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出人意料

經過一陣驚喜之後,蕭雲貴慢慢冷靜了下來,他那暴發戶兼腹黑少爺的稟性又作用起來,猛然想到一句話,叫財不可露白。他低聲向洪韻兒遲疑的問道:“四眼妹,這些東西要不要充入聖庫?”

洪韻兒回過神來,看了蕭雲貴一眼,已經明白他的意思。眼下太平天國實行的一種公有共享制度。聖庫即公庫、國庫,太平天國以一切財、物爲上帝所賜,初時又規定惟上帝得稱聖,故稱公庫爲聖庫,亦稱聖庫制度。聖庫制度肇始於起義之初,起義開始時,拜上帝會信徒多攜老扶幼,舉家參加。他們變賣了田產,各將所有奉獻於公庫,所有人的衣食,都由公庫開支。以後,全軍實行這種制度。作戰中繳獲的金銀、綢帛、珍寶、糧食等,必須上交公庫,個人不得私藏,違者處以重罰,直至斬首。將領士兵的生活需要,由公庫供給。其供給種類和標準,糧、油、鹽大致不論老少,一律等量供應;食肉、布帛、其他日用品供給,天王以下每天份額各有等差,下級將士不是每天供給。又有買菜錢、禮拜錢系作爲買辦供物祭告天父之用,兼作零用,數量各有等差,但各類供給定額並非固定,依物資來源多少而有不同。

聖庫制度的基礎是人無私財和大致的平均分配,它的實行對太平天國初期的勝利起了一定積極作用。它保障了將士及其家屬的生活,也吸引了許多貧窮的人民參加。但事實上,聖庫制度並沒有嚴格實行。隨着軍事勝利,克復城市鄉鎮日多,財貨來源豐富,將士們各有自己的私財,所謂法不責衆,人無私財的原則日益不能堅持,所以又規定私藏不得超過五兩銀。高級將領生活日奢,任意取用於公庫,供給配額漸失去實際意義。太平天國後期,名義上仍繼續實行聖庫制度,由聖庫供給各王、各將領和士兵以各自份額的食物、錢、衣服,但由於他們大多都有私財,並不依賴於這些份額,聖庫制度名存實亡,蛻變成爲一般的後勤供給制度。

從歷史發展的階段來看,私有制度還處於方興未艾之時,任何一種想改變這種客觀趨勢的平均主義的思想和制度,都只能是被剝削者的美好幼稚的空想。如要求在實踐中長期推行,無疑將會退到阻礙和破壞。從人們的意識形態來看,幾千年的私有觀念,也絕不是《太平條規》中禁止私藏金銀和天王詔令、東王誥諭中要求“公心和儺”的說教所能改變的。農民雖然具有強烈的反封建的革命性,但正因爲他們是農民,私有觀念和發家致富的願望是濃厚的。

這些財寶粗略估計不下上千萬兩,如此鉅富的資財已經遠遠超過長沙太平天國的總聖庫,而西殿隨軍聖庫賬面上不過有一百餘萬兩銀錢的記賬,還是攻克湘北益陽等地後所得。岳陽所得清廷府庫銀錢還未上賬,但也有數百萬兩之巨,要是再加上這些吳三桂寶藏,勢必驚動長沙的天王、東王,一紙詔令或是誥諭下來,這筆錢說不定就只能解送長沙總聖庫去了。錢到了聖庫就不是西王或是西殿所有,而變成全太平軍所有,要麼變成供養全太平天國的財產,要麼變成高層幾個王揮霍的資財,蕭雲貴和洪韻兒將會失去這筆錢的支配權。

洪韻兒銀牙一咬道:“要是有把握瞞住長沙那邊,咱們最好重新找些信賴的人,再建一個司庫把這些錢財管起來。”蕭雲貴重重的點點頭笑着說道:“好,我倆姦夫淫婦,就合夥把這些錢財吞了!”洪韻兒哭笑不得,俏臉一紅低聲啐道:“是志同道合,什麼姦夫淫婦,難聽得緊,你快想辦法怎麼着吧。”

蕭雲貴摸着下巴沉吟片刻,回頭看了看石室另一頭還在發呆的唐二牛和四個西殿牌刀手,他們五個人最先下來,李左車等人在外守衛,還不知道下面有什麼東西。

思忖片刻後,蕭雲貴喚過唐二牛五人過來,吩咐道:“唐二牛你帶一名兄弟出去,到府衙把左先生請來,記住路上你們兩人不許和任何人說起這裡看到的事,只管請左先生來便可,到了這裡也只能讓左先生一人下來。”跟着蕭雲貴冷冷的說道:“你們兩記着,此事幹系我西殿全體將士兄弟性命,不能透露半個字,否則天父天兄將會降下大禍!”

唐二牛等五人嚇了一跳,不明白這些財寶怎麼會降下禍端來,但看西王一臉嚴肅,如臨大敵的模樣,也不敢再問什麼,唐二牛轉身招呼一人跟着去了。蕭雲貴吩咐其餘三人守住石室門口,只能放左宗棠進來。

一盞茶時分之後,左宗棠喘着粗氣跟着唐二牛兩人下到石室來,看來是一路小跑下來的,當左宗棠看到石室內的財寶之時,也是呆住了,半晌說不出話來。

過了一會兒,蕭雲貴清咳一聲和左宗棠說了如何找到寶藏之後,他才長出一口氣道:“世人都說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后兵敗,寶藏該在衡州地界,更有癡心妄想之人找尋多年而不獲,原來吳三桂的寶藏藏在了嶽州這個不起眼的地方,想必當年吳三桂兵至湘湖之後,想要繼續東進恢復金陵,所以把錢糧、火器囤積在嶽州,可惜後來兵敗,這些東西來不及運走,都只能就地掩埋。”

蕭雲貴低聲道:“先生,現下不是感慨的時候,這些寶藏要是充到西殿聖庫去,早晚會被長沙總聖庫解走,那我們西殿就損失大發了,快給出個主意啊。”

左宗棠摸着鬍鬚道:“此事易爾,西殿諸將內,西王以爲誰人最可信任?”

蕭雲貴沉吟片刻,看了看洪韻兒,四眼妹脫口而出道:“林鳳祥!”

左宗棠笑着點點頭道:“林將軍忠厚仁義,爲人又沉默寡言,對西王更是忠心耿耿,可以託付看押寶藏之事。左某會讓李壽蓉和王闓運二人負責新建一司庫,林將軍挑選心腹兵馬看守外圍,司庫內由西王親衛參護李左車、唐二牛二位將軍帶領西王老兄弟值守。司庫日常所用須經西王手諭,李、唐二將軍方可放行,同時西王娘派李璇璣、楊冬青二位做爲監察,可保萬無一失。”

說到這裡左宗棠看了看唐二牛身後四名兵卒,又道:“這四位老兄弟就跟着唐將軍值守內庫,在搬運財寶之時定要把箱子重重密封,不讓人看出內裡之物,知道此事之人必須兩人之間相互監視,等咱們走得更遠些後,方可解除此禁令。等到西王羽翼豐滿,就算長沙知道此事,也就無可奈何了。”

蕭雲貴點點頭,當即吩咐唐二牛等人出去找尋一些粗布草蓆回來,將箱子都包裹了,又找些大車來,把箱子運回府衙後院,派了林鳳祥領兵守在外圍,唐二牛、李左車領西殿一百心腹牌刀手守在內圍,王闓運、李壽蓉在左宗棠帶領下開始點算這批財寶。

經過三天點算,這批財寶金條銀錠折算銀兩,共有六百餘萬兩,其餘珍珠、翡翠、玉石等約值八百餘萬兩,總計約有一千四百萬兩之巨。須知清廷現下全國一年的賦稅也不過兩千萬兩,後面加收厘金關稅,也纔到四、五千萬兩,而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之後,石達開掌管聖庫,節衣縮食運轉良好之下,聖庫資產最高也纔到一千八百萬兩,可以說這筆錢一時間讓西王富可敵國了。

冷靜下來之後,蕭雲貴撥出一部分珍珠、翡翠、玉石等物交給朱昌琳、魏鶴林等人,打算讓他們到清廷地界做生意的時候變賣,這些東西不變成銀兩對於蕭雲貴和西殿來說就是無用之物。

找到寶藏後的第四天上,何元倫、何濱、周兆耀等旅川的商船來到嶽州,他們到了益陽後,聽聞西王攻陷了嶽州,便一路行來聚齊。

在碼頭上,蕭雲貴見到了寶慶商會的何元倫,這老頭還是一般的精神矍鑠,看着蕭雲貴呵呵大笑道:“好個西王,果然已經領兵北上,小老兒這次寶沒押錯。”

蕭雲貴呵呵笑道:“何老英雄這趟辛苦,接下來大軍要下漢口、漢陽、武昌等地,還要多多仰仗老英雄啊。”

何元倫笑呵呵的說道:“只要西王答應幫我掃清漢口、漢陽等地其他商會勢力,我寶慶商會定然以西王馬首是瞻。”

蕭雲貴知道這老頭野心不小,想要獨霸武漢三鎮的商道,但他進兵之時,也需要掃蕩那些附庸清廷的商會,兩人自然是一拍即合。

當下何元倫交割了從四川買到的十餘萬斤硫磺、硝石等物,蕭雲貴便命軍中火器工匠收下物資,開始重新調製配比火藥比例。蕭雲貴雖然記不大清楚黑火藥最佳配比,但依稀記得當中硝的比例是最大,硫磺和碳的比例差不多,便讓軍中火器工匠按這個大概方向去試製,希望能找出威力最大的**來。

何元倫在嶽州逗留了幾天,採辦了一批貨物後,便要離開嶽州,先行回漢口。蕭雲貴命朱昌琳、魏鶴林等人隨船隊出發,何濱、周兆耀帶了一批白澤堂的人手跟隨朱昌琳、魏鶴林出發,算是兩人的幫手,同時也有監視兩人之意。

寶慶商會的船隊出發之後,湘陰清軍也有了動作,嶽州被攻陷,張亮基和彭玉麟生怕自己陷入太平軍的包圍之中,開始重新調兵部署,但讓蕭雲貴和左宗棠沒料到的是,張亮基、彭玉麟、胡林翼等人率領清軍沒有直接北上回師攻打嶽州,而是出人意料忽然西渡湘江,直接奔益陽,攻打益陽的韋昌輝部去了。

第108章 政教之務第698章 尸位素餐第565章 無字密信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688章 不言而喻第510章 確認身份第519章 分兵西進第62章 主隨客便第40章 先手爲強第187章 大軍禮拜第601章 助紂爲虐第174章 幫會爭霸第76章 一片孤寒第86章 還施彼身第482章 天王國宗第665章 小桶戰術第136章 人海戰術第305章 儒家基督第92章 雙王際會第729章 製造麻煩第24章 共享太平第711章 略作補償第257章 乾柴烈火第656章 啞然失笑第230章 欲擒故縱第136章 人海戰術第601章 助紂爲虐第79章 一馬一獐第381章 僵持不下第428章 西王救兵第605章 決戰之前第280章 越俎代庖第346章 心煩意亂第52章 打草驚蛇第617章 外有強援第300章 盛會初始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700章 逼宮之舉第282章 無上奢華第370章 聯合出兵第271章 無間之道第482章 天王國宗第664章 電報大樓第579章 若有所思第261章 通寶和尚第641章 準備迎敵第156章 定都之議第591章 表明心跡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16章 喬裝賺城第504章 乾綱獨斷第700章 逼宮之舉第322章 宗族勢力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162章 西文密約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236章 三岔阻擊第445章 依蘭到手第472章 反戰萌芽第468章 冤也不冤第537章 留條活路第606章 近在咫尺第260章 寧波海戰第669章 回國人選第131章 圍魏救趙第321章 爾虞我詐第270章 大江密會第733章 新塘血戰第543章 決死而戰第599章 聯軍困境第252章 鴉片稅率第685章 竹山惡戰第118章 大軍南下第226章 活寶夫妻第535章 復興之路第445章 依蘭到手第416章 天助我也第301章 蘇福田丁第462章 聊表心意第94章 兩片離愁第745章 回家之路第155章 各有苦惱第204章 商貿之路第104章 出爾反爾第635章 碼頭激戰第433章 大軍逼近第198章 厘金之策第447章 消息傳來第310章 近衛軍事第408章 昭然若揭第367章 罷戰三日第644章 老舊戰術第249章 海關顧問第54章 城南書院第699章 氣運已盡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151章 殺與不殺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510章 確認身份第132章 開誠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