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開拓令

第855章 開拓令

皇帝也是人,

聖如李世民,也有人之常情,他既想李唐社稷長久,更希望子孫能夠優享尊榮,所以武懷玉跟李世民書信往來那麼久,不斷的給皇帝分析、勸諫,

可最終李世民還是捨不得採用懷玉的諸王封建邊疆法,最後是採取了蕭瑀的分封制。

捨不得子弟們吃苦啊,特別是玄武門的陰影一直在,讓他心中存有愧疚,就想彌補。

“懷玉心裡是有點小怨氣的,”李世民嘆聲,武懷玉勸諫不成,自己請換封到海外荒島。

既然這般想,李世民肯定不同意他的換封,要是答應了,豈不是更愧對武懷玉,而且這也開了個不好的頭。

做事得有始有終,不能朝令夕改。

要是武懷玉換封到了夷洲,以後拿這說事,再來要求把其它功臣或是諸王也這樣換封,那不好辦呀。

皇帝傳口諭給長安太子,讓監國太子處理此事。

具體怎麼處理,皇帝沒說,太子看着辦。

長安。

接到聖諭的監國太子承幹,立馬在朝會後留宰相們奏對。

“諸位相公怎麼看?”

中書令溫彥博先開口,“武青陽請以夷洲換江州,朝廷答應他好了,區區一個海外夷洲,武青陽看上了,就答應他,如此一來也是對這位勳臣的獎賞,另外也還可以借他之手,爲朝廷開疆拓土,

我聽說夷洲很大,跟珠崖洲相當,還是很有發展潛力的。武青陽之前不是一直請求封建,還主張封建邊疆蠻荒,爲國屏障嗎,那現在就讓他去夷洲,也算是按他的法子試一試了。”

大家都知道溫彥博跟武懷玉政見向來不和,

今天這位溫令公率先開口,這麼支持武懷玉換封夷洲,大家可不覺得他是變了性子,反而都認定這是落井下石,

武懷玉或許是腦子抽了,提出這麼離譜的請求,也許武青陽只是藉機發發牢騷,可溫彥博卻是要藉機真把江州收了,把懷玉封地換到夷洲去。

承幹本來想反駁,

但最近他天天讀通鑑,尤其是從老師的史評中,還真學到了不少東西。

此時他便壓住衝動,並不急着開口。

高士廉接話,“我覺得世封之制,乃是陛下欽定,剛頒詔不久,現在臣子說要換封,若朝廷真就答應,那此例一開,以後呢?

今天武懷玉要江州換夷洲,明天荊王說要荊州換洛州?後天漢王說梁州換涼州,大後天吳王說安州換廣州,換不換?”

殿上八位宰相,

世封的也好幾位,如房玄齡李靖高士廉張亮蕭瑀武士彠六人都有實封和世封,

而中書令溫彥博和侍中魏徵,雖一個虞國公一個鉅鹿郡公,可兩人都沒有實封,自然也不在世封刺史之列。

溫、魏兩相,那是始終反對分封的,更反對功臣世封刺史。

至於其餘六位有實封世封的宰相,李靖張亮武士彠心裡是願意世封的,李靖嘛是想未來安穩,張亮武士彠是出身低,真想要這個世封,這樣子孫世代都是刺史。

高士廉是跟外甥長孫無忌一樣,心裡也反對世封,因爲他們既是外戚,也是勳臣,本身也是豪門,這種頂級豪門並不願意離開長安這樣的政治中心。

你離開了就容易被邊緣化。

這就好比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馬虎不得。

房玄齡這人嘛,一切跟着皇帝走,自己什麼想法不重要。

剩下也就是蕭瑀,那是分封制的帶頭人,雖然功臣世封刺史不是出自他手,但他也是表示支持的。

宰相們各懷心思,各自發表意見,

最後居然除了溫彥博和李靖表示朝廷當支持武懷玉的換封請求外,其餘六個宰相都覺得不能同意換封這事。

主要原因還是不能朝令夕改,

這詔封世襲刺史是皇帝定的,太子監國更不能改父親的詔令啊。

承幹有些好奇的看着李靖,

溫彥博支持換封,那是憋着壞,但李靖爲何,他是懷玉的老師啊,江州一萬七千多戶人口,何況又守着長江贛江兩重要水道商路,衛國公爲何要同意換去海外荒島夷洲?

承幹好奇,但他沒問。

“殿下。”

李靖倒是站了出來, “既然諸公都認爲換封不妥,那可以駁回武青陽的這請求。不過,”

承乾笑道,“衛公請說。”

“臣以爲,武青陽既然有意開拓流求,這也不是什麼壞事,可以給他一道旨意,許他在能力之內,經略流求,便宜行事,

但朝廷不會撥給他一兵一卒,也不會給一條船,一石糧。

讓他自己看着辦。”

沒有艦隊,沒有萬人大軍,甚至沒有錢糧器械後勤支持。

你武懷玉看上夷洲你自己上,

若真能擊敗島夷,佔領土地,到時置州設縣,那也是朝廷的地盤,不過好處肯定也要給的,

比如可以頒給武懷玉開拓令,

他們佔領開拓的土地,可以確權給契,甚至稅賦上可以給予足夠的優惠,再比如捕捉到的島夷,可以變賣爲奴,在島上發現的礦產資源,有優先開採權等等。

還可以給予初期的稅賦減免特權,

總之,好處是要給的,但這些好處,僅限政策上的一些優惠,不會有真金白銀的東西。

這個流求島,可以劃到嶺南道內,這樣武懷玉經略起來也就更名正言順了。

雖然,流求島是在江南東道的福、漳、泉三州海岸東面,僅相距幾百裡,離嶺南更遠些,但這都不重要。

李靖的話剛落,

還沒等其它宰相們發聲,承幹已經立即笑道,“很好,就按右僕射說的辦吧,武公有此熱誠,朝廷也得表示支持。”

太子已經開了口,

宰相們倒也沒人再跳出來反對,本來也不算什麼大事。

甚至如溫彥博還在想,若是武懷玉真要大動干戈,跟東吳、前朝一樣調動萬人艦隊跨海遠征,那時還可以彈劾武懷玉,

要是他再失點利,傷亡些兵馬,就更有理由攻擊了。

“溫相,就由中書立即下文,政事堂上議過後,呈給孤硃批,然後抓緊送去嶺南吧。”

議事結束,

承幹離開,心頭還挺高興。

其實他心裡也不願意老師換封到夷洲去,江州怎麼也比海外好啊。老師定是因爲陛下的分封制而心裡有些疙瘩,但真換封就划不來了。

他覺得老師反對陛下的分封策,還是爲他着想,那些皇叔皇弟們,甚至功勳元老們,一個個分封到中原腹心要地,佔據這些緊要州府,將來無疑是對他的一種威脅。

老師還是非常關心他,爲他着想的。

可惜父皇現在一意孤行,非要這般他也無可奈何啊。

不僅諸位皇叔皇弟們出鎮都督,甚至李泰還破例不出京之國呢。

魏王、相州都督、刺史,使持節都督相魏七州,現在還加雍州牧兼左武侯大將軍,

相比起不之國的相州都督、刺史,他其實更忌憚的是雍州牧和左武侯大將軍,皇帝是要讓李泰實任雍州牧,主持京畿事務,而不只是遙領。

那個左武侯大將軍也很重要,那是掌握京師治安警衛的。

自己得派個親信去趟嶺南當面傳個話,老師不要再總想着什麼海外夷洲荒島了,還是幫自己想想如何對付自己的胖弟弟吧。

回到崇教殿,承幹馬上就召來李義府,跟他當面交待一番,讓他安排人去趟廣州。

等李義府走後,承幹拿起通鑑閱讀,可今天卻看不進去了。

放下書,腦子裡卻突然閃過那個可愛少女,

也許自己應當去見下武二孃,這個少女或許能夠給自己一些有用的意見,跟她接觸越多,對她也越發讚賞,甚至是信任了。

在她身上,承幹甚至能看到幾分老師武青陽的影子。

(本章完)

第63章 衣錦還鄉第612章 大雪出兵第885章 我願爲嚮導第258章 舔狗第545章 大唐軍節節敗退第890章 出事了第786章 自請入朝第664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07章 武氏塢堡第419章 誰來弄誰第874章 開封第1060章 李靖的無奈第782章 玄武門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867章 她很體貼也很溫柔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582章 美好的清晨第583章 李靖的態度第489章 洛陽死城第166章 武懷玉必須死第530章 軒轅臺下釋兵權第220章 獨眼盧夫人第226章 俱樂部第684章 天子家事第278章 檢校都督第891章 十年之約第992章 許久不見,別來無恙?第244章 四大天王 八大都督第410章 戰天子第35章 金鐗贈懷玉第700章 國舅夜訪第926章 德不悅上第931章 皇長孫第1099章 紙上談兵第239章 師弟侯君集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26章 公侯世家第1012章 宣戰第375章 皇家贅婿平康坊第777章 事涉東宮第414章 兄弟第959章 朕從沒有忘記第101章 馬革裹屍第889章 接你回家第841章 虎口奪食惹衆怒第214章 太子洗馬第534章 今日錦上更添花第439章 末法時代無盡藏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1038章 帶兵都護第516章 北巡出塞第666章 交個朋友第831章 心疼阿郎第654章 百媼第513章 都督爲何發笑第652章 開張第12章 李三娘子第638章 擅殺第937章 新世界第620章 西奔狼山招舊部第199章 有本事告御狀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286章 師出有名第494章 八風營第760章 臣妾第67章 東宮報道第929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43章 長街刺殺第332章 隔岸觀火斬樑皇第475章 孤臣路第1004章 武器訂單第695章 武氏部曲第520章 武都督地圖開疆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877章 瓦崗山上再舉旗第136章 牛撞樹了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115章 撿個媳婦第5章 戰神鄰居第875章 響亮的耳光第308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467章 遇藥王第123章 奉旨進京第961章 驚之以威武第602章 總管第6章 白鹿塬上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766章 有點欺負人第998章 南海郡夫人第780章 殘陽如血第701章 蒼山洱海的交易第970章 皇帝終究還是下手了第1067章 武懷玉又回來了第574章 聖旨第754章 廣州第458章 天下氏族重排名第908章 三個開拓者第317章 恕不奉陪第536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