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新政之議

多寶樓最上一層內,蕭雲貴坐在黃綢交椅上開始說起蘇南新政的想法來,“兄長,蘇杭上海寧波等地商貿繁榮,乃是天下富庶之所在,此處施政可不比天京之地,小弟是想在蘇南試行新政,多多鼓勵工商業,如此一來咱們天國的錢糧就不用愁了。”

楊秀清眉頭微皺道:“自古立國皆是以農爲本,商賈歷來逐利而生,投機取巧、不事生產,於國有何好處?朝貴你大興工商業,是否有些本末倒置?”

對於楊秀清的說法,蕭雲貴早有心理準備,天王、東王進了南京之後,由於他們都是出身農家,而且思想還是老舊的封建思維,一直把農業看成是立國之本,而認爲商業只是可有可無的點綴,因此把天京城內的商業一掃而空,貨物盡皆充入聖庫,但有所需皆由聖庫支應,搞了個巨大的大鍋飯制度。究其原因還是眼下天國的當政者們沒有跳出以農爲本的封建思維。

其實不光是楊秀清這些人,在西殿的衆多幕僚、文臣之中這樣看的也大有人在,甚至左宗棠也沒有跳出這個老舊的固定思維,老想着稅收當從田地中來,後來上海收取了戰爭期間的欠繳賦稅上來之後,讓左宗棠等人大吃一驚。上海海關僅僅收繳了部分欠稅就達三十萬兩之巨,這還只是上海之戰時短短旬月的欠稅,要是全年下來,僅上海海關關稅就能達到三百餘萬兩。要知道整個大清朝當時一年的全部稅收收入也不過兩千餘萬兩,一個上海就有三百萬兩的鉅額稅款可收,可見商稅、關稅對一個國家的經濟是多麼的重要。

蕭雲貴當時和左宗棠等人討論過農商之間的問題,如今他又用同樣的話開導起楊秀清來,“兄長,以農立國是不錯。但小弟還聽到後面的兩句,以上富國、以軍強國。如今天下征戰,整備田地,鼓勵百姓們耕種固然重要,但田地就那麼多,要養活那麼多人,剩餘的還要繳入聖庫,能夠上繳的田賦也就那麼多,要是遇到個水患、蝗災的可能收入就會減少。正因如此,所以纔有了商賈之事。商賈是不生產,但他們度遠近、調餘缺,把物產豐富之地的貨物調到缺少的地方,讓各地的糧油百貨充足,從中產生錢利。一個地方要是農事繁榮了。必定會帶來商賈繁榮,商賈繁榮了咱們就可以開徵商稅。有了農稅和商稅一起。何愁我們天國不富?”

其實這道理很淺顯。除了農稅就是商稅,楊秀清也聽得明白,但他皺眉道:“可如此一來勢必會讓人有了私產,如今百姓們支應用度都在聖庫,尚能擁護天國,要是百姓們都不靠聖庫過活了。天國該如何自處呢?況且咱們舉義之時,打出的旗號便是有田同耕,有衣同穿,有錢同使啊。如此新政便會亂了咱們的大政根本。”

蕭雲貴搖搖頭道:“兄長看得極準,雖說咱們舉義之初打出的旗號卻是天下一家,但自古以來,天下熙熙攘攘皆爲利,這私產是無論如何也禁絕不住的。小弟這次回京乃是走陸路而來,沿途只見各鎮、各村雖有兩司馬聖庫,但百姓們過得並不太好,沿地防軍大都是吃黑豆、米糠等雜糧。小弟也和當地的百姓們閒聊過,發現百姓們種田所得全都要繳入聖庫,每家每戶再無一點剩餘,是以百姓們種田興致不高,而且聖庫分配之時便是但有所需皆可支取,也不論勤勞和懶惰之分,是以幹好幹壞都一個樣,反正錢糧米油照領,而聖庫所入卻日漸稀少,總有一日會坐吃山空的。”

楊秀清漸漸坐不住了,他站起身負手踱了幾步後說道:“這些地方的兩司馬大大的失職,也不知是如何御下的,改天要下個詔諭,讓各地兩司馬嚴查偷奸耍滑偷懶者,讓每戶按分田多寡如數納糧上來,但有缺斤少兩者一體獲罪!”

蕭雲貴皺眉道:“兄長,此策並非長久之計,百姓勞累一年,最終到手之物空空如也,就算法令再強,也難以催動生產。小弟想着不如就在蘇南搞個試點,試行新政,田地咱們照樣分下去,只是百姓不再由聖庫供養,而是按收入的一成繳入聖庫,其餘所獲皆歸百姓所有。而納入聖庫的一成錢糧除了地方上的支應之外,其餘的繳到蘇南總聖庫。除了農稅之外,蘇南還要鼓勵商業、工業。蘇杭茶絲盛行,若是不發揮此等物產優勢,未免有傷天和,一旦商賈繁茂起來,我們便可收取商稅。還有上海海關,也可收取外夷的商稅。小弟估計要是在蘇南實行新政一年之後,蘇南一地每年可向天京繳納兩百萬兩的。若是蘇南新政行之有效,不妨再在全國推廣。”

自從到了天京之後,總聖庫便交給了翼王石達開打理。太平軍沿途劫掠清軍府庫、富戶得來的兩千餘萬兩銀子雖然是比鉅款,但數月下來,天京城內的王爺侯相們大興土木,花錢如流水一般。城內百萬軍民每日開銷都是一筆鉅款,饒是翼王石達開精明幹練,掌管聖庫之後,一直都精打細算着花用,但聖庫還是一天天的縮水下去。

而各地收繳的錢糧都只夠地方支應,上繳天京的並不太多,像湘鄂等地戰場,還需要天京調撥錢糧前去支援的。說起天京聖庫的進項來,最大的一筆還是西王東征時留給天京聖庫的一百二十餘萬兩銀子。

是以楊秀清到不關心別的,但聽到蘇南實行新政後,每年可像天京繳納兩百萬兩銀子,這倒是讓他怦然心動。

“一年就可繳兩百萬兩銀子?”楊秀清有些驚異的問道:“施行新政後,蘇南一地三府十五縣就真能繳這麼多稅賦麼?”

蕭雲貴知道楊秀清心動了,趁熱打鐵道:“這是自然,小弟已經着人細細點算過,新政之後,商賈廣來,加上外夷商稅,蘇南除了自己地方上支應之外,當可上繳兩百萬兩的錢糧給天京。”

對於這上繳的兩百萬賦稅蕭雲貴還是有信心的,僅上海海關歷史上英國人赫德掌管海關後,在1861年時,海關關稅就達到了四百九十五萬兩之巨,雖然如今上海的商貿還沒那麼繁華,但西殿施行新的海關政策後,應該可以達到三百萬兩以上。還有蘇杭寧波等地的農稅、商稅算上,蘇南之地可挖掘的潛力還很多。因此蕭雲貴許諾一年上繳兩百萬兩銀子給天京也不算誇海口。

至於白白給天京兩百萬的銀子,蕭雲貴雖然覺得心痛,但這是必須的,地方向朝廷交錢糧自古以來都是如此,你蘇南想要換得天京的支持搞新政,這些是必須花的代價,除非現在西殿就扯旗造反,但眼下蘇南非常需要一個安定的環境來搞發展,蕭雲貴並不希望這個時候和天京翻臉,這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所以花兩百萬兩買個耳根清淨,買個天京的定心丸,買個東王的鼎力支持還是非常划算的。

楊秀清聽了蕭雲貴的話後,沉吟起來,蕭雲貴繼續煽風點火道:“小弟在江北的眼線稟報說,江北清妖開始搞了個厘金捐稅之策,凡是過往的商賈,清妖都是一兩中徵收一釐的稅金,據聞此策施行之後,清妖錢糧頗多,小弟只怕咱們再不迎頭趕上,聖庫錢糧枯竭,這戰就沒法打下去了啊。”

楊秀清哦了一聲,點點頭道:“朝貴所言有理,打仗歷來打的都是錢糧,咱們天國如今已然定都開府,也就不能像之前那樣,打到一地收繳一地,總該廣開源路,吸納錢糧入聖庫纔是。”說到這裡楊秀清一拍桌案道:“好!我楊秀清就支持朝貴在蘇南搞新政,回頭你把新政的章程弄一個上來,天王、百官那邊爲兄和你一道去說。”

蕭雲貴大喜,馬上躬身一禮道:“多謝兄長鼎力支持,小弟一定不負衆望,定把蘇南治理得妥貼。”

楊秀清拍了拍蕭雲貴的肩頭笑道:“就這麼說定了,只是你可不能爲了收繳兩百萬兩銀子交聖庫而去擄掠百姓喔。”

蕭雲貴也笑道:“小弟不敢勒索百姓,相信蘇南新政後,百姓過活只會比從前要好,兄長你放心好了,小弟也是苦出身的人,斷不會魚肉百姓的。”

楊秀清嗯了一聲,舉起酒杯喝了一口,又問道:“政事咱們說得差不多了,軍務如何?西殿下一步可是要進兵閩贛兩省了?”

蕭雲貴看着楊秀清喝酒,心中不禁暗暗感嘆,天國這些大佬們對屬下說要禁酒,可自己卻躲在王府內喝酒,真是不公平啊。但聽得楊秀清問起兵事,急忙搖搖頭道:“西殿兵馬新克蘇南,而且蘇州、上海、杭州等役死傷頗重,小弟想讓兵馬休整些時日,招納些新兵加以習練,並穩固蘇南地方。況且冬日到來,也不利進兵,便想待開春後再行征伐。”

楊秀清微微有些失望的道:“如今閩贛清妖江忠源、李廷鈺新敗,爲兄還想着派北王或是翼王提兵入閩贛,你西殿派兵策應,只要閩贛一下,兩廣可傳檄而定,天國疆土便可大大增加。”

蕭雲貴一直視閩贛爲自己下一個目標,自然不大願意北王或是翼王染指,當下說道:“兄長明鑑,閩贛清妖新敗,無力北犯,但江北清妖氣焰囂張,清妖囤積江北,對天京虎視眈眈總不是個事,小弟以爲當出兵蘇北、鄂皖兩省纔是保守天京要旨。閩贛兩地開春後,當可攻取。”

楊秀清哦了一聲,斜睨了蕭雲貴一眼道:“你的意思是讓天京出隊打清妖重兵囤積的皖鄂、蘇北?”。)

第271章 無間之道第109章 風箏之線第308章 美國商人第528章 談判前提第194章 留城誘敵第130章 民心已變第200章 一廂情願第328章 纏足剪辮第271章 無間之道第520章 戰後檢討第245章 錢江軼事第138章 出人意料第52章 打草驚蛇第738章 義務未完第698章 尸位素餐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194章 留城誘敵第695章 父子夜話第492章 意外衝突第260章 寧波海戰第198章 厘金之策第625章 冒險偵查第484章 商業金融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421章 還有後招第373章 攻陷廟街第237章 接舷之戰第14章 領兵突陣第601章 助紂爲虐第672章 處暑之役第199章 班門弄斧第599章 聯軍困境第540章 興安靈渠第632章 氣急敗壞第303章 減租減息第5章 西王宴客第498章 初至上海第310章 近衛軍事第307章 新政諸事第10章 奉天誅妖第373章 攻陷廟街第128章 信仰頓悟第210章 吳淞水戰第45章 投鼠忌器第273章 作鳥獸散第638章 目瞪口呆第661章 繼續南下第74章 鮮廉寡恥第205章 壞事連連第137章 三桂寶藏第143章 上虞備用第21章 升斗小民第275章 再世爲人第72章 心中顧慮第267章 地方政權第637章 摸哨之戰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52章 打草驚蛇第535章 復興之路第619章 天寧寺外第385章 不拘小節第402章 禍水東引第644章 老舊戰術第305章 儒家基督第227章 杭州之戰第95章 明正典刑第662章 義民可用第507章 李丁送信第648章 遙不可及第199章 班門弄斧第658章 如意算盤第383章 家和事興第426章 追悔莫及第222章 運河水匪第120章 衡州奇景第103章 天王東王第491章 衝突之始第627章 改變部署第8章 密探齊出第130章 民心已變第185章 鄉官民團第570章 士無戰心第45章 投鼠忌器第571章 實現夙願第89章 封庫安民第78章 柳莊靈秀第590章 隨風搖擺第631章 被俘之後第64章 出隊瀏陽第629章 靜海雙塘第698章 尸位素餐第273章 作鳥獸散第401章 連鎖反應第264章 調查研究第536章 獨當撫局第569章 五華梅花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443章 傳位詔書第147章 各出奇謀第130章 民心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