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威震華夏

襄陽三水碼頭,整個襄州最繁華的市場。這裡不僅有整個襄州最大的菜市,還有整個襄州最大的牲口市場。往來的客商,從漢水之畔一直到峴山,多願意留宿三水八關的客舍、逆旅。

風景宜人不說,數百年以來文人騷客在這裡流傳的佳話不計其數。

最出名的,就是襄陽書院所在的“隆中堂”,“隆中堂”並沒有匾額之類的標識,只是柘林往北至襄陽西,大多這般稱呼。

真正的地面建築,卻是叫“武侯宅”,祭祀的是諸葛亮。

“隆中堂”常年演奏的樂府詩,則是諸葛亮所作的齊地故事《樑甫吟》。幾經戰亂動盪又趨和平之後,操持《樑甫吟》演奏事宜的家族,則是由疏水葛氏把持。

葛氏上溯源流,雖說不是諸葛亮這一支,卻也是諸城葛氏一脈,祭祀一下武侯,資格也是有的。

疏水葛氏的根基不在襄陽,而是在義清縣。義清縣就是原先的義城,能夠在此站穩根基不斷傳承,也是相當的了不起。

從葛氏變成諸葛氏再變成葛氏,對疏水葛氏而言,並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血脈傳承,只要能夠保證這個,什麼都可以放一放。

“九郎去三水碼頭,可還順利?”

“回大父的話,還算順利。”

諸葛九郎是雖然不姓葛,卻也是疏水葛氏血脈,不過是過繼到了“南平諸葛南漳房”。看似兩家不同,實則血脈聯通,分別二縣,守望相助。

和和氣氣回答了老者的關心,諸葛九郎有些小心翼翼地上前問老者:“大父,那警察少監如狼似虎……”

“九郎怕引狼入室?”

“這……大父高瞻遠矚……”

“莫要學甚麼蒙兀人拍馬屁。”

老者搖搖頭,“薛仁貴三炮定荊州……威震華夏啊!”

何止是威震華夏,“鐵炮”之名,直接蓋過了“九鼎”的風頭。連襄陽城的乞丐都知道,那薛仁貴簡直是上天下地難得一見的猛將悍將。

做警察少監……大材小用了。

原本“炮”這個字,是用作烹飪上的,比如說“炮烙”,就是烤肉的意思。江湖傳言紂王就愛吃烤肉,所以經常搞燒烤大會,就是烤着烤着,不知道怎麼地,就有刑偵人員學了去,用來嚴刑拷打。

不過現在麼,薛少監給荊州老鐵一通“嚴刑拷打”,簡直是拷問到了靈魂和骨髓之中。

荊襄本來一體,襄州和荊州互稱“老表”,如今一通“炮製”,反正荊州是死了人,襄州嘛,精神上遭受了“炮烙”,被薛少監一通慰問,痛哭流涕感動不已。

葛氏大家長之所以用上“威震華夏”四個字,還真還不是說給薛仁貴臉上貼金。

古往今來,有幾個高官能夠鎮壓地方一窩又一窩老世族的?

沒有!

除非動盪,除非戰爭,除非老世族沒有白手套黑手套各種手套。

可現在呢?且不說薛仁貴到底背了誰的旨意哪家命令,反正這一通兇猛操作,直接把荊襄世族嚇傻了。

蕭氏數萬人口,連根拔起!

這等兇猛手段,比當年清河崔氏還要恐怖。清河崔氏好歹還留下了枝枝葉葉,整個荊州,跟蕭氏聯姻的當場撇清。

不敢不撇清啊,薛仁貴十幾門鐵炮直接懟各家鄔堡莊園跟前,根本沒有“禮賢下士”的意思,上來就是照本宣科,表示“打黑除惡”是中央的最高指示,你滴明白?

這還尋思啥啊,不認慫等着被削麼。

所以最開始頭鐵的蕭氏,被弄的最慘,連蕭氏掌控的農戶,也被清查。

爲何?

從犯啊。

只蕭氏這一支,清出來的土地,就有五十餘萬畝,分佈荊州各地。涉及在籍百姓一千二百戶,不在籍的“野人”七千多。

至於那些真正的家奴數量,也有兩三千之巨,比清河崔氏還要狠。

這大概也跟地理環境有關,南方地理上相對割裂,大型莊園之間,往往山水相隔,通勤成本大大提高,自然也就增加了“小王國”的形成簡易程度。

很多蓄奴模式,幾百年都沒什麼變化,還是漢末以來的那一套。

一個風流名士要玩名士風流,最少要一百人以上的家奴。其餘吸納的黑戶、逃戶、隱戶、野人、獠人、蠻人……不計其數。

別說某條工科狗不能忍,警察少監薛仁貴也不能忍啊。 ωwш Tтkā n ¢ 〇

這要是將來犯事兒了,有偷雞摸狗的直接往大戶人家一逃,這不是打他們警察衛的臉?這不是幹他們警察總局的嫩菊?

這能忍?

必須不能忍!

原本正常操作呢,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只不過薛仁貴的這三把火有點猛。別人用火柴,他用火炮。別人最多燒個烏紗帽,他直接幾萬人的褲頭都燒了。

絕對霸氣!

就這麼個操作,要說不是“威震華夏”,什麼纔是“威震華夏”。

關雲長搞出來的動靜,還未必有薛仁貴搞出來的大。

而且影響力也不一樣,關雲長決定的只是短期戰局和勢力變化。但薛仁貴這三炮狂射,射了不知道多少老世族一臉。

往後湖北省內,黑衣紅袖的警察們辦事兒,口號只有兩個字:警察!

威懾力比什麼都強。

這光景,荊州地面上那些個偷雞摸狗的,最怕的就是聽到“警察”兩個字。陡然拔高了音量,都能讓人哆嗦一下。

能不哆嗦嗎?

太雞兒恐怖了。

至於講究一點的警察,還會通稟“警察衛辦案”。這樣的警察,一看就是中央空降地方來湖北鍍金的。

不過即便如此,葛氏大族長也不想跟這些個打交道,跟荊州老表撇清之後,葛氏大族長就做了個決定:帶路。

死道友不死貧道啊。

這時候不帶路,等什麼呢。

有葛氏暗通款曲,警察廳幹員深入地方簡直是如魚得水如膠似漆如夢如幻……總之一個字:爽!

什麼四望山、石樑山、蠻水、長渠、白水等等等等的小道、小路、暗道、密道,全他孃的都吐露給了警察廳。

卡死明面上的三水八關,整個襄州的關隘、津渡,不管是官方的還是民間的,全都在警察廳掌控之中。

就這尿性,襄州地面就等於是被包了餃子,連襄州軍府軍寨都是老老實實的,哪怕他們有實力跟警察廳幹一架。

可眼下是幹一架的事情嗎?

一炮轟死兩千三,那真不是說笑的。

再說了,薛仁貴啊,這王八蛋來得靜悄悄,幹得驚天動地,京城那邊都嚇到了。別說御史了,狗屎也不敢開頭攻訐。

參一本薛仁貴博取名聲,不是不能幹,可他孃的王八蛋薛仁貴的頂頭上司,還沒去湖北省,還在京城吹牛逼呢。

張德在京城,誰敢偷偷摸摸地黑一把薛仁貴?

甚至老張天天裝死,也沒人敢在朝會上說薛仁貴這樣幹實在是傷害了廣大人民羣衆的一顆紅心。一個個裝死,一個個宛若鹹魚。

不過私底下在茶樓酒肆之間,也是讚一聲薛仁貴牛逼,是條漢子!

蕭氏啊,江陵蕭氏,南平蕭氏啊,隋唐兩代都只能拉攏的巨頭大佬,居然就這麼被薛仁貴給乾死了。

有江湖傳言,說是當初刺殺張德的,就有蕭氏。

在京城天天搓澡的蕭二公子當時就怒了:放屁,他們江陵人的事情,跟我們蕭氏有什麼干係?

蕭二公子表示我們蕭氏從來都是蘭陵蕭氏,其它蕭氏都是歪門邪道!

蕭皇后的弟佬蕭瑀表示蕭二公子說得對,然後給蕭二公子的兩個閨女,一人一棵一丈高的大珊瑚,說是聊表心意。

京城尚且如此,何況襄州,何況襄陽城?

諸葛九郎擔心的,是薛仁貴這一炮幹下去之後,將來被人清算,到時候他們葛氏帶路這個事情,就不好說了。

但葛氏大族長卻表示諸葛九郎還是圖樣,眼下的問題,是活下去。這他孃的薛氏大炮都頂在菊花上了,還管那許多?活下來的纔是英傑,死了的是鬼雄,愛怎麼吹怎麼吹,關他屁事!

而且葛氏大族長看得更加長遠一些,他語重心長地問諸葛九郎:“九郎,如今薛仁貴三炮定荊州,可這湖北省……誰說了算?是州縣世族?”

“這……”

諸葛九郎猶豫了一下,道,“是江陰侯。”

“不錯!”

葛氏大族長雙目圓瞪,猛地拍了一下大腿,“是江陰侯!正是江陰侯!那麼,九郎,自江陰侯爲江漢觀察使以來,於江漢本地,遭受多少次刺殺呢?”

“少時在江夏遊歷,便見識過幾回,仔細想想,倒是數也數不清。”

“是了,你都數不清,老夫這記性,又如何能記得恁都?”

說罷,葛氏老漢意味深長地又道了一句,“老夫年事已高,可要是誰敢三番五次行刺老夫,老夫一口爛牙,也要咬下敵手一塊肉!練血帶皮生吞下去,方能解恨!”

“……”

“……”

“……”

不僅僅諸葛九郎,所有諸葛氏和葛氏子弟,老老少少都是一時無語。陡然換了個角度來看問題,頓時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江陰侯能忍着這麼多年不報復,這得多麼的喪心病狂,才能做到如此啊。

第九十章 這是什麼力量第三十九章 談感情第二十五章 情義第九十章 眼界第七十六章 深藏不露第八十四章 文化人第四十二章 門路第四十二章 賢明第四十六章 表哥的進化第九十四章 薛氏大炮第十二章 小圓臉第六十九章 善意的坑第十六章 倒逼第九十七章 造紙第十一章 過分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十六章 土狗的陰損第三十八章 功勞第三十二章 認清自己第六十一章 隨意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五十四章 決心第五十章 數百年風流第八十一章 黑鍋難背第四十一章 不在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四十七章 翁婿會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五十五章 拜門何求第二章 始於貞觀第十七章 謎一樣第十章 物流業第五十章 都不甘心第九章 鬥智鬥勇第九十六章 胃口有多大第九十三章 茌平馬周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九十章 功勞靠撿第二十一章 先做文科生第六十六章 跟誰姓第十章 罕見策略第五十三章 普通刺殺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九十八章 變臉第八十五章 見君王第四十三章 忠臣(凌晨有票投點俺)第八十一章 黑鍋難背第二十五章 效率第七十七章 風雪送雞湯第六十三章 點到爲止第七十八章 塞北義商第四十九章 做官第五十五章 長者賜第八十三章 涼州好第八十八章 珍珠養殖第四十五章 洛陽來客第五十三章 迷之尷尬第六十二章 古語有云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七十一章 沔風第九十四章 機不可失第九章 不順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十三章 鬥爭藝術第三十六章 登場第六十三章 好處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八十七章 魚餌第五十九章 當年心情第四十七章 大臣很忙(推薦票)第十章 乾坤莫測第七十六章 唯利是圖第二十四章 公道第十一章 過分第六十三章 機遇第三十章 能吏標準第八十八章 種糧大戶第八十七章 表哥有大志(第一更)第三十三章 事秦第六十一章 走對了路第七十六章 貴族氣質第二十九章 默契第六十六章 技術強第十七章 謎一樣第四十七章 聯繫第五十章 擴散第四十八章 省內直屬第八十三 聚兵(三更求票)第四章 忠心耿耿老太監第六十九章 淡水蝦富含DHA第七章 羞愧第二十八章 感慨第五十幾章 惡劣第六十七章 曹憲題字第七十六章 深藏不露第九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四十二章 五斗米太少第九十九章 說客第十三章 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