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海中夷洲換江州

第853章 海中夷洲換江州

“東吳黃龍二年春正月,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

“隋大業三年,隋羽騎尉朱寬與海師何蠻應楊廣之命,入海求訪異俗,到達流求,因語言不通,擒一土著而還。”

“隋大業六年,武賁郎將陳棱率領一萬東陽兵,沿海南下,進至義安郡,與徵林邑時獲得的僕軍匯合,從潮州出海,直抵流求······”

關中,

岐州,九成宮。

皇帝在三月初帶着皇后又行幸九成宮,留太子在京監國。

這一次,皇帝把八位宰相都留在了長安,只是帶了國舅長孫無忌,還有秦瓊、楊恭仁、陳叔達、宇文士及、長孫順德、劉弘基、李孝恭等一衆元老在身邊。

行營條件很好,皇后的病情已經大爲好轉,連李世民都感覺身體輕鬆了許多。

皇帝與一衆元老們打打獵喝喝茶,日子過的愜意。

武懷玉最新的一封信,李世民看的有些意外。

“陛下,這個夷洲和流求好像是同一個地方吧?”楊恭仁道。

“嗯,就在漳、泉、福州的東面,隔着幾百裡海峽,”李世民回道。

“那這流求島也沒跟嶺南挨着啊,晉國公怎麼突然提起這裡來了?莫非晉國公看上這島了?”

陳叔達是南人,倒是對流求島知曉的多一些。

“這流求島可不小,大概得有福州、泉州、漳州加一起那麼大,”

“有三州之地?”

而李孝恭則說起另一件事,“隋大業六年,楊廣派大將陳棱渡海徵流求,從潮洲出發,在海上漂泊一月,方纔抵達流求。”

“不是說僅相隔幾百裡而已嗎?”

“那是因爲陳棱的艦隊不熟悉航線才導致的,遙想當年吳國派人尋夷洲,從建業出發,最後到達夷洲島上,可是費時整整一年。”

當年三國裡東吳實力最弱,東吳便想着擴大地盤增加人口,不僅派艦隊去尋夷洲亶州,後來也還派人開拓海南島,甚至開闢了至遼東的航線,與北邊建立盟友關係。

衛溫他們找到夷洲登陸後,發現這島不錯,確實如傳聞所說一樣氣侯溫和、土地肥沃,

只不過當地的高山蠻夷不太友好,穿着獸皮拿着各種落後武器就來驅趕,吳軍雖然在三國中最弱,可好歹也是能三分天下的,

吳軍輕鬆擊敗了蠻夷,把他們趕回山上,

衛溫他們便開始建立據點,安營紮寨,並開始墾荒屯田,又記着吳王的任務,是來爲吳國開疆拓土帶徵兵的,於是便派人跟蠻夷交談,還送了禮物,跟蠻夷各部搞好了關係,

吳軍在夷洲築城屯田,一萬多人乾的很起勁,但是水土不服,士卒染病,船隊帶的藥不多,士兵很快死的七七八八,

呆了一年,最後實在撐不住了,衛溫帶着剩下的人返回,走的時候,還想辦法帶了幾千夷洲蠻回去交差。

這事大失孫權所望,在陸遜的攻擊下,最後衛溫、諸葛直都被砍頭了,孫吳也就沒再繼續開發夷洲。

但此後,大陸這邊也就知曉了夷洲的情況,後來雖再無官方的開拓,但卻有不少商人開始前往夷洲通商交易。

官方對夷洲記錄,說夷洲在臺州東南,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野人依山而居,各自爲王,分劃土地和人民。人人都剃光頭,男人穿耳,斷髮紋身。

土地肥沃,種植五穀,又捕魚打獵,還說他們一家人全部睡一張大牀上,交媾時都不迴避,

能織細布,也能染色花紋,用鹿角、青石磨礪當做武器。

殺人後留置頭骨,歌唱像狼狗嚎叫。

反正就是一羣野人,但生產水平其實也還可以。

等到隋朝的時候,

朱寬到達流求,去招撫島蠻到大隋去朝貢,可人家島上的那些部落,各自據地稱王,他們知道海的東面有大陸,也知道那裡有大國,但人家爲何要乘風破浪的冒險去朝貢你?

楊廣最是好大喜功,被拒絕了非常不高興。

當年孫權還只是惦記夷洲的土地人口,想着開疆拓土增加兵員稅基,派了一萬多人冒險過去經營了一年,後來發現虧本了,就再不提了。

楊廣可是要建大業的,

此時的楊廣雖還沒征討高句麗,但已經征討過林邑攻破其王都,滅過伊吾,幹翻了吐谷渾,突厥也臣服於隋,

正要準備幹高句麗,小小流求敢不敬畏大隋,那就派兵討伐,乾死他們,正好先練練手。 陳棱他們不熟悉航線,在海上繞了一個月纔到達流求,上岸後,流求人還以爲是漢地商旅來交易的,還挺熱情。

等隋軍中通曉流求語的崑崙人跟他們接洽,發現是先前那夥來招撫讓他們去朝貢的人後,立馬再次拒絕了慰諭。

於是陳棱、張鎮周率兵進攻不服王化的蠻夷,

流求王歡斯渴刺兜很快被擊敗,隋軍攻克低沒檀洞,並擊殺了小王歡斯老模。

後隋軍乘勝進攻,流求王雖拼死抵抗,可仍不敵隋軍,波羅檀洞被克,流求王也被斬。

隋軍達成出征目的,斬殺大小王,並俘虜流求王子島槌,以及數千男女,最後焚燬王城,得勝回朝。

陳棱他們的跨海征討,純粹就是爲了楊廣的一個面子,出動萬餘人馬,耗費無數錢糧,甚至傷亡不少將士,

結果打完了就走,既沒留下來佔領攻下的土地,也沒有移民屯墾。

從經濟上來說,這肯定是大虧特虧的。

不過事情其實也並不是這麼簡單,流求王之名“歡斯渴剌兜”、小王之名“歡斯老模”,其實是天竺語頭領之意,並非真正本名,翻譯大約是憍陳如王朝某某大王。

南樑天監二年,扶南國遣使入貢,梁武帝詔書中就直接呼扶南王名諱爲“扶南王憍陳如闍邪跋摩”。

而流求小王所居的低沒檀是扶南王國的舊都毗耶陀補羅的別譯,意爲獵人城,大王所居的波羅檀則源出佛經《大智度論》,意爲渡佈施河得到彼岸。

所以隋軍征討斬殺的大小王,還有攻破的那兩座城池,其實不完全是流求島土著,他們更大可能是來自扶南國王子在海外建立的殖民點。

這種情況在那時也並不罕見,南洋諸島海上往來貿易較頻繁,也有王族部份去別的島嶼建邦立國的,甚至有些島國敗亡後,出海跑到其它島上再建國,甚至後來再殺回去復國的也不少。

隋軍征討林邑時,中南半島上的真臘國就吞併了扶南國大部份疆土,隋軍攻打林邑後帶回來的南人中,就有不少是真臘人和扶南人,後來帶着他們還去征討流求。

扶南被真臘吞併大部份疆土,國力衰弱,有部份王族、貴族們航海到其它島上去,也是很尋常的傳統了。

而隋軍後來會去征討流求,也可能是跟隋軍有了接觸的真臘人,想辦法挑動的,真臘人借隋軍之手,去打擊扶南在外的勢力,以免他們將來捲土重來。

扶南國印度教在流求島的殖民據點,倒是因此被隋軍攻滅。

武懷玉給皇帝的這封關於流求的信很長,

從三國東吳尋夷洲,說到前朝隋跨海徵流求,既說了流求很大,也說了島上土著很弱,但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是塊未開發的寶地。

距離漳泉福不過幾百里而已,卻有漳泉福三州那麼大,

武懷玉提出開發這個夷洲流球,還說他已經掌握了從廣州到流求的航線,當然最重要的一件事,

是武懷玉提出了一個交易,

他願爲大唐率軍渡海徵流求,爲朝廷開疆拓土,攻下流求後,爲大唐置流州。

武懷玉自請改封流州。

世封江州換世封流州,這個請求真是出人意料的很。

夷洲雖大,可那在海外,江州好歹也是中州,有近兩萬戶人口,而且雖在江南,但處於長江中游重要位置,長江、贛江兩條重要水道商路,比起個盡是蠻夷的海外大島,不知道強多少倍。

在皇帝心裡,別說這個還在蠻夷手裡的流求,就是已經設有崖儋四州的海南島,也比不過一個世封江州刺史啊。

長孫無忌道,“武懷玉一直反對陛下的世封刺史之制,這自請改封夷洲,只怕是以退爲進的再次反對吧。”

“陛下,世封夷洲就真顯得苛待功臣,有貶降遷徙之嫌了。”

“這夷洲可比儋州還更偏懸海外呢。”

一衆元老都覺得武懷玉肯定不是真想去流求,這不過是反對世封刺史制度罷了,

秦瓊坐在旁邊一直沒怎麼開口,哪怕說到他的義子,

“叔寶,你也覺得懷玉是在抱怨,是在叫屈,是認爲朕的世封功臣,反而是在遷徙?”

秦瓊起身,“陛下,懷玉的信看上去不像是在抱怨,倒像是真的想爲朝廷做點實事,

這個夷洲想不到居然比海南島還要大些,朝廷在海南島上置有四州,如今馮冼兩族大力開拓海島,

臣覺得夷洲島雖不比海南島與大陸往來方便,但潛力也當不小。若是能拿下來,開墾經營,移民屯田,或許是大有可爲。

懷玉也是一片赤誠之心!”

(本章完)

第465章 二年夏第1007章 日落東沙第383章 不可言說的真相第81章 由我接管第978章 陛下欽賜尼姑第418章 天選之子七千胥第661章 象牙侯第917章 邀戰第551章 突利吻靴降武城第22章 遲遲鐘鼓夜長安第904章 血與火第464章 殺出局第610章 太子之敵第515章 威鎮八川第842章 馮都督來遲一步第165章 夜不歸宿第757章 殺侯君集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1016章 一場輝煌的勝利第251章 楊家第911章 你怎麼就不懂我的良苦用心呢第566章 富平公主的邀約第309章 投名狀第864章 世子第72章 歡喜就好第866章 開拓者第915章 流求守捉郎第196章 自墮火坑第844章 樊樓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412章 雙修道侶第975章 這麼快就慫了第961章 驚之以威武第511章 火槍營第509章 幽州十八軍第1007章 日落東沙第770章 敢不敢賭一把第882章 鬧登州第55章 飄風戲月第189章 軟飯硬吃第54章 分紅犒賞第462章 褻瀆者第534章 今日錦上更添花第146章 決戰渭橋第996章 武氏十三義子第285章 鎮三邊第522章 淮南公主第937章 新世界第398章 我欠他的第945章 龍王廟裡的財神第895章 願以身相許第1012章 宣戰第23章 紆尊降貴送人情第965章 咸陽橋密謀第731章 宋平郡公第799章 朕支持你第822章 高攀倒說不上第696章 恨其不爭第355章 獵殺王君廓第822章 高攀倒說不上第790章 阻擊第48章 名達天聽第1038章 帶兵都護第204章 皇上又來了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976章 喚鄭才人來第701章 蒼山洱海的交易第738章 懷玉的三眼銃第772章 向死而生第194章 誥命 彈劾第838章 雪中送炭十萬貫第679章 突厥萬家入長安第217章 千金第51章 忽冷忽熱第100章 奏捷請功第321章 旗開得勝第59章 天王補心第156章 擁立登極第971章 步子有些大了第942章 姑娘第163章 極品紈絝第1056章 一百年,不許變第837章 舉旗招兵又買馬第763章 獨孤第1028章 我花開罷百花殺第75章 隨營阿郎第614章 雪夜破定襄第1012章 宣戰第597章 小鬥出大斗進第745章 誰允許他們招安的第624章 先斬後奏第587章 門生故舊在要路第346章 爭路第1085章 槐林五月漾瓊花第687章 私養義兒三千第979章 錦囊計第235章 使持節第432章 光祿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