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值與不值

楊秀清的話似乎和往常一樣不容質疑,當他凌厲的目光望着蕭雲貴的時候,蕭雲貴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咬牙道:“殺罪有應得之人可以,但要殺手無寸鐵之人就不行!”說罷扭頭便往帳外走去。

楊秀清微微一怔,他從沒見過蕭朝貴這麼頂撞他的,從前不論是什麼時候,蕭朝貴總是很聽他楊秀清的主意,怎麼今日會變得如此?正愣神間,蕭雲貴已經拂袖而去,望着晃動的帳簾,楊秀清的臉色慢慢陰沉了下來。

走出大帳後,蕭雲貴深吸了一口氣,不遠處洪韻兒抱着雙手站在杏黃大旗下望着他發笑。蕭雲貴面色不豫的走上前問道:“你笑什麼?”

洪韻兒還是面帶笑意的道:“適才李開芳出來說東王又提起要西殿兵馬殺戮旗人之事了,似乎你心有不願,所以東王留你下來單獨議事。怎麼?他還是非要你動手不可麼?”

蕭雲貴陰沉着臉點點頭道:“是啊,難道真要以殺止殺才算是對的麼?”

洪韻兒緩緩搖頭道:“世間之事並無絕對的對錯之分,就好像秦皇一統六合,對當年六國百姓來說,他是殺人無算的暴君,但對中華後世來說,他當時所做的又似乎是大勢所趨。非常時期用非常法,對錯並不能以一時而論。”

蕭雲貴疑惑的道:“難道你是支持殺人的?去殺那些手無寸鐵的老弱婦孺?”

洪韻兒輕咬紅脣道:“旗人現下享受着比漢人和其他族人沒有的特權,比如清朝漢人入仕基本要通過科舉考試,這種作法本無可非議,但與之相反的是,清代滿人入仕,則無此限制,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如學校、薦舉、議敘、捐納、世襲、蔭子、翻譯、科舉等等,不一而足。又比如滿清官制中的官員有官缺,分爲滿缺、蒙古缺、漢軍缺、漢缺,原則上官缺由本族人擔任,實際卻是滿缺不能任漢人,漢缺則旗人當然可以擔任。八旗入關之後,圈佔土地、強迫漢人爲奴、八旗子弟無需納糧還可由朝廷養活,說白了天下旗人都是漢人供養。清末滿人翹楚端方說,漢人無不納稅,旗人則以兵之名額,坐領餉糈,有分利之人,而無生利之人,便是此種真實寫照。甚至旗人犯罪比漢人都有特殊法令,如此種種便是滿清旗人所特有的權力。”

“旗人生來便能有旗籍,便能享有種種特權,馬克思曾經說過,咳咳,或許這會兒還沒說,但總之是說過,人是有社會屬性的,人不是獨立的個體,他是所在羣體的一部分。所以如果你所在的羣體有罪,也許你沒做過什麼,但是你就有罪,事實就是如此,你無法改變,大抵這就是後世我們曾今聽說過的出身很好。”洪韻兒輕聲續道:“那些老弱婦孺在你我看來確實沒什麼罪,但在太平軍看來,他們是旗人,是特權階級,是吃百姓血肉的人,所以他們現在只能死。或許有一天,旗人能放棄特權,和其他族人百姓一樣的時候,太平軍纔會放下手中的刀。說白了現下我們要剝奪的是他們的特權,他們是旗人一定不會甘心失掉的利益,無論到哪裡,他們都將會是太平天國的敵人,所以是他們旗人的身份害死了他們自己,這麼說你明白了麼?”

洪韻兒的嘴炮一開就滔滔不絕,但蕭雲貴還是明白了她的意思,同時也明白了楊秀清剛纔話中的含義,或許是他所知有限,分析的沒有洪韻兒這麼透徹,但楊秀清的心裡是非常清楚的,向來大權利益之爭都是你死我活的慘烈局面,除非利益分配平衡之後,殺戮纔會停止,這就是人的天性,說白了這場殺戮和什麼族人大義其實無關,僅僅是因爲利益。

蕭雲貴沉吟半晌才道:“那我們怎麼辦?還要按楊秀清的意思去辦麼?”

洪韻兒皺眉道:“看你的樣子適才定是頂撞了楊秀清,待會兒要是楊秀清再有將令來,可千萬不能違抗了,真惹怒了他,天父下凡那可就糟了。”

話音才落,便有東殿參護從帳內轉出來,手持東王令旗,翻身上馬往城內疾馳而去,邊跑邊喊道:“午時三刻湘江岸邊祭旗出隊,東殿大小將士殺清妖祭旗啦!”

東王的將令分馳各處,很快整個妙高峰的西殿將士都知道了,楊秀清號令由東殿將士在湘江邊斬殺旗人祭旗出征,蕭雲貴暗暗鬆了口氣,有些不明白楊秀清爲何會改了主意,由他東殿人馬親自動手,不會是楊秀清他另有什麼謀算吧。

正惴惴不安的想着時,只見楊秀清走出大帳,數十名東殿參護急忙牽馬跟上。

蕭雲貴只得硬着頭皮迎了上去,洪韻兒也急忙跟上想聽聽說些什麼。

到了近前,楊秀清已經翻身上馬,蕭雲貴有些不好意思的上前抱拳道:“四兄,我……”

話纔出口,楊秀清便冷着臉,一揚馬鞭打斷道:“出隊在即,本王不想空費時辰說些廢話,你馬上召集人馬,準備到湘江岸邊,準備隨大軍祭旗出征!”說罷也是一催馬匹頭也不回的帶着人馬去了。

蕭雲貴面面相覷的望着洪韻兒,這四眼妹卻摸着嬌俏的下巴,若有所思的喃喃低聲說道:“這楊秀清向來是說一不二、直來直去的,怎麼今日會改主意?難道他是個外冷內熱之人?還顧念蕭朝貴和他的兄弟情分?不對啊,在郴州的時候,看起來最想殺你的便是他啊,真是想不通。”

蕭雲貴暗暗一笑,他怕洪韻兒擔心,所以還沒和洪韻兒說起楊秀清其實想要除去的原本是她,現下也不是說話的時候,呵呵一笑道:“想不通就暫時別想了,咱們先整理人馬準備出隊吧。”

……

殺戮終於開始,在旗人們被栓成一串串的遷到湘江邊上的時候,他們似乎就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命運,震天的慘嚎和哭喊聲令人不忍耳聞。

湘江被染了個殷紅,江內密密麻麻的屍體順江流下,讓人不忍多看。但太平軍卻爆發出震天的歡呼吶喊之聲來,蕭雲貴覺得這喊聲是那麼的刺耳,但他無力改變什麼,原來自己走上的這條不歸血路上,除了自己人的鮮血之外,還有敵人的鮮血,也還會有很多無辜人的鮮血。他漸漸明白了過來,不流血的變革那是癡人說夢,在這場變革之中,每個人都需要忍受變革帶來的陣痛,爲了迎來心中的天國,這種付出值得嗎?不值得嗎?隊伍已經行出很遠,蕭雲貴在馬背上還在想着這個問題,洪韻兒沒有隨軍出征,所以沒人和他分說,他只能自己想着。

從長沙通往湘潭縣縣城的驛道有三條,從西面走塔嶺、馬坡裡、杉樹巷到湘潭瞻嶽門爲一條;從湖頭嶺入湘潭北門拱極門是一條;從後坊坪入湘潭東門熙春門是一條。

走西面需要渡過湘江,蕭雲貴並不考慮這條路線,全軍八千餘人分爲三路,蕭雲貴統領吉文元、朱錫能二將並三千餘人走湖頭領,攻打北門;林鳳祥、林啓容領兵兩千五百餘人走東面,準備攻打湘潭城東;李開芳、李以文領兵兩千五百餘人爲後隊策應。

湘潭的清軍守將乃是先前敗陣的鄧紹良,井塘村一戰,鄧紹良部清軍折損慘重,只餘四百餘人。退守湘潭後,鄧紹良只得重新招募新兵,號召湘潭地方官吏、豪紳捐餉、興辦團練助守,幾番辛苦,新招募的兵丁加上湘潭原有官軍,也只拉起一支一千餘人的隊伍,加上他所部老兵四百餘人,共有清軍一千五百多人。

多日來,郴州太平軍浩浩蕩蕩的往長沙開進,鄧紹良都在城中戰戰兢兢的,只怕太平軍忽然掉頭來打湘潭,以他手中的兵力是萬萬敵不過太平軍的。好在太平軍急於趕路,並未來犯,讓鄧紹良大大的緩了口氣。

近日收到消息,衡州官軍大隊前鋒張國樑部已經到了醴陵。鄧紹良出身綠營軍旅,本來很看不起張國樑這個出身天地會的賊將。張國樑,初名嘉祥,字殿臣,廣東高要(今肇慶)人。曾在廣西貴縣參加天地會起事,曾和羅大綱並肩作戰,活動於橫州、靈山、欽州、賓州等地。甚至一度流竄越南與清軍周旋,清道光二十九年,張國樑歸返鎮南關,受清軍廣西按察使勞崇光招撫,最終歸降清軍。其後張國樑歸錄向榮帳下爲守備之職,一直跟隨向榮剿匪,他熟悉賊匪作戰風格,手段毒辣,最是兇悍,靠着屠殺昔日的戰友,張國樑已經升任參將一職。

鄧紹良素來鄙視張國樑爲人,也看不起張國樑出身賊寇,更看不起張國樑所部清軍沿途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卻忘了他鄧紹良的部下也經常這麼幹。但此時火燒眉毛,鄧紹良只得派人聯絡張國樑,希望張國樑部能向湘潭靠攏。

鄧紹良的信使才走半天,他便收到長沙太平軍出隊的消息。鄧紹良大驚失色,他萬萬沒有想到,太平軍會來得如此之快,只得調集兵力準備守城,同時接連派出八名信使向張國樑求援。

這天一大早,清晨的薄霧中,鄧紹良沒有等到醴陵來的援軍,卻看到城北湖頭領上豎起的太平天國杏黃大旗!

第127章 湘江大捷第710章 王者智者第18章 天心閣上第106章 定南九省第646章 敗退之後第721章 出動出擊第42章 突圍下嶺第108章 政教之務第586章 大偵察隊第643章 刺刀潰敵第486章 進兵之忌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697章 再議讓城第354章 擔憂之事第651章 作壁上觀第166章 羣幫會盟第684章 養寇自重第116章 夜戰湘潭第267章 地方政權第142章 御前侍衛第707章 秋後算賬第553章 散朝之後第643章 刺刀潰敵第278章 天父臨凡第237章 接舷之戰第226章 活寶夫妻第586章 大偵察隊第355章 醉後和好第610章 前哨之戰第738章 義務未完第258章 寧波大捷第540章 興安靈渠第344章 漁人之利第333章 外籍教官第489章 萬山羣島第526章 韜光養晦第619章 天寧寺外第737章 死地則戰第95章 明正典刑第203章 先手爲強第383章 家和事興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333章 外籍教官第474章 互相欺瞞第610章 前哨之戰第568章 雲南會師第454章 捨我其誰第507章 李丁送信第663章 租界亂局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531章 主客之爭第681章 兵諫之憂第549章 全軍覆沒第387章 千秋勸語第661章 繼續南下第319章 伴駕閱折第466章 也都該死第530章 攻克潯州第648章 遙不可及第589章 自投羅網第584章 時不待我第517章 火燒城池第214章 惡戰連連第520章 戰後檢討第661章 繼續南下第609章 近衛前驅第130章 民心已變第319章 伴駕閱折第289章 湘軍窘境第168章 大明國夢第721章 出動出擊第651章 作壁上觀第739章 戰後餘波第2章 磐陀石上第487章 聲北擊南第506章 施針試探第680章 名臣來投第264章 調查研究第636章 蓄謀已久第23章 長沙鉅富第198章 厘金之策第379章 何樂不爲第60章 天國十誤第642章 兩虎相爭第481章 北殿歸附第451章 破釜沉舟第617章 外有強援第735章 炮火覆蓋第373章 攻陷廟街第151章 殺與不殺第633章 天津巷戰第343章 無罪而誅第528章 談判前提第621章 討價還價第215章 滸墅關前第84章 破廟苦戰第526章 韜光養晦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467章 誰來接位第259章 雷霆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