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長者賜

蜀地老兵倒是無所謂張滄搞什麼花頭,有酒喝,有豬頭肉吃,還尋思啥啊。

再說了,自家小少爺“卓一航”都這幅鳥樣了,他們還是看搓澡張大郎的手段吧。

“大哥,似是新息縣衙的儀仗。”

“喲,還是縣令出行。”

張滄嘿嘿一笑,他大剌剌地洗了個手,一副畢恭畢敬的模樣,準備迎接縣太爺。旁人見狀,有些詫異,只當這武漢佬就是膽大,見了縣老爺也這般的爽直。

只是他們並不知道,張滄懷裡還揣着麻城電縣令的“獎狀”呢。這玩意兒,絕非是廢紙一張,放哪兒都算是官方認證的“見義勇爲”證書。

哪家縣老爺瘋了纔會折騰一個“勇士”?上官聽說了要幹他,下官知道了要參他。平白給人把柄的“百里侯”可是不多見。

“可打聽到甚麼?”

“倒是個本家,也是姓張,名展,字曼玉。是個愛附庸風雅的斯文貨,自號‘淮水釣叟’……釣他媽的。”

張沔撇撇嘴,很是瞧不起這種斯文癟三,雖說還是本家,卻也不妨礙他罵人。

“噯,斯文人好啊,就怕那些個夯貨,最是不講道理。”

言罷,張滄包了一張五十貫的華潤飛票,又抽了一張紙出來,張沔見狀,有些不捨:“大哥,給五十貫也就罷了,怎地還送他一首詩?”

“我們從廣州過境,已是從江淮行省進了河南道。如今河南道也是拆分了的,你當豫州人情還和以往一樣,能和廣州如何親善?我若給這張縣令一點甜頭,這豫州行走,那便是順着汝水漂到頭,去許州都無人作惡。”

這是見識,在旁地卻是學不到的。

張沔一聽連連點頭,覺得大哥說的很有道理,只是眼神依舊惋惜:“出來時阿孃給的詩不多,說是阿耶早年爲了哄騙人寫的,用一首少一首。”

“孃孃是在哄你呢,你可知道江陰、蘇州、江夏、漢陽、長安、洛陽、滄州……阿耶都留了甚麼詩文在,以備不時之需。”

“啊?!”

目瞪口呆的張二郎頓時覺得自家老爹的道行深厚,這是要作什麼妖,纔在這麼多地方都備了詩文?

“聽阿公說,原本長安曲江池還操辦甚麼文會,後來被阿耶他們攪合成了一鍋粥,那皇帝失了臉面,便把這文會給散了。待去了京城,咱們偷偷去見一下屈突世伯。”

張滄所說的是屈突詮,當年也是賣隊友賣得勤快的主兒。但要說交情,屈突二郎跟張德還真是算得上深厚。再怎麼沒良心,張德屢次幫扶他於水火,人到中年,自然越發地感觸深厚,尤其是眼見着一幫武德老臣門第陸續衰敗。

兄弟二人說話間,就看到新息縣令張展到了跟前,一副爲民做主的和藹可親模樣。

“想必諸位就是武漢來的客商?”

“漢陽張大、張二,見過相公。”

張滄和張沔應了一聲,抱拳行禮,然後張滄上前道,“我等也不是甚麼客商,只是恰好有個方便,自去京城淘換點物事。過淮之前,在麻城縣殺了幾個劫匪,麻城電相公給了點行路盤纏,我和兄弟年紀又小,無甚開銷的去處,不若做點事情。”

“噢?!”

聽到張滄和張沔自稱姓張,就已經讓張展有點驚異,武漢過來還姓張,這萬一跟張江漢沾親帶故呢?

再一聽他們來的時候居然遇到大別山的悍匪,在麻城境內還殺了人,更是心中欣賞。

最後他們有了點小錢不是想着怎麼吃喝玩樂,而是想着做事業,這是什麼?這是少年英雄啊。

“竟有此事?!”

張縣令扭頭問了一下幕僚。

貞觀二十五年已經有很多地方縣令開始大量使用幕僚,實在是業務量因爲某些原因大大增加,不得不使用幕僚。

而幕僚也大多非常專業,此刻聽到張縣令問話,便有個幕僚上縣小聲道:“東翁,光州前幾日卻有邸報傳來,言及麻城縣悍匪‘寶龜如來’伏誅,誠乃行路豪客所爲。麻城電縣令,卻有‘嘉獎’下放,不若詢問一二,便知真假。”

話音剛落,卻見張滄自己摸出來“獎狀”,一臉憨厚的模樣:“讓相公見笑了。”

他此刻形象,就像是個想要炫耀又不好意思的少年郎,模樣是老成了一些,可還“稚氣未脫”。

離着有點距離的“卓一航”此時正在嚼着雞骨頭,嘎嘣嘎嘣嘎嘣……

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在做什麼?

新息縣令張展一看這“獎狀”,頓時眼睛一亮,連忙問道:“你我本家,本縣乃是曹州張,幾百年前,興許還是一家。不若留在新息縣,做個班頭也好。”

“相公厚愛,但此行京城,爲的是開眼看世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某雖粗鄙,亦求真理,願行萬里路,以證萬卷書。”

“好!”

張展大喜,情不自禁擊掌讚歎,“有志少年郎,必登天子堂!”

此時張展只恨兩家同姓,要不然,真好有個侄女可以介紹一下,如此少年英傑不早早交結投資,簡直是暴殄天物。

不過又聽說蜀地大豪卓氏已經投資,頓時有種別人“捷足先登”的挫敗感。

嘆了口氣,旁人也不知道張縣令是什麼想法,卻見他道:“你路過新息縣,還能爲新息鄉黨尋些便利,本縣也不能虧待了你。這縣內桃花釀,原本是空了酒麴的,至今無人關撲。這是個大本錢的地方,你若有膽識,在京城能做出成績,這酒麴就關撲給你,錢晚些繳納也是無妨,也算是本縣的一點心意。”

噗!

正在喝水把雞骨頭吞下去的“卓一航”頓時沒控制住,整個人扶着牆在那裡乾嘔。

他感覺自己的人生已經幻滅,這一路過來,都是什麼狗屁見聞?聞所未聞啊!

可以這麼說,張縣令一句話,就讓張滄成了新息縣桃花釀的總代理總經銷,別人在下一次關撲期到來之前,都是隻能幹瞪眼。

要知道釀酒很糟踐糧食,所以釀酒業雖然紅火,卻控制得很嚴。不管多麼矬的酒,只要能專賣,那就是坐着收錢。不說別的,就是新息縣本身,平日裡招待鄉老的酒宴,也是要掏錢問關撲酒商贖買的。

政府開銷穩的很,就算有拖欠,也沒有哪個縣令敢在離任之前都不結算酒錢的。

旁人聽了,也是驚訝無比,然而張滄卻是氣定神閒,這氣度着實讓張展歡喜,暗道要是這小郎成長起來,有了前程,便從妻族尋個嫡系女郎下嫁了去。

“長者賜,不敢辭。”

張滄說得好聽,心中卻是爽得很,隨手又奉上禮物,“略表心意,還望長者不棄。”

張縣令本想推辭,卻見是個紅包,裡頭一張華潤飛票顯眼的很,能多蓋幾個章的華潤飛票,怎麼地也有五十貫啊。

頓時張縣令更是歡喜,酒麴關撲就算幾百貫上千貫,關他鳥事?但是這五十貫,衆目睽睽之下,可沒人說有什麼問題。

再者,除了華潤飛票,這不是還有一首詩麼。

張展抖開紙張,掃了一眼,卻沒有當場唸詩,而是連連點頭,就把詩文收好。因爲這詩文不是張滄拿來吹捧他的,而是送給他的。

送給他的,自然是就他的。

旁邊幕僚沒瞧清楚,但見《憫農》二字,只是看了一眼自家縣令的表情,就知道是大賺。

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一章 換個流程第十一章 不合理第八十八章 明鏡第八十四章 溫文爾雅第九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五十五章 都要發(第三更)第五章 這一切都是誤會第十九章 這個臘月很火第十四章 那些年我們不想追的女孩第十二章 人物第二十四章 探險家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七十六章 質變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二十九章 朕有點乏了(求推薦票)第九十章 宰輔難當(一更)第四十七章 大臣很忙(推薦票)第八章 南海宣慰使第九章 集體趕工第六十四章 自有變化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第四章 我見猶憐(爭取再搞一章出來)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第三十八章 威懾第十一章 看透第二章 讀書識字第十三章 別來無恙第二十六章 混人第十一章 備份第八十三章 形象第二十六章 提攜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五十幾章 雜牌第五十四章 體面第八十九章 巧取豪奪(二更)第四章 太年輕第六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三十五章 角度刁鑽第六十七章 瘋了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六十三章 拜訪第十一章 備份第三十六章 追求數量第八十四章 不會這麼做第五十四章 不能接受第三章 閃了腰第八十八章 難論輸贏第五十三章 贊第三章 羣策羣力第四十六章 教育大鱷第五十六章 省錢第十四章 筵席第三十二章 順勢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三十章 心累第八章 陸氏前程第三十八章 功勞第五十八章 公子哥第三十七章 不殺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點熱第二十一章 簡單粗暴第四十九章 爭食之相第八十一章 牛郎第九十章 功勞靠撿第三十一章 前程難料第三章 體諒人的張大郎第八章 故人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閒第九十章 太年輕(第一更)第三十七章 天命難破第八十九章 遷徙(年初三第二更!)第二十章 另類富庶第七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第八十章 農墾局第四十八章 加速時代第四十六章 嚐鮮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閒第七十一章 有才無德第九十七章 這節奏不對第六十九章 薛書記第九十三章 要領會精神第七十九章 狂熱第一章 放手第五十九章 狗局第九十三章 “一視同仁”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九十章 前瞻第十二章 振作家門第五十六章 萌芽第四十章 科學拍馬第七章 令人拜服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二十一章 後路第十八章 天賦第九十二章 胃口第七十章 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