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無鹽則無國

大年三十了,祝大家閤家團圓,除夕快樂!

李世民窮瘋了。.┡m

窮到自己都奇怪,他爹當皇帝,不也當的挺好。那個時候,還年年戰爭,地盤還沒這麼大呢。

思來想去,李世民覺得自己對百姓太好了。

動不動就免稅減賦,天下遭災,這以前常有的事情,就算是在開皇盛世時也常有,可那個時候朝廷也沒有如他一樣這般救濟百姓,百姓遇災青黃不接逃荒要飯,很平常的事情。就連隋文帝楊堅,不也常帶着文武百官去洛陽,那個時候,跟在皇帝后面的,是關中數十萬百姓,拖家帶口,攜老扶幼。

其實,如果李世民跟楊堅,或者跟他爹一樣,不這麼剛硬,那麼這次的事情,也不會這麼窮瘋一樣四處找錢。

他剛剛甚至都在盤算着,是不是跟李借錢。

李財大勢粗,都是李世民羨慕的不得了的。

當皇帝,好心累。

還是他爹那種方式好,跟關隴貴族共治天下就好,至於其它的,哪管這麼多。俸祿只京官的,外地官員不俸祿。朝廷衙門也不辦事經費,讓他們自己放貸,用公廨錢收息就好。

權貴們的爵位也多是虛封,別的地方多給些權力,讓他們自己去賺就好。

府兵也不餉,打仗的津貼也少。

總之,朝廷儘量減少財政開支。

遇到突厥人勢強,那就跟他們妥協退讓一下,送錢財女子,和親稱臣納貢,不必急於一時,非要與他們硬拼啊。

可到了李世民這裡,他新政處處改革,可越改革花的錢越多。

面對突厥的咄咄逼人,又不肯稱臣納貢,不肯坐侵襲邊境。

李世民想找李借錢,可惜李沒這個覺悟。

“快說,你有何妙計可籌款?”

只要李能弄到錢,李世民倒也不在乎這錢是從李手裡弄來的,還是其它人那裡弄來的,反正他現在就需要錢。

李打量着李世民,不到三十歲。

今年確切點說應當是二十八了,高大,還很英武,就是有點憔悴。貞觀元年,李世民很拼命,心裡有股氣,一直提着,就是爲了證明他坐天下,會比李淵強。

這是個太逼迫自己的皇帝,很多地方和楊廣很相像。楊廣剛繼位那幾年,也是大力改革,然後天下臣民稱讚,大業初年,那是比開皇晚年要開明強盛的多。

只可惜,楊廣一生太過順利,遇到重挫之後,就自暴自棄了。李世民很多地方他和表叔楊廣相似,可李世民奪位之路卻一直很辛苦,加之早先是從武的,因此李世民可比楊廣堅韌的多。

當年徵西秦霸王的那場大敗,沒有打倒李世民。軍中的磨礪,讓李世民無疑有着更堅韌的品質。

這也許就是他最終成爲了千古明君,而楊廣卻被無數人稱爲昏君的原因吧。

李世民想要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比建成強,甚至比李淵強,比楊廣比楊堅都強,他想做秦皇漢武這樣的皇帝,李願意輔佐他。

李世民要錢,李也一直在幫他弄錢。

現在朝廷欠了三千貫的國債情況下,李世民還想要跟突厥人硬剛,要打一場,而不是想着割地賠款,和親納貢這些,李也很感動。

“陛下,如果是三千萬貫以內,臣有辦法籌款。但這些錢不是憑空得來的,這些錢是民之財富,不管用什麼方法收上來,這其實都是在損耗國力,損耗國威皇權。”

李世民點頭。

他當然知道這些,就跟之前向富人和買糧食,行債券這些一樣,他很清楚這些事情的本質。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隋末大亂,天下最終歸於唐,有許多原因,其中唐維護了各方的利益,這是關鍵的一點。如果朝廷一直只顧着搜刮天下財富,最終會有人揭竿而起的,就如隋朝,再強盛的大隋,一旦爆起來,也就轟然倒塌。

“說說你的辦法,朕考慮考慮!”

李有很多種辦法籌錢,但每一種都不是沒有代價的。

比如開戰爭捐,向天下富人募捐,那是最低級的手段,那是真正的強徵暴斂,會引得無數人怨恨。

也可以加餉,讓天下丁口加戰爭稅,就如同明末的三餉,但歷史證明,明末的三餉設計之初,雖然聽起來百姓負擔不大,但在實際的徵收過程中,這些加餉,卻都攤派轉移到了極少數的貧窮百姓身上,因此最後三餉也成爲壓跨明王朝的一根重要稻草。

按照徵稅的本質來講,其實應當是向財富最多的人徵更多的稅,向財富少的百姓少徵稅,這樣就能從最少的羊身上拔出最多的羊毛,然後聽到最少的羊叫。

只不過,這裡面也含有許多訣竅,簡單的徵稅方法,會讓人反對怨恨。

“陛下,鹽!”

李世民盯着李,聽到這個鹽字,眉頭皺了皺。

“鹽?”

朝廷已經在兩年前對鹽實行了專賣政策,一個鹽,已經爲朝廷每年增加了百萬貫鹽稅,這個稅收,讓李世民是非常滿意的。這可是以前沒有的稅收,現在白增了百萬。

但鹽稅這兩年基本上是一年百萬貫左右,如何弄到三千萬貫?

“難道鹽要漲價加稅?”李世民問,他以前聽李講過,鹽稅這東西,其實本質上就是一項人頭稅,因爲人人要吃鹽,往鹽裡徵稅,那麼最終每個百姓都要爲鹽稅付錢,但朝廷卻不需要向所有百姓徵稅,只需要向鹽商徵稅就好,鹽商通過提高鹽價,再相當於向百姓收了稅。

如此一來,朝廷沒有直接向百姓徵鹽稅,只向少數鹽商徵稅,稅收了,卻不用那麼費心費力。

用李對他說過的話來說,這其實是一種流轉稅。

李世民現在只想知道,要如何在原來百萬貫的鹽稅上,增加到三千萬貫。

“陛下,鹽稅可以漲點,但我們漲不到三千萬貫,因此,我們的錢雖出在鹽上,但卻還需要更多的方法策略。”

李世民忍不住又捏起了小鬍子,他想不通,如何能做到。

“請借用文房四寶!”李道。公告:本站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266章 開張吃三年第719章 三李第1129章 月黑殺人夜第386章 渭橋攔截第750章 上將第1230章 程咬金的態度第969章 搶李家的錢第三十三章 長安城裡開家店第809章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1415章 蘇烈要反第1139章 狗咬狗第493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1298章 交出兵權第690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第一百五十五章 聖旨賜封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不自禁第1466章 征服稅第1064章 小辣椒第484章 立碑第1129章 月黑殺人夜第628章 九世善人第713章 無糧一身輕第1047章 李世民第七章 子憑父貴第260章 太子殺手第1522章 義結金蘭第1110章 捨命陪君子第1416章 朕的大唐亡了第1528章 聞腥而至第454章 龍武--封地第1347章 拿朕的劍來第138章 護士長第五十八章 情場失意、商場得意第1297章 皇帝近衛軍第203章 納妾第1300章 十二金剛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166章 下馬威第449章 龍武——遷都、分封第270章 伴君如伴虎第895章第769章 小魚兒大魚兒第388章 真是胡鬧!第401章 要搞就搞個大的第253章 觀世音經怎麼印?第909章 感謝墨翠黨萬賞!第286章 栽桑種茶第1479章 戰列線第217章 開天闢地第659章 李閻王又回來了第1193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驚呆了第138章 護士長第1440章 朕知道了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993章 勤王第八十八章 初次遇見第216章 榮譽院士第1386章 李世民第988章 私軍第八百一十四章 天可汗第658章 朕的太子越來越像李超了第377章 太子,先下手爲強啊!第1222章 清君側第1544章 拔劍第541章 腳踏式打禾機第321章 太子不敗而敗,突厥不勝而勝!第135章 酒裡有毒第1239章 衆叛親離第427章 指腹爲婚第1253章 株連九族第1470章 輸血第1090章 兩個南越王第869章 爲中國復子弟之仇第79章 紙和書第635章 丹江口第742章 統購統銷第1266章 逼宮第387章 張三狗賊,受死!第601章 蝗蟲換糧食第954章第1498章 女元帥第1169章 骯髒的py交易第219章 都是被抄書逼出來的第1358章 宮廷侍衛第192章 心機姑娘第1398章 誘殺張超第820章 大顯身手第660章 皇帝要來了第七十四章 溫泉水滑洗凝脂第415章 毒殺第401章 要搞就搞個大的第1163章 皇上有請第1428章 中原亂不亂,張超說了算第216章 榮譽院士第905章 祝熊貓盟主生日快樂!第799章 裂土分茅第1130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763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