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九王出京

第851章 九王出京

東宮。

權檢校黃門侍郎仍兼修國史,兼太子右庶子、高陽縣男許敬宗一襲緋袍,正在跟太子彙報。

“殿下,政事堂諸相公奏請二月爲殿下加冠,聖人已經畫可。”

“還有中書按聖意草詔,殿下冠禮後,皇弟荊王、漢王、徐王、韓王、彭王、鄭王等六王,還有皇子吳王、齊王、蜀王,此九王將出京之國。”

承幹放下手裡的資治通鑑,“魏王不之國?”

“聽說陛下特旨讓魏王留京陪伴皇后,暫不就藩。”

即將就藩的九王,年紀最大的十六,最小的十二。六皇弟荊王元景拜荊州都督、七皇弟漢王元昌拜梁州都督,十皇弟徐王元禮拜徐州都督,十一皇弟元嘉拜潞州都督,

十二皇弟彭王元則拜遂州都督,十三皇弟鄭王元懿拜鄭州都督。

三皇子吳王李恪拜安州都督,五皇子齊王李祐拜齊州都督,六皇子蜀王李愔拜益州都督。

因李祐拜齊州都督,世封齊州刺史,秦瓊改世封登州刺史。

“九王二月後就都離京之國?”

“嗯,中書已經草詔。”

承幹沉默着,但臉上並沒有表現的多不滿,雖然內心確實有些不滿,主要就是針對李泰的,

現在皇弟皇子中年滿十二歲的,除了他這個太子,就只有李泰還會留京了。

這獨一份的特殊,讓他很不滿。

皇帝連十二歲的皇弟皇子都要趕到封地去,偏就要留十四歲的李泰在京,當然李泰畢竟是嫡皇子,長孫皇后如今身體不好,留在身邊也說的過去,可承幹還是心裡很不舒服。

只是現在他知道把心事藏起來。

“武公還沒有來信嗎?”許敬宗問。

如今的許敬宗雖然代檢校黃門侍郎,離宰相又近一步,距離政事堂真的只差了一步之遙,又還兼了東宮的右庶子,許的仕途是非常高光的時刻,但他也清楚,如今有這成就,最主要的不是他出身高陽許氏名門,也不是他曾經是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

而是他很早就成了武懷玉的心腹,也跟着成了東宮太子黨,

他可是記得很清楚,當年皇帝接連三貶,把他從長安貶到江州潯陽做縣丞,若沒有武懷玉後來幫忙,他可能就被人遺忘在那江南小城了。

他許敬宗的前途是跟武懷玉,跟太子綁定在一起的。

威脅到太子的魏王李泰,自然也成了他的敵人。

他在等武懷玉的反擊手段,

他相信武懷玉肯定要反制李泰的手段,

可是一直沒有消息,

許敬宗是知道皇帝與懷玉之間有一條特別驛信通道的,甚至能夠保證三五天就能從長安把信送到廣州,有時七天君臣就能交換一次密信了。

而承幹也得到皇帝許可,讓他借用這通道與老師往來書信。

“新年後,老師來過幾次書信,但隻字未提到世封刺史的事,更沒提過魏王的事。”承幹如實道。

“也許是滋事體大,武公不放心書信往來,可能會派親信直接來京面談。”

“也許吧,但我覺得木已成舟,只怕事情已無轉圜餘地了。”

皇帝的旨意又豈能朝令夕改。

許敬宗想想好像也是這麼個道理,但他不是很相信武懷玉的本事,那是個有着力挽狂瀾能力的人,

“對了,今日我還聽到一個消息,荊王因裴寂之死,傳言他欲休妻另娶,荊王相中了宰相蕭瑀第五女,”

承幹對這瓜有點興趣。

最近裴寂召回朝路上病逝的消息,在長安還是引起了一番熱議的,畢竟那位可是武德天子的好兄弟,武德朝第一重臣, 大家都相信他不是病死的,而是被侯君集殺死的,而侯君集與裴寂又沒私仇,肯定還是替皇帝動的手。

貞觀天子跟裴寂的恩怨情仇誰不知曉啊。

所以這事雖無證據,但陰謀論就是這麼深得衆人相信,連承幹私底下都覺得裴寂就是被皇帝讓侯君集殺掉的,

一了百了,省的記掛。

當初裴寂那麼得太上皇恩寵,便爲六皇子元景,訂下老夥計裴寂的女兒爲妻。只是誰能想到,後來玄武門之變,太上皇退位,裴寂也沒挺幾年,一貶再貶,先是回老家,後來又流放靜州,

在靜州還遇到山獠作亂,好不容易平定叛亂,召還朝中,結果半路又死了。

死了倒也還好,皇帝念其舊情,追贈了官爵。

可十六歲的荊王元景坐不住了,特別是長安那個流言滿天飛,他覺得很惶恐,於是要悔婚,

說是休妻,其實還沒正式完婚呢。

畢竟荊王今年才十六,裴氏還年輕幾歲。

本來過兩年完婚的,現在裴寂一死,裴氏起碼要守孝三年,荊王這年紀倒等的,可裴家失勢,荊王卻想趁機悔婚,

他甚至連新人都選好了,蕭瑀的五女兒。

今年十五歲,年紀剛好。

而且蕭瑀還是宰相,蘭陵蕭家又是名門。

蕭家當年還在荊州建立西樑朝呢,他即將去荊州鎮守,甚至以後世襲荊州刺史,跟蕭家聯姻,那是極好的。

“我這六皇叔倒是划算打的好,算盤響的我這東宮都能聽到了,”

許敬宗也點頭,荊王雖年輕,但確實腦子好,膽子也大,這個時候悔婚裴氏還是會有一定負擔的,但人家就是敢這麼做。

“蕭相會答應嗎?”

“不好說,有傳聞說蕭相其實是打算明年送這女兒出家的,”

長安人都知道,蕭瑀崇佛,而且非常尊崇,這可以說是他們蕭家的傳統,一直以來都崇佛。

還在隋朝做國舅的時候,蕭瑀就曾把兩個女兒奉獻佛門爲比丘尼,其中大女兒獻給佛門的時候,才三歲,那可是他的長女,便是法樂法師。次女是養到十三歲時出的家,法號法願,但這女兒他很小的時候,就許諾將來要出家的。

第五個女兒,也就是荊王看上的這個,蕭瑀打算明年送出家。

蕭瑀不僅送了兩個女兒出家了,甚至還送了一個兒子出家,他曾經跟皇帝李世民爭吵的時候,甚至氣急了喊着自己也要出家去當和尚。李世民一氣之下也同意了,結果事後蕭瑀又反悔了,把李世民氣的啊,破口大罵他反覆。

蕭瑀僅在貞觀朝,就在宰相位子上幾拜幾罷,但仍還是朝中大佬這一,元景倒是眼光挺好。

“其實有傳聞,荊王其實首選武家女,只是周國公和晉國公都沒有合適年齡的女兒才做罷。”

“我這六皇叔挺有意思的,右庶子,你說我們能不能跟他親近親近?”

許敬宗想了想,李元景是六皇弟,也是如今皇弟中年紀最大的,人聰明有魄力,而且即將就藩之國,出鎮荊州。荊州是山南重鎮,距離長安也近,

跟這位六皇叔打好關係,倒也不失爲一個強力外援。

“可以試試,但一定要小心謹慎,畢竟他是藩王,過則容易引起猜忌。”

(本章完)

第848章 欲拔貧詣徐聞第642章 以身飼狼第215章 洞房花燭第152章 春風得意第676章 完全不看好第810章 老公主的厚愛第853章 海中夷洲換江州第37章 小有身家第478章 雲定興還活着第713章 武閥第827章 武氏兄弟的雄心第840章 長安天子廣州牙兵第71章 與狼爲伍第54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987章 位列凌煙閣第943章 新金山第863章 樊樓宋江第897章 心可縱言勿濫也第985章 嶺南亂第901章 這就有些過份了第436章 空手套白狼第866章 開拓者第570章 北出奚關第815章 韜光養晦第1037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711章 人情債第591章 武氏烏金第953章 三頭六臂第1093章 皇帝話裡有話第555章 功高難封天子愁第459章 香積寺第258章 舔狗第1071章 夜長夢多第273章 邀約第17章 三娘夜奔第798章 明年大婚第220章 獨眼盧夫人第463章 觀自在第969章 武懷玉當列幾等?第499章 武懷玉的兵行險招第831章 心疼阿郎第37章 小有身家第262章 囚徒第776章 熬鷹第842章 馮都督來遲一步第954章 賞黃金千兩第721章 臣服第1065章 天譴第494章 八風營第51章 忽冷忽熱第1003章 秘密武器第75章 隨營阿郎第1032章 匹夫無罪第138章 鬥米千錢第52章 微服私訪第839章 防禦守捉營第580章 鳥賊第276章 呂梁山第946章 兄弟謀第444章 乘勝追擊劍封喉第260章 喂不熟的白眼狼第723章 醫院營的舊部第741章 火槍隊第294章 宇文成都第961章 驚之以威武第308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1017章 這是婦人之仁第136章 牛撞樹了第459章 香積寺第536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880章 天狂有雨人狂有禍第932章 長嘆一聲第241章 向魏家提親第329章 雙喜臨門第496章 樓船龍舟第362章 命運多舛金絲雀第546章 將功贖罪突利汗第117章 撿漏寶藏第624章 先斬後奏第808章 濺一身血第850章 武良娣第23章 紆尊降貴送人情第962章 皇后的秘密第476章 武半聖第437章 長孫無忌的密謀第859章 十三行第777章 事涉東宮第586章 太子求娶武氏女第876章 再聚瓦崗第862章 江州舉人第401章 壓歲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354章 截殺第354章 截殺第579章 久別重逢勝新婚第257章 征服的慾望第429章 不當宰相去養豬第561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545章 大唐軍節節敗退第518章 縱橫捭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