗,一旦有災情,黃河南岸地界由你調度統籌指揮救災,右領軍大將軍駙馬竇誕、齊州都督齊王李祐爲你副使。”

“特進楊恭仁巡使河北,觀風省俗,相州大都督府長史張亮、幽州大都督府長史程咬金爲副使。”

李世民不僅允了秦瓊請求,還另派了觀國公楊恭仁這位元老也巡省河北,

河南河北各派了一位前宰相坐鎮,真要大水災,也可以及時統籌指揮救災,

秦瓊、楊恭仁趕到長安,傳達皇帝旨意,

這邊承幹也是趕緊召大臣商議此事,

“臣以爲不得不防,如果真有大水災,那黃河南岸應當再增派一位大臣坐鎮指揮,否則一千多裡,指揮不過來,特別是若發大洪水,必然交通受阻,信息傳遞不便。”

右僕射衛國公李靖請求也前往河南,他這個衛國公世封濮州,也願意此時前往封地就封,

“那就把濟州以西的鄆、濮、曹、滑劃給右僕射巡省,”

房玄齡建議最好把鄭、汴兩州一併劃歸李靖統籌,如若黃河大水災,有可能鄭汴也會波及,就算不被水淹,但到時救災,這兩州也很重要,乾脆划進去。

於是太子承幹以尚書右僕射李靖爲觀風使,以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李襲譽、鄜州大都督府長史皇甫無逸爲副使。

朝廷提前開始調動糧食備災,

各方面的調查發現,大洪水可能真要來了,朝野上下都緊張起來。

秦瓊休養了幾年,身體還算硬朗,得了旨意顧不得疲憊日夜兼程趕往登州。

一旦大洪水,不受影響的膠東半島,能成爲救災安置的要地。

登州,

隋朝屬東萊郡,隋末山東大亂,黃縣人淳于難、淳于朗兄弟聚衆文登,割據一方,武德四年獻地歸附大唐,李淵下旨在文登設立登州,以淳于難爲刺史,並賜封晉國公。

貞觀元年,登州省廢併入萊州,淳于難入朝爲官。

這次世封諸王、勳臣,秦瓊這個齊國公本是世封齊州刺史,後來齊王李祐也世封齊州刺史,便改徐州刺史,但皇帝又封了個弟弟爲徐王,最後皇帝下詔,復設登州。這次不僅恢復了登州,還把萊州的黃縣也劃入,州治從文登改到了原萊州的蓬萊鎮,升格爲蓬萊縣,爲州治。

州治遷到蓬萊,主要還是因爲大唐近些年興起海貿有關。

春秋時,山東半島就開闢了由沿海港出發,北渡長山列島至遼東半島,再轉向東南沿海南下,到達朝鮮半島的航線。

漢代到魏晉南北朝,這條航線成爲著名的循海岸水行黃金航線。

隋朝時數徵高句麗,海陸並進,每次徵遼都有大軍從登萊海上出發進攻朝鮮半島。

登州海行入高句麗道,就是從蓬萊港出發,經廟島羣島到遼東半島,再沿海岸而行到高句麗,這條航線因爲緊挨着海岸線航行,所以相對比較安全可靠,且沿海岸還能沿途貿易,

相比起直航平壤,耗時長些,但風險也低。

登州蓬萊港近年也是越來越熱鬧,不僅是北行高句麗海道,而且登州港也往南去揚州、杭州等港貿易。

朝廷甚至在登萊設置了水軍。

杜如晦的兒子杜構,現任杜國公,兩年前就在登州港任官帶兵,結果在海上緝私剿海賊的時候,左腿筋被針樑魚給挑斷了,

好好一位萊國公,成了個瘸子,提前調回長安了。

針樑魚全身兩尺多長,光滑細溜,還有堅硬細長的利嘴,在海里可稱爲一霸。

針樑魚好吃,但是捕捉卻是一件很難的事,此魚身形似蛇,很細的網眼也會被它鑽過去。如果用釣鉤來釣,針樑魚的嘴又很長,吃掉餌料後,它還會將鉤吐掉,所以人們長期無法大量捕捉這種海魚。

杜構堂堂萊國公,被條魚給挑斷了腳筋,可以說也是奇恥大辱,回到長安後還念念不忘此仇,他重金懸賞捕捉針樑魚之法,最後還真有人想到辦法。

研製出帶倒刺的魚鉤,使針樑魚咬上魚鉤後就無法吐年間,還發明用許多漂葫蘆聯在一起,在網繩上掛上成排的魚鉤,形成一個網陣,可以一下子釣到許多針樑魚。

杜構將此法派人無償傳授給登萊沿海的漁民,教他們捕捉針樑魚,還大量收購,不少漁民都因針樑魚而小賺一筆,漁民們湊錢在東海神廟的後院裡,修了一座鉤神廟,將杜構稱爲鉤神。

如今長安都能吃到登萊的針樑魚,

秦瓊也嘗過這長嘴尖尖身如蛇的針樑魚肉,還是很美味的。

登州廢了六年,如今再次復置,卻全是爲封賞秦瓊而設,

比起之前淳于難時登州僅兩縣,現在的登州卻有四縣,比原來大了近一倍,而且還擁有了重要的蓬萊港。

秦瓊趕到登州蓬萊後,舉行了個簡單的就封儀式,然後迅速走訪巡視了登州四縣,

“懷玉之前跟我說蓬萊港灘薄水淺,而且冬季結冰上凍,難船進出,登州最好的港口應當是芝罘島下的芝罘灣,水深域闊,不凍不淤。

如今親眼所見,確實如此。

港北芝罘島與內地相連,是天然屏障,最了得的是居然能常年不凍。”

芝罘灣,其實就是後世的煙臺港,北方難得的不凍良港,跟旅順、青島齊名。

此時的青島灣在萊州,膠州灣是萊州和密州分界,後世元代時,爲了方便漕運,南自膠州灣麻灣口,北至萊州灣海倉,沿膠水開鑿新運河,使的膠州灣一度非常興盛,但此時膠州灣跟芝罘灣一樣寂寂無名。

反倒是港灣條件一般的蓬萊港,卻因北行高句麗海道航線而興盛,由漁村變成了鎮,再又升格爲縣,併成爲登州新的州治。

想起懷玉在他世封登州刺史後,曾來信跟他討論過開發建設芝罘港的事情,秦瓊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提議,懷玉甚至還提到要跟杜家一起合作開發青島港的事。

杜如晦雖早逝,但這次世封功臣,他被贈密州刺史,國於萊。杜構繼承這萊國公爵位、密州刺史職。

準確來說,膠州灣一半屬於密州,但青島屬於萊州。不過杜家繼承密州世封刺史,青島這個優良不凍港,就在他們門口,一起開發還是很方便的。

反正萊州並沒有分封出去。

“去齊州吧。”

齊州歷城,那是秦瓊老家,後世的濟南,名字是因爲居濟水之南而得名。

此時歷城仍在濟水之南,黃河還在更北邊,臨着黃河的是祝阿縣、禹城縣,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此時歷城地勢不是相對較高的,秦瓊決定把自己的行轅設在歷城外的華不注山的道家華陽宮,指揮青淄齊濟的防洪救災。

洪水再大,也不可能把華不注山給淹了。

“秦公,長安監國太子令到。”

秦瓊接來看過,臉色凝重,朝廷已經已經批准,黃河下游十三州,把糧食儲糧轉移到安全地方,並開始做好百姓轉移的前期動員和安置的工作,一旦水災發生,得能第一時間轉移,並且能有地方安置,有糧食可賑濟。

尤其是糧食,洪水氾濫,道路不通,外地有糧也難以第一時間運到。

先得保證本地糧食安全。

“李淳風用渾天黃道儀就能觀天觀測八月黃河有大洪水,萬一沒大洪水,那我們不全白忙活了?”趕來的齊王、齊州都督、刺史李祐很不滿的喊道。

“大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況且監國太子下此令,也是已經經過多方驗證,判定馬上會有水災才下此令的,這事基本上不會錯的。”

“李淳風有那個本事,還會預知未來?”李祐不信。

“現在已經是七月底了,馬上就八月了,近日黃河上游地區普降暴雨,日夜不停,而且這雨沒有停歇的跡像,關中河南河北也開始在下暴雨了,這雨若不能停,肯定會有大水災。”秦瓊道。

“可我們齊州這不是豔陽高照嗎?”

李祐的話還未說完,突然一道驚雷,然後狂風大作,烏雲密佈,暴雨突然而至,大雨傾盆,好似銀河決堤!

李祐目瞪口呆。

第885章 我願爲嚮導第784章 李靖的警告第689章 分家第182章 戰神吐血第1033章 門當戶對第87章 火線提拔第274章 鬥奴第513章 都督爲何發笑第345章 懷玉入京第659章 大膽第714章 做嫁衣第13章 卿卿佳人第782章 玄武門第548章 捷報驚醒天子夢第692章 銀花第312章 危險的人第382章 武氏豈能任宰割第564章 拍案而起惹衆怒第299章 安祿山第193章 壽陽侯第714章 做嫁衣第205章 鬥米二三錢第535章 狼煙起兵臨長城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146章 決戰渭橋第551章 突利吻靴降武城第1080章 收養晉陽第717章 邕州都督第994章 罪已詔第553章 烏鴉的未日盛宴第774章 前軍夜戰左江東第328章 武懷玉的殺招第371章 百鬼夜行城南窟第1023章 不急,再等等第315章 幾個賬本第582章 美好的清晨第667章 十年令史第282章 攻心第309章 投名狀第460章 荔枝來第734章 朝滄梧而夕北海第254章 九尾狐大姨子第553章 烏鴉的未日盛宴第637章 把侯君集牙打掉了第990章 武氏絕密第407章 半個聖人第277章 借刀殺人第539章 狼尾山下金狼汗第1053章 俱爲臣妾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資格封禪泰山第81章 由我接管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394章 長安新貴高難攀第289章 白城開市第209章 帶刀入殿罪當斬第10章 捉錢令史第842章 馮都督來遲一步第805章 狗仗人勢第643章 白衣相公第669章 給你機會不中用啊第198章 魏徵也有被彈劾的一天第845章 千倍之利第598章 白金第70章 拜見四叔第469章 黑龍堡第273章 邀約第730章 下海第517章 月色爲媒第699章 朕的好大兒第1039章 復國第501章 義兒李克用第732章 容州都督第190章 龍鬚 長生第656章 殺氣騰騰劉仁軌第964章 賜名忠烈第271章 拜相第1018章 水牛鎮第617章 進擊的具裝甲騎第818章 太子攝政第105章 死裡逃生第816章 無雙劍姬第433章 死不懼閻羅王第549章 決戰暴風雪之夜第198章 魏徵也有被彈劾的一天第281章 奉旨收禮第631章 萬歲第250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403章 你也配坐我前面?第362章 命運多舛金絲雀第543章 車輪鏖戰絞肉場第247章 清河崔氏的邀約第616章 飛奪白城堡第99章 真母老虎(求首訂!)第268章 龍顏大悅第656章 殺氣騰騰劉仁軌第531章 金屋藏嬌歸厚坊第1002章 神行太保第595章 老師循循善誘人第799章 朕支持你第81章 由我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