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六道兵馬元帥

古有鬥米斤鹽之說,一斗米買一斤鹽,正常年僅,可能一斗米僅二十錢,但現在一斗糧起碼二百錢,因此這個價格不好拿捏。

“現在物價確實貴,不如這樣,暫定三百斤爲一引,每引十千錢。給鹽戶的收購價,則爲每引兩千錢?”李想了想道。

一引三百斤,收購價兩千,那就是每斤大約七文錢不到,比剛纔說的五文錢一斤要漲了近兩文,這可是近百分之四十的漲幅,不能說少。

大家於是都在心裡算賬。

一引三百斤,官方統收價是一引兩貫錢,而賣給鹽商是一引十貫錢,一進一出,官府一引賺八貫。

一年百姓起碼需求一百萬引鹽,那就是能賺八百萬貫。如果個兩三倍,那就是能一下子籌得兩千萬貫左右的鹽款。

這還沒算從鹽戶和鹽商那裡徵的營業稅,估計還能收不少。

哪怕不到三千萬,可也是兩千萬貫啊,想想都讓人激動了。

“一引十千,官銷價每斤就是三十三文餘了,鹽商還要加價,那鹽價豈不得四五十文一斤?如果推行此法,只怕百姓受苦許多。”房玄齡憂心道。

“我覺得不應當分區,如果分區,那麼官銷價格必然不同,到時朝廷要不要對鹽商實行劃區銷售?如果劃區,如何保證鹽商們不相互跨界銷售?朝廷各區的收購價、銷售價是否要調整?這樣一來,管理成本大大增加,我提議,還是統購統銷,所有的鹽統一價,每引兩千錢收購,統一價出售,每引十千錢。”

李世時這個時候突然打斷了房玄齡的話,問,“鹽稅呢,怎麼收?”

宰相們一個個都不吭聲。

其實大家剛纔說的統銷每引三百斤售十千錢,意思就是裡面已經包括了稅了,這樣平均一斤三十三文多點錢,不便宜了。

可現在李世民突然問一句鹽稅,明顯意思是對這個價格不滿意。

李世民不滿意的原因很簡單,照這個方案,朝廷最多能募集兩千萬貫錢,這還是要幾倍鹽引的情況下。

李低着頭不想說話。

都說北宋鹽價高,但據宋史通貨志記載,鹽引每張,領鹽116-5斤,價六貫。

北宋中期一年也就產鹽三億多斤,正常情況下,一年鹽稅一千多萬貫。

現在李他們打算點,加上鹽價高點,一年弄兩千萬貫,結果李世民還不滿足。

真是有點人心不足蛇吞象了。

“朕覺得三十三文一斤鹽太便宜了,現在鬥米都二百文錢了。都說鬥米斤鹽,要不我們就鹽米價來?”

李世民這話一出,宰相們臉色都變了。

鬥米斤鹽,那是說的正常年月,如今是饑荒年月啊,這糧價都上天了,那是非常不正常的時候,怎麼能按這個時候的米價呢?

不過李世民執意要加價。

最後大家也是有些無奈了。

李覺得可以做點讓步,統銷價每斤四十文,三百斤就是十二貫,除去成本兩千,還剩十貫。朝廷行一百萬引鹽引,就能得利一千萬貫。如果一倍,就是兩千萬。

“太多,也是後患無窮,不如干脆多漲的價。”

“這樣吧,統購還是每引兩千,統銷每引十二千,再加上一倍的稅吧,給鹽商每引二十四千,再一倍。”

李馬上在心裡得出了一個數字,按李世民這種弄法。

一引鹽利十貫,稅十二貫,成本幾乎可以不計。正常賣一百萬引,那就是兩千二百萬,如果一倍,那就是四千四百萬貫了。

這真的是能財啊。

問題是,這樣搞,鹽價可就漲的不是一丁半點了。

鹽商們拿到的批價都是每斤六十六文多了,怎麼也得加價賣吧,一斤賣個七十文肯定不止,估計得七十多文一斤了,要是朝廷再徵他們的營業稅,估計他們也會把這部分轉到百姓頭上,最終一斤鹽估計得八十文錢。

那是最少。

從一斤十文,到一斤八十文,暴漲七倍。

百姓會如何想?

李說漲的太多,突然漲這麼多,怕是百姓有怨言。

可這次李世民並不聽勸諫,認爲如今國難當頭,朝廷之前爲百姓傾國救濟,如今北方胡虜威脅,朝廷必須全力抵禦。

所謂取之於民,也是用之於民,這些錢收上來,也並非他拿支享受了。

這話說出來,李也有點無法再勸。

李世民說的也有點道理。

至於鹽價漲了,細算下來,一戶如果吃鹽四五十斤一年,那一年原本買鹽錢四五百文,而現在卻得三四千錢。

漲的很高。

可李世民也說了,如今物價漲的厲害,一斗米都二百錢了,一石米兩千錢。一斤鹽賣六七十文,並不算高。

李想想中唐改革鹽法,直接在鹽價上加十倍的鹽稅的事情,想想後世明清時的高鹽價,也知道,這其實是展的必然。

朝廷需要錢,總能找到辦法的。

不過李依然還是覺得漲的太突然太高了。

“陛下,其實我還有一個後續計劃,剛纔還沒來的及說。”

“是什麼,說來聽聽?”

李本來不想說這個的,這個時候也只好說出來了。

“臣以爲,朝廷可以把鹽業這塊,成立一個公司。”

“公司?”李世民皺眉。公司,不就是商行的另一個稱呼嗎,朝廷辦商行,前所未有的事情啊。

“是這樣的,朝廷成立一家公司,但屬於朝廷控制的。朝廷可以行股票,然後向商民出售,以此募集股本。比如說,朝廷第一次行新股,可以多募集些股金,比如說,募集個一千萬貫兩千萬貫。”

“就如四海貿易公司一樣?”李世民早知道了四海公司股票圈錢的厲害,人家商行的股東,那可是得年年分紅派息的。四海公司的股票倒好,有各種不同等級,許多人手裡的股票,根本沒有決策權。

而且公司也不承諾會年年會紅派息,意思他們想分就分不想分你手裡的股票就暫時不能分。雖然擁有股票就是股東,可這種股東,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若是朝廷也把弄一個唐鹽公司,行股票,拿出個一兩成股份來,行股票募集股金,然後把這個錢拿給朝廷做戰爭之用,不也挺好的。

把唐鹽公司募集的股金挪用到朝廷打仗,李世民覺得天經地義,唐鹽公司那是朝廷的啊。

至於給股東們分紅派息,等以後有錢了再說。

“這個辦法不錯。”李世民很滿意。

“陛下,那是不是可以考慮暫時先不要漲這麼高的鹽價?”

李世民想了想,“文遠你這是爲民請命嗎?那就統購還是兩千,統銷十二千,稅三千。”

這樣一來,一斤鹽官方批價就是五十文了,鹽商分銷零售估計在六十文以內。一斤減了十幾文錢。

李還不太滿意,可李世民已經一揮手。

“好了,此事就這樣說定了,先印一百萬引,再一百萬,然後儘快組建這個唐鹽公司,再拿出一成股份來行,募集一千萬股金。”

李世民算了算,一百萬鹽引,就是一千五百萬貫,除去二百萬本錢,還得一千三百萬鹽利,一倍,那就成了二千六百萬,再行一千萬鹽股,那就是三千六百萬了。

嗯,這麼多錢,足夠跟突厥人開幹了。

“好了,現在錢的事情已經解決了,我們還是來商議一下,如何對付統葉護,對抗突厥白眼狼們吧!”

李世民甩甩衣袖,湊到了地圖前。

最新的消息,突利小可汗果然已經投奔了統葉護。

對他來說,統葉護雖是西突厥大汗,可當年西突厥也是突厥王族出去開拓西域的一支,投奔他,總好比投奔大唐的好。事到如今,突利哪不明白他被大唐擺了一道。

因此他寧願投奔統葉護,也不投唐。

而漠北的鐵勒人,跟統葉護的上一戰中,元氣大傷,現在北逃的遠遠的。

大唐現在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統葉護馬上就來了,這一戰不可避免。

“讓唐儉出使漠北,看能不能先拖住統葉護段時間,給他送點金帛珠寶。跟他談條件,不管統葉護現在提出什麼條件,我們都可以暫時先假裝答應他。”

李世民雖然決定了要開打,但越是如此,他越加小心。李說的對,統葉護如今兵強馬壯,正是得洋之時,不能硬剛,得想點辦法智取。

宇文士及提出,應當再派人去聯絡下薛延陀的夷男。

“夷男兵敗北循,找他有什麼用?”

“夷男雖敗,但草原上的戰爭都是差不多,就算敗,也不會一下子敗光,只要收拾下兵馬,夷男的實力並沒太大損失。關鍵是他有沒有再戰的勇氣,只要我們大唐聯絡他,表明要與統葉護開戰的決心和態度,相信夷男肯定會出兵配合我們的。有夷男在漠北,能替我們牽制統葉護不少兵力。”

宇文士及這番話說的李是刮目相看,想不到這個老頭,居然也有如此厲害的一面。

李世民點頭,覺得這個時候多個幫手總是好的。

不過他還是提出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

“朕準備調長孫無忌回來,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他不適合繼續留在朔方。”說到這裡,他目光在衆宰相中掃過,最後停留在李的面上。

“文遠,朕選你掛帥,由你來指揮這次北方之戰,你可敢應?”

李沒有什麼驚喜激動,淡淡的道,“臣舉薦衛國公李靖,老當益壯,大器晚成,用兵如神,可以爲帥。”

李世民搖頭,“朕將河東委給李靖了。”

“那臣再舉薦英國公李績,李績將軍善謀多策,用兵了得,可以爲帥。”

“朕將河北交給李績了。”

“那臣······”

“太子一力舉薦你爲帥,朕思慮良久,也覺得你是此次掛帥最佳人選。你也莫要推辭,此是朝廷用人之時,不是給你封官賞賜,不用推來推去!你就說應還是不應?”

話已經如此,李就是不想應也得應了。

“臣領旨,但有一要求,臣向陛下借兩位武神同行。”

“你要叔寶和敬德二將爲副?沒問題,朕不但把二將派給你,而且還會下令,讓李靖李績柴紹諸道大都督統統都受你節制,聽你調派。朕對你只有一個要求,打贏這戰!”

節制河西、隴右、關內、朔方、河東、河北六道兵馬元帥,這可是皇帝極大的信任了,李覺得肩頭很重。

“臣定不辱使命,請陛下和太子殿下放心!”

第463章 你跑什麼第805章 崔鶯鶯第482章 尚書左僕射、和順郡王第196章 丟官第80章 請酒第173章 鄭家添妝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1024章 美人計第261章 免費第1094章 大本營第756章 波斯可汗阿史那文遠第876章 伏屍十里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1486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469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朕是信的第1154章 出閣第916章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1394章 何不代唐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1109章 天子詔第1588章 我不服第806章 招兵買馬第319章 橫刀立馬,唯我張大將軍!第918章 藩王第1157章 夜宴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970章 撬皇帝牆角第457章 龍武--父皇,我要和柴紹和離第778章 把老子的炮拿來第1522章 義結金蘭第八百一十四章 天可汗第六章 升職授勳第989章 殺李超第599章 通通吃掉第六十七章 崔鶯鶯第510章 大帥開課了第1431章 溫柔鄉第272章 小張學士第988章 私軍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368章 最好的行軍糧第374章 靠山王第六十六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715章 吃醋第二十一章 五陵少年金市東第1098章 懷柔附遠,何招而不至第399章 今晚,我等你來!第918章 藩王第1549章 皇太孫張大鵬第263章 長孫氏的成見第一百零二章 還良第1059章 漢京留守第332章 挖牆腳第1283章 矯詔第423章 喋血玄武門第331章 去洮州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1420章 賣封地第232章 杜十娘第1100章 恩惠第209章 張超著第781章 強擼灰飛煙滅第351章 金紫光祿大夫第854章 兩隻狐狸的合作第630章 行者第1465章 黑工第1464章 大華夢第384章 毛衣皮褲第1489章 不甘人後第1393章 傀儡皇帝麼第1549章 皇太孫張大鵬第857章 老匹夫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669章 外事不決問李超第1053章 困龍昇天 第六章!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第1514章 保守第990章 再次起兵第843章 堂後官第六十章 送禮佳品第1108章 追隨者張仲堅第1283章 矯詔第1353章 選皇帝第406章 改封建成爲蜀王第441章 劃時代的偉大發明第430章 捉姦第1565章 李世民西征第812章 匹夫之勇,勇而無謀第1404章 殺帥第912章第653章 夜郎第1201章 廣積糧第四十八章 減租第1382章 改土歸流第233章 鬧大了第1337章 殺無赦第915章第1424章 人頭滾滾第213章 白鹿鄉第一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