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千金惠人

雨停了,天晴了。

人在江州的武懷玉正在給洛陽的皇帝李世民上摺子,他請求前往洛陽面聖,然後去受災的黃河十三州。

“千金堂、惠人藥所要立即通知下去,馬上調動醫、藥,隨我前往災區。”

武懷玉打算去災區一趟,肯定也要送幫助送溫暖去,不過他知曉現在災區那邊並不是很缺糧食,反倒是醫藥這塊較缺。

大災之後有大疫。

尤其是大水災之後,最容易出現傳染疫病,現在又是八月初,天氣還較溼熱。洪水過後,大水氾濫,許多村莊城鎮被淹沒,千里澤國,無數人、畜被淹死,泡在水裡,就容易腐壞,甚至許多病毒細菌在這種環境下也是極易傳播的。

“阿郎要親自去嗎?”紅線問。

“你也隨我去一趟災區。”

懷玉帶紅線去,主要是想讓她在那邊招人,

雖說現在天晴雨歇,黃河下游大堤保住了,可那大水一時半會是消不掉的,許多地方還泡着呢,

洪水過後,災情沒有結束,其實反而會更麻煩。

許多城鎮村莊房屋被水淹沒泡了,更別說無數的莊稼,還會包括許多作坊等。

就算等到水完全消退了,

可這爛癱子也不好收拾的,

許多秋收的莊稼還來沒的及收,這下絕收了。

甚至許多房屋都毀了,住都沒地方了。

對許多百姓來說,這是非常絕望的,一家人還在,但生活怎麼繼續?

以前,那些奸商惡紳卻很喜歡趁災後坑害百姓,借糧借錢放高利貸,又趁機極便宜的買人爲奴,甚至趁機低價吞併別人家的田地宅子。

大發災難財。

許多豪紳地主的田地,就是這麼一代一代,趁着一場又一場的災難吞來的。

如果是朝廷官府不作爲的時代,他們就更加爲所欲爲,賣高價糧,賣高價藥,放高利貸,

總之,趁你病要你命。

會有許多人牙子往災區跑,挑那些長的還不錯的孩子,以極低的價格買走。拉上一車糧,就能換回一羣人。

武懷玉不是那種要發災難財的人。

但災後重建,對許多百姓來說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尤其是許多原本就無產業的佃戶、夥計、學徒、工人等,

他們抗風險能力最弱,遇到大災,真的就一無所有。

災後工作機會也少,

許多人只能成爲流民,

武懷玉送醫送藥過去,順便要從那邊招些人走。

有技術的各行工匠當然是優選,武家那麼多產業最需要的就是工匠。

當然沒技術也不怕,只要有膽量,武家可以招他們到嶺南,甚至以後到流求、珠崖、呂宋那邊去開荒屯墾,直接僱傭做夥計也行,或是合夥經營也行。

反正那些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土地,他們出人出力,武家出地出工具等,

或者說去做工人,挖礦、製鹽、做工,都是可以的,總比留在災區機會好的多。

將來還能在南邊買地置業,也能有自己的田地,自己的房屋,甚至娶妻生子,他們需要的只是勇敢的邁出背井離鄉這一步,大膽去闖。

惠人藥所,武家賣藥的,最初叫熟藥房,後來擴大規模,改爲惠民醫藥局,再後來懷玉覺得還是要避避諱,就改叫惠人醫藥局,最後改成了現在的惠人藥所。

這家跟千金堂各有側重,千金堂是問診開方配藥。

惠人藥所,主要是採購、炮製藥材,加工配製成藥,出售藥品。

兩家連鎖店要說具體的區別,大致是千金堂走的是診所醫院的路子,惠人藥所走的是藥企藥房的路子,只不過有時也不是分的太細,

兩家店也都有醫生,也都有配藥賣藥,只是說側重點有些不同罷了。

一個是看病爲主,一個是製藥爲主。

現在都是大唐行業中的執牛耳者,其實最早武懷玉搞惠民藥局,是希望跟朝廷官方合作,做成一個官私合營的大藥房,

集採、制、銷爲一體,而且主打平價,藉助朝廷官方力量,把這買賣上來就做大,遍地開花,既賺錢,同時又兼顧惠民的理念,

可惜這事情搞來搞去,最後都沒合作成功,武懷玉只好自己幹,其實任何年代做醫藥都是絕對暴利的行業,畢竟准入門檻其實也很高。

但明明給朝廷送錢送名聲的好計劃,那些傢伙太過官僚,居然沒搞成。

如今千金堂和惠人藥所成了私醫藥的一面旗幟,甚至武家在自家各個書院裡,都有建醫學院,大規模培訓醫師、護理、藥劑這些專業人才,比起朝廷的太醫署、各地州醫學院的那點規模,一點不輸。

現在,武懷玉一聲號令,能夠從各道調來大批醫、藥趕往災區。

惠人藥所的經營的熟藥爲主,其實也就是中成藥,當初叫朝廷一起搞,人家不願意,現在武家搞的風聲水起,

不僅把熟藥主業做的起飛,而且醫學藥劑學等教育培育也搞的很好,甚至因爲這買賣做的大了,各地惠人藥所甚至還兼做起借貸這樣的業務,

惠人藥所利潤高本錢大,現金流很強,把錢拿來做些放貸業務也是很順風順水,武懷玉讓各地惠人藥所從放貸所得利息收益中,拿出部份來,專門做一些百姓常用藥的平價,

並每月展開一些義診服務,幫扶一些困難病人。這種真正的惠民善舉,也爲惠人藥所贏得了無數讚許好評。

朝廷有些人看到惠人藥所這麼賺錢,就提出實行藥品專賣,藥品貿易必須由朝廷控制,經營藥品是國家專利,不許私人自制和買賣藥品,

對這種人武懷玉當然是不留情的反駁,好在當今天子是比較聖賢的皇帝,雖然這藥品利潤很高,

但皇帝幹不出這種搶掠的沒品行爲。

當然,皇帝不會直接搶,但皇帝支持競爭,所以此後官方也終於加入,他們搞出了濟人藥局,幾乎完全就是模仿武家惠人藥局的模式,

他們畢竟也是有很多資源優勢,比如太醫署,比如尚藥局,再比如各地州醫學的教授、助教、醫學生等,

武懷玉倒不介意他們加入,市場那麼大,一家也壟斷不了,而且吃獨食也不是什麼好事。

所以武懷玉面對濟人藥局,反倒是在開新店時,拉上一些權貴,或是地方豪強,或是當地的醫師合夥,

這樣做看似武懷玉讓出了些利益,可實際上分店開的更快更多,面對濟人藥局也有了更強的對抗能力。

這次懷玉就打算在災區,先送醫藥慰問救災,打出口碑後,再順勢合夥開分店,把分店開到各州下面的縣。

送醫送藥慰問賑災。

惠人藥所當初開業之時打出的口號,就是讓窮困患病之民看的起病,用的起藥,讓醫藥惠及百姓。

所以這次慰問賑災,所有醫藥都是免費給災民的,惠人藥所承擔。

“多調一些藥,我們到時捐贈給災區的官吏、士兵們,”

懷玉給皇帝的密摺,從江州很快送到洛陽,李世民對他的請求批覆同意,對他要調醫藥到災區的請示也很滿意。

接到回覆後,武懷玉便從潯陽碼頭乘船啓航,順長江到揚州,然後轉入運河北上,到洛陽朝天子,再順黃河而下慰問災區。

這路線看着繞了個大圈,但乘船還是較便捷快速的,尤其是這次他還要攜帶許多醫生藥品等。

“這次河南河北山區受水災州達到三十州,”

在揚州,武懷玉看到這裡有無數船舶物資,船上都插着賑災二字的旗幟,這是揚州大都督府調集的賑災物資,從糧食到布匹甚至還有薪炭、藥品等。

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李襲譽,這位是桂州都督李襲志的弟弟,都是隴西李氏家族的,這兄弟倆能在武德到貞觀朝,都深得天子賞識信任。

李淳風之前預測八月黃河大水,下游十三州有大災。

但現在統計,河南道河北道加上淮南道,共有三十州發了水災,不過情況不算太壞。

黃河沒大決堤改道氾濫就是最好的結果,

要知道,歷史上幾次黃河決堤改道,每一次都是氾濫幾十年後,才真正的治理好,形成新的穩定河道入海的,

那幾十年的泛濫,造就的可是巨大的黃泛區,百萬百姓流離失所。幾十年啊,動則氾濫成災,那裡的百姓真正的水深火熱,動則就受災,一不小心就成了流民。

而這次雖說統計有三十州受了水災,黃河淮河大水,可畢竟沒決堤,大河沒改道,

水很快會退,還能再重建家園。

而且這次早有準備,淹死的百姓不多,財產損失也還好。

“經這次大水,朝廷得重視了,必須來一次全面的黃、淮大治理,重新加固大堤,疏浚河道。”李襲譽道。

那是個大工程,而且不是一年兩年就能治好的,就算朝廷能撥出錢來,估計也得連續奮戰好些年才能完工,

這年頭幹這種大工程,其實最大的問題還不是錢糧,而是人力。

需要無數的民壯,但大規模的土木工程,其實又很危險,組織管理是個難題,而且還會影響農業生產等。

“先出個完整的治理辦法,然後慢慢來,只要下決心,總能治理好。”懷玉道。

其實這次長江流域也普降暴雨,不少地方積澇成災,但相比起黃淮流域來,就要好的多,還不到驚動朝廷聖人的地步。

不像這次黃淮大水,三十州受災,其中十三州很嚴重,差點黃河決堤改道,要不是現在是貞觀七年聖人在位,如果換成大業末年,這次這麼大的水災,可能黃河就真的大決堤改道,

到時不管是向北決堤走漢代故道,從幽州入海,還是往南經汴水再奪淮入海,

那後果都是不敢想象的。

三十州受災,聽着還是很嚇人的,不過正如李襲譽所說,要是不趕緊治理黃淮,只怕以後黃淮氾濫成災成大麻煩了。

武懷玉沒在揚州停留,沿着運河直奔洛陽,不過一路上,通暢的大運河居然十分擁堵,

東南無數船隻正沿運河趕往災區,有人去救災,有人去發財。

第606章 欺君之罪第117章 撿漏寶藏第134章 當殿被彈第859章 十三行第416章 陛下,沒錢了第329章 雙喜臨門第292章 龍驤將軍之女第907章 他急了第895章 願以身相許第729章 老狐狸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663章 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事了第3章 渭北三原第1018章 水牛鎮第138章 鬥米千錢第297章 中邪的李三娘第136章 牛撞樹了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896章 石榴紅裙第342章 榆林第138章 鬥米千錢第225章 不主動不拒絕第110章 捷足先登第706章 太子良娣武二孃第761章 嫡系第731章 宋平郡公第956章 進京第499章 武懷玉的兵行險招第140章 後院起火第61章 涇陽狂儒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406章 太上皇第387章 真相大白乾翻天第878章 停封第140章 後院起火第285章 鎮三邊第414章 兄弟第517章 月色爲媒第775章 刺面第1011章 呂宋銳士武卒第265章 袁天罡與李五戒第531章 金屋藏嬌歸厚坊第501章 義兒李克用第207章 武氏塢堡第911章 你怎麼就不懂我的良苦用心呢第1069章 詔停世封第604章 李績出手第747章 嶺南三雄第128章 統神機營第999章 武氏牽星術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資格封禪泰山第632章 你有五罪第502章 剪辮易服歸大唐第613章 神兵天降第464章 殺出局第79章 戰前約定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463章 觀自在第430章 知白守黑食鐵獸第577章 閒看庭前花正開第127章 上殿覲見第764章 暗渡陳倉第407章 半個聖人第908章 三個開拓者第461章 聖誕節第121章 猛龍過江第63章 衣錦還鄉第816章 無雙劍姬第25章 武氏家族第704章 太子腿斷了第324章 段公子第855章 開拓令第1012章 宣戰第185章 合二姓之好第121章 猛龍過江第832章 以州爲國諸侯王第323章 崑崙奴第266章 獵殺燕王第336章 李治第287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464章 殺出局第856章 武琉兒第983章 贈金三千兩第1093章 皇帝話裡有話第306章 吸毒療傷第339章 賞金獵人第626章 磧口第1078章 臂生龍鱗第637章 把侯君集牙打掉了第551章 突利吻靴降武城第23章 紆尊降貴送人情第339章 賞金獵人第586章 太子求娶武氏女第1017章 這是婦人之仁第947章 將死第225章 不主動不拒絕第1080章 收養晉陽第423章 擡棺見第1003章 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