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出隊之議

這晚之後,蕭雲貴已經無暇念及他那卑鄙齷齪的想法,翌日一早,楊秀清便來到了妙高峰大營,原來清早南路探馬已經回報,清軍張國樑部已到醴陵。

太平軍郴州大隊北上長沙,走的基本就是西王舊徑,沿攸縣、醴陵一路北上,爲了掩護後隊家眷,後二軍軍帥樑立泰領三千人馬斷後。

當時清軍大部屯聚衡州,扼守衡陽大道,當郴州太平軍大隊陸續開拔北上消息傳來之時,原欽差大臣賽尚阿已經被清廷鎖拿解赴上京問罪,剛剛在廣西梧州剿匪得勝的湖廣總督、欽差大臣徐廣縉才督領兵馬到達衡州。

聞報後徐廣縉大驚,郴州太平軍大隊號稱八萬之衆,一旦北上與攻陷長沙的長毛僞西王部合兵,賊勢必定更加昌烈。於是徐廣縉不顧向榮、張國樑等清軍宿將反對,強行勒令諸部攻打太平軍。

太平軍這邊楊秀清等人早有準備,在安仁以北的軍山大敗清軍,陣斬清軍雲南昭通鎮總兵經文岱,清軍折兵八百餘。得勝之後楊秀清便號令全軍迅速北上。留下後軍三千人由樑立泰統帥,專司斷後。

徐廣縉見太平軍早有防範,偷襲不成吃了敗仗,只得聽從向榮、張國樑等將的主意,尾隨太平軍收復失地,襲擾太平軍後隊。這是向榮、張國樑等人最喜歡乾的事,他們一路從永安追殺至郴州,一路行來收復了不少失地,這軍功可是穩賺不賠的。

這次也不例外,張國樑部尾隨太平軍後隊北上,收復安仁,逼近太平軍後隊,連番襲擾太平軍後隊。殿後的樑立泰統軍和張國樑反覆糾纏,且戰且走,一路退至攸縣。因有樑立泰的纏鬥,諸部清軍又忙於爭搶收復郴州的功勞,是以太平軍離開郴州十餘日後,清軍先鋒張國樑部才踏入攸縣。

殿後的太平軍被張國樑連番追擊,樑立泰甚是惱怒,加上這日收到消息,他的母親胡大妹在湘陰陣亡,他更加火冒三丈,便決定集中人馬徹底打垮張國樑再行追上大隊,趕赴長沙。

當日,樑立泰引軍在攸縣丹陵橋設下埋伏,張國樑沒到,清軍滿人將領常祿率領清軍千人先至,常祿先已發現埋伏在田裡的太平軍,派參將德亮在松林裡隱蔽,自率前隊佯裝中伏。

樑立泰果然中計,兩千餘人從斜旁殺出,結果遭到德亮攔腰截斷,首尾不得顧,情勢危急,只得又派出預備隊千人加入混戰。這時他們所期待的張國樑、王錦繡等人引軍到來,張國樑的部隊極其兇悍,擅用火器,先以噴筒、火罐襲擊太平軍,再衝入砍殺,太平軍不能抵擋,陣亡數百人,退守譚家村。是夜,張國樑心生毒計,掘開河堤,放水淹譚家村,太平軍損失慘重,幾乎全軍覆沒,只有樑立泰和百餘名太平軍逃出生天,往長沙敗退而來。

樑立泰等人逃回長沙後,南路探馬也相繼回到長沙,張國樑部銜尾急追,已經復佔醴陵,後面徐廣縉大隊已過攸縣,南路清軍相繼往長沙逼近。聞報後,楊秀清並未處罰樑立泰,溫言撫慰幾句,命他下去療傷,自己便趕到西王城外大營,召集諸將準備出隊。

在西王大營內,除了西殿諸將齊至外,楊秀清帶着國舅賴漢英、羅大綱、陸順德、曾立昌、陳仁保、許宗揚、楊輔清、林紹璋等將齊至營中。

諸將坐定後,國宗楊輔清起身簡要說了清軍動向,西殿諸將也不大驚異。昨夜西殿的探馬也回到軍中,還有天地會的密探也有消息送到,睡不着的蕭雲貴索性召集諸將商議軍事,是以諸將都已對當前情勢瞭然於胸。

聽完之後,坐在楊秀清下首的蕭雲貴抱拳道:“四兄,清妖兵至醴陵,與北面瀏陽王家琳部清妖、湘潭鄧紹良部清妖呈三面環圍之勢,小弟以爲我南路軍當先出隊攻打湘潭,達胞出隊攻打瀏陽,讓醴陵清妖首尾不能相顧,並在湘潭與醴陵之間設下伏兵,尋機殲滅醴陵趕來的清妖援兵,繼而分兵在湘潭渡過湘江,沿譚家山、茶恩寺一線往南攻打衡山縣,威逼衡州,在清妖來回奔走救援之時,尋機剿滅清妖。小弟願率領西殿八千將士親自南下征討,四兄坐鎮湘潭或長沙策應出擊,定可大獲全勝。”

這個主意是昨夜蕭雲貴和林鳳祥、李開芳諸將商議之後定的,諸將認爲南路清軍勢大,火器衆多,又是和太平軍纏鬥已久的強悍清妖,特別是向榮、張國樑、江忠源、和春等人都是老奸巨猾之輩,在年初永安之戰時,向榮等將就是步步爲營,和據險而守的太平軍纏鬥不休,逐漸形成堅固營壘爲依託的包圍網,圍困太平軍,最後導致永安太平軍糧食不足,不得不被迫突圍。

爲了避免重蹈覆轍,諸將都以爲應當掌握主動,跳到清妖身後發起攻擊,來回牽扯清軍,在清軍行軍過程中方能找到破綻,打敗清軍。若是還和清軍打營壘戰或是陣地戰,對太平軍是極爲不利的。而蕭雲貴則很滿意林鳳祥、李開芳等將提出的這個策略,這有點像後世太祖打的運動戰,在運動中殲滅敵人有生力量。太平軍都是善於走山路、長途奔襲的悍卒,相較於輜重多多的清軍綠營兵來說,打運動戰還是有優勢的。

楊秀清還是一般的面無表情,思忖片刻後,緩緩說道:“餘人可有話說?”

羅大綱起身抱拳道:“西王殿下此策甚善,只是小將以爲東王殿下當坐鎮長沙外圍險要,湘潭之地小將願領兵鎮守,策應西王殿下。”

羅大綱本是西殿將領,但在郴州時西王領兵奔襲長沙,他留了下來,北上時併入東殿之內,但因他出身天地會,楊秀清素來不喜,所以一直有些鬱郁不得志,此次出兵羅大綱有意再歸西王麾下。

楊秀清看了看羅大綱,緩緩搖頭道:“你和陸順德留下來籌備水營之事,湘江水道縱橫湘楚之地,水營一旦能成,也可策應西王兵馬。這樣吧,由國舅爺賴漢英領曾立昌、陳仁保、許宗揚你們三人出隊一萬人馬,同西殿人馬共同南下攻打湘潭,攻下湘潭之後,便由賴漢英領軍鎮守,曾立昌你們三人輔之。楊輔清、林紹璋你們隨本王領剩餘人馬守禦妙高峰等長沙城南險要,提防清妖忽施偷襲,相機出隊醴陵。”

聞言諸將都是一起站起身領命,跟着楊秀清示意諸將坐下,又緩緩說道:“如今大戰在即,但城內旗人和通妖的妖人未及除去,就在今日午時,全數解到湘江岸邊殺了祭旗,祭旗之後大軍便馬上開拔南下!”

說到這裡,楊秀清看着蕭雲貴道:“西殿兵馬新兵較多,便由西殿新兵執刀,讓他們在大戰前見點血。”

蕭雲貴本擬的已經要出兵了,楊秀清讓他屠殺旗人的事也該避過,想不到楊秀清這會兒又舊事重提,而且似乎是直接下令的口吻。想起昨夜和黃爲政父子三人商議的情形,他知道這個屠刀自己是千萬不能去扛的。當年西楚霸王項羽坑殺四十萬秦軍,雖然滅掉了秦朝,但最後卻失去了人心,他蕭雲貴可不想背個屠夫之名。而且說實在話,旗人當中有不少殺手無寸鐵的老弱婦孺,也實在下不去手,當下蕭雲貴支支吾吾起來。

楊秀清眉頭微皺,吩咐諸將退下各自準備兵馬,帳內只剩下他和蕭雲貴兩人。

沉默了片刻,楊秀清微微慍道:“朝貴,你到底有何顧慮?爲何在這事上老是推三阻四的?這可不像你從前啊。”

蕭雲貴期期艾艾的道:“四兄,畢竟那些旗人之中還有不少的老弱婦孺,小弟實在下不了手去。況且這些旗人世居湘中,和湘人無異,小弟擔心殺之會盡失湘人之心。”

楊秀清板着臉冷冷的說道:“原來你是心軟了,既然我等走上了這造反殺官之路,在剿除這些妖孽之上,可來不得半點心慈手軟。統帶千軍萬馬,便要硬下心腸來,兵法有云慈不掌兵!旗人便是滿清妖孽的根基,不殺他們如何能打敗清妖?而且這些旗人仗着自己旗人身份,向來是爲虎作倀,橫行鄉里,你殺了他們是爲湘民除害!至於爲何要殺那些老弱婦孺,便是要斬草除根,不留後患!”

蕭雲貴忍不住道:“可是天下旗人如此之多,當真全都殺了麼?我們能殺得完麼?”

楊秀清冷冷的說道:“本王並不打算全都殺了,但有一點便是要殺到旗人心寒、害怕!讓他們知道誰纔是天下的主人,到那時候,只要旗人服軟,我天國自然會破格改制,接納他們。但在沒有殺掉旗人兩百年的威風之前,本王不會停手!你們也不能停手!”

寒意森森的話讓蕭雲貴不寒而慄,難道殺人就能讓人服軟了麼?蕭雲貴暫時不知道答案,但他內心裡似乎覺得以殺止殺似乎並非上策,但眼下他確實又找不到話來反駁楊秀清。

第428章 西王救兵第674章 大軍出川第521章 穩定戰線第15章 圍城打援第440章 戰勝之後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88章 分離之意第619章 天寧寺外第144章 怎會是她第215章 滸墅關前第1章 雞足山間第719章 與我何干第294章 讓路換城第464章 大限已至第683章 不屈定海第77章 棄文從武第246章 興王十二第359章 酒後迷離第629章 靜海雙塘第388章 聯結恭王第713章 九思堂會第187章 大軍禮拜第79章 一馬一獐第155章 各有苦惱第249章 海關顧問第205章 壞事連連第383章 家和事興第446章 兩枚御印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559章 親人團聚第452章 救援武昌第667章 紅十字會第546章 放虎歸山第321章 爾虞我詐第347章 無慢檄文第405章 潛移默化第576章 工商總會第54章 城南書院第617章 外有強援第482章 天王國宗第435章 繼續殺人第338章 清軍部署第557章 英法盤算第537章 留條活路第640章 開始進攻第31章 苦肉之計第444章 君臣心理第68章 倒戈相向第180章 契約精神第326章 工業力量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603章 絕人之路第169章 紅單船來第218章 不測風雲第738章 義務未完第394章 對日合作第425章 天京之亂第597章 攻佔炮臺第217章 個個保齊第235章 清軍潰敗第298章 開府六部第523章 信任之人第475章 不必擔心第699章 氣運已盡第694章 傳奇傳記第341章 霧中惡戰第707章 秋後算賬第57章 卷 雲亭中第215章 滸墅關前第281章 團聚成家第88章 分離之意第387章 千秋勸語第636章 蓄謀已久第740章 是戰是和第128章 信仰頓悟第619章 天寧寺外第339章 三座木城第385章 不拘小節第494章 假若開戰第187章 大軍禮拜第602章 聯洋靖難第282章 無上奢華第120章 衡州奇景第85章 爲何哭泣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173章 拜關二哥第212章 請君入甕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426章 追悔莫及第622章 大勢如水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443章 傳位詔書第127章 湘江大捷第634章 河西務鎮第605章 決戰之前第521章 穩定戰線第103章 天王東王第171章 聊表心意第93章 出鎮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