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如何自保

濟南府臨邑縣官道上,已經是八、九月天氣,天色卻依舊酷熱難當,旬月無雨官道上漫塵揚天,加上烈日當頭,在這種天氣下行軍,真可謂是一樁無與倫比的美差。

官道上漫天塵土中,一隊隊清軍兵勇有氣無力的朝着前方行進着,速度極爲緩慢,道邊一處地勢稍高的土丘之上,數十名清軍將校聚集在此處。一頂藍呢大傘之下,一名清軍大官坐於其下,對面前站立着的一衆武將怒目而視。此人五十多歲年紀,一身清廷二品文官服飾,胸前補服正是代表二品官的錦雞,此人正是清廷山東巡撫文煜。

文煜乃是滿洲正藍旗人,費莫氏,字星巖。由官學生授太常寺庫使,累遷刑部郎中,後出爲直隸霸昌道、四川按察使。早年的文煜官運亨通,可當太平毛長這夥逆賊出現之後,文煜的好運也就到頭了。咸豐三年,他遷江寧布政使,但當時江寧已陷賊,倒黴的文煜只得從琦善經營江北大營。在江北大營經歷了幾次敗仗之後,琦善歿於揚州,所部練勇及江北糧臺事宜,命文煜接辦。這也是一塊爛攤子,但好在文煜效仿榮祿的厘金之策,倒也安然度過了經濟危機。

隨後他跟隨過勝保、袁甲三、僧格林沁等等人物,努力的維持着江淮一帶的戰事,好在太平軍的主攻方向似乎並不在這裡,江南數省盡皆糜爛之際,文煜還是得到了拔擢。去年升爲山東巡撫。

可惜好景不長,今年北面可真夠亂的,先是洋人北上打朝廷。然後是長毛坐船也北上山海關南下,還包圍了京城。當時消息傳來,真是人心惶惶,然後勤王旨意到了山東,文煜自然急忙點起山東兵勇、練勇,湊起一支三萬大軍北上勤王。

文煜雖有心報效朝廷,但無奈當時整個山東都人心惶惶。都說滿清的江山也就快到頭了,各處總兵、參將領兵前來集結的速度極慢。最後文煜一狠心,將多年積累的厘金當做軍餉發出大半,好不容易纔聚齊這三萬勤王大軍。

八月初,勤王大軍在山東濟南府誓師出征。可沒想到一路上走走停停,一路上風雲變化,一會兒聽說綿愉、榮祿等人舉旗清君側,和洋人聯洋靖難,一會兒聽說長毛忽然和洋人開戰,一會兒又聽說綿愉、榮祿等人向關外逃竄,政變失敗。總之文煜自己都被這些混亂的消息搞得無所適從,更別提手下的軍將們了。

最後,文煜提兵在禹城駐紮數日打探消息。最後得到準確的消息是,北上的太平軍數萬之衆擊敗了洋人,繼續圍困京城。京城還有勤王旨意到來,催促文煜儘快起兵。

當時文煜和手下將官商議,如今亂世,朝廷朝不保夕,雖說有可能改朝換代,但這勤王還是要去。好歹大家手中還有兵,這亂世裡有兵有糧就心中不慌。這北上勤王也是有講究的。北邊的太平軍雖然精悍,但始終是孤軍,山東兵去了,要是朝廷四面八方的勤王大軍來到,太平軍勢孤力弱的話,文煜和一幫山東軍將自然可以加入朝廷大軍痛打落水狗。但要是看着勢頭不好,文煜和手下軍將們決定先退回山東,最主要的就是保住手上的兵力,只要手上有兵,將來就算太平長毛坐了江山,他文煜和一幫山東軍將也還有晉身立命的籌碼。所以,這趟勤王可以去,也必須去。

可一天前文煜大軍到了臨邑之後,休息一天,今早繼續朝着北面進發,但兵馬纔出城,哨探快馬來報,太平軍大將李秀成統兵兩萬餘人一路南下,數日內連克青縣、滄州、鹽山、南皮等地,已經快要侵入山東境內。

文煜聽了消息當即驚出一身冷汗來,心裡暗罵長毛也太能打了,剛剛和洋人死拼完,他們不好好的在京城、天津待着,分什麼兵南下啊,這明顯就是要來搶地盤麼?

於是,文煜便在行軍道邊停下,召集各部將領議事,看如何處理當前局面,兵馬自然是不能再往前走了,再走就有可能遇上太平軍,和太平軍打野戰,文煜還沒有神勇到那個地步。

諸將聚齊之後,文煜將最新消息說了,最後他道:“諸公,長毛入寇山東,我等繼續北上便有可能先與長毛交兵,野外浪戰非比兒戲,本官便想聽聽諸公有何高見。”

山東布政使李鶴年首先說道:“撫臺大人,長毛分兵南下,意圖在明顯不過,定是想打通江淮之道,與林鳳祥部匯合,然後蠶食山東、河南、安徽等地,我等不可再行北上,先當穩守山東方爲上策,否則北面長毛南下,南面咱們的老冤家林鳳祥部長毛再尋機突破江淮防線,一同入寇山東,那山東一地必將生靈塗炭,而我等將再無立錐之地了。”

文煜麾下新晉記名總兵宋慶也道:“李大人所言甚是,我等麾下兵勇皆魯地人氏,出省勤王就怕力有不逮,如今長毛南北即將入寇山東,我等還是謹守山東一地爲上,否則勉強兵出山東北上勤王,而將士身後家鄉卻遭長毛屠戮,將士又豈有一戰之心?”

曹州鎮總兵郝上癢也道:“是啊,是啊,先別說咱們能不能勤王,如今長毛李秀成部就要進入山東,就怕我們都走不出山東去。”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的,都說不可再走,都建議回師分頭駐守各處要隘重鎮方爲上策,文煜面色越來越難看,心裡頭也是一陣悲慼,他們滿人的京師都要快被攻克了,這些漢人的心思似乎早就已經不再此處。像宋慶、郝上癢、李鶴年這些人都是靠着屠殺山東捻軍和對抗太平軍戰功提拔起來的,若非他們手上有如此多的血債,只怕這會兒就直接提出像長毛投降了吧。

但文煜也覺得這是在情理之中,想那京城也是一片混亂,老王爺綿愉和新貴榮祿這等人物都退走關外自保去了,自己又能做些什麼呢?

看到文煜臉上陰晴不定,李鶴年知道他這是拿不定主意,當下上前低聲勸道:“撫臺大人,如今天下紛亂,有糧有兵有地盤纔是硬道理,你看湖南曾國藩這人,據守一地,自成一體,將來就算真的變天了,湖南一地便是他曾某人保住自己權勢的籌碼,要是我等丟了山東一地,將來拿什麼去做晉身之禮?到那個時候別說權位,就是身家性命只怕也不保。”

文煜呆了呆順口道:“可我是滿人,長毛能容得下我?”

李鶴年一看文煜如此開口就知道他心底裡猶豫了,當下低聲笑道:“撫臺大人只管放心,將來若真是變天了,這新朝爲了儘快穩定局面,這數百萬滿人和前朝人心還是要安撫的,這歷朝歷代也都如此。此前還未聽聞有滿人投靠太平的,假如大人做了這第一個,太平那邊必定厚待。”

文煜呆了半晌後才道:“可我等都是長年和太平廝殺的人,手上都有太平的血,長毛能不計前嫌嗎?”

李鶴年微微頷首道:“這點也正是我等擔憂之事,所以我等手中兵馬不能北上,咱們只能守在山東,只要長毛在山東吃了我等苦頭之後,將來就算他們要招降我等,到時候我等的身價也才能顯現出來。如若現今兵馬丟光了,一切休提。”

文煜痛苦的閉上眼睛,心裡暗想,列位祖宗也不是他文煜不孝,實在是大勢已去,爲今之計也只有自保一途了,這勤王是不可能再北上了,假如他強行催兵北上,只怕還沒出山東,這些兵就要譁變了啊。列祖列宗莫怪、莫怪,這勤王之事就罷了。

思慮成熟之後,文煜睜開眼睛說道:“那就讓各部兵馬先回臨邑,然後各部回自己駐地,發動當地團練兵勇,固守各處要隘、重鎮。李大人,咱們馬上退回濟南府,長毛入寇山東,首當其衝便是這濟南府,咱們好好商議商議如何守住濟南府。”

李鶴年捻着長鬚笑了起來,心裡暗想孺子可教也,口中說道:“正是如此,撫臺大人洞若觀火,實乃我等之福。”

當天,出了臨邑縣城還沒數裡的三萬勤王大軍又匆匆忙忙的回到了臨邑城內,保守清軍滋擾的臨邑百姓商民們自然是大失所望,無不暗中咒罵。

好在第二天開始,各部清軍陸續離開,只留下臨邑本地的兵勇鎮守縣城,聽聞巡撫大人當天夜裡就先走了。然後官老爺們四處派人粘貼告示,都說長毛大舉南下,一旦攻破城池,全城百姓一個不留,官府號召大家加入團練,共保家園云云。

官府告示還沒貼了一天,當天晚上就被城內太平軍白澤堂的細作全都換成了太平軍的告示,第二天清晨大傢伙一看都樂了。其實南邊長毛的行事口口相傳到了北邊,這邊的百姓也開始知道了太平軍的事蹟,也不像清軍宣傳那樣可怕,其實聽聞南邊的百姓還過得更好。於是,城裡的百姓們看了太平軍的告示之後,參加官府團練的寥寥無幾,就連城內富戶豪商們以往組織的團練也解散了大半,那些富戶豪商也聽聞了長毛對待他們的政策,只要不和清廷勾結與太平軍對着幹,太平軍是保護私產的,那麼他們還聚起團練做什麼呢?

數日間,北方警信一日數封的傳入臨邑城,縣官和守城總兵無法聚起兵馬抵抗,第五日上,當一隊陵縣的殘兵敗將逃入臨邑城後,他們得知最新消息,長毛攻克了距離臨邑僅五十里地的陵縣,大隊兵馬正朝臨邑而來……

第677章 自在爲王第743章 伊犁條約第425章 天京之亂第717章 由得他去第427章 北翼交鋒第506章 施針試探第498章 初至上海第430章 成敗一舉第265章 經濟特區第4章 耶穌下凡第685章 竹山惡戰第195章 江北大營第125章 靜觀其變第687章 蟻多咬象第321章 以毒攻毒第455章 如何選擇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41章 山腰夜戰第638章 目瞪口呆第739章 戰後餘波第181章 拯危醫館第184章 又現人才第110章 不成體統第449章 貪字成貧第599章 聯軍困境第505章 與虎謀皮第71章 季高家世第514章 恍然大悟第432章 北殿之謀第181章 拯危醫館第193章 奉命撤軍第375章 粵省借兵第170章 唯今之計第6章 天地會衆第121章 破而後立第47章 棋局死活第128章 信仰頓悟第613章 三座大營第286章 天王秀全第316章 妙音儲秀第20章 未知之數第517章 火燒城池第653章 冒險失敗第139章 天降奇石第711章 略作補償第2章 磐陀石上第172章 回京覆命第645章 騎兵對決第96章 終得名士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370章 聯合出兵第726章 等待援兵第528章 談判前提第644章 老舊戰術第302章 田畝均制第103章 天王東王第479章 天京瑣事第524章 三名副使第310章 近衛軍事第291章 各有算計第31章 苦肉之計第334章 實戰範例第663章 租界亂局第120章 衡州奇景第349章 破鏡難圓第603章 絕人之路第196章 無奇不有第742章 艱難談判第680章 名臣來投第677章 自在爲王第89章 封庫安民第540章 興安靈渠第454章 捨我其誰第72章 心中顧慮第221章 虛虛實實第312章 古城新風第33章 一言爲定第48章 入城尋兄第187章 大軍禮拜第607章 運河對峙第217章 個個保齊第678章 所謀爲何第590章 隨風搖擺第541章 突擊任務第365章 其疾如風第301章 蘇福田丁第538章 出兵援桂第684章 養寇自重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482章 天王國宗第67章 暫緩行事第333章 外籍教官第719章 與我何干第150章 南京城破第21章 升斗小民第229章 寧波海盜第33章 一言爲定第190章 紅衫之傲第135章 貴雲白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