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時來

豫州全境的綜合實力對比,是典型的北強南弱,究其原因,就是治所郾城縣恰好卡在交通要道上。

過了穎水就是臨潁縣,許州自來就是中原核心的重要支撐。而且許昌還做過都城,轄內縣、寨都是上等,地盤不大,人口卻是衆多。過了許州,那就是京畿重地,遷都之後,因爲形成了環洛陽無人區,許州就成了接收京城“移民”的重要之地。

幾年下來,憑藉龐大的人口,郾城本就發達的水陸運輸,幾乎每天都是滿負荷運載。要說豫州刺史府半點想法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緩解通勤壓力也好,平衡州內資源分佈也罷,“豫南物流”的成立,是整個豫州甚至臨近數州都樂意見到的事情。

只是誰來起頭,一直沒有機會和合理的理由。

道王李元慶現在攥着一首《憫農》,他現在覺得給武漢張大郎一條財路,也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再說了,張大郎多會做人?“豫南物流”的總股份比例,道王王府佔了三成多,其餘各縣縣令及沿途站、寨、柵等低級官僚都有肉吃,汝水至沱口這一路所有津口、渡口、關卡的小嘍囉也有湯喝。

一套組合拳下來,滴水不漏。

便是汝水上行走的縴夫、腳力、苦力,基本上也能保證一年到頭能有三分之二時間都有活幹。

因爲“豫南物流”已經拿下了豫州、光州、申州的運糧活計,聽說張滄乾死“寶龜如來”的地方大豪,大多家中都有“糧長”。此時中原、江淮、江南的“糧長”還是雨哦賺頭的,願意把這活計交給“豫南物流”,有結個善緣的意思,也未嘗沒有降低風險的想法。

除此之外,張滄跟黃州僧道居然也有交情……

沿途僧道的產業並不少,黃州的光頭們跑來豫州,跟同行們這麼一通誇,豫州的光頭們也願意把存糧交給“豫南物流”來分銷發賣。

原本他們是要自己在本地出脫,賺頭實在是少得可憐。

但是集中給“豫南物流”之後,這錢收攏起來就不是什麼雞零狗碎,絕對省時省力。

這些雜七八雜的東西加起來,整個“豫南物流”等於是“一夜之間”成了個“龐然大物”。

可能缺少點根基,但至少只要道王李元慶沒作死,豫州現在各個縣的縣令沒心理變態吃相難看搞內訌,“豫南物流”在淮水以北站穩腳跟不成問題。

至少從江淮入京的渠道中,“豫南物流”就成了一個大家都在呵護的“坐地戶”。

哪怕這個“坐地戶”其實是外來戶一手創立的。

眼見着搓澡張大郎猛地就從搓澡工變成一方“豪強”,論江湖地位,怎麼地也不是跟卓家小少爺論,而是跟他老子卓洪爐一個“輩分”。

這讓卓一航很受傷,哪怕揣着幾萬貫問張滄買了股份,也突然覺得,能讓張大郎心心念唸的搓澡事業,莫不是比眼下的“豫南物流”還要有搞頭?

心中這般想着,也就有了計較,連忙讓人返轉了一趟武漢,跟老爹卓洪爐把前因後果都說了一通。

卓老漢收到消息,只覺得兒子是不是被人綁票了,居然胡言亂語到這個地步。然而卓家老兵過來把事情說的更加通透,卓洪爐聽了頓時哈哈大笑:“老夫一世投資,止今日名震天下矣。”

果不其然,卓洪爐收到消息的當晚,就卓氏把精幹人員派遣到豫州去幫忙。倒不是說要如何,只是豫州地面有梳理物流行的管理人才並不多。再者,“豫南物流”草創,需要的不僅僅是物流行管理人才,其它一應採買、談判、公關等等人才都是稀缺。

光靠豫州官場來幫扶,那是遠遠不夠的,而吸引外力進入,又不符合豫州刺史府的利益。

恰好“豫南物流”中又有成都卓氏小少爺卓一航的份子,這事兒吧……都是緣分。

於是乎,看上去忙前忙後的張家兄弟,在新息縣逗留到春耕那幾天,就準備直接前往郾城縣,然後過潁川,在長社看看風景。

這當口豫州刺史道王李元慶也沒打算見面,新息縣縣令張展也盼着張滄趕緊走。

他再不走的話,春耕就要過了。

春耕過了還下個屁的鄉,不下鄉踩兩腳爛泥,念個屁的詩,憫個屁的農。

“阿公,河南來了消息,道上的朋友說,要在新息縣蓋個鐵杖廟,就在淮水邊上,蓋‘豫南物流’裡頭。”

在漢陽一副養老模樣的何坦之聽到了消息後,有些訝異,“噢?這麼說,這江淮的遊俠兒,到了豫州,都打算在新息縣上香,而不是汝陽?”

“是這麼個意思。”壯碩的青年嘿嘿一笑,“阿公,你老人家是不是……也讓俺們過去開開眼?大郎君這一手,堪稱翻天手、覆地掌啊。卓小乙那個笨蛋,出錢出力的,不是白給大郎君幹活?”

“卓氏想要出蜀都想瘋了,現在有個落腳地,已經是難能可貴,還能在豫州開枝散葉,讓他們一天干十個時辰的活都願意。這機會,來之不易,你當卓氏真是傻子?”

言罷,何坦之雙手一攏,眼神很是欣慰:“大郎行事老辣,又膽魄超人,比他老子強多了。”

“……”

見老阿公在點評南宗宗長,壯碩青年頓時閉嘴不說話,一臉的鬱悶,聽到這種話最是難受,渾身難受啊。

“江淮的遊俠兒,大多都在南運河廝混,怎麼這一回,來了恁多去豫州的?”

坦叔感慨了一聲,收拾了心情,又問道。

“俺聽幾個老叔說,來的都是江淮不成器的,在揚州楚州吃不上飯,被運河上廝混的排擠。眼下有了出路,又有弄死‘寶龜如來’的好漢掌旗,自然雲從。否則還不是跟以前一樣,忙時種地,閒時落草,總不是個事。”

“嗯。”

微微點頭,坦叔畢竟年輕時候也是這般廝混過的,很明白這些普通苦哈哈的心理。若非沒有盼頭,誰他孃的願意刀口舔血?

能辛苦勞動就有血汗錢,哪怕少一點,也比攔路搶劫放心。

都道英雄好漢如何了得麼?大多數道上廝混的漢子,都是窮死的。凡是江湖上混跡的,有道上朋友投奔,“仗義疏財”四個字,只有一半談的感情,剩下的一半,可不是談錢還是怎地?

苦哈哈做個縴夫也好,做個車把式也罷,橫豎一年到頭都有落袋。

如今種地的技術越來越精細精緻,地頭的人要不了那麼多,自然搏一份出路就多一份錢。

“豫南物流”當真是趕在了好時候好時節,一方地界三教九流願意追捧,當真應了一句“時來天地皆同力”!

第八十章 想開點第十八章 既然捨得死第五十三章 杜斬仙第九十一章 罷了第三十九章 愛把柄的人第二章 王孝通第四章 製圖狗第十七章 馬爾薩斯第三章 時代在進步第九十四章 人味兒第十二章 小圓臉第九十章 粗人第三十五章 來個buff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二十七章 讀書的方法第三十三章 還是算計第四十四章 紅口白牙第二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一更)第十九章 認知變化第二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一更)第六十九章 明槍易躲第六十六章 南行之利第四十四章 義務教育第二十七章 關愛老年人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六十四章 老王頭第八十二章 此事無關金錢第七十五章 別緻唐茂約第九十三章 光明正大第七十三章 官聲第二十三章 一年第九十五章 紅燒肉在燃燒第八十章 農墾局第四十六章 饕餮第九十三章 變數第二章 胡漢三的威力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二十九章 見一面第六十四章 中學第十三章 孃舅親第八十一章 來不及傷感第六十六章 豐厚回報第三十章 隱疾(第一更)第四章 靈前第六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五十二章 阿杜的歌最好聽第五十三章 杜斬仙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二十九章 特殊貿易第四十九章 善後第九十八章 冒進第九章 赴宴第六十八章 倒騰第七十八章 實利第六十二章 提督第三十九章 一時無言第二十四章 人精的舞臺第七十八章 屁股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四十三章 閨樂第四章 大驚喜第二十九章 舊時物業第九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六十四章 講道理第六十六章 新來的第七十八章 復出第八十六章 李董的心情(一更求票)第八章 變動第五十五章 拜門何求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三十八章 過招第七十幾章 生命第七十章 高人(第二更)第六十幾章 王氏第八十八章 一事不煩二主第六十四章 自有變化第二十章 怠慢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第二十六章 鐵路第六十五章 從未見過第五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二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一更)第六十六章 跟誰姓第七十九章 比爛第八十四章 做狗不易第二十三章 一個簡單的道理第三十二章 如魚得水第二十章 另類富庶第六十四章 方向第六十八章 吃人有理第八十章 半成利第三十章 大新聞的背後第二十九章 武漢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六十四章 方向第七十八章 起用第九十八章 當世名臣第九十九章 摸底第四章 喝湯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