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長樂公主的嫌棄

第854章 長樂公主的嫌棄

九成宮,避暑盛地。

這座離宮是隋文帝頒詔在岐州之北營造,以楊素爲總監,宇文凱爲將作大監規劃設計、封德彝爲土木監主管施工。

夷山湮谷以立宮殿,崇臺累榭宛轉相屬。

因工期太緊,死者萬數,全被推填坑坎。

建成,賜名仁壽宮,隋文帝先後六次來此行宮避署,對這座壯麗奢華的行宮十分滿意,但最後也是死在仁壽宮中。

貞觀朝,李世民下詔修繕,增築禁苑、武庫、官署,更名九成宮,規模更大。

如今的九成宮坐落在杜水北岸,北依碧城山,南對石白山,東有童山,西鄰鳳凰山。

宮城範圍,周垣千八百步,地勢西高東低,天台山被圍在宮城之內。

內外兩重城垣,內城是宮城,在山谷較平坦地帶,外圍城牆,範圍較廣,包括了周圍山地。

宮城內爲朝寢宮殿、武庫、官寺衙署,宮城之外圍牆以內的範圍是禁苑。

西宮牆畔便是人工湖西海,引由北向南流的馬坊河水注入。

湖畔,有一座精美的琉璃水榭,又名月亮宮。

長孫皇后在這琉璃建成的透明屋子裡喝着茶,不過並沒有讓那些妃嬪們陪着,皇后喜靜不喜鬧,

宮人煮一壺茶,

還有宮人在彈着一曲舒緩的琴曲,

高水流水,

皇后手捧着一卷通鑑,看的入神。

她本就是個才女,雖貴爲皇后,卻並不喜權勢,從不過問政事,甚至就連兄弟輔佐丈夫登上帝位功論第一拜宰相後,她反而力勸兄弟辭相,讓丈夫不要過於恩寵長孫家,怕家門過盛。

一陣腳步聲傳來。

人未至聲先到,銀鈴般的笑聲陣陣,長孫皇后聽到這聲音不由的放下了手裡的書,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這是女兒長樂公主麗質來了。

大女兒今年即將出嫁,嫁的是自己兄長的嫡長子,表妹嫁表哥,親上加親。

“母后,你聽說武懷玉的事沒?”

“你得尊稱一聲武公,或是青陽先生纔對,哪能直呼其名?”皇后對着女兒笑道,伸手拉她到旁邊坐下,“青陽先生怎麼了?”

“母后還不知道麼,父皇賜封他爲世襲江州刺史,結果武懷玉一直上書推辭,聖人再三不許,然後他居然又上了一書,說要用夷洲換江州。”

“我聽說那夷洲在茫茫大海之中,據說三國東吳派艦隊尋夷洲,結果從建業出發,在海上航行一年才抵達夷洲呢,那島上盡是些野人,據說部落互不相屬,相互攻殺,還喜歡砍下敵人首級,然後收藏起來呢。”

十三歲的長樂公主說起這些的時候,新奇中帶着幾分嫌棄。

“母后,你說青陽先生爲何要拿江州換夷洲啊?難不成真跟別人議論的一樣,武青陽這是爲了反對陛下的分封,而說的氣話?”

長孫皇后也是才知曉這些消息。

武懷玉居然要拿江州換夷洲?

這個夷洲她倒是比女兒知曉的多些,大業六年隋天子也曾派兵萬人跨海徵流球,還斬其大小王,並擒其王子以及數千男女而還,焚其兩城。

爲楊廣的武功又添一筆。

長孫皇后甚至知道這流求島就在福州對面,隋朝時那裡屬建安郡,

武夷山以東,毗鄰東海, 依山傍海的建安郡面積很廣闊,但一直相對封閉落後,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

北接浙江仙霞嶺,南接廣東九連山,東與江西武夷山脈爲界,西鄰大海。

東漢末年,王朗被孫策擊敗後,亡走浮海,到東部侯官,侯官就是現在的福州。

孫權曾在福州設立造船機構典船校尉,謫徒造船於此,後來吳國派大軍從南臺進攻交趾,南臺便是在福州的吳國海軍基地和造船中心。

而西晉時期,衣冠南渡,八姓入閩,也帶來了北方先進的技術,隋朝時,設立泉州漳州等,還曾渡海攻流求。

但就算到了如今貞觀七年,整個原建安郡,也就是現在的福、建、泉、漳、汀五州之地,

隸屬的是江南東道,但閩地跟吳越差距太大了。

山海相阻,十分封閉,

交通不便,生產技術落後,尤其是土地太少,八山一水一分田,那一分田還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之地,但沿海偏又多臺風、洪災內澇,以及鹽鹼等困擾,

耕地少、人口少,又因交通不便,沒啥經濟發展。

當年隋朝徵林邑和徵流求掠來的那些占城人、流求人,後來也就安置在漳泉一帶,那邊實在是人煙稀少。

晚飯的時候,

皇后陪皇帝用完膳,主動的提起了此事。

“青陽因何要換封?”

“伱也聽說了這事?”

長孫皇后便說是麗質告訴她的,“那孩子這馬上就要完婚了,還是風風火火的樣子。”

李世民牽着皇后的手,“走,朕陪你散散步。”

兩人手牽手,漫步西海岸。

“轉眼麗質都十三歲了,就要出嫁了,說實話,朕真捨不得。”

“我也有些不捨,感覺她還沒長大呢。”皇后緊握着丈夫的手。

十三歲,確實小了點。

可朝廷一直下詔鼓勵民間早婚早育多育,皇家總要帶頭。

“當年你嫁我時,也才十三。”

“轉眼就二十年過去了,時間過的真快,”長孫皇后也不由的想起初嫁時,那是大業九年,她才十三,丈夫也才十六。

“說起來,我還想起來一樁往事呢,當年婚後,你歸寧永興裡,你舅父高士廉妾侍張氏在你住的房舍外面看見一匹大馬,馬高二丈,鞍勒皆在,張氏驚懼,將此事告之你舅。

高士廉請人占卜,顯示遇坤之泰,內陽外陰,內健外順,是天地之交,占卜之人說,龍是乾的卦象,馬是坤的卦象,女子處於尊位,居於中正之位卦象顯示,此女子貴不可言。”

他笑了笑,“當年那人占卜很準,你果然母儀天下。”

兩人手牽着手邊說邊走,

“麗質最近跑來找朕說過世封功臣刺史的事幾次,她說朕世封功臣刺史不是獎賞而是遷徙,”

“朕知道這些話是無忌的意思,咱這女兒啊,還沒出嫁呢,胳膊肘就朝外拐了。”

皇后握了握丈夫的手,“臣妾聽說不僅是無忌反對世封刺史,還有許多大臣也都反對,支持者除了蕭相外並沒幾個?

如今懷玉又突然上書請以夷洲換江州,是不是也是反對蕭相的世封之策?”

皇后沒說是皇帝的世封法,而說的是蕭瑀的世封策。

李世民沒急着回答,

就這麼牽着妻子的手走了一段路,“其實武懷玉一直是支持分封的,但他的分封法比蕭瑀的更激進,他一直主張要把諸王分封到邊疆蠻夷之地去,還不能給太多權力,

主張給封地三分之一稅賦收入,給七品以下官吏任免權,給幾千護軍,但行政、司法、監察卻要由朝廷授派官員。”

“說實在的,懷玉的這分封策,朕看過後實在難以同意,朕捨不得那樣苛待諸王,”

(本章完)

第26章 公侯世家第394章 長安新貴高難攀第206章 衣錦還鄉第92章 首勝大賺第113章 封爵拜將第1065章 天譴第68章 棄筆從戎第599章 太子高明第626章 磧口第82章 承製拜封第781章 設無太子第153章 開業大吉第378章 帝傳三代武代李第674章 魏徵的新法第250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710章 皇帝輸不起第39章 東市現寶藏第17章 三娘夜奔第614章 雪夜破定襄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11章 朱衣黃衫第227章 太子第290章 塞上地主第360章 老當益壯再逢春第80章 李三娘子第590章 穀賤傷農第937章 新世界第1088章 魏王李泰錢萬貫第697章 朕聽說第596章 開竅了第126章 千金不換第94章 原來是他第96章 玄符驚雷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1048章 底牌第631章 萬歲第661章 象牙侯第296章 新茶到貨第1083章 人間四月芳菲盡第598章 白金第9章 棄籍投附第732章 容州都督第49章 仗內供奉第361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997章 兵中之龍第1056章 一百年,不許變第723章 醫院營的舊部第366章 崇賢殿中救太子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238章 李靖收徒第98章 功成名就美人歸第560章 北山奚胡曳落河第758章 千里西江奔邕州第682章 武氏技校第922章 納貢第280章 認栽第658章 攤丁入畝第236章 老丈人第1074章 武懷玉的反擊第665章 不給面子第794章 心病難醫第608章 一山容不下兩隻母老虎第15章 牛刀小試第126章 千金不換第1023章 不急,再等等第246章 大師兄蘇定方第555章 功高難封天子愁第207章 武氏塢堡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337章 拒絕第481章 武懷玉從不坑朋友第89章 半路遭遇第762章 佳人第549章 決戰暴風雪之夜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454章 大戰場百貫千僧第691章 反擊第207章 武氏塢堡第810章 老公主的厚愛第116章 仙姬無雙第549章 決戰暴風雪之夜第287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729章 老狐狸第43章 長街刺殺第1037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1012章 宣戰第206章 衣錦還鄉第179章 秘密會盟第980章 煮茶釋兵權第800章 太子昭訓第945章 龍王廟裡的財神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898章 這是朕留給你的柱國之石第963章 最高機密第729章 老狐狸第534章 今日錦上更添花第982章 隔壁老魏第118章 煉金術士第714章 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