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天降奇石

得到張亮基、彭玉麟、胡林翼領兵西渡湘江的消息之後,蕭雲貴很是吃了一驚,他沒想到清軍居然也不按常理出牌,放着身後的嶽州不理,直撲太平軍兵力薄弱的益陽,看來這彭玉麟和胡林翼果然有兩把刷子。

左宗棠則道:“此乃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如今想來,張亮基乃是湖南巡撫,守土有責,他巴不得禍水東引,讓太平軍都走出湖南境內,他若能收復湘北益陽,便可阻斷太平軍攻打湖南常德,如此他向清廷才交代得過去。但堵防太平軍的事,他張亮基可就管不了了,那是湖廣總督、欽差大臣徐廣縉的事。而且此刻嶽州我等西殿人馬聲勢浩大,他張亮基也不敢來到捋虎鬚,反倒是益陽的北王部兵馬單薄些,找軟柿子捏也能說得過去。”.

蕭雲貴皺眉道:“但徐廣縉能容忍張亮基如此行事麼?咸豐狗皇帝是下了嚴旨,要徐廣縉堵防太平軍,就地痛加洗剿的。”

左宗棠呵呵笑道:“自古官字兩個口,對下如此,對上亦是如此,他張亮基可只管自保,收復益陽亦是大功一件,也是堵防太平軍北上荊州,奏摺如何寫都行。”

蕭雲貴點點頭笑道:“官場傾軋如斯,清軍焉能不敗?那我們怎麼辦?要不要回師西援益陽?”

左宗棠緩緩搖了搖頭,指着府衙堂上掛着的一幅全國大地圖道:“如今太平天國雖然趁勢興起,但所佔之地未及湖南一省,各地義軍雖多,但卻各自爲戰,互不統屬。清廷立國兩百餘年,至今仍佔據天下正統名義,要想扳倒滿清,西王的目光要放得長遠一些,決不可拘泥於一城一隅。”

“不錯,左先生言之有理,我們眼下好不容易走了出來,又豈能回頭?”銀鈴般的聲音傳來,兩人回頭看時,卻是洪韻兒笑顏如花般的走上堂來,只聽她續道:“益陽如今有北王鎮守,張亮基等人西渡攻打,未必能討得好去,況且東王也不會坐視不管,反正我們北上圍魏救趙的計策已經成功,清軍放棄對長沙的圍困,那我們不如順江東下、專意金陵!”

左宗棠鼓掌喝彩道:“正是如此,西王娘當真巾幗不讓鬚眉。清廷在北,自立國以來,血脈所在乃漕運,要想定南九省而後發動北伐,會獵燕都,就必要先掐斷清廷江南漕運。如今西王水軍大成,又在大局之外,變成了一支奇兵。若是西殿兵馬水陸並進,直撲漕運中樞——金陵,再下蘇浙兩省,一可斷絕清廷九成漕運,清廷沒了漕運,便會難以爲繼,也就不會如此從容的調集各省援兵赴援。否則太平軍以一省之力而抗全國,只能向吳三桂那樣敗亡而已。其二,可以打亂清軍對湖南太平軍的進兵部署,讓清軍首尾不能相顧。其三,西殿兵馬東進之後,轉圜餘地更大,爲了進剿湖南、廣西太平軍,清廷從各地抽調了不少兵馬,湖南之外清廷可戰之兵甚少,天賜良機讓西王順江東下、專意金陵,以立國本,西王不趁勢而發,更待何時?”

說到這裡洪韻兒忽然插口道:“只是難保我們佔了金陵之後,天王和東王不會轉戰到金陵來搶奪西殿的戰果,可眼下不趁着清廷對沿江防禦還不是太嚴,趁勢奪取金陵,等將來清廷沿江佈防嚴密之後,想要攻取就不太容易了,到底該如何取捨呢?”

蕭雲貴一直抽着旱菸聽兩人說話,聽到這裡,猛然磕掉菸絲,嚯的一聲站起身來,握緊拳頭斬釘截鐵的說道:“不錯,如今天王和東王在長沙等地和南面清軍糾纏,我等正好可以長驅順江東進,一雙眼直瞪金陵城,水陸並進東下,取下金陵乃是盤活整個局面,並非爲了我西殿一城一地之得。將來要是天王和東王真的來金陵,我們退往蘇浙兩省營建自己的地盤便可。但眼下金陵城一定要打下,我們如今最大的敵人還是清廷!不可患得患失的瞻前顧後失去了戰機,絕不能讓清廷舒舒服服的以金陵爲本,從容佈置兵力進剿!”

左宗棠微笑着捻着鬍鬚道:“西王能知捨得二字精義,眼界又更上了一層,既然心意已決,那我們就準備順江東下吧!”

說到這裡蕭雲貴舒了口氣,卻又有些皺眉的道:“心意已決這是不錯,但還有一事有所顧慮,不知該如何解決。”

左宗棠沉吟道:“西王所慮者是否是軍心?”

蕭雲貴坦言道:“不錯,西殿兵馬中大半乃是湘中子弟,精銳乃是廣西老兄弟,都是湘粵人氏,一則擔心將士故土難離,二則擔心老兄弟們與大隊分離,軍心不穩。”

左宗棠微微一笑道:“西王多慮了,湘中子弟既然已經投了太平,自然知道已經沒有了回頭路,便像左某這樣,已經是把腦袋掛在腰帶上行事了,不成功便成仁,何懼離開故土?倒是很多將士想着有朝一日能功成名就再衣錦還鄉,何等風光?此前左某已經在軍中探聽過將士們的心意,大傢伙正是士氣高昂,只想多殺清妖,最好能由西王帶領,早日殺入京城,把滿清皇帝誅除。此刻尚不是將士們戀鄉之時,就算戀鄉也是出征數年後的事,西王不必擔憂湘湖子弟。”

說到這裡左宗棠頓了頓續道:“至於西殿廣西的舊部嘛,西王可先與心腹將領露個底,提前讓他們知道專意金陵的好處,取得他們的支持。隨後西王不妨弄些鬼神之事,以此託言上書與天王、東王交待此事,只說專意金陵,乃是爲上天旨意要西王爲天國開疆拓土,佔住大義名分。左某觀東王並非蠢人,他也該知道如今乃是攻取金陵的最好戰機,而且其餘諸部兵馬都在和清軍僵持,只有西殿這一支兵馬尚可調動,東王不會坐視錯失良機,定會答應的。而西殿心腹將領以外諸將中,若是有人反對,西王不妨請出天兄下凡來教訓一下,料想就不會有人反對了。”

蕭雲貴鬆了口氣,這左宗棠不愧是老人精,這些天在不動聲色之間已經把西殿太平軍的底細摸了個準,看得比自己還要透徹三分,心中最後一絲顧慮去除之後,蕭雲貴便開始安排起來。

當夜,蕭雲貴召集西殿心腹諸將在府衙中議事,一上來蕭雲貴便鏗鏘有力的表明了西殿全軍要水陸並進、順江東下、專意金陵的策略。起先諸將都是吃了一驚,但聽了蕭雲貴、洪韻兒的分析之後,諸將都認爲此刻的確是西殿攻取金陵的最好時機。

只是李開芳等將領有些憤憤不平,爲何總是西殿孤軍出征在外打頭陣?

蕭雲貴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笑着說道:“本王乃是前軍主將,我們西殿即爲前軍,當然每戰必定是先鋒!將來本王仍要帶着你們做天國的利矛,直戳清妖的妖都妖穴,成就復漢偉業!”

諸將聞言都不在抱怨,反而熱血沸騰,其實金陵乃是花花世界,誰不想去見識一番呢?

隨後幾日裡,嶽州城中忽然又傳言,說天降奇石,上書“西殿前軍,專意金陵”八個大字。西王知道此事後,命人把那奇石深藏,並號令封鎖消息。但不知何故,這一次西王的軍令似乎失效了,傳言越傳越神,說什麼上天要西王領兵打金陵、打京城,總之傳什麼的都有,鬧得將士們戰意高昂,紛紛請求出戰。

其實這些都是左宗棠搞的鬼神之說,既然兵將們不是信這些麼?索性就搞一個天降奇石,效果可比軍令好得多。

接着蕭雲貴召集所有將領議事,當堂九成以上將領都贊成出隊遠征金陵,只有羅大綱手下少數東殿將領不願離開湖南大隊。蕭雲貴便照着記憶中,蕭朝貴降僮跳大神的把式,上演了一次天兄下凡。

這是天兄的聲音消失近八個月之後,這位基督太子再一次臨凡,咣噹一聲的確把在場所有人都嚇得跪地聽旨。天兄借蕭雲貴之口嚴肅的講述了這次東進取金陵的要義,也證實了奇石上的箴言乃是上天旨意。如此一來,便在無人敢多說什麼,在嶽州的太平軍已經上下一致,準備好出兵東進。

自從張亮基等部清軍西渡之後,長沙城北面壓力驟失,東王楊秀清立即派秦日綱、胡以晃揮軍北上,攻克湘陰,數日後又攻克汩羅,已經快要打通與嶽州的陸路聯繫。

但就在此時,西王派了信使回到長沙,上書奏請天王、東王,讓西殿兵馬出隊金陵。奏疏上寫了天降奇石之事,也說了天兄下凡之事。這信使乃是東殿的典官,還把那奇石也擡回了長沙。

洪秀全聽聞此事後,臉色有些發青,楊蕭二人總是用這種鬼神之法來逼迫自己就範,所以臉色很不好看,只說讓東王決斷,便不再出聲。

楊秀清也是鐵青着臉左右權衡,現下蕭雲貴水陸兵馬據說不下兩萬五千餘人,水軍戰船三千餘艘,羽翼已成,勢大難制。不過誠如蕭雲貴所言,現下的確是攻打金陵的最好時機,長沙諸部兵馬又都在和清軍糾纏,也分不出兵力東進。而且蕭雲貴漂亮的用天兄下凡、天降奇石來堵住大家的嘴,他楊秀清也沒什麼好說的,要是他來個天父下凡說沒有此等旨意,勢必動搖拜上帝教的天神威信。

權衡再三,楊秀清只得順水推舟認同此事,聯合天王向西殿下達了東進金陵的告諭。

此事給天王、東王和西王之間造成了不可修復的裂痕,但蕭雲貴已經不在乎了,既然選擇了要脫離大隊單幹,決裂只是早晚之事,但他既未自立爲王,也沒有打出別的旗號,那大家就暫且不扯下這塊遮羞布。

不過此事傳揚開來,西王剛勇第一,每戰必前的名聲還是讓他在太平天國之中樹立了強大的威信,其他天國的軍民不會認爲西王是脫離天國,而是奉了天父皇上帝的旨意,出隊遠征去了。

就這樣西殿大軍浩浩蕩蕩的開始了他們如史詩般的遠征,一個不可複製的軍事奇蹟就此誕生。

第429章 西王陽謀第301章 蘇福田丁第624章 明戰暗戰第637章 摸哨之戰第332章 蝴蝶歷史第632章 氣急敗壞第496章 掛萬漏一第79章 一馬一獐第307章 新政諸事第488章 泉州海港第458章 失掉信仰第308章 美國商人第89章 封庫安民第525章 罷黜榮祿第440章 戰勝之後第592章 二次羞辱第5章 西王宴客第631章 被俘之後第85章 爲何哭泣第505章 與虎謀皮第107章 北征東伐第384章 不必自拔第390章 權力更迭第38章 燕子嶺上第312章 古城新風第537章 留條活路第300章 盛會初始第480章 滇南古廟第148章 鬧劇連連第308章 美國商人第652章 甕中之鱉第543章 決死而戰第236章 三岔阻擊第463章 不堪一擊第563章 初次衝突第670章 如何自保第261章 通寶和尚第713章 九思堂會第127章 湘江大捷第533章 西王任務第292章 天曆元旦第641章 準備迎敵第535章 復興之路第481章 北殿歸附第410章 製造麻煩第393章 川路聖謨第90章 還軍灞上第512章 重新部署第491章 衝突之始第112章 上了賊船第42章 突圍下嶺第497章 橫掃廣東第395章 湘軍異動第9章 醴陵道中第663章 租界亂局第737章 死地則戰第325章 加碘食鹽第389章 要塞陷落第104章 出爾反爾第292章 天曆元旦第566章 長短之痛第731章 旗鼓相當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32章 西王風采第149章 城南初戰第380章 西王駕臨第396章 計劃忽變第634章 河西務鎮第447章 消息傳來第659章 機會來了第255章 海關成立第357章 定案之後第328章 纏足剪辮第12章 初陣夜戰第619章 天寧寺外第665章 小桶戰術第678章 所謀爲何第719章 與我何干第105章 波詭雲譎第89章 封庫安民第169章 紅單船來第32章 西王風采第638章 目瞪口呆第121章 破而後立第509章 詔書新衙第452章 救援武昌第405章 潛移默化第722章 立國大典第611章 驅狼吞虎第392章 西王專列第666章 不得而知第156章 定都之議第479章 天京瑣事第41章 山腰夜戰第91章 難以抉擇第619章 天寧寺外第423章 得意忘形第72章 心中顧慮第266章 東西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