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江塘之戰

鄧賀明沒有戰死也沒有自殺殉國,當手持馬刀氣勢洶洶的太平軍騎兵衝到面前時,他平靜的對驚慌失措的部下說道:“大勢已去,再戰無益,爲死而死,非大丈夫所爲。”於是清軍柳慶鎮總兵鄧賀明及十餘名親衛束手就縛,至此整個勞崇光派往南面阻擋太平軍的清軍部隊全軍覆沒。

陳玉成自突入廣西腹地之後,兩次回馬槍殺敗江忠源,破潯州、克柳江,四戰四捷,廣西全省震動,四戰下來殲滅清軍四萬餘人,令廣西清軍元氣大傷,江忠源不得不向湖南曾國藩求援,看在朝廷的面上,拉兄弟一把吧。

江忠源倒也光棍,他老辣的看出陳玉成的戰術乃是四處進襲,在運動戰中殲滅清軍的有生力量,到最後就算清軍城池寨壘修得再堅固也無人把守。於是他在向曾國藩求援的同時,向廣西全省清軍下令,放棄圍剿何苟賤、硃紅英、胡有祿等義軍的計劃,放棄一些偏小的城鎮,全力固守州縣大城。他自己也主動放棄梧州,退守平樂府、永安州等地,勞崇光放棄象州,退守柳州府,廣西提督奚應龍退守鬱林州,左江鎮總兵鄭史節鎮守潯州府西面的武宣,右江鎮總兵祁旺年提兵鎮守潯州府西南貴縣,意圖收縮兵力固守要點,將太平軍限制在梧州、潯州府兩州的範圍之內,等待援兵增援後再大舉反攻。

江忠源跑得快,陳阿林也不慢。陳阿林穩紮穩打,大炮火槍加刺刀戰術穩步推進之下,在十餘日內掃平羅定、德慶二州的殘敵,是役殲滅清軍兩萬餘人,廣東提督、江忠源老部將劉長佑戰死,廣東按察使、江忠源之弟江忠義自殺。

十月二十一日,陳阿林將防務移交後續跟進的鄉兵團後,率領大隊突入梧州府。正好江忠源剛領兵離開,留下一隊人馬準備放火焚燒梧州公私倉廩、府庫城壘。好在陳阿林前鋒部隊是張文祥指揮,他率領的第三師步兵善於奔襲,來得極快,清軍見太平軍旗號到來,便嚇得落荒而逃,點起的幾處火頭也很快被城內百姓和先期達到的太平軍將士聯合撲滅。

梧州府囤積了大量的軍器糧食物資。江忠源帶走了一半,剩餘實在帶不走的本打算一把火燒了,讓太平軍到了梧州之後沒有糧食物資補充,還要照養梧州十餘萬嗷嗷待脯的百姓,自然會首尾難顧。但他卻沒料到太平軍來的如此快,最後剩下的物資除小部分被焚燬之外。大部分物資還是搶救出來,落入了陳阿林手中。

得知江忠源的歹毒計策之後,陳阿林大怒,當即命令張文祥率領第三師繼續往北追擊江忠源部。張文祥指揮第三師在桂江馬江塘追上江忠源的後衛部隊,雙方爆發了一場大戰。江忠源這廝撤退還是能夠顧頭顧尾的,後衛兵馬佔據江塘地勢拼死抵抗,最後千餘兵勇竟然全軍覆沒也沒人逃走、投降!

張文祥大爲驚訝。這羣兵勇忍住火槍、手雷的打擊,最後誓死發起反衝鋒,雖然很快被第三師的士兵以嫺熟的刺刀陣壓了回去,但退後重整隊伍復戰,直至陣地上沒有一個人能站起。而且這羣清軍有個很奇怪的特徵,他們都是穿了白色的號衣。

當太平軍打掃戰場之時,救出十餘名重傷不能動彈的清軍,拿掉清軍的涼帽一看卻都是戴着白帽的。張文祥和幾名軍官走上前查看,一名廣西老兵出身的軍官驚呼道:“他們是回家外小!”外小是老太平軍對不信奉原來拜上帝教教義之人的稱謂,雖然此時他們的教義已經變了很多,但他們的一些稱謂還是改不過來。

張文祥皺了皺眉頭,那軍官名喚楊吉金,柳州府人氏,當下道:“廣西之地回家人有三處最多。桂林、柳州、南寧。當年西王率領我們打桂林之時,桂林的回家外小還幫我們造了許多雲車,爲何這裡會有這許多回家兵?而且和我們有仇一樣,死戰不退!”

一名白帽兵腿被炸斷。雖然止了血但兀自用廣西客家話罵個不停,楊吉金上前對答了幾句,張文祥安徽人也聽不大懂,然後楊吉金上前說道:“他們都是柳州府的回家人,從前我們起兵之時,他們也出過人手幫我們,可後來在永安封王之後,天王不是搞過信教洗禮,強迫大傢伙都入教,後來他們的人都跑了回去。他說他們是信奉真神安拉的,寧死不會改信別的教派。”

張文祥有些無語了,他大聲喝道:“傳令兵!讓馬成福馬連長過來一下!”當下傳令兵奉命快步去了,過不多時,一個五大三粗的軍官跑了過來,向張文祥等人敬禮後大聲說道:“報告長官!二團三營一連長馬成福前來聽命!”

張文祥嗯了一聲道:“稍息。”跟着指着那清軍傷兵道:“他們都是信仰真神的回家人,和你一樣,你上去和他們好好說說我軍的教義信仰政策,他們還以爲我們要強迫他們改變信仰。”

馬成福大聲領命,隨後走上前去,那清軍身邊一名衛生兵正在替他包紮止血,口中兀自罵個不停。馬成福是福建回家人,在第三師進入福建後參加的太平軍,和軍中大多數的回家士兵一樣,他也是虔誠的安拉信徒。可惜他聽不大明白那清軍的話,楊吉金上前做翻譯,三人說了半天之後,那清軍忽然掩面放聲大哭起來,哭得甚是淒涼。

張文祥不明所以,馬成福回來說道:“他說早知道太平軍允許信仰自由他們絕對不會跟清妖來和太平軍作戰,當年太平軍離開廣西之後,清妖就反覆的宣傳說咱們是不問信仰,一律要強迫改變信仰的,所以他們就跟隨清軍作戰了。”

張文祥奇道:“記得從前參謀司有過敵後宣傳計劃的啊,白澤堂、情報司在廣西也該做過宣傳,爲何他們不知道?”

馬成福道:“他們是知道的,只是當年永安信教是天王親自下的詔旨,對他們來說印象太過深刻,而且清妖跟他們說這些都是我們騙人的伎倆,直到現在他見到我才明白上當了。”

張文祥沉默了片刻後道:“馬成福,你跟着楊副參謀長把戰場上沒死的清軍回家兵都救起來。能救的都要救活,然後你帶一個連的兵力送他們回家,向當地的回家人宣傳我們的政策!”

馬成福大聲領命,當即便跟着楊吉金招呼上幾名衛生兵到處搜救清軍傷兵去了。

一直沒有發表意見的師教導員鄭巖馱從一名戰死清軍的屍身上翻出一本帶血的帶血的書冊,翻開一看,只見上面寫道:“第一天條崇拜獨一真神,第二天條不可拜邪神。第三天條不可妄題獨一真神之名......”張文祥走過來看了幾眼,忍不住道:“把這真神換成天父,不就是當年我們的十大天條嗎?”

鄭巖馱輕嘆一聲說道:“還好西王和西王娘改變了天國的信仰政策,否則我們的敵人可不知道會有幾多!”

張文祥淡淡一笑說道:“包括你我?我記得你是信道家的。”

鄭巖馱笑道:“佛道不分家,的確包括你我。”兩人相視一笑後,鄭巖馱道:“被這些回家兵阻擊之後。看樣子是追不上江忠源這狗賊了,我們就暫時收兵吧。”

張文祥點頭道:“我同意,就地駐紮,等候命令吧。”鄭巖馱蹲下身將那本書冊放回那具死屍懷中,對張文祥道:“還要下一道軍令,不得亂取這些清軍身上找到的教義書冊或者別的信仰之物,這些都是他們的信仰所在。而且他們的戰鬥意志值得我們尊敬。”

張文祥點點頭道:“要是從廣州一路打來的城池之內的清軍都是如此誓死抵抗,我們哪裡能到得了這裡?”

鄭巖馱摸着下巴說道:“看來我們之前的宣傳力度還是不夠,可能是因爲白澤堂、情報司的人搞的地下活動受限太多,加上天王在位之時搞的那一套非常不得人心,給人印象太深,要想改變局面,還得多在輿論宣傳上下下功夫纔是。”

張文祥笑道:“鄭教導,這就是你的差事了。我就不摻和了,包括讓部隊注意尊重當地百姓的民風民俗就靠你了,我還是繼續想想接下來的仗該怎麼打好了。”

鄭巖馱無所謂的聳聳肩頭道:“本來就是我該乾的差事,我還會將此事上報陳將軍,甚至是直接上報兵部有司,那是幾個沒死的回家兵要好好做做工作,今後有他們爲我們宣傳會輕鬆很多。”

馬江塘之戰雖然殲滅的清軍不多。但此戰對之後太平軍的政策和宣傳攻勢有較大的影響,之前雖然白澤堂和情報司潛伏在清軍佔領區的人員也做過大量的宣傳,但都忽略了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天國之前的不良影響力以及宣傳之後的效果如何。遠在天京的蕭雲貴和左宗棠在幾天之後就接到了馬江塘之戰的詳細戰報以及鄭巖馱的建議。這引起了他們的高度重視,最後西王拍板決定將加大宣傳力度,又廣發一道《徵南光復檄文》,文中不但明確了太平軍將在近期內大舉征伐南九省清軍,徹底光復江南故土,並且在檄文中再一次重申了太平軍對待士紳大戶以及信仰問題的政策,勸誡各地依附清軍的士紳大戶儘早和清軍劃清界限,只要不支持清軍對抗太平軍,財產土地是可以保全的,而信仰自由更是太平軍一貫堅持的原則,不會改變云云。

雖然後來曾國藩、江忠源等人也發佈了幾道檄文反駁太平軍的這道檄文,但隨着兩廣越來越多的土地被光復,太平軍的真實面貌越來越爲人所知,清軍的謠言越來越沒人相信,於是清軍的日子越來越難過起來。

第507章 李丁送信第540章 興安靈渠第35章 瀏陽農女第554章 中風前症第653章 冒險失敗第322章 宗族勢力第430章 成敗一舉第202章 漁人之利第532章 江塘之戰第137章 三桂寶藏第690章 誰在撒謊第702章 一家所累第646章 敗退之後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434章 轉攻西府第224章 圍城入城第21章 升斗小民第673章 讓城別走第180章 契約精神第728章 永不降下第25章 納捐錢糧第312章 古城新風第596章 風雲突變第552章 朝堂之上第467章 誰來接位第220章 胥口之戰第612章 與虎謀皮第724章 定國之後第306章 工商兵事第478章 月夜孽情第236章 三岔阻擊第189章 上海老城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533章 西王任務第101章 反之而行第654章 互相恫嚇第583章 用心險惡第635章 碼頭激戰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40章 先手爲強第497章 橫掃廣東第344章 漁人之利第108章 政教之務第202章 漁人之利第16章 喬裝賺城第361章 綺春澄心第241章 無理要求第514章 恍然大悟第366章 侵略如火第166章 羣幫會盟第414章 屏風論政第321章 以毒攻毒第362章 入幕之賓第579章 若有所思第48章 入城尋兄第241章 無理要求第8章 密探齊出第370章 聯合出兵第408章 昭然若揭第506章 施針試探第386章 咸豐得子第88章 分離之意第240章 接踵而來第649章 聲南擊北第529章 赤水之戰第623章 向東向西第411章 東王謀劃第749章 軍中整肅第676章 徒傷和氣第222章 運河水匪第450章 西王盛威第655章 難以爲繼第195章 江北大營第348章 人微言輕第203章 先手爲強第287章 定有所第599章 聯軍困境第509章 詔書新衙第313章 狗急跳牆第709章 淨身出戶第574章 嚴父愛兒第225章 高昂代價第446章 兩枚御印第591章 表明心跡第28章 諸將議事第342章 戰後餘波第439章 自相殘殺第102章 下馬之威第367章 罷戰三日第41章 山腰夜戰第601章 助紂爲虐第749章 軍中整肅第485章 政治影響第34章 宅心仁厚第709章 淨身出戶第737章 死地則戰第369章 冬日攻城第667章 紅十字會第231章 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