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窮進士

“這就是長安城啊,這城門樓子真大,跟座山似的!”

“這城牆真高,還包磚類!”

“這城裡的道路真寬真平坦,比咱村裡打麥場都寬類!”

年輕的狗剩抓着祖父劉寶福的手,眼裡滿是震撼。

“站住,過所?”

城門口,一名守城官兵喝住了要跟着車馬往裡進的祖孫倆,那士兵高大魁梧壯碩,身披鐵甲矗立如鐵塔,手持丈八步槊一聲喝,狗剩一個激靈直接嚇哭了。

劉寶福顧不得安慰孫子,趕緊從懷裡掏出一張公文,這是來京城前,特意請村正幫忙擔保,請里正到縣裡戶曹開的過所。

薄薄一張紙,花費許多人情,但沒有這張紙,他連縣都出不去,更別說進長安城。

在家千般好,出外萬般難。

這年頭,離鄉二十里,就得有關係有身份,否則寸步難行。

城門官翻看了一下,“宜州同官縣來京投親?”

“投誰?”

“投我們村狗蛋,他是我侄兒,”

“長安燈火萬家,誰知狗蛋是誰?住哪坊,什麼身份?”

“他是常貢進士嘞,天大的才子,”老漢說着。

“在長安進士一點不稀奇,我大唐科舉常貢六科,秀才第一,明經其次,進士科只排第三,明經有甲乙丙丁四等,進士也還有甲乙二科,進士錄取也只是授從九品下出身而已,那個劉進士可還在京城,銓選授予何職?”

在劉寶福老家村民眼裡的文曲星下凡的大才子,在長安的城門守兵眼裡,也根本算不得什麼。

進士還不如明經呢,明經丁等都授從九品上。

劉寶福於是站在那裡思索着,回憶着,許久終於在那守城兵不耐煩中想起來了,“做官了的,做官了,是正字。”

“秘書省正字還是弘文館正字,還是司經局正字,或是崇文館正字?”

老頭哪知還有這麼多正字。

“那你知道他住哪坊?”

“好像住城南,”

城門守看到這模樣也是不由搖頭,“你們當長安城跟你們老家鄉里鄉村一樣嗎,什麼都記不得,伱們到哪找人?”

不過這人看他們這爺孫模樣也不容易,便好心指點了下,讓他們沿天街一路到皇城南門,到那託人打聽下秘書省有沒有劉狗蛋這個正字。

設有正字官員的衙門也就那幾個。

劉寶福爺倆好不容易進了長安城,看着那足足百步之寬的天街,爺孫倆都有些傻眼。

“阿公,這是路嗎,也太寬了,比咱村子都寬。”

“這叫天街,你狗蛋哥先前來信時說過類,長安天街百步之寬,長十里呢。”

剛走沒幾步,卻又被人喝斥,讓他們走大道邊上。

這一路走的腿累肚飢,好不容易尋到皇城南門,又是好一通打聽,好在他記起侄子大名叫劉緒。

可打聽許久也沒人認識劉緒,正百般無奈之際,碰到校書郎來濟,“你們找正字劉緒?”

“長官你認識他?”

“劉緒原來與我俱在秘書省,不過如今調到東宮崇文館了,你們是他親戚?”

一通說明,來濟道:“要不我送你們去劉正字家吧,他們家住在城南靖善寺東的靖安坊內。”

來濟還特意賃了頭騾子帶着這又餓又累的爺孫倆去城南。

靖安坊內,劉緒妻子看到丈夫的上司來十一郎來了,還有些意外,等看到後面的一老一少,眼神有些複雜。

“你便是狗蛋媳婦吧,呃是他叔,這是他弟狗剩,”

老頭是來找劉緒借錢糧的,家裡饑荒了。

劉緒妻子請他們進小院,來濟說還有事便先走了。

“還沒吃吧,我給叔和兄弟做飯。”

劉緒妻子轉身進了廚房,可揭開米缸卻是空的,她回到臥室,打開了個盒子,裡面放着幾支銀飾,那是她僅剩的首飾。

拿起一支銀釵,劉緒妻子來到前面,“叔,你先在這喝杯水,我去買點菜來。”

“城裡也不方便,啥都要買,還不如咱鄉下方便,院裡就能種菜,”

劉緒妻子去把銀釵當了,換了點錢,然後去買了米麪,又割了點肉,買了點雞蛋,當的錢一點不剩。

回來,和麪擀麪,燒火煮不託,又煮了肉和雞蛋。

大碗不託端上來,爺孫倆也顧不得客氣,端起來便蹲地上大口吃起來,碗裡還有大片五花肉和荷包蛋,

爺孫倆一口氣連吃五碗。

等到劉緒妻子把鍋裡最後一點湯也給爺孫倆盛完了,他們都還有點意猶未盡呢。

吃飽喝足的爺倆開始聊起家常,夏季發山洪,莊稼減產,這接着突厥人又抄掠,秋季莊稼更沒收成,雖然朝廷減免了租調,可現在家裡還是斷糧了。

他只能來投奔侄子,希望借點錢糧度饑荒。

劉緒妻子靜靜的聽着。

她老家河東,十四歲時入的隋後宮中宮人,三年前劉緒赴京參加進士科,中得乙科,獲得從九品下出身,經過吏部銓選後獲得了秘書省正字之職,從此留在長安。

劉緒生下來三天他爹被毒蛇咬到死了,三歲時娘也病死,打小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後來給地主家放牛,因爲聰明伶俐,被選做地主兒子的書童,跟着讀書,地主兒子書沒讀進去,倒是劉緒學的很好,讓先生都十分愛惜,特收爲弟子。

後來還成了鄉貢,參加科舉,還一舉中第。

劉緒出身差,條件也差,考中進士也年紀不小了,後來便娶了宮人梅氏。

梅氏無親無故了,劉緒也是沒爹沒孃,倒是互相憐惜。

只是居長安大不易,靠着正字那點俸祿實在困難,偏偏劉緒老家還隔三差五的來信,村裡就出了這麼一個官,什麼事大家都找他,覺得他了不得,京城裡當大官呢。

殊不知他只是個小小正字而已。

不多的俸祿既要租房養妻兒,還要養頭代步的驢,平時還要買紙買筆等,餘下點錢,全都接濟老家親戚鄉鄰了。

不時還會有鄉人找上門來,得好好招待,最後走時還得送上點盤纏乾糧。

梅氏心裡雖然也覺得這樣不是辦法,可卻又躲不開。

如果她不招待,那麼村人就會戳丈夫的脊樑骨,說他吃人奶拉豬屎。

丈夫做官三年,一分家業沒攢下,到是同僚朋友借遍,每個熟人那都借過錢,現在到處都欠人情。

剛發的祿米,又已經光了。

劉寶福跟這侄媳婦還是頭次見,卻也沒把她當外人,訴說着如今村裡的困苦,借糧、賣地,甚至賣兒典妻。

“以前跟狗蛋一起長大的小豆子,把妻子典給隔壁的光棍疤臉了,約定典妻三年,這三年跟着疤臉生活,生的娃也歸疤臉,三年後接回,三年就換三石穀子。”

“前村的趙大,爹死了棺材都買不起,把三歲的小女兒賣了,換了口薄皮棺材······”

聽着這些,梅氏也只能心中嘆惜,他們難,可鄉親們似乎更難。

·······

東宮,司經局。

狗蛋劉緒正在整理校正收集來的圖書,上司校書郎來濟過來,“劉正字,你老家來人了。”

劉緒聽了有些慌。

他現在最怕聽到的就是老家來人了,他和他這個家已經負擔不起了,壓的他喘不過氣來。

可他無法擺脫這些,那是他的出身,那是他欠下的債,他曾經吃着鄉親們的百家飯長大,甚至小的時候母親病弱,村裡好多媳婦的奶水他都吃過,更別說他來京考科舉的時候,全村的村民們,給他湊了兩千文錢,還有三十幾個雞蛋,兩鬥麥飯給他。

如今他出息了,中第了當官了,那麼他就理所應當的要報答鄉人。

雖然他連養活自己一家也都挺艱難,可沒辦法。

他只能不斷的借錢,拆東牆補西牆。

“時間也不早了,要不劉正字今天就提前回家吧。”來濟道。

劉緒停下手中活,起身,卻又站在那猶豫不決,想開口找來濟借錢,卻又張不開口,上次借了沒幾天,還沒還呢。

“可是要借點錢?”來濟笑問。

“嗯。”劉緒最終只能沉重嗯一聲,“來校書方便嗎?”

“同僚之間,相互幫助也是應當,”來濟拍了拍他手臂,“不過你今天用不着借,走,我帶你去見武館主。”

武懷玉聽了來濟的話後,看着面前這個瘦弱的劉正字,有些可憐更多還是佩服,要是放後世,只怕沒有誰會一直記着這些恩的,畢竟誰不先爲自己考慮呢。

“先前不是剛給大家支了一月的俸料,”

“下官之前借了不少錢,剛到手就先拿去還賬了。”劉緒不好意思的道。

如今劉緒陷入了死循環了,他那微薄的俸祿,根本架不住衆多鄉親的索要,可他卻無法拒絕。

現在他借錢太多,同僚朋友都沒法再借了,好在他沒借京債,否則利息都能讓他絕望。

“劉正字,你這情況確實挺不易的,但是我還是要勸你幾句,雖然你以前得鄉親們的許多幫助,如今你回饋大家也是自然,可你也要量力而行,

你應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本職正事上來,你任正字也有三年多了,才能是有的,可精力都被旁事牽扯了,

我調你來司經局,希望你能專心辦事,不要過多爲雜事幹擾,你如果能夠升遷,那麼你纔有能力幫更多,否則你自己妻兒都養不活,又如何幫他人?”

“你這個情況,局裡可以給你照顧一下,先給你預支三個月俸,還可以再給你借支一筆公廨糧,”

劉緒月俸才一千零五十,日料雜用等合四百五,三個月四千五百錢,雙俸則是九千錢,懷玉再借他兩石糧,不收利息,算是局裡對本衙困難官吏的一個幫助了。

“下官,下官····”劉緒已經激動的不知道要說什麼了,這位出身寒微,卻能夠努力拼搏奮鬥,從放羊娃成爲進士,武懷玉也是聽來濟說此人能力品行出衆,得他舉薦後請調過來的。

他也發現這人確實才華不錯,九經他通五經,而且不只是窮經儒生,庶務也不錯,值得培養。

“都是衙門同僚就不說那些了,”懷玉擺擺手,“要是以後還有困難,你直接找我便是,”

劉緒感激的拜謝。

“咱們最近抄書這任務挺重的,我們現有楷書手抄不過來,我正打算把這抄書一事,分包一些出去,交給國子監的學生等抄寫,”

劉緒馬上說自己也可以晚上抄寫。

“我說這些不是讓你抄書賺錢,抄一卷書才能賺一匹絹,一點辛苦錢而已。”他擺擺手,“我看你辦事能力很好,打算把這抄書之事外包出去······”

懷玉是要搞抄書外包,讓劉緒做一個小外包頭,比如五百卷一千卷書抄寫任務打包一個項目,給多少錢外包給劉緒,劉緒可以再分包給國子監的學生等,這裡面辛苦些,但肯定有不少差價的。

一卷哪怕只賺個幾十錢,百卷也能賺幾千了,真要操作,裡面還是有些好處的,就是會比較辛苦。

但劉緒是不怕辛苦的,這比抄書來錢快的多,甚至筆墨紙張裡肯定也還有些空間。

這事還不算是貪污什麼的,畢竟是司經局現在真實需求,這些操作都是在正規範圍內的。

甚至這種分包模式,還比較有效率。

當然,順便給自己下屬謀點小福利,也是人之常情,張承德、劉緒這樣窮困的文學、正字們,讓他們藉機賺點錢,補貼家用。

這也是拉攏部下人心的重要手段。

“我唯一的要求,就是抄的書必須質量有保證,得達到要求。我給你每卷書的抄寫價格是萬字匹絹,按當下絹價,或二百錢。你要是能夠找到人給你百錢一卷抄書,只要抄書的好,那是你本事。

紙筆墨這些,局裡可以提供,你也可以照局裡要求拿錢自行採購,還是那個要求,必須要達到局裡要求······”

“我可以先預付你三成款,然後每交付一批再給一些款,最後留兩成尾款,只要全部驗收合格就都拔付給你。”

這些條件那都是非常照顧了。

“謝館主。”

“把事情辦漂亮,就行了,現在趕緊去支了錢糧回家招待親戚吧。”

第58章 門神驚世第861章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第529章 天子坐議凌煙閣第954章 賞黃金千兩第1000章 呂宋金幣寶船第827章 武氏兄弟的雄心第1051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657章 紫氣東來第769章 上一課第195章 魏徵相求第886章 降龍伏虎第804章 臣懷玉曰第48章 名達天聽第608章 一山容不下兩隻母老虎第855章 開拓令第546章 將功贖罪突利汗第228章 貴族範第660章 秉筆相公第1049章 聯手第976章 喚鄭才人來第375章 皇家贅婿平康坊第457章 檢舉奸相聖君怒第944章 紅衣住持第271章 拜相第228章 貴族範第777章 事涉東宮第291章 鳳棲梧桐第652章 開張第436章 空手套白狼第35章 金鐗贈懷玉第385章 潮退方知誰裸泳第448章 姐夫救我武三思第898章 這是朕留給你的柱國之石第76章 懷玉校長第444章 乘勝追擊劍封喉第374章 後宮佳麗三千人第599章 太子高明第515章 威鎮八川第675章 咬鉤第253章 六扇門:白澤第777章 事涉東宮第1022章 我們武家要造反嗎第288章 給皇帝賺私房錢第962章 皇后的秘密第636章 步步驚心第58章 門神驚世第463章 觀自在第493章 客戶第1002章 神行太保第932章 長嘆一聲第983章 贈金三千兩第246章 大師兄蘇定方第679章 突厥萬家入長安第996章 武氏十三義子第1084章 狗急跳牆第808章 濺一身血第772章 向死而生第884章 高句麗遊女第153章 開業大吉第225章 不主動不拒絕第5章 戰神鄰居第598章 白金第931章 皇長孫第517章 月色爲媒第303章 靈州第108章 留鎮渭州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1013章 呂宋侯有令第418章 天選之子七千胥第672章 史掌櫃侯東家第360章 老當益壯再逢春第1004章 武器訂單第253章 六扇門:白澤第564章 拍案而起惹衆怒第292章 龍驤將軍之女第301章 緋聞第816章 無雙劍姬第583章 李靖的態度第160章 金屋藏嬌第692章 銀花第448章 姐夫救我武三思第718章 嫡庶之爭第390章 好勇鬥狠小舅子第307章 拔刀必見血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45章 夜尋佳人第276章 呂梁山第1053章 俱爲臣妾第61章 涇陽狂儒第740章 想要一個名分第807章 等一下第760章 臣妾第491章 老卒第366章 崇賢殿中救太子第1037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712章 開門諸侯,閉門天子第1028章 我花開罷百花殺第83章 白袍總管第221章 逼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