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又現人才

洪韻兒的話讓蕭雲貴震動很大,一剎那他內心裡開始明白過來自己需要保護的是什麼東西,或者說自己這麼辛苦打仗是爲了什麼。在他眼中什麼振興中華,復興漢人,那都是遙不可及的事,要知道後世經歷了北洋軍閥混戰、民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朝鮮戰爭之後,才勉強能說實現了振興中華,這個過程經歷了近百年,犧牲了無數英烈才辦到的,蕭雲貴心裡不確定自己能辦到無數英烈花了數十年時間才辦到的事,他也不奢望自己能像後世網絡上的小說那樣,在短短的時間裡就能統一全國,擊敗列強。

從一開始穿越到現在,他做的所有事都是順應蕭朝貴這幅身軀帶來的身份和任務而動,他的目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小命而已。他不在意利用了誰,矇騙了誰,因爲誰也不知道他內心裡的真是打算,說白了他是爲了自己。

當洪韻兒那句“我是怕你遇上什麼意外,那這個世上我就再沒有可以說話的人了。”入耳之後,蕭雲貴才知道,自己不能失去眼前的這個女人,她是這個世上自己最親近的人了,她能把自己看作唯一信賴的親人,自己又何嘗不是呢?從這一刻起,蕭雲貴在內心的打算里加上了洪韻兒,他是爲了自己和洪韻兒在戰鬥,別的宏圖大志都太過遙遠,他奢望不起。. .

蕭雲貴忍不住握緊洪韻兒的手說道:“韻兒,我發誓,我會一輩子保護你,就像保護我自己一樣。”

洪韻兒眼圈微微一紅,報以一笑道:“原來直到現在,你才覺得應該保護我了?”

蕭雲貴不好意思的乾笑兩聲。輕輕將她攬入懷中道:“你說得對,這個世上只有我和你纔是最親近的人,你不能失去我,我當然不能失去你。”

洪韻兒有些害羞起來,輕輕掙脫他的懷抱,微微笑着說道:“好了,別肉麻了,繼續說我的幾件事吧。找到傅善祥是第一件,第二件就是我從麥都斯那裡打聽到幾個大名鼎鼎的人物,這幾個人都在上海。只要我們找到他們,盛情邀請他們一定會加入我們的。”

蕭雲貴哦了一聲問道:“是什麼人物?”他知道自己的歷史知識遠不如洪韻兒紮實,他實在想不起來上海還有什麼大名鼎鼎的人物。

洪韻兒笑嘻嘻的說道:“李善蘭、王利賓、華衡芳和徐壽三個。”

蕭雲貴皺眉道:“這四個人似乎聽說過,好像都是這個時候有名的學者吧。”

洪韻兒點點頭,便開始講述四個人的身份來。李善蘭。原名李心蘭,字竟芳。號秋紉。別號壬叔,浙江海寧人,是近代著名的數學、天文學、力學和植物學家,創立了二次平方根的冪級數展開式,各種三角函數,反三角函數和對數函數的冪級數展開式。這是李善蘭也是19世紀中國數學界最重大的成就。咸豐初年,旅居上海,1852年在上海墨海書館與英國漢學家偉烈亞力合譯歐幾里得《幾何原本》後9卷,完成明末徐光啓、利瑪竇未竟之業。

這墨海書館是1843年英國倫敦會傳教士麥都斯、美魏茶、慕維廉、艾約瑟等在上海創建的書館。書館坐落在在江海北關附近的麥家圈。緊靠基督教倫敦會總部。李善蘭一直在書館內和洋人打交道,苦心鑽研學問。

和李善蘭一起的還有一個叫王利賓的人,此人乃是清道光二十五年生人,字仲薇,號蘭卿,十八歲縣試第一,秀才出身。王利賓還有個外號叫“長毛狀元”,清同治元年,據傳他以黃畹之名上書太平天國,從戰略上爲太平軍獻策,後來東窗事發,他的陳條落入清軍手中。被清廷發現後,王利賓只得亡命香港,易名韜,字仲弢,號天南遁叟。此人乃是近代著名的洋務政論家、中國新聞業之父。

雖說後世有學者對王利賓到底是不是黃畹有過爭議,但事實上王利賓是被清廷通緝之人,這一點無可辯駁,他早年跟隨麥都斯翻譯《聖經》,也同情太平天國起義,化名黃畹上書一點也不奇怪,也難怪清廷的人懷疑是他。

華蘅芳乃是江蘇無錫縣盪口鎮人,字若汀,中國清末數學家、翻譯家和教育家。徐壽乃是無錫人,字雪邨,號生元,是我國近代化學的啓蒙者。這兩人在後世歷史上受曾國藩邀請,轉辦安慶軍械所,負責建築工廠,安置機器,後來又幫李鴻章建了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兩人可謂是中國近代工業的先驅。

徐壽和華衡芳乃是學友,他們常在一起,共同研討遇到的疑難問題,相互啓發。1853年初,兩人結伴同往上海探求新的知識,他們專門拜訪了當時在西學和數學上已頗有名氣的李善蘭,李善蘭也很欣賞兩人學習的態度,加上太平軍攻略蘇南,外面戰亂紛紛,兩人就在墨海書館留了下來。

聽完洪韻兒冗長的介紹,蕭雲貴摸着下巴說道:“看來洋鬼子還是做了些好事的,在上海辦的書館和教會學校就很不錯,這些書館和教會學校還是替我們國家培養了不少人才的。”

洪韻兒輕嘆一聲說道:“可惜啊,現在能像李善蘭、華衡芳這些人那樣,放棄考八股文,放棄滿清官位,潛心研究學習西洋科學的人可謂是鳳毛麟角,像近代中國留學生之父容閎也要明年才從美國學成歸來。現在大部分的讀書人啊,還是想着讀八股、考科舉、做大官、撈大錢。”

蕭雲貴嘿嘿笑道:“既然我們倆來了,就要改變一下,我想等攻下上海之後,選送一批十多歲的青少年出去留洋,不管我們將來造反能不能成功,也算灑下一批種子。還有既然王利賓擅長時論,我們可以辦辦報紙,一來賺點零花錢,二來可以引導我們佔領區內的輿論風向,三來就是像舊儒學開炮,以你洪韻兒擅長的辯論,好好給那些腐儒上上課,告訴他們儒學不是像他們那樣玩的。”

洪韻兒笑了笑說道:“你就會安排事情給我做,詔書衙那邊我都出了好幾本書了,不過你還別說,像《揚州十日紀》這些書一發出去,倒是很快賣完了,南京那些死硬派的讀書人看了之後,有不少人也不太和我作對了,只是還有少數人說我們是切辭狡辯,後來我說這些書稿乃是東瀛扶桑國傳回來的,他們才閉上鳥嘴。這些讀書人啊,中滿清遺毒太深,一時半會兒很難改造,我也在琢磨着有什麼好的辦法來做我們的喉舌,辦報紙這個方法不錯,可以一試。”

蕭雲貴點點頭說道:“至於李善蘭、徐壽、華衡芳這些人,可以招攬過來辦學校,開工廠,上海和西方洋人接觸得多,說不定還有像李善蘭、徐壽這些一樣的人,我們都要招攬過來,還有那個容閎,既然他明年就回國了,也不能放過,總之只要是人才,我們就用,還要大膽的用。”

洪韻兒不知想到什麼,眉頭微微一皺說道:“可惜啊,南京的天王和東王他們要是能和我們想的一樣就好了。”

蕭雲貴淡淡一笑說道:“反正我們已經來到蘇南了,南京也讓給他們,地方的軍政大權老子說了算,大不了按時供應他們一些錢糧,必要的時候出兵幫他們打打仗,總之我們西殿的軍政事務是不能再按他們的那一套去做了,否則不等滿清來打我們,手下的百姓就跑光了。”

洪韻兒轉了個身,坐下喝了口茶說道:“對了,還有土地政策你想好沒有?我們到底該怎麼辦?我們打的口號是有田同耕,但這個土地政策目前太難實現了,也會把很多富農和中小地主逼上絕路,要是處理不好,弄得遍地是團練,村村有鄉勇,我們就算佔了大城市,沒有鄉村供應,那我們也是沒辦法生存下去的。”

蕭雲貴最頭痛的就是這個土地問題,中國數千年的封建朝代更迭,最大的問題就是土地問題,每個封建王朝到了末期,都是出現連年的災害,加上土地兼併劇烈,就會爆發農民起義。在這些農民起義和官軍鎮壓的戰爭中,人口不斷損失,人口損失之後,農民和地主在戰爭中會大量消耗掉,農民要麼大量死於戰爭和災害,地主要麼被起義軍打掉,要麼逃難而失去土地。一切土地矛盾在戰爭中釋放過後,又會出現大量無主之地或者是人口少了、土地多了的局面,繼而新的王朝開始統治,無一例外的都是輕徭薄賦,休養生息,農民安居樂業,又開始了一個朝代的繁榮。但每個朝代的興起都是建立在大量人口損失的基礎上,似乎釋放土地矛盾的出口就只有戰爭一樣。

眼下的局面和前面幾個王朝滅亡的局面差不多,土地被大量兼併,滿清還佔着肥沃的關外土地不放,不讓漢人出關耕種,緊靠關內的耕地養活四億人口,以現在的生產力水平來說是極爲吃力的,加上列強的入侵,賠款和洋人的商品入侵,正在破壞中國原始的耕作模式。僅僅上海進口的洋布就讓蘇杭等地上百家的手工紡織作坊倒閉,百姓又沒有地種,又失去了做工的機會,無以爲生之下,自然會起來造反。

面對內憂外患,選擇妥善的土地政策似乎成了蕭雲貴頭大的問題,難道真的要消滅地主階層嗎?這似乎是行不通的啊。但要是不這樣做,如何消除土地矛盾呢?(。)

第430章 成敗一舉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309章 藝術大師第202章 漁人之利第386章 咸豐得子第22章 去投長毛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558章 禮查飯店第380章 西王駕臨第302章 田畝均制第397章 兵移湖州第540章 興安靈渠第433章 大軍逼近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384章 不必自拔第722章 立國大典第472章 反戰萌芽第670章 如何自保第573章 意義不同第70章 胡攪蠻纏第121章 破而後立第586章 大偵察隊第279章 如何解結第528章 談判前提第452章 救援武昌第368章 不動如山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236章 三岔阻擊第298章 開府六部第74章 鮮廉寡恥第371章 北征之始第372章 拭目以待第164章 借刀殺人第418章 不失國體第239章 繼攻上海第716章 爲己而戰第670章 如何自保第256章 錢多人傻第93章 出鎮北路第617章 外有強援第369章 冬日攻城第405章 潛移默化第36章 渡口浮橋第135章 貴雲白澤第579章 若有所思第608章 歷史責任第131章 圍魏救趙第675章 故人黃鶴第521章 穩定戰線第264章 調查研究第309章 藝術大師第193章 奉命撤軍第214章 惡戰連連第613章 三座大營第190章 紅衫之傲第278章 天父臨凡第612章 與虎謀皮第315章 崑曲暢音第331章 喜事連連第498章 初至上海第190章 紅衫之傲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20章 未知之數第326章 工業力量第78章 柳莊靈秀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410章 製造麻煩第697章 再議讓城第300章 盛會初始第279章 如何解結第437章 一石二鳥第438章 挖人牆腳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377章 華夷大防第282章 無上奢華第214章 惡戰連連第308章 美國商人第628章 小人之心第240章 接踵而來第512章 重新部署第694章 傳奇傳記第75章 下詔罪己第51章 守險守陴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150章 南京城破第645章 騎兵對決第660章 投鼠忌器第31章 苦肉之計第464章 大限已至第191章 最後通牒第736章 細細紅線第365章 其疾如風第154章 宿命之論第423章 得意忘形第339章 三座木城第448章 各懷鬼胎第187章 大軍禮拜第10章 奉天誅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