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人海戰術

話說古老五父子倆被太平軍帶上戰船,陳達帶着兩人來到戰船上的廚艙裡,讓軍中典廚打了兩大碗白飯,弄了些剩菜端了給那父子倆。古老五倆父子卻是餓得狠了,望着那香噴噴的飯菜眼發綠光,端起碗道了聲謝就吃了起來。

陳達看兩人吃的香甜,笑了笑說道:“慢點吃,不夠還有。”

古老五含糊不清的說道:“多謝小哥。”

那父子倆吃的狼吞虎嚥的,直吃了三大碗飯才罷口,古老五皺着眉頭,低聲問道:“小哥,這長毛...呃不是,這天兵不是殺官造反的嗎?跟着他們有活路嗎?”

陳達沉聲斥道:“這話別亂說,天兵對百姓是很好的,比那些個綠營妖兵、團練好太多,你上清妖那裡,人家管你們飯麼?你們要是真沒有活路了,投靠我們也是好的,總好過活活餓死是吧?”

古老五點點頭,說道:“這倒是,只是小哥,那什麼羅將軍還要找我們問什麼話呢?我們就只是兩個普通的漁夫而已啊。”

陳達笑道:“看你們這樣子,就不難猜到附近各個漁村的慘況,如今前面土星港被堵塞,羅將軍是想問問你們有沒有什麼港汊之類的水路可以過去。”

古老五頭搖的像撥浪鼓似的,說道:“我只會打漁,這軍中之事哪裡知道?”

陳達微微笑道:“那你們又是從那條水道過來此處打漁的呢?”

古小四遲疑的說道:“我們已經被官府騙過一次了,這天兵能相信嗎?”

陳達呵呵笑道:“快點吃吧,一會兒你們就知道了。”

過了片刻,兩人吃飽了,陳達又給兩人到了兩杯粗茶,兩人喝了一口熱茶水,腹中不再飢餓,卻覺得說不出的舒服。

陳達笑着說道:“吃飽了就跟我來吧。”不由分說,陳達拉着兩人就走。

來到甲板上,那滿臉傷痕的大漢站在船舷邊,看着水流動向,看到陳達帶着父子倆上來,笑道:“古老丈,吃飽了嗎?”

古老五點點頭,行了一個大禮說道:“說實話,這大白飯還是要過年才吃得到,多謝將軍一飯之恩,將來必定報答的。”

那大漢哈哈大笑說道:“要報恩就現在,古老丈,我也就直說了,我軍要過土星港,只是被清妖堵塞了湖港,我想請老丈帶路繞道過去,趕走港內清妖,再派人跟老丈到附近漁村、村莊徵集船隻、船伕、民夫,把土星港裡堵塞的石塊清理了,我們發給你們糧食和餉銀如何?”

古老五吃了一驚,遲疑的說道:“將軍,前面官府也徵調過民夫,只是這銀糧從未兌現過,只怕這次...”

那大漢一揮手,幾個紅巾軍漢擡了幾口大箱子上來,那大漢走上前去,打開其中一箱,只見裡面全都是白花花的雪花銀子,看得古家父子愣住了,他們何時見過這麼許多的銀子來?

那大漢笑道:“這些銀子待會兒我會命人帶上,還會準備大批的糧食,先給大夥百姓吃飽了,銀子就放在一邊,給大夥村民看着,只要活一干完,這些銀子馬上就是大夥的了。”

古老五和古小四互相看了一眼,大喜之下,馬上答應了下來。自古都是人爲財死、鳥爲食亡,何況是這些活不下去的人呢?

嶽州正處於湖南湖北交界處,地理位置特別重要。清廷的湖北巡撫常大淳在太平軍到來之前,自己和湖北提督雙福坐鎮武昌,派出了自己的心腹悍將,湖北都司滿人博勒恭武親自帶精兵兩千駐防。並僱用民夫倒騰幾十天,用巨石沉船,把洞庭湖的土星港堵死,以防止太平軍水軍進入。

可是博勒恭武見錢眼開,夥同手下人剋扣民夫糧餉,層層剝口之下,附近的漁夫、村民一個大子也沒見到,清軍又斷了商路漁路,附近百姓大都活不下去了。

太平軍前軍羅大綱一到,讓古老五父子帶路,從港汊水道引小船突入港內,奇襲港內數百清軍。土星港內清軍見湖面上一望無際的長毛水師本就腿軟,沒想到有太平軍突然從間道殺出,倉促接戰不到一個時辰便四散潰逃。

掃清港內清軍之後,太平軍發糧四處僱傭民夫,想要清理港內的沉船大石。令羅大綱沒有想到的是,港內被清軍堵塞港口之後,有上千艘各式漁船、商船被堵在港口另一側,水面上千帆碧影,好不壯闊。不少行商之人、漁夫、船伕都是焦急的等待着能夠早日通過土星港,聽聞太平軍僱人手清理土星港的沉船大石,大傢伙爆發出了極高的熱情,甚至不少商人還出資幫着太平軍僱請人手。

於是乎太平軍在一夜之間弄出大於常巡撫幾倍人頭的清理隊伍,竟然一天之內,把常大淳花一個月工夫派人填塞的土星港水下的沉船大石全部搬走清淨,讓後來趕到的蕭雲貴看到了什麼叫人心齊泰山移的人海戰術。

這些出資的商人之中,有一人特別活躍,此人名喚唐正財,衡州祁東縣歸陽鎮人。蕭雲貴到了土星港之後,聽聞此人將所帶的三十餘艘商船貨物銀錢悉數捐獻,跟着聯合數十支船隊頭領一起,請求加入太平軍。這個消息讓蕭雲貴很是驚喜,這年月還有這麼多熱心推翻滿清的人啊,但也有些疑心此人會不會是清軍派來的臥底,便詢問身邊的洪韻兒。

洪韻兒嫣然一笑道:“此人便是太平天國後來的水軍最高將領,航王唐正財啊,你忘了麼?”

蕭雲貴這纔想起來,似乎後期太平軍水軍的首腦便是此人,當即命羅大綱帶來親自召見。

這唐正財面闊多髭髯,人恆呼曰唐鬍子。素爲木客,兼販商米江、湘間,任俠好客,善大刀,精水性,湖廣糧、鹽兩槽行船者多與之善,在江湖上人面很廣,這是羅大綱給唐正財的評語,都是江湖傳言。

蕭雲貴在港內漕船處見到了唐正財,果然和傳言一樣,唐正財留了一部大鬍子,和蕭雲貴的絡腮鬍有些相像。攀談幾句之下,唐正財便請求歸於西王麾下,蕭雲貴大喜過望便封唐正財爲典水匠,職同將軍,做羅大綱的副手統帥全軍水營。有了唐正財等船隊的加入,太平軍水營一下子激增一倍有餘,大小船隻三千餘艘,水師人馬更是達到了一萬餘人。

蕭雲貴在土星港沒有逗留太久,清理出水道之後,他便命林鳳祥、李開芳、羅大綱、唐正財引領水陸大軍直撲嶽州,正是常大淳和博勒恭武的愚蠢之舉,使得太平軍水陸大軍只花了一天功夫就直逼嶽州城下。

而常巡撫派在嶽州當地駐守號稱煞星的悍將博勒恭武將軍,騎術非凡,但見太平軍水軍遮天蔽日的逼近,馬上騎馬單獨逃去無蹤。其餘一千餘清軍見遮天蔽日而來的船隊和漫山遍野的紅頭巾長毛賊,嚇得肝膽俱裂,一發聲喊各自逃命去了。

就這樣,武裝大遊行的太平軍一槍未發,便佔領了重鎮洞庭湖東岸重鎮嶽州。更離奇的是,這位博勒恭武將軍日後再無蹤影,咸豐帝本人想找他算賬,國內也遍尋他不得,真不知這位逃跑的博勒恭武將軍有何高招,竟然能跑得無影無蹤,說不定是逃到上海,被賣到海外做了豬仔也未可知,這是後話了。

嶽州附近的數千只漁船、民船,跟隨太平軍清理完土星港的沉船石塊之後,得到了事前兌現的餉銀,當下歡聲雷動,索性全體參軍,加入太平軍,太平軍水軍一時間聲勢浩大,遮天蔽江,蔚然壯觀。

進入嶽州之後,蕭雲貴命左宗棠帶兵封鎖嶽州的府庫番銀、糧食輜重,初步計點之後發現又得了數十萬兩的銀子和數十萬石糧食,原來這些都是收集到嶽州的漕糧漕銀,準備押赴金陵的,常大淳以爲還有時間從嶽州把這些運走,卻想不到太平軍來得如此之快。

蕭雲貴入城之後,便到嶽州府衙暫時歇腳,準備打探清軍下一步的動向,如果湘陰的清軍回師,正好可以半道截擊。

正當蕭雲貴、左宗棠領着西殿各司簿書、典官在府衙忙碌之時,洪韻兒帶着羅大綱、唐正財喜滋滋的走上堂來,四眼妹迫不及待的上前說道:“快點跟我去看看,吳三桂留下的大炮被我們找到了。”

蕭雲貴愣了一愣,問道:“什麼吳三桂的大炮?”

洪韻兒笑嘻嘻的上前低聲說道:“從前我記得書上記載過,太平軍打下嶽州的時候曾今找到過吳三桂當年鑄造的大炮、火銃等火器,想着這些東西可別浪費了,便讓熟悉嶽州的唐正財帶人四處找找,果然讓我們在嶽州城內清軍囤放武器的倉庫下找到了吳三桂修建的地下倉庫,裡面有上百門的大炮啊。”

蕭雲貴聞言大喜,急忙站起身說道:“在哪裡?帶我去看看。”當下他把手上的事交給左宗棠代爲處理,自己跟着洪韻兒、羅大綱、唐正財便往清軍城南囤放武器的稟倉而去。

第276章 與國無關第737章 死地則戰第447章 消息傳來第75章 下詔罪己第88章 分離之意第745章 回家之路第294章 讓路換城第619章 天寧寺外第350章 西王回府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218章 不測風雲第534章 文藝復興第226章 活寶夫妻第471章 恰當時機第564章 引蛇出洞第8章 密探齊出第171章 聊表心意第420章 大沽之戰第521章 穩定戰線第747 章 日本倒幕第2章 磐陀石上第509章 詔書新衙第147章 各出奇謀第338章 清軍部署第494章 假若開戰第180章 契約精神第265章 經濟特區第330章 學子之心第675章 故人黃鶴第537章 留條活路第416章 天助我也第528章 談判前提第121章 破而後立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646章 敗退之後第192章 志在必得第420章 大沽之戰第619章 天寧寺外第149章 城南初戰第82章 民不畏死第675章 故人黃鶴第664章 電報大樓第419章 步步上位第258章 寧波大捷第175章 青浦抗糧第517章 火燒城池第270章 大江密會第596章 風雲突變第30章 衙倉納捐第79章 一馬一獐第268章 互爲互補第450章 西王盛威第293章 衡州惡戰第332章 蝴蝶歷史第471章 恰當時機第161章 巨大利益第400章 廣東起事第584章 時不待我第577章 實業聯合第469章 南丁格爾第268章 互爲互補第626章 宣戰藉口第114章 值與不值第172章 回京覆命第602章 聯洋靖難第667章 紅十字會第281章 團聚成家第321章 以毒攻毒第338章 清軍部署第449章 貪字成貧第585章 一個希望第115章 出城別走第136章 人海戰術第569章 五華梅花第316章 妙音儲秀第624章 明戰暗戰第221章 虛虛實實第524章 三名副使第652章 甕中之鱉第115章 出城別走第746章 戰後發展第520章 戰後檢討第247章 互相試探第294章 讓路換城第220章 胥口之戰第423章 得意忘形第249章 海關顧問第421章 還有後招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80章 求人以誠第311章 心有不甘第240章 接踵而來第509章 詔書新衙第715章 勢不在我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363章 清韻謀事第538章 出兵援桂第697章 再議讓城第198章 厘金之策第432章 北殿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