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出城別走

初冬清早的天氣非常寒涼,在湖頭嶺紮下營寨的太平軍一大早起來,發現枯黃的野草上已經滿是一層層薄薄的秋霜。不遠處的湘潭城被濃濃的霧氣籠罩,只能隱約看到城牆的輪廓。

早飯很豐盛,每個太平聖兵分到了一碗肉湯,一些乾菜和肉脯,大米麪飯管夠。蘇冀默默的坐在地上吃着飯食,看着周身二十幾個少年說道:“吃飽點,待會兒打起來纔有氣力!”

蘇冀跟隨李以文征戰長沙之後,和其他參加過長沙之役的太平軍兵士一樣,得到了官升三級的獎勵,從一個尾牌升到了童子兵兩司馬之職,管着手下二十三個童子兵。面前這些少年都是在長沙新近投軍的,最大的年紀不過十七歲,最小的只有十四歲,都是瀏陽人,他們在清軍劫掠瀏陽時失去了父母,最後是太平軍收納了他們。

十幾天的訓練下來,蘇冀不知道自己能交會他們多少東西,嚴格意義上來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入伍才一個月的新兵,但他經歷過幾次實戰,殺過八個清軍,已經算是一個合格的太平軍將士了。

號角戰鼓聲響起,整隊的號令旗豎起,蘇冀大聲吆喝着讓衆童子兵列隊。童子兵們倒極爲聽命,很快便列成四排隊列,在冷風中站得筆直。他們頭上裹着紅巾,身上是穿着新發的棉襖,外面罩着成年太平軍的大號號衣,個頭稍小的看起來很是滑稽,一般的灰布棉褲,腳下蹬着草鞋,雙腳都凍得有些烏青。

他們的一身行頭都是出發前新領到的軍服,軍中得了西王號令,所有冬衣號衣優先供應童子兵和新兵,原因很簡單,很多新兵入伍時差不多都是衣不蔽體的。軍中的老長毛也沒多少怨言,他們還是穿着原來破舊的號衣,但他們發到的武器卻是最好的,特別是火器,差不多都集中在了老長毛的手中。

童子兵手中多是一些雜亂的兵器,甚至還有人扛着竹槍,只有蘇冀腰間挎着一柄鋼刀,算是像樣一點的武器了。要蘇冀來說,他寧可去成年太平軍隊中做一個小小尾牌,也不願意像現在這樣領着一羣童子兵,因爲他從沒指揮過別人,感覺肩上的擔子非常沉重,他可不想一戰下來,不見了誰,又誰的手沒了,誰又戰死了。但李以文非讓他做這個童子兵的兩司馬,說他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會帶兵的,總要有擔當才能成長的快些。

卒長旗高舉起來,蘇冀領着他這一隊童兵居於陣位,站在湖頭嶺上,只見數千名太平軍已經列隊完畢,從嶺上望下去,不大的湖頭嶺山腳密密麻麻的都是紅頭巾的太平軍。跟着只聽三聲號炮響過,太平軍前沿的炮隊開始向湘潭城外圍清軍據點發炮,數隊太平軍在旗幟的引導下,開始往城外清軍險要之地的營壘移動過去。

鄧紹良這個老狐狸依託城外民房、險要之地設立了不少清軍據點、營壘,防止太平軍直接攻打城牆,同時設在城頭的清軍十餘門劈山炮卻可以轟擊到這些據點、營壘的前沿,給太平軍重大殺傷。劈山炮在明朝時就有了,名字叫做“千子雷炮”,主要是發射散彈,散彈一般爲鉛製,在作戰時主要是轟擊密集的士兵,湘潭城內鄧紹良共有十二門四百斤劈山炮,都被他佈置在城北,打算太平軍密集衝城時,多殺傷太平軍士卒。

太平軍這邊蕭雲貴這次從長沙帶來了不少火炮,主要有二十門五百斤的劈山炮,八門八百斤大炮,和兩門千斤大將軍鐵炮,都是長沙城牆上拆下來的清軍鐵炮,爲此西殿專門成立了一個五百人的炮隊。開始進攻前,太平軍的火炮開始轟擊,聲響好似炸雷,聲震四野。

太平軍這邊炮聲一響,城外據點裡的清軍頓時慌亂起來,他們大多都是新兵和沒見過廝殺的湘潭綠營兵,他們還是覺得待在城牆後面安心一些,但偏偏被鄧紹良驅趕出城外來做炮灰。當第一輪炮彈砸下的時候,民房內、營壘內的清軍頓時作鳥獸散。

看着這些四散亂跑的清軍,蕭雲貴暗暗搖頭,都是沒經過實戰的人,炮聲一響就驚慌不知所措的亂跑,都不知道避炮,難怪清軍對上有火炮優勢的列強軍隊總是死傷慘重。果然,胡亂奔跑的清軍在太平軍的炮火之下死傷慘重,都聚到城門口吵嚷着要進城。

太平軍兩門千斤大炮射程較遠,清軍安置在城頭上的四百斤輕炮對它們無能爲力,鄧紹良大罵駱秉章爲何要把重型鐵炮都集中到長沙,結果又守不住,這些新鑄的鐵炮都成了太平軍現下攻城的利器。但痛罵歸痛罵,鄧紹良只得冒着炮火站在城頭大吼,喝命城下清軍回去鎮守,否則城上也要開炮了。

城下的清軍哭嚎不止,鄧紹良不讓他們進城,他們也不敢回頭去,亂哄哄的擠在城下。城內清軍根本不敢開城門,只怕太平軍趁勢撲城,眼見城下清軍還不肯回去,鄧紹良喝命城頭火炮箭矢齊發,登時打死城下數十名清軍,餘衆一發聲喊掉頭便往回跑。

鄧紹良鬆了口氣,還道這羣兵卒回頭去拼命去了,誰知道這些兵卒回頭便是四散逃竄,更有一名把總不知從哪裡扯出一塊白布來,做成一面白旗搖着大喊投降,領着手下兵卒直接到太平軍陣前投降去了。

太平軍前陣一直停在炮隊之前,並未跨入城頭清軍火炮範圍之內,見清軍打着白旗來降,前軍吉文元急忙命人稟報蕭雲貴。蕭雲貴也遠遠看到了,便喝命前陣准許這些清妖投降。

逃到陣前的清軍就這樣做了太平軍的俘虜,其餘還在逃散的清軍要麼被火炮打死,要麼往城西城南逃散,城外三百清軍就這樣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

太平軍前陣吉文元計點俘虜,到有一百多名清軍投降,悉數都綁了押往軍營。

城頭的鄧紹良大怒,喝命城上清軍準備,接下來太平軍一定是要攻城了。

但令人意外的是,打散城外清軍之後,太平軍便在前沿築壘固守起來,並不急於撲城,還分出幾隊人馬,繼續搶佔城外的險要之地,卻並不急於攻城。

另一邊東門外太平軍也採取了同樣的戰法,只是攻擊了城外清軍的據點,掃清外圍之後太平軍便停下來鞏固自己的營壘。

外圍清軍被掃蕩之後,鄧紹良損失了近六百人,雖然多是城中的鴉片鬼綠營兵,沒什麼戰鬥力,但白白損失了這麼多人,鄧紹良還是一陣肉痛,只得催逼城內地方官強拉百姓壯丁上城助守。

到了午後,天氣微微回暖,鄧紹良眼巴巴的望着醴陵通往湘潭的大道,只希望能有醴陵援兵的消息,但一直都看不到有援軍的蹤影。城外的太平軍倒是急着鞏固營壘,忙得熱火朝天。

已經是初冬天氣,天色黑的早,就在天色盡黑之時,醴陵那邊官道之上太平軍的哨隊忽然一陣混亂,梆子鳴鑼號角聲大作起來,鄧紹良舉目望去,官道上太平軍哨隊已經燃起了一堆堆的篝火,藉着火光依稀發現那裡的太平軍忽然混亂了起來。

又看了一會兒,鄧紹良身旁一名千總驚喜的喊道:“是我們的探馬回來了。”

鄧紹良定睛望去,果然見到幾名清軍探馬策馬狂奔而來,身後數十名太平軍正追殺而來。

鄧紹良急忙大喝道:“準備縋繩籮筐,把人拉上來!炮勇準備開炮!城上弓箭準備!”

那名千總遲疑道:“協臺大人,天黑看不清楚,只怕打不到長毛。”

鄧紹良怒罵道:“只是嚇唬長毛賊一下,接應我們的人進城啊!”

幾名清軍探馬挨近城邊後,城頭上的清軍便開炮放箭阻攔後面追趕的太平軍,那羣太平軍見狀,也不敢追來,遠遠的大罵幾句便回去了。

幾名清軍探馬被縋繩籮筐拉入城中,一個個靠着城垛子喘着粗氣,鄧紹良趕來一看,果然是昨日派去醴陵的信使,急忙問道:“張國樑怎麼說?”

領頭的清軍探馬把總從懷中掏出一封信函遞過去,喘着粗氣道:“張大人說他兵馬也不多,醴陵附近也有長毛賊出現,只恐發兵來援後,長毛賊也會趁勢攻打醴陵,因此張大人拒絕發兵,他也向大隊派去了求援的信使,只是讓大人多守幾日,衡州大隊就要到了。”

鄧紹良火冒三丈大罵道:“這挨千刀的賊寇!老夫定要參他個見死不救之罪!”

一旁那千總勸道:“協臺大人息怒,張大人所部也只有兩千人馬,長毛勢大,分兵攻打醴陵也未可知。”說到這裡這千總湊上幾步壓低聲音道:“大人並非此地守將,亦非此地父母官,而且欽差大人也未下明令,要咱們死守湘潭的,就算城破失守,朝廷也不會怪罪,反而若是大人再吃敗仗,手下兵勇俱損,朝廷纔要治大人的罪。以小將之見,不若出城別走,今夜趁黑從西邊瞻嶽門出走,過桐木橋,往杉樹巷、馬坡裡、塔嶺一路趕赴寧鄉。要是上峰問起,就說咱們這是按着欽差大人的意思,儘早趕赴長沙剿賊便可。”

鄧紹良哦了一聲,皺眉道:“但如何向城中官吏交代呢?”

那千總奸笑道:“就說咱們出城擊敵,他們又能說什麼呢?”

鄧紹良望着城外延綿不絕的太平軍營火,一咬牙道:“好!暗中號令各軍準備,咱們二更時分出城!”

第360章 南下廣州第36章 渡口浮橋第238章 魚死網破第741章 天國條件第579章 若有所思第104章 出爾反爾第108章 政教之務第83章 村坊團練第180章 契約精神第231章 投其所好第608章 歷史責任第694章 傳奇傳記第603章 絕人之路第747 章 日本倒幕第234章 和春誤我第697章 再議讓城第139章 天降奇石第198章 厘金之策第151章 殺與不殺第470章 一切之重第421章 還有後招第552章 朝堂之上第698章 尸位素餐第368章 不動如山第476章 太后恩典第280章 越俎代庖第541章 突擊任務第251章 招商總局第707章 秋後算賬第163章 禮物交換第449章 貪字成貧第428章 西王救兵第398章 攘外安內第328章 纏足剪辮第560章 初級階段第576章 工商總會第433章 大軍逼近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364章 其徐如林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92章 雙王際會第688章 不言而喻第340章 南昌大霧第20章 未知之數第248章 海關關稅第346章 心煩意亂第46章 熟得陌生第22章 去投長毛第55章 麗澤風長第40章 先手爲強第335章 整編之需第19章 火燒糧倉第710章 王者智者第44章 井塘之戰第291章 各有算計第101章 反之而行第587章 清軍火炮第345章 趨利避害第445章 依蘭到手第701章 日暮西山第327章 產業革命第153章 推背圖頌第52章 打草驚蛇第293章 衡州惡戰第340章 南昌大霧第440章 戰勝之後第255章 海關成立第659章 機會來了第475章 不必擔心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296章 分贓不均第447章 消息傳來第60章 天國十誤第508章 諸事不順第50章 虛與委蛇第658章 如意算盤第260章 寧波海戰第230章 欲擒故縱第18章 天心閣上第421章 還有後招第261章 通寶和尚第151章 殺與不殺第18章 天心閣上第236章 三岔阻擊第227章 杭州之戰第402章 禍水東引第688章 不言而喻第388章 聯結恭王第152章 十日紀事第703章 退位讓國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624章 明戰暗戰第91章 難以抉擇第380章 西王駕臨第416章 天助我也第280章 越俎代庖第225章 高昂代價第278章 天父臨凡第142章 御前侍衛第716章 爲己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