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連夜出隊

後世歷史上,除了小刀會在上海發動起義佔領過上海之外,太平天國曾經三次攻打上海,1860年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後,按照太平天國高層的決定,忠王李秀成乘勝揮師東征蘇、常,並進圖上海,但李秀成擊破洋槍隊後,在城下遭到英法和清軍的聯合阻擊,數日未克,後來嘉興告急而不得不撤退。1862年二攻上海,李秀成自杭州率軍北上,再次進軍上海。但在寶山和高橋接連受挫,只得後撤。同年三攻上海,李秀成在蘇州接到嘉定、青浦等地相繼失守的報告後,立即集結精銳三圖上海,5月14日,率軍由崑山至太倉,17日重創清知府李慶琛部5000餘衆,即派軍進逼寶山、吳淞,親率大軍攻佔嘉定、青浦等地,但最終還是沒能攻佔吳淞、寶山等地,在洋人猛烈的炮火下,太平軍損失慘重,最後只得放棄。

研究過太平天國失敗原因的蕭雲貴知道,太平天國當年在小刀會起義的時候,未能及時應援和小刀會合兵一處是一個重大失誤。上海做爲華中地區唯一的貿易港,其地理位置比其他四個開埠港有着無與倫比的優勢,歷史上清軍在國庫匱乏的情況下,正是靠着上海繁華的商業和貿易,靠着進出口的關稅,維持了江南大營的錢糧,後期更是淮軍直接的錢糧來源,同時上海港還在漕運不通的情況下,做爲海運的大港,承擔起了江南錢糧往北海運的基地,在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上海港更是直接成了英法美等列強援助清軍武器的直接貿易港,英法美等列強組成的洋槍隊也是直接到上海後,開始參加鎮壓太平天國的戰爭。 . .

所以上海在後期成了李秀成的眼中釘。不惜三次攻打,但無奈最好的時機已經過去,李秀成始終無法攻克吳淞和高橋兩地,完成對吳淞口的封鎖,上海城得到自黃浦江而來的貨船、商船支撐,有着源源不斷的軍火和兵員,始終攻不下來。

高橋,一名清溪,位於上海東北部,三面環水。與吳淞隔江對峙,扼吳淞口之咽喉,地勢衝要。明成化、弘治間,已成市集,商賈頗盛。民國年間。又隸上海特別市,商業更勝。以其地理位置特殊。無論是太平天國戰爭。還是後來的解放戰爭,高橋均爲兵家必爭之地。

大帳內周立春說完之後,蕭雲貴點點頭道:“周老英雄和青浦義軍對上海地理熟悉,可爲嚮導,但周老英雄可知吳淞、高橋等地清妖部署?”

周立春搖搖頭說道:“吳淞炮臺當年就曾經和英夷大戰過,官軍提督陳化成就是戰死在吳淞炮臺。當年英夷進兵之時。陳提督調集數千兵馬、火炮兩百餘門鎮守吳淞,沿黃浦江口西岸發動民夫修築土城達十餘里,上築火炮土墩,加固東西炮臺。當時老漢還年青。也算是一個民夫頭頭,所以知曉當時吳淞佈置。但英夷船堅炮利,陳提督戰死後,所修築的炮臺、土城大半被毀,土城至今也沒有恢復原貌,但吳淞和高橋的炮臺還是被官府修復。年前老漢走了一趟沙船到崇明買米糧,只見到吳淞、高橋炮臺都有官軍駐守,估摸着該各有數百官軍把守炮臺,有多少炮和兵馬,細數上不知。”

蕭雲貴摸着下巴沉吟起來,心中把那搞鬼的清妖又罵了一遍,要不是有人搞鬼,他圍攻蘇州、杭州之時便可以聯絡小刀會在上海起義,兵不血刃的就可以佔了上海,到時候什麼吳淞、高橋這些炮臺,還不是望風而降,哪用得着他現在還要先打吳淞、高橋這些地方?

“兵貴神速,林啓榮、周立春二位爲一路,領兩千兵和一千青浦新軍,下半夜進兵寶山、吳淞,李天熙、陳知命爲一路,和青浦義軍將領領兵兩千和青浦新軍一千,進兵周浦、川沙、高橋。明日一早,我會率領剩餘兵馬和李左車、唐二牛部猛攻上海城南、城西,以爲疑兵,讓清妖首尾不能相顧。你們兩部要迅速攻下吳淞、高橋等地,之後便要即刻修築營壘,加固炮臺,等候我的將令。”蕭雲貴緩緩說道:“現下還有些功夫,大家下去讓兵卒休息,子時出發。”

諸將轟然起身領命,便各自準備離開,卻沒想到周秀英忽然說道:“西王,你忘了給我將令了。”

蕭雲貴轉頭看了看那莽姑娘,他不是忘了安排她任務,而是故意的,這小娘皮太過莽撞,怕她衝動壞事,還是跟在自己身邊好些,反正洪韻兒到來,她麾下一定會跟着錦繡女營,這丫頭還是和女營的女兵在後面煮煮飯、補補衣、照顧傷兵好些。

當下蕭雲貴溫言道:“你才受罰,不宜出隊,現下本王的王娘洪宣嬌也到了,你還是歸到西王娘手下女營好些。”

周秀英還沒明白女營是做什麼的,但想女營既然單獨成營,也該能有仗打,和姐妹們一起殺清妖也不錯,況且自己被打了三十軍棍,現在還騎不得馬,行動也不方便,就放棄了跟着父親出隊的念頭,一心歡喜的答應去女營。

周立春摸着鬍鬚呵呵笑道:“還是西王想得周到,這野丫頭再和義軍的大小夥子們廝混在一起,只怕日後嫁不出去了。”

周秀英嬌嗔道:“阿爹,你胡說什麼?”衆將聞言都是笑了起來,只是太平軍現在還在實行男女分營,也不能成婚,林啓榮等將心裡知道此事,但也不點破,跟着一起發笑。

諸將離開之後,蕭雲貴閉目養了會兒神,又想起小關刀沐英紅來,那小娘皮也不知道吃了什麼,竟然如此豐滿,想到這裡又起了去審問沐英紅的念頭,但隨即一想,洪韻兒這四眼妹來了,也不好下手。這四眼妹也太過霸道,自己是說過想和她談戀愛的事,但談來談去就連嘴都不讓親一下。也不讓自己親近別的女子,這不是要把自己活活憋死嗎?不行,得想個折,自己是個正常的男人,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不能被四眼妹給逼進死衚衕,結果就是吊死在一棵樹上。

胡思亂想一番之後,蕭雲貴迷迷糊糊的靠在椅背上睡去,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耳邊傳來洪韻兒的呼喚聲。蕭雲貴勉強睜眼望去。只見洪韻兒在身前低聲喚道:“喂,醒醒啊。”

蕭雲貴還沒清醒過來,以爲還是在夢中,一把拉住洪韻兒的手道:“韻兒,今晚留下來陪我。”

霎時間洪韻兒的臉上飛起一大片紅霞。跟着低聲怒道:“你清醒一點,還有旁人在呢。”跟着狠狠的在蕭雲貴手臂上擰了一下。掙脫蕭雲貴的魔爪。轉到一旁站着。

一陣劇痛襲來,蕭雲貴略略清醒了一些,擡眼望去,只見帳內除了洪韻兒外還有雒魏林、麥都斯兩個英國傳教士,兩人微笑着看着西王夫婦,似乎對西王夫婦這種親暱的舉動不以爲意。想想也是,洋人可比這時候的國人開放多了。

蕭雲貴面不改色的直起身子來,活動了一下微微有些麻木的手腳,一本正經的說道:“兩位神父還不去休息是有什麼事麼?”

雒魏林微微躬身說道:“西王閣下。這次我和麥都斯神父到來,除了和晏瑪太神父有同樣的目的外,我們英國公使文翰勳爵還託我們前來傳達幾句話。文翰勳爵說,目前上海的局勢還是清廷官府控制,英國還是會保持中立不便,但前提就是英國的租界、商人和傳教士的利益都不受到侵害,希望西王閣下能保證先前簽訂的條約。同時文翰勳爵還說,清廷花錢僱請的僱傭軍裡面雖然也有英國人蔘加,但他們和英國政府無關,那些人都是志願者,都是爲了金錢而做事的人,請西王閣下能夠明白。假如西王能夠在短時間內擊敗清軍,佔領上海,文翰勳爵很樂意和西王閣下討論後續的合作事宜。但假若上海的局勢一直持續混亂下去,導致大英帝國的商業利益受損的話,英國是不會坐視不理的。”

蕭雲貴哦了一聲明白過來,文翰勳爵這隻老狐狸,他一邊和法國、美國穿同一條褲子,派出武裝人員干涉戰事,一邊又不想得罪太平天國,所以兩人才會揹着晏瑪太等人,又轉回來單獨見西王。至於那些參加僱傭軍的英國人是什麼人,蕭雲貴用屁股都能想到,他們就是英國殖民地的僱傭軍,以印度阿三最多,蕭雲貴纔不相信這些人沒有文翰勳爵的許可,會帶着大英帝國的武器參加到僱傭軍裡去。

文翰這是在考驗太平軍的實力,要是太平軍能在這支僱傭軍手上奪走上海,說明太平軍具備了擊敗清軍,統一全國的實力,和太平天國合作下去那是自然的。但要是太平軍久攻不下,說明太平軍實力不濟,是難以打敗清軍統一全國的,那麼英國自然會拿太平軍做爲誘餌,迫使滿清吐出更大的利益後,轉而支持滿清政府。

蕭雲貴沉吟片刻後道:“你們明天回去告訴文翰勳爵,讓他警告那些參加僱傭軍的英國人,只要他們敢向我們太平天國動武,我們太平天國會堅決回擊,而且若是抓到這些俘虜的話,我們會按清妖俘虜的待遇來對待他們。忘了告訴你們,我們抓到清妖俘虜,一般都是殺頭的。請文翰勳爵告誡那些人,儘快離開僱傭軍,否則我們的利刃是不會顧及他們是哪國人的。最後,告訴文翰勳爵,一個月之內,我會完全控制上海的局勢,等我進了上海城之後,會親自拜訪他商談後續合作的事,不過我也會拜訪法國、美國的公使。”

雒魏林和麥都斯都吃了一驚,沒想到西王的回覆會如此強硬,雒魏林急忙說道:“西王閣下,我們和貴軍有條約,保障一切英國人的在華利益,按照《江寧條約》約定,英國人在中國犯罪,只能交給英國審判,如果有英國人被俘,還是請西王把人交給英國領事館審判定罪爲好。”

蕭雲貴一拍腦門道:“是啊,我怎麼忘了這事兒。”兩個傳教士聞言,心中暗暗鬆了口氣,蕭雲貴接着淡淡的說道:“那好吧,我就吩咐我的士兵,不要留下俘虜好了,在戰場上一律當作敵人殺掉,這樣就不存在什麼移交罪犯的問題了。”

雒魏林大吃一驚,麥都斯忍不住大聲道:“西王閣下,你不能這樣。”

蕭雲貴猛的一拍桌案喝道:“你們回去告訴文翰勳爵,做我西王的朋友,我會像和煦的春風般待他,要是做我的敵人,我會讓他感到嚴冬的殘酷!我一定會下令不留僱傭軍俘虜的,我不管他是哪一國的人,在戰場上,我眼裡只有敵人和死人之分!”(。)

第380章 西王駕臨第549章 全軍覆沒第295章 三寸鬢角第571章 實現夙願第196章 無奇不有第448章 各懷鬼胎第675章 故人黃鶴第140章 勢如破竹第216章 智慧獵槍第151章 殺與不殺第468章 冤也不冤第724章 定國之後第701章 日暮西山第527章 各得所求第543章 決死而戰第41章 山腰夜戰第200章 一廂情願第285章 北翼排兵第712章 書房秘聞第594章 神秘來客第601章 助紂爲虐第433章 大軍逼近第400章 廣東起事第461章 坐以待斃第521章 穩定戰線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384章 不必自拔第437章 一石二鳥第615章 唾面自乾第129章 喚醒民魂第246章 興王十二第394章 對日合作第462章 聊表心意第322章 宗族勢力第312章 古城新風第399章 湘軍出征第580章 聯軍等待第683章 不屈定海第636章 蓄謀已久第486章 進兵之忌第669章 回國人選第110章 不成體統第127章 湘江大捷第509章 詔書新衙第308章 大捷之後第51章 守險守陴第588章 隨即釋懷第421章 還有後招第91章 難以抉擇第241章 無理要求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267章 地方政權第131章 圍魏救趙第409章 好壞之間第184章 又現人才第388章 聯結恭王第445章 依蘭到手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664章 電報大樓第559章 親人團聚第375章 粵省借兵第307章 新政諸事第263章 廈門撤兵第333章 外籍教官第462章 聊表心意第528章 談判前提第621章 討價還價第642章 兩虎相爭第581章 聯軍登陸第308章 美國商人第670章 如何自保第730章 也都擁有第586章 大偵察隊第218章 不測風雲第297章 大義名分第374章 偶然接觸第166章 夜戰突圍第274章 避走西路第142章 御前侍衛第554章 中風前症第23章 長沙鉅富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134章 洞庭霧霾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139章 天降奇石第93章 出鎮北路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212章 請君入甕第247章 互相試探第276章 與國無關第546章 放虎歸山第527章 各得所求第501章 應有此報第642章 兩虎相爭第581章 聯軍登陸第577章 實業聯合第298章 開府六部第547章 桂林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