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太子

臘月初八。

武懷玉特意給司經局的部屬們準備了臘八粥,

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紅棗等合煮爲粥。

“過了臘八就是年,咱們也要開始準備過年了。”

司經局食堂裡,懷玉喝着熬煮的很濃的臘八粥,跟來濟張承德劉緒幾個下屬說道。

這粥用料足,煮的時間久,十分濃稠且甜,司經局一衆人都吃的很高興。

古人十二月祭神,稱爲臘,臘月煮粥喝也算是個傳統,後來佛教傳入,傳說臘八這天是佛祖成佛之日,於是寺院臘八煮粥供佛,民間相沿成俗。

司經局的八寶粥,十分豪華。

可誰叫今年司經局紅火了呢,來濟等都天天在想着怎麼年前突擊花錢,儘量不讓賬上堆太多錢。

借臘八弄臘八粥,不僅衙門裡自己喝,一會大家還可以每人打上一盆回家,再發點小米紅豆等,也算是臘八福利。

“今年給大家過年福利安排了哪些?”懷玉問。

“計劃是買些豬羊,到時統一殺了分肉,匠人三斤羊肉十斤豬肉,吏、官則多分一點,另外還準備發些布、炭、綿,給學士們每人再安排一對雞鴨鵝,直學士一對雞鴨······”

三斤羊肉十斤豬肉,這對普通匠人來說,這個過年福利不錯了,何況還發點布、綿、炭,能夠過個肥年,特別是今年來說。

不過武懷玉卻覺得過年發這點不夠。

“咱們賬上有錢,就不要太小家子氣了,大家最近也是辛苦了,多發點犒勞一下。

我看,匠人每人發五斤羊肉,十五斤豬肉,再發五斤豬油,再發三鬥小米。

“吏照此標準加兩倍,官三倍,看看能不能再買些魚發。”

“太多了吧?”來濟直呼就算是三省六部五寺九監也沒這待遇啊。

“怕啥,明年事情還多呢,今年大家年過好了,明年不就更有幹勁。”

司經局可比不得人家三省六部諸衙,人家過年了,不僅上面會有專門的拔款賞賜,下面也會有許多孝敬。

好比吏部,選人五月開始登記,到十月份,就要到吏部來正式面試銓選,且每年冬十月起,也是各地州上計的時候,這時能少的了給這些主管部門的孝敬?

冰敬炭敬其實到了哪個時代都一樣。

人家吏部都不需要自己怎麼準備,有的是下級部門給送東西發福利。

司經局只能靠自己,手裡有兩個,趕緊給大家改善一下。

“我·······我就不拿了吧,”來濟還年輕,有點讀書人的清高,覺得總髮福利拿的不好意思。

懷玉卻是喝了口粥然後告訴他,“你不拿我不拿,下面的人怎麼拿?”

“長安大,居弗易,下面小官小吏甚至是匠人們,要養家餬口,也都盼望着過年能夠發點東西改善下生活呢,”

“二郎教訓的是。”

“別忘記給三省六部九寺五監,還有咱們東宮詹事府、左右春坊,甚至兄弟各局也送一份,”

這世上既有明面上的規則,也有看不見的潛規則,但也仍是規則。

雖然司經局不等不靠,是自己謀福利,但賺了錢也還得給別的衙門分享一些,只要分享了,大家也就沒有人再來挑你毛病,但你要是吃獨食,那就會成爲衆矢之的,這社會就是如此。

蔡允恭今天被召到內廷參謀,回來的晚了點,但依然還是來司經局吃午餐,對今天的八寶粥,蔡學士很滿意,誇讚連連,甚至還作了首詩。

吃完了,也不客氣的接過食堂廚師老王送上的一小桶粥,然後又拿了一斗配好的還沒煮的八寶米,特意過來跟懷玉打了個招呼,便又回弘文館去了。

“蔡學士還真不客氣啊。”

蔡允恭這個太子洗馬,真的就是個掛名兼職,每天除了吃飯的時候能看到他,其它時候他都在門下省弘文館裡。

不過武懷玉倒挺喜歡這老頭,司經局大小事務他都交給懷玉,一點滴不插手,這樣的人誰不喜歡,至於說吃頓飯,領點福利那算什麼。

弘文館幹活,司經局吃飯,老蔡也挺灑脫。

崇文館新設,新授的那幾個學士、直學士們,也都是其它五品、五品以下官兼職,不少都不是國子監的博士、助教們兼職,這些人說實話教書先生,很窮。

來崇文館現在也沒什麼事,就是輪流給太子講課,然後參與圖書的整理,他們雖然不能跟老蔡一樣還天天跑來吃飯,但懷玉卻很體貼的把午餐折成糧發給他們,平時的福利也是一點沒落下他們的。

喝完八寶粥,巡視了一遍司經局,再去崇文殿轉一圈,太子承幹今天又被李綱訓了。

李綱氣的鬍子亂抖,面紅耳赤的,一根靈壽杖在金磚上不停的點頭,直言太子頑劣。

把八歲的承幹訓的都快哭了。

孔潁達、陸德明等一干崇文館學士在旁邊也沒有一個勸的,反倒是輪流上陣教育。

太子腦袋都快要垂到褲襠裡了。

“李公、孔學士、陸學士,今天臘八,局裡熬了些臘八粥,大家喝點暖明身子,這天是越來越冷了啊,”

懷玉笑着打斷了幾人狂轟濫炸。

好不容易纔把承幹從他們手底下撈出來,懷玉領着承幹在外面轉轉。

“今日又因何事?”懷玉笑問。

“書沒背好。”承幹氣鼓鼓。

“走,先去喝粥,喝完粥再說。”

懷玉並沒太大興趣去當太子老師,但他畢竟現在是崇文館館主,太子是崇文館的館學生,他也無法完全不理會太子。

拉着悶悶不樂的太子到食堂喝粥,懷玉沒跟他談什麼功課禮儀這些,倒是說點民間新鮮趣事。

太子喝着粥,聽着這些故事,倒也是慢慢的就又變的開心起來。

畢竟才八歲的孩子,哪怕是皇太子,又跟普通孩子有多大區別呢。

喝完粥,懷玉又把他送回去。

離開時,太子還有些捨不得他呢。

可李綱他們也喝完粥,早就在等着繼續好好嚴加教導太子殿下了。

可憐的娃啊,爲何好多從小被立爲太子的太子,卻很難繼承大位呢?懷玉覺得就是教育不行,期望太高,小小年紀就以儲君來要求,可人家畢竟就一小孩。

哪怕是那些成年的帝王,天天被那些什麼言官諫臣規諫,都是受不了,何況一個小孩。

可惜這種事情,懷玉插不上嘴,李世民自己不是什麼楷模,卻偏偏想讓他兒子做到比他更完美。

帶着心中的幾分不太舒服,懷玉依舊準點下班回家。

後院球場,

劍姬馬球隊仍在捉對爭搶,看這女子馬球,懷玉倒看出了幾分美式女子橄欖球的激情來了。

今天的樊玄符一改往日颯爽形像,反倒是十分淑女了。

沒有騎馬上場,反而大袖長裙的坐在場外很遠觀看着。

“娘子今日不舒服?”

“妾今日挺好的。”

“那怎麼沒上場,可是來事了?”

“沒有。”

仙姬今天居然有幾分不一樣的溫柔。

“妾有了。”

懷玉震驚。

“二郎怎麼這表情?”

“昨天雖是吉日,可也沒這麼快吧?”

“妾就是有了,我感受的到,觀音娘娘昨日送子與我了,已經在我肚子生芽。”

懷玉大笑。

要送也是我送的,怎麼可能是觀音送的。

“不信伱給我把脈。”

懷玉還真給她搭了下脈,不過就算神醫也沒這本事。

可樊玄符堅信她已經懷玉上,甚至走路的時候居然學人家大肚婆開始叉腰,那步子邁的都跟人家已經六個月一樣了,弄的懷玉哭笑不得。

她有點走火入魔一般,連飲食都格外注意,甚至有點神經質似的提出要單獨住南院,飲食衣物等都只讓貼身的劍婢服侍,連陳潤娘她們請安都不讓了。

“你不會怕她們敢生什麼壞心吧?”懷玉頭痛。

“沒有,妾只是想靜養,好好養胎。”

懷玉心想你這也太誇張了,但不管懷沒懷,先順她意吧,她想懷孕都有些魔怔了。

“這些天,讓妹妹們服侍你。”

她還真說到就做到,直接把懷玉趕出南院,然後說以後不許他踏入院內,有事就在院門口,讓劍一她們通知她就行。

被趕出小院,站在門口懷玉哭笑不得了。

樊玄符懷孕的消息轉瞬就全宅皆知。

武柳氏最爲高興,興奮的跑去慰問兒媳婦。

老武也挺高興。

雖然懷義的妾侍都已經有兩個早懷上了,但老武頭還是很高興的,添丁進喜啊。

老頭跟兒子坐着聊天。

“有個事我要跟你說一下。”

“阿耶你說。”

老武吞吞吐吐。

“我在城外曲江買了個小院,還買了二十畝地。”

“嗯,挺好,方便阿耶在神機坊做事。”

“那個,我···我····”

“阿耶莫不在那養了個別宅婦?”

還真被懷玉猜對了,老武向來挺忠厚老實一人,居然也開始養別宅婦了。

據老武交待,其實那是老武新上司,軍器監楊師道送他的家伎。

還是兩個。

楊師道是楊恭仁的弟弟,李淵女婿,桂陽長公主駙馬,封安德郡公。

這楊師道挺得小舅子李世民賞識,他兄長楊恭仁罷相掛職雍州牧,楊師道則出任了太常卿兼軍器監。

楊師道的堂妹嫁給武士恪的從弟武士彠,所以兩人也算有親。

楊師道來軍器監對老武挺不錯,他在曲江也有個莊園,在那宴請過老武幾次,然後就把兩個年輕的家伎送給了老武。

沒錯,是兩個。

大唐的窮人們窮困之極時,會典妻賣女。而那些權貴世族,卻流行蓄養家伎,這些家伎地位較低,有些歌舞才藝,平時以歌舞招待客人,若是有貴客,甚至還要陪宿。

貴客若是喜歡了,直接就贈人。

贈妾在唐朝很流行,一般的家伎、婢妾,他們輕易的贈人,還當做士人間的風尚。

“我那天多喝了兩杯,然後晚上在楊家莊園住下,結果·······”

嗯,結果楊師道安排了兩年輕漂亮的歌伎招待,第二天一早更是直接把這兩人送給老武了。

老武一時沒敢把人往家領,就偷偷在曲江郊外買了個小院和一塊地,暫時安置在那。

“阿耶怎麼現在纔跟我說?”

老武紅着臉皮道,“她們有了。”

“甚?”

“懷上了,兩個都懷上了。”

懷玉瞧着老武,還真挺驚訝,都六十一了,這老樹發新芽枯木又逢春啊,這真是個不小的驚訝了。

這家裡王氏也還年輕啊,也就生了兩個,還以爲老武不行了,沒想到在外面這麼厲害。

“阿耶,你能確定這是你的不?”

老武一聽這話怒了,啥意思?

“耶息怒,我也是先讓你確認一下,只要能確定是你的,那就趕緊把事跟阿孃說明,把人接回家來,

但是,以防萬一,咱一定得確認好,妾可以領回家,孩子可不能認錯啊。”

“不會錯的,這事我清楚着,跟我時都是處子。”

第1072章 事情暴露第736章 分封武氏(感謝jly69)第463章 觀自在第582章 美好的清晨第686章 意圖謀反第708章 百日第363章 紅袖添香琵琶行第273章 邀約第816章 無雙劍姬第276章 呂梁山第62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612章 大雪出兵第728章 南巡第747章 嶺南三雄第900章 遇到麻煩第848章 欲拔貧詣徐聞第132章 獨領風騷第1052章 天恩浩蕩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347章 颯露紫第501章 義兒李克用第917章 邀戰第200章 高處不勝寒第615章 幽州軍第149章 激戰咸陽第1064章 配饗太廟,陪葬皇陵第970章 皇帝終究還是下手了第348章 東宮太子第1106章 告密第914章 武公東渡第183章 太平鐘聲第980章 煮茶釋兵權第175章 先鋒第825章 吃了閉門羹第724章 風往南吹第919章 捷報第930章 一封急報第619章 窮追不捨鐵建山第1079章 公主蚤薨第970章 皇帝終究還是下手了第372章 三姓聯姻親家公第703章 擒虎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397章 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第721章 臣服第595章 老師循循善誘人第108章 留鎮渭州第4章 雙喜臨門第885章 我願爲嚮導第799章 朕支持你第498章 衣錦還鄉第588章 樊川第3章 渭北三原第781章 設無太子第903章 怕嗎第489章 洛陽死城第389章 寶窗選婿丘女郎第941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485章 自請外出第181章 六騎會盟第56章 過三關第729章 老狐狸第527章 襖祠鐘鼓激鬥志第962章 皇后的秘密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940章 龍涎第476章 武半聖第349章 妻妾成羣第594章 激進的太子第994章 罪已詔第754章 廣州第440章 失蹤的萬兩黃金第78章 千里覓封侯第158章 燒燒冷竈第805章 狗仗人勢第657章 紫氣東來第160章 金屋藏嬌第977章 朕來做個媒第858章 黃浦島上講武堂第332章 隔岸觀火斬樑皇第626章 磧口第2章 元從禁軍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631章 萬歲第74章 赴湯蹈火第270章 開府第8章 萬壽長鳥第212章 訂婚五姓女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470章 好地主第463章 觀自在第1096章 丁憂第616章 飛奪白城堡第624章 先斬後奏第1016章 一場輝煌的勝利第980章 煮茶釋兵權第1046章 他好像一條狗第505章 白袍勝紫衣第903章 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