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資格封禪泰山

“這次多虧了李淳風,”

洛陽,紫微宮中,武懷玉入洛面聖,皇帝跟這位元從感嘆不已。

“李淳風新鑄的渾天黃道儀看來很厲害。”懷玉道。

皇帝其實也不太懂那個渾天黃道儀,只知漢代就有,

李淳風是把以前的兩重渾儀改成三重,最外爲六合儀,中間三辰儀,最內系四遊儀。此之前的渾天儀,只相當於四遊儀和六合儀兩個層次,而此次黃道經緯、赤道經緯、地平經緯均可測定。

“陛下,李淳風現任何職?”

當初武氏讖語案發,李淳風捲入其中,被杜敬愛當槍使,雖然最後查明,可李淳風也被免去歷學博士,貶爲將仕郎,僅保留了個從九品階。

這幾年李淳風一直還在太史局做事,但屬於沒有正式編制的臨時人員,還在觀察留用中。

“朕打算晉其爲承務郎,授太史丞,掌天文曆法,天象儀器。”

懷玉聽了有點意外,這官給的有點小氣了,承務郎不過從八品下散階,而太史丞雖是太史局的佐貳官,但也不過從七品下,和下縣令一個級別。

不過預報了暴雨大水,這本也是太史局的本職工作。

把李淳風這個待罪觀察之身,由從九品下提升到從八品階,從七品職,其實也是升了好多級了,官職直接升了九級。

“這次黃河下游大水,山東河南河北淮南,三十州水災,打了朝廷一個措手不及啊,”

關東地區曾是隋最富庶的地區,但經歷隋末亂戰,那也是受創最嚴重的地區,武德四年才迫降王降充拿下洛陽,而河北竇建德虎牢兵敗被俘後,劉黑闥還兩次反唐,直到武德六年才被俘斬。

山東的徐圓朗也是直到武德六年才平滅。

而江淮的輔公祏造反,更是直到武德七年才平定。

關東平原多年亂戰,河南的王世充和李密兩軍反覆熬戰,大業最繁華的東都洛陽,都被打的人吃人,糧食一斗萬錢有價無市。

當時關東的許多大郡,都是一郡二三十萬戶,人口過百萬的,

可從知世郎王簿在齊州長白山高唱遼東浪死歌揭竿起義後,關東亂了十幾年才安定下來。

富庶的中原地區,白骨累累遺棄路邊無人收斂,甚至魏徵在貞觀初巡視山東的時候,上書說很多地方人煙稀少,灌木叢生,尤其濱海地區更加嚴重。

其實在今年初,

宗室名王李孝恭上了一道奏疏,請皇帝封禪泰山。

河間王這道奏疏上了後,許多大臣跟風上奏請封泰山。

封禪泰山,

這在皇權時代,對皇帝而言,無疑是有無比的誘惑力的,不是每個皇帝都想封就能封,得有足夠的功績才能封禪泰山,告之上天。

李世民覺得他其實是有資格的,

如今就君臣兩人,李世民也不瞞懷玉,

“隋末分離,羣兇競逐,我提三尺劍,數年之間,正一四海,是朕武功所定也。

突厥強梁,世爲紛更,今乃襲我衣冠,爲我臣吏。殊方異類,輻輳鴻臚,朕文教也。

突厥破滅,君臣爲俘,安養之情,同於赤子,是朕仁愛之道也。

林邑貢能言鳥,新羅獻女樂,憫其離本,皆令返國,是朕敦本也。

酬功錄效,必依賞格,懲惡罰罪,必據刑書。割親愛,舍嫌隙,以弘至公之道,是朕崇信也。”

懷玉靜靜的聽着,

李世民的話聽起來有點很裝逼的感覺,當着他的面也說的很直白,我,李世民,無論是文治、武功、仁愛、敦本、崇信,等等各個方面,那在歷史帝王裡都是頂級中的頂級,我非常有資格去泰山封禪。

得位不正的李世民,一直想證明自己,

有了功績後,更是想要泰山封禪,向上天請求認可,他想要加入秦皇漢武的行列。

不過雖然李孝恭這名王帶頭請求封禪,宰相武士彠也跟着上書支持,

但魏徵是很不留情的第一時間反對的,

承隋末大亂之後,戶口未復,倉廩尚虛,車駕東巡,千乘萬騎,供頓勞費,負擔太重。

而且皇帝你封禪泰山,到時萬國鹹集,遠夷君長,皆當扈從。但如今自伊、洛以東至於海、岱,煙火尚稀,灌木叢生,到時這些外國君王使臣要是看到咱們中原內地腹心這麼窮困,知曉了我們的虛弱,難道不會心生野望,起碼也會不那麼尊敬大唐啊,

蠻夷們畏威而不懷德,這是皇帝你自己說的,讓薛延陀、高句麗、吐谷渾、西突厥、高昌這些野心之輩,看透我們虛實,是很不利的。

爲了你皇帝的虛名,又勞民又傷財,還暴露大唐底細,實不值得。

李世民本來聽不進去,很想封禪,可現在一場大水,

讓李世民夢醒了。

三十州水災,

及時預警防備,倒是受災損失沒那麼大,但那也是相對的,三十州受水災啊,朝廷要減免租賦,要調撥錢糧賑濟,

會有很大窟窿,

更何況上百萬百姓受災,朝廷得想辦法安置好,很快就要入冬,時間不多,要是安置不好,這麼多災民就有可能成爲流民,甚至許多人被迫成爲劫匪流賊。這種時候,李世民當然沒法再提封禪的事情了。

心裡其實很鬱悶的。

懷玉安慰李世民,“陛下功高、德厚,中國安、四夷服,年穀豐,符瑞至,功績足以與秦皇漢武相論,封禪泰山早就有資格了。

只是如今諸事紛雜,陛下早封晚封都是一樣。

待將來征服吐谷渾,重開西域,安定嶺南黔中南中等地,再上泰山,告之上天,豈不更完美。”

這話李世民愛聽,心裡也舒服了一點。

“朕本來計劃今年要擊吐谷渾,收拾這個反覆無常的雜胡,可現在三十州水災,朝廷得全力賑濟災害,只能暫時中止擊吐谷渾的計劃了。”

“先讓吐谷渾蹦達兩年也沒關係,反正他們不過秋天的螞蚱,也蹦達不了幾天,隴右河西那邊足以守邊禦敵,”

相比起收拾吐谷渾,武懷玉倒是很認真的向皇帝建議,這次賑濟災民同時,朝廷也得開始制訂一個全面的治河方案,要把黃河下游和淮河這兩條水患頻發的害河先給治好。

否則禍害無窮,可能年年成災,

萬一沒守住,來個決堤改道,那可就真的後悔不及。

皇帝很煩。

還有一個多月,就是他和皇后和嫡長女長樂公主的出嫁大婚的日子,可現在出這麼多事。

本來他計劃是要給公主舉辦一個無比隆重的婚禮的,但現在關東大災,這個時候再搞的過於排場隆重是不合時宜的。

君臣二人聊了許多。

聊黃河十三州水災,聊其餘十七個同樣受災的州,又聊到世封江州,聊到嶺南,聊到夷洲、珠崖洲等。

武懷玉給皇帝呈上一份奏章,上面有許多數字,皇帝看後心情好了不少。

甚至有些驚訝,“今年嶺南六府九十六州能夠帶來這麼多稅賦,還有左右溪那邊的三十六羈縻州,竟然願上貢這麼多?”

哪怕按分稅三分法,

嶺南那邊的稅,只有三分之一上繳到朝廷國庫,可這數字依然很驚人了。

貞觀之前,嶺南根本無稅,只有土貢,貞觀初,朝廷也只是控制了交廣桂等少數幾州,所得稅賦也基本上用於嶺南,根本沒有多餘上繳。

可現在,武懷玉能拿出這麼多真金白銀上繳。

“這是分稅後上繳的那份?”

“是的,現在嶺南兩稅法基本上已經全面推開了,地稅、戶稅收入不算突出,但那邊關稅,工商雜稅、專賣、搏買、官營等的稅稅收入倒還不錯,”

嶺南的稅賦上繳情況很好,關鍵還是武懷玉這個觀察經略使稅辦的好,手裡那麼多兵馬,

現在是兵精糧足,訓的嗷嗷叫,

各支部隊輪流拉出去巡防、剿匪,

對於那些什麼豪酋、俚帥、大戶、垌主等抗稅、偷稅、走私等行爲,武懷玉不是跟他們費口舌打嘴仗的,

直接刺刀見紅,以謀反、通匪等一些罪名搞他們,直接派兵進剿,那些豪強大戶都是以宗族聚居,在當地是大族,人丁衆多,確實有實力。

可跟朝廷的軍隊比,就不值得一提了。

大軍進剿,往往是連根拔起的,可不會跟伱客氣,從重從嚴,你想隱報田畝,偷逃稅賦,想走私,想開黑礦,那要不會跟你客氣,打你一個謀反、通匪等大罪,那是抄家滅族大罪,

你的田地你的財產你的礦甚至是你的人丁妻兒牲畜,通通就沒收了。

跟武懷玉玩狠的,他們玩不過。

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反正刺頭已經割掉一茬了,剩下的不是怕了,就是沒那實力,所以如今一切推行的都很順利。

清量田地,登記戶口,開礦山建作坊,也都老實的登記領執照然後乖乖納稅,雖然嶺南的稅賦,依然還是有些亂,但起碼沒有誰敢再公開明着跟使府對着幹了。

交稅,還是要命,選一個。

聰明人都知道要怎麼選。

嶺南現在各路兵馬十萬,可不是吃素的。

其實租庸調改兩稅,加上開徵的各種工商雜稅專賣稅礦課關稅等,稅確實增加了許多,

皇帝握着那份嶺南財稅報告,看的很滿意,

“朕沒選錯人,讓你坐鎮嶺南,觀察經略真是選對了人,”

皇帝很清楚,嶺南那徵上來這麼多稅,不是武懷玉橫徵暴斂,而是執行力強,尤其是武懷玉和他手下嶺南的那些官吏,很有操守,並沒有趁着天高皇帝遠便胡來,乘機貪污腐敗什麼的。

說三分之一稅賦上繳中央,那就上繳中央,

“朕之前還頭疼今年黃淮大水,三十州受災,好大一個窟窿不知要如何填補,你們嶺南六府的這筆稅賦上繳,加上羈縻進貢的,倒是剛好能夠補上這窟窿,甚至還有些富裕了。”

“爲朕解決一個大麻煩了。”

第821章 賢婿啊第1022章 我們武家要造反嗎第726章 躁動的武將第794章 心病難醫第722章 吳王府第1007章 日落東沙第744章 談條件第972章 砸場子第69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350章 義結金蘭第822章 高攀倒說不上第417章 一如既往魏玄成第103章 幹就完了第886章 降龍伏虎第764章 暗渡陳倉第55章 飄風戲月第58章 門神驚世第1054章 皇后大行第548章 捷報驚醒天子夢第1021章 點將授封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1049章 聯手第69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581章 並立二妻第427章 金榜題名爭捉婿第201章 三個妹妹要陪嫁第896章 石榴紅裙第1095章 噩耗第290章 塞上地主第350章 義結金蘭第282章 攻心第1080章 收養晉陽第627章 滅國擒王終雪恥第503章 老狐狸第604章 李績出手第368章 長安盜帥搶聖物第833章 賜世襲刺史第98章 功成名就美人歸第954章 賞黃金千兩第461章 聖誕節第175章 先鋒第489章 洛陽死城第16章 永康公府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511章 火槍營第677章 托塔天王三太子第691章 反擊第677章 托塔天王三太子第835章 一切安好第113章 封爵拜將第510章 山後八寨第993章 請武公拉我一把第619章 窮追不捨鐵建山第258章 舔狗第282章 攻心第507章 交易第404章 鼻子被打歪了第615章 幽州軍第413章 長安第893章 冊拜司空第828章 一更到三更第58章 門神驚世第521章 金蓮第754章 廣州第89章 半路遭遇第820章 大長公主是個痛快人第324章 段公子第946章 兄弟謀第438章 柴氏舊奴馬三寶第725章 保守黨魏徵第457章 檢舉奸相聖君怒第69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890章 出事了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548章 捷報驚醒天子夢第635章 臣惶恐第447章 黑金胡椒三百石第657章 紫氣東來第72章 歡喜就好第932章 長嘆一聲第845章 千倍之利第179章 秘密會盟第449章 金殿加銜拜宰相第287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463章 觀自在第555章 功高難封天子愁第862章 江州舉人第596章 開竅了第959章 朕從沒有忘記第68章 棄筆從戎第506章 繼續奏樂繼續舞第575章 海池龍舟論賞罰第181章 六騎會盟第1017章 這是婦人之仁第495章 再建陌刀營第604章 李績出手第729章 老狐狸第661章 象牙侯第1103章 不學瓦崗一柱香第641章 六個宰相五種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