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天王秀全

天王府東至黃家塘,西至碑亭巷,北至浮橋、太平橋一線,南至科巷。號稱“宮垣九重,建築崇宏”。宮城分內外二重,外稱太陽城,內名金龍城,外有城壕。太陽城正門爲天朝門,金龍城正門爲聖天門,正殿爲金龍殿。還有二殿、三殿,有穿堂直通後宮,最後爲後林苑,東西兩側有花園。

在蕭雲貴所處的後世歷史上,天王府後來成了南京總統府,但蕭雲貴老覺得此處風水有問題,不然爲何在此建立的兩代權利中樞都倒塌了呢?

在金龍殿上,蕭雲貴見到了天王洪秀全,和上一次在長沙見面不同,這一次天王頭戴龍鳳金冠,那金冠如古制兜鍪式,左右各一龍,其中近上立一鳳,盔頂豎一纓槍,四圍皆珠寶纓絡,冠額則繡雙龍單鳳,中列金字天王二字,一身明晃晃的黃緞袍,袍上繡龍九條,腳踏明黃緞靴,上繡金龍,每隻靴子上繡八條,很是光鮮燦然。只是龍袍和靴子上所繡的龍,每一條龍的眼睛都是一隻眼圈放大,眼珠縮小,如此怪異的龍蕭雲貴不是第一次見,因爲他身上穿的西王龍袍也是這般。

太平天國鄙視清代衣冠,認爲剃髮垂辮是“強加給人民的奴隸標記”,於是開始時着傳統戲裝(實則唐宋明漢族服裝)打仗,而將清代官服“隨地拋棄”,“往來踐踏”,並規定“紗帽雉翎一概不用”、“不用馬蹄袖”等。在太平天國永安年間,初步擬定冠服制度。攻下長沙後,“輿馬服飾即有分別“。定都天京以後,又作修改,並建立典衣衙。

太平天國將官服飾的冠帽有角帽、風帽、涼帽及帽額等制。角帽即爲朝帽上飾龍鳳圖紋。朝服分長袍和馬褂兩種袍爲圓領寬袖,上繡有紋樣,並以紋樣來區分職位。馬褂有紅、黃兩種顏色,並以顏色來區分職位。馬褂其實並非滿清獨有服飾,馬褂何時傳人中國,暫不可考。但有記載是開始於東漢,成立於三國,興盛於隋唐,演進之跡,大概與褲褶無異。滿清馬褂多用大袖對襟馬褂,而太平天國的馬褂卻是有所區別的。

而龍袍在太平天國內卻並非天王獨有之物,除天王可穿之外。其他官員須根據場合,低級官員絕對不着龍袍,但綴有龍紋的朝帽卻是大多數官員的首服。而各王也都着龍袍,只是身上所繡龍的數量有所區別,天王身上便是九條龍繡,東王少一隻爲八龍。其餘的依次遞減。有洪秀全發動起義時曾借上帝之口,稱龍爲“魔鬼”、“妖怪”,而後自己穿龍袍時,無法解釋,於是以將龍一眼射穿。謂之寶貝金龍來自圓其說,所以纔有如此怪異的龍袍繡紋出現。

蕭雲貴來到金龍殿時。洪秀全正和洪韻兒在對弈,見他到來,天王推枰而起,呵呵笑着下了玉階前來迎接。

蕭雲貴知道這個洪秀全故作親熱籠絡之舉,當下屈膝拜倒行禮,洪秀全呵呵笑着扶起蕭雲貴口中說道:“朝胞辛苦,朝胞辛苦,來坐下說話。”

洪韻兒也笑語盈盈的跟了下來,三人在殿上紅綢交椅上坐定,洪秀全笑着說道:“朝胞下長沙、克衡陽、奪武昌、佔金陵,如今又克復蘇南,爲我天國開疆拓土,所當者破,所擊者服,實乃我天國第一戰將,今日回京本該親自出迎的,只是聽聞天父臨凡,爲兄只得在府中等候,只怕天父召喚,朝胞莫怪。”

蕭雲貴急忙起身抱拳道:“小弟不敢,天王日理萬機,心中還惦念小弟,小弟與有榮焉。”

洪秀全呵呵笑着看了看洪韻兒跟着說道:“看看咱們的西王,跟着胞妹你多時,也學得文縐縐的了,也不是當初那隻知道廝殺衝鋒的西王了啊。”

蕭雲貴微微一笑說道:“二兄,多虧了宣嬌,小弟才能多識些字。”

當下洪秀全非常熱情的和蕭雲貴聊起了家常來,所問多是起居飲食,偶爾問道軍政事也只是簡略帶過。

越聊蕭雲貴心中就越有疑竇,這洪秀全怎麼看都不像是太平天國的天王,倒像是後世那種囉囉嗦嗦的宅男大叔,家長裡短的說個沒完,還不時說些拜上帝教的教義,讓人很是看不起。而且談話之時,洪秀全換了三種茶水,吃了五樣小點,用香湯浴巾敷了三次臉孔,生活倒是極爲講究,已然沒有了當年金田舉兵的雄風。

隨後蕭雲貴轉了話題,說起清軍被俘將官的處理,洪秀全只道:“此事你和秀胞議辦即可。”

蕭雲貴又說起蘇南新政之事,洪秀全卻搖頭道:“朝胞啊,咱們的教義中也說了,天下一家,平等無貳,咱們要建立的是有錢同使、有衣同穿,有田同耕,天下爲公的盛世,要是蘇南新政搞出些不三不四的東西,那咱們與清妖何異?此事朝胞思慮欠妥了。”

蕭雲貴一呆,看來這洪教主中基督教平等觀念的遺毒甚深,空想着建立遠古那種天下爲公的盛世,但偏偏他自己又做不到堯舜禹湯的聖人公允,自己躲在深宮之中奢侈淫靡,外面的百姓卻還在吃黑豆米糠,自己還有臉說天下爲公?

當下蕭雲貴也不願多和他費脣舌,須知洪教主脾氣又硬又臭,楊秀清時常勸不動只能動用天父下凡這個大殺器才治得住他,自己可不能再隨便搞天兄下凡,是以也不必多說什麼,說了也是無用,洪秀全不會聽的。

當下又說起出兵北上之事,這次洪秀全倒也沒有什麼異議,口中說道:“朝胞啊,軍中之事你和秀胞議處便是了,你打仗了得,也要多多分擔秀胞肩頭的擔子,多替他擔待些軍務,正胞、達胞北上之後,一體讓你節制江北兵事也可,但你就是要得挑起擔子來,別事事都去煩着秀胞,秀胞肩上擔子重,軍事你做主便是了。”

洪秀全輕輕幾句話到讓蕭雲貴微微吃了一驚,這宅男大叔原來不是傻啊,他心裡清楚得很,要是自己沒有和楊秀清穿同一條褲子,他這幾句話就會激起自己去爭奪楊秀清兵權的心思來,這洪教主還真不可小覷。

但蕭雲貴也不傻,會充當洪秀全的棋子衝到前面去和楊秀清爭兵權,當下躬身道:“二兄教訓得是,只是小弟肚腸還嫩,還需多聽二兄、四兄的言語。軍中之事小弟卻有些法度,但正胞、達胞領軍之纔不在小弟之下,稍後多和正胞、達胞互相指證便是,倒也不必讓小弟去節制各路兵馬。”

見蕭雲貴不接這個燙手山芋,洪秀全哦了一聲,也不再強求,又問道:“聽聞你在上海和西夷人等多有接觸,他們也是信奉天父皇上帝的,那些洋兄弟可知道朕?”

蕭雲貴答道:“天王威名四海傳播,西夷人等自然是知道的,這次小弟回京,他們還送了不少貢品,讓小弟轉獻。”

洪秀全臉上高興起來,笑眯眯的道:“這些洋兄弟們真是有心了,何不讓他們一起進京來,朕也好和他們論論教義?”

蕭雲貴和洪韻兒對望一眼,兩人心中均想,誰敢讓他們來啊,要是雒魏林這些洋教士聽了你洪教主那種稀奇古怪的教義,不瘋了才見鬼。

洪韻兒接口道:“兄長,那些在上海傳教的教士多是別的教派的,教義和我們的多有不同,貿然讓他們來天京,只怕宣揚些不知所謂的東西,對天國軍民百姓不好。小妹如今還在教化他們,待他們轉投我教義之後,再讓他們進京好了。”洪韻兒連忙把洪秀全這個念頭打消,洪韻兒在西殿進行的太平基督教改造還算初有成效,各國教士也只當是基督教在中國的一個變化支派,尚能接受,但洪韻兒知道他們絕對不能接受洪秀全這種古怪教義,更不能接受洪秀全以上帝第二子自居。所以堅決不能讓洋人到天京來,否則一見面必露馬腳。

西殿的傳教典官都是洪韻兒一手教導出來,西王夫婦兩在西殿軍中便是天神一般的人物,且不說西王有天兄附體,就是洪韻兒天父之女這個身份也挺嚇人,是以洪韻兒在西殿進行的教義改革還是比較順利的。其實說實話,整個太平天國之內,除了洪教主之外,沒人真正弄明白這個教義,假如馮雲山還在他或許算一個,但南王已經去世,深明教義的只有洪教主一人了。天國軍民們內心深處覺得拜上帝和拜菩薩其實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就好像前面說起的惡龍之事,有時候洪秀全自己都難以自圓其說,洪韻兒更改教義也就被大傢伙認爲是教義的一種完善,便沒人深究到底和天京的教義有什麼區別。

洪秀全聽了洪韻兒的話後,點點頭道:“小妹說得也對,那就由小妹你多多教化洋兄弟們,須知天父皇上帝在我上古中華便信奉的了,這邊纔是正宗之教義,雖然西夷人等學了些鳳毛麟角過去,弄了不三不四的教義出來,但咱們也不能鄙薄於他,正所謂有教無類,還是該當多多教化,讓他們迴歸征途。”

洪韻兒聽了洪教主的大話,強忍住笑,正色道:“兄長,這有教無類之語似乎是孔丘之言啊。”

ωwш★тtκan★¢ 〇

洪秀全面色微微有些尷尬,他畢竟是讀了十幾年孔聖之書出身的人,有時候孔聖的話還是會忍不住說出口來,這是習慣使然。

洪韻兒接着說道:“兄長,聽聞天父下凡來傳旨,要我等不能盡毀古書,其實小妹覺着像四書五經、孔孟之書很多還是可以留着的,就算不能留,但很多言語都滲入咱們骨子裡去了,只怕是去也去不掉的,索性大方些,准許保留這些書吧。”

第563章 初次衝突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726章 等待援兵第709章 淨身出戶第658章 如意算盤第2章 磐陀石上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533章 西王任務第330章 學子之心第388章 聯結恭王第101章 反之而行第324章 海禁海貿第105章 波詭雲譎第613章 三座大營第652章 甕中之鱉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651章 作壁上觀第624章 明戰暗戰第658章 如意算盤第251章 招商總局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79章 一馬一獐第644章 老舊戰術第659章 機會來了第716章 爲己而戰第384章 不必自拔第684章 養寇自重第698章 尸位素餐第338章 清軍部署第736章 細細紅線第327章 產業革命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581章 聯軍登陸第640章 開始進攻第231章 投其所好第524章 三名副使第100章 推心置腹第441章 秀宮密議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88章 分離之意第206章 當機立斷第424章 北王謀事第538章 出兵援桂第366章 侵略如火第672章 處暑之役第712章 書房秘聞第344章 漁人之利第569章 五華梅花第17章 奪門之戰第7章 爲何要反第99章 冤冤相報第330章 學子之心第93章 出鎮北路第275章 再世爲人第16章 喬裝賺城第731章 旗鼓相當第696章 北伐檄文第267章 地方政權第527章 各得所求第437章 一石二鳥第156章 定都之議第596章 風雲突變第736章 細細紅線第476章 太后恩典第412章 披荊斬棘第720章 孤不能安第436章 攻心爲上第669章 回國人選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740章 是戰是和第570章 士無戰心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350章 西王回府第193章 奉命撤軍第72章 心中顧慮第724章 定國之後第111章 遲早之事第302章 田畝均制第575章 視察海關第91章 難以抉擇第213章 清軍登岸第280章 越俎代庖第332章 蝴蝶歷史第407章 拉幫結派第397章 兵移湖州第286章 天王秀全第448章 各懷鬼胎第226章 活寶夫妻第599章 聯軍困境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85章 爲何哭泣第468章 冤也不冤第268章 互爲互補第624章 明戰暗戰第122章 祈禱氣運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60章 天國十誤第613章 三座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