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勢如破竹

李秀成最近心情不錯,本來南下作戰面臨很多很多問題,而對於在北方孤軍作戰並且沒有完備後勤補給體系的太平軍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補給。分兵南下的時候攜帶的糧食槍彈可是用一點少一點,一開始李秀成對這種沒有後勤保障的戰役很擔心,假如遇上清軍頑抗固守堅固城池,太平軍沿途消耗太多的話,他們攜帶的物資可能難以支持到和林鳳祥會師。

可大軍從靜海出發南下之後,戰事卻出奇的順利,沿着運河南下之後,沿途清軍所佔領的城池望風而降,要不然就是駐守當地的縣官或者將領率軍逃跑,太平軍一路不費一槍一彈接連攻佔青縣、滄州、大城等地,只是在打南皮的時候廢了十幾發炮彈,軍勢南下勢如破竹。

事後李秀成才知道,這些城池之所以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多少和長蘆鹽商張錦文等人的宣傳有關。張錦文自從看了太平軍和洋人的寶坻之戰後,心裡明白這天下是要換主人了,兩萬多人的洋兵就能打得十多萬朝廷大軍節節敗退,最後差點京城不保,而太平軍四萬餘衆便全殲了洋人,如此武功天下誰人可當?自己又是漢人,爲何不主動投靠,將來說不定還能得個從龍之功?

於是張錦文在隨後求見了太平軍的主將。原本他只以爲會見到太平軍的領軍大將,但沒想到他見到的是太平天國的第一號人物。西王蕭朝貴。對於西王的名號可謂是響徹了大江南北,張錦文更加欽佩西王以一國首腦之尊竟然敢提帶孤軍北上冒險。這份膽識和氣魄的確是一位開國君王才具備的。

西王很客氣的接見了張錦文,大大表揚了張錦文作爲一方富豪,在洋兵入寇的時候沒有投降洋人的氣節,還在滿清朝廷不能安頓地方的時候,主動擔起守土保民的責任來,非常難得。

一番誇獎之後,張錦文面露紅潮也謙遜了幾句,隨後西王講述了太平天國對待富商的政策,並將太平天國的工商政策也說了。最後西王還說了江南的鹽鐵政策。

一開始張錦文對太平天國的鹽鐵政策還略微失望,但西王提出將在天津建立北方第一座生產加碘食鹽的工廠,並打算讓張錦文出資,技術方面由太平天國承擔。聽完之後,張錦文大喜過望,他早就聽聞江南精鹽製作精細,而且據說加了什麼碘在裡面,吃了之後不會得大脖子病,生產成本也大大降低。這門生意誰先做誰就能先佔據北方市場。

接下來西王和張錦文長談了很久,談論的都是日後如何發展京津冀的地方工商經濟,西王提出了修建貫通南北的大鐵路並且要發展海上貿易,這些原來都是張錦文不敢想象的。於是在美好藍圖面前。張錦文更加堅定了自己從龍的決心。

隨後西王還表示想讓張錦文負責籌措糧草和其他軍需,反正西王打下天津之後,英法強盜們搶奪的金銀珠寶可是非常之多。還有很多俘虜身上搜出來的錢財也是一大筆資金,大可用於軍需採購。

張錦文是個商人。見有利可圖自然從命,西王又提出讓張錦文出面聯絡北方的富商大戶。讓他號召其他人不要再跟從滿清,西王提出的口號就是太平軍來了就廢除工商的各種苛捐雜稅,並且大力鼓勵工商發展。並且西王讓張錦文聯絡更多的富商大戶前來和西王會面,共商將來京津冀的發展大計。

張錦文大喜過望,當然領命,西王又封賞了張錦文一個天津郡郡守的職務,更是讓張錦文受寵若驚。西王老早就打算通過拉攏的手段瓦解北方的富戶豪紳,這個長蘆鹽商中的翹楚代表主動靠上來之後,西王便打算千金買馬骨,先樹立起一個榜樣來,於是張錦文就成了第一個投靠太平軍的北方富商。

隨後張錦文廣派家人四處聯絡各地的富商好友,他從商多年,在北方人面極廣,加上最近太平軍強勢出現在北方之後,包圍了京城還打垮了入寇的洋人,人人都心思鉅變起來,所以纔有了李秀成南下不費一槍一彈就攻城略地的情況發生。

清軍此刻在直隸等地的兵力非常弱小,開戰前大多都被抽調一空,前往京城或大沽等地和洋人鏖戰,地方上一片空虛。張錦文這一鬧一宣傳,讓各地的富商大戶們紛紛作壁上觀,不再支持滿清政府,沒有了富商大戶們的錢糧和團練支持,清軍就失去了爪牙。就連滄州這等大城都是當地的團練殺掉縣官之後,主動開城投降的。

滄州民風好武,又有許多信奉真主的教民,原本和太平天國信奉的基督教是死敵,但自從廣西那邊發生過真主教民拼死抵抗之後,太平軍後來在進軍之前都非常注意教義平等、信仰自由等政策的宣傳。在打滄州之前,李秀成就派了軍中數十名信奉真主的士兵南下宣傳,因此滄州的教民們不但幫助太平軍還在太平軍士兵的鼓動下主動擊殺縣官,開城投降。

進入滄州之後,太平軍主動保護各處清真廟宇,並且尊重教民不食豬肉的習俗,其實在太平軍中,信奉真主的士兵早就得到了這種尊重,軍中辦有清真食品,解決飲食習俗問題。是以,滄州教民們見太平軍果然尊重教義而且信仰自由,還廢除了滿清的苛捐雜稅,自然擁戴起來。

這個時候蕭雲貴和洪韻兒多年來堅持的政策體現出來了好處,一則就是保護私產,不像歷史上太平軍那樣徹底的均貧富,將富商大戶逼到朝廷那邊去,而是利用發展工商業,大力發展生產,將一部分農業人口轉爲城鎮工業人口,減少土地矛盾,同時贖買土地、收繳官府、貪官污吏和一些罪大惡極的大戶土地來分給平民百姓,算是減緩了社會矛盾。這個時候將這招用在人口密度沒有南方大的北方,自然也是手到擒來的。更何況太平軍擊敗了洋人,大漲國人信心,也宣示了太平軍的赫赫武功,所以纔有此效果。

第二就是堅持信仰自由,早在西王長沙拉攏天地會的時候,就已經允許軍中信仰佛道等其他教義,西王主政天京之後更是在全國範圍內廢除了強迫他人信仰拜上帝教的這個陋規,因此儒釋道及其他教派並沒有受到迫害,是以就連曾國藩昔日以尊儒捍衛中華文種名義起兵之後,在後面幾年這個口號都沒有再打出來,更沒有人響應的原因。

所以,李秀成這次南下進兵一路上非常順利,槍彈幾乎沒有損失,相反沿途得到了各地民衆的支持,加上太平軍公平買賣,糧草、蔬菜、水果、各地特產更是絡繹不絕的運到軍前交易。太平軍後勤軍需官更是收購民間的火藥、硫磺、硝石、藥材等等軍需物資,攜帶的糧彈反而比出發時更多了。

而李秀成每佔領一處之後,便分出百餘名士兵留守,任命當地名望極高的人物擔任地方官,給出錢糧號召當地團練轉成太平軍的鄉兵,共同守禦地方,算是將太平軍的鄉官制度和鄉兵制度在沿途所過的城鎮都建立起來。只是大軍南下,文官很少,這種鄉官和鄉兵制度只是臨時而設,沒有江南的那種徹底,各地陳俗陋規還是極多,但也只能得到打通和林鳳祥部的陸上練習後,再派遣大批文官北上指導。

好在留下來的士兵特意挑選的都是識字較多,較爲明白事理的人,相信能夠處理好地方事務,暫時穩定地方局面,等待日後太平軍大舉北上,再行調整,到那時候有軍隊保證,相信太平天國的其他地方政策實施起來更有成效。

而南邊的林鳳祥部在西王北上之時就開始了徐州會戰,這個方向上太平軍投入了兩個野戰軍的兵力,雖然消息不通,但李秀成相信林鳳祥部已經佔據了徐州,然後一路北上沿途還要打下兗州、泰安等大州,最有可能的便是和自己南下兵馬在濟南府城下會師。

於是,一路高歌猛進的李秀成部馬不停蹄的南下山東,東光、阜城、景州、德州等地皆是一鼓而下,然後繼續侵入山東境內,攻佔陵縣,大軍望臨邑而來。

李秀成前鋒兵馬達到臨邑城下之時,已經是傍晚天色,清軍不敢出城野戰,太平軍抓獲幾名出逃的清軍詢問後才得知,幾天前山東巡撫組織的勤王大軍還在這裡集結,隨後便各自分散了。

消息傳到李秀成案頭的時候,李秀成摸着下巴暗自嘆息失去了一個機會,要是提前知道此事,他必定派遣兵馬分數路包抄南下,一定能夠將這股清軍圍殲在臨邑,可惜讓這股清軍跑了,否則全殲這股山東最大的清軍集團之後,山東全境還不是儘可收入囊中?看來自己用兵還是太過小心了。

但李秀成沒有自責太久,從中他看到了另一面,就是山東的清軍似乎不太熱心北上勤王,至少說勤王的決心非常薄弱,從他們分散兵力鎮守各處城鎮來看,山東的這些清軍將官們還是希望據地自保,抵抗的意志非常薄弱,或許自己可以採取其他的手段來瓦解山東的清軍。

第二天天一亮,李秀成就讓放回那幾名被抓的清軍逃兵,替他給臨邑城內的清軍將官和縣官送去了他的一封親筆信,而這封信自然是勸降的內容……(……)

第118章 大軍南下第233章 再戰吳淞第4章 耶穌下凡第465章 可憐之人第273章 作鳥獸散第642章 兩虎相爭第14章 領兵突陣第695章 父子夜話第242章 太平基督第613章 三座大營第216章 智慧獵槍第730章 也都擁有第263章 廈門撤兵第6章 天地會衆第345章 趨利避害第308章 大捷之後第470章 一切之重第317章 上位之事第490章 匪夷所思第335章 整編之需第544章 國事私事第145章 天翻地覆第257章 乾柴烈火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294章 讓路換城第672章 處暑之役第98章 必有近憂第279章 如何解結第352章 招惹麻煩第639章 試探攻擊第158章 盛陳威儀第290章 長蛇之尾第233章 再戰吳淞第281章 團聚成家第628章 小人之心第255章 海關成立第314章 句號起點第590章 隨風搖擺第73章 失魂之症第299章 郡縣之制第614章 別無他法第673章 讓城別走第149章 城南初戰第10章 奉天誅妖第599章 聯軍困境第554章 中風前症第28章 諸將議事第17章 奪門之戰第518章 虛虛實實第498章 初至上海第165章 借師助剿第79章 一馬一獐第686章 舟山海戰第555章 用人之道第335章 整編之需第178章 口舌之蜜第114章 值與不值第81章 用民以戰第26章 鉅額債務第200章 一廂情願第592章 二次羞辱第625章 冒險偵查第230章 欲擒故縱第25章 納捐錢糧第387章 千秋勸語第257章 乾柴烈火第531章 主客之爭第629章 靜海雙塘第40章 先手爲強第493章 能屈能伸第404章 誰人能信第700章 逼宮之舉第669章 回國人選第292章 天曆元旦第631章 被俘之後第341章 霧中惡戰第562章 元旦曲宴第532章 江塘之戰第692章 投票結果第592章 二次羞辱第641章 準備迎敵第544章 國事私事第725章 湘軍其後第322章 宗族勢力第307章 新政諸事第569章 五華梅花第380章 西王駕臨第586章 大偵察隊第256章 錢多人傻第37章 半渡而擊第645章 騎兵對決第128章 信仰頓悟第547章 桂林城破第354章 擔憂之事第32章 西王風采第539章 蹚道跟隨第211章 背水一戰第406章 天堂再會第587章 清軍火炮第479章 天京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