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戰船橫江

戰船上的爲首將領是實打實的抱丹境,乃是蘆州總兵官麾下的一員參將。

大魏官制,承襲前朝,建立衛所制度。從朝廷到地方各州府的管轄秩序爲大都督府、都司、衛所體系。即大都督府和都司分別爲朝廷和地方州府的最高掌兵衙門,都司下轄衛所,各都司所率衛所隸屬於大都督府,而聽令於兵部。

大都督府以正一品大都督爲尊,下設五軍都督府,每府設從一品左都督和正二品右都督、從二品都督同知、正三品都督僉事,各都司所設都指揮使即是一州之地的最高武官,是爲正三品,如有戰事,朝廷還要往下派遣總兵官或是提督總兵官,掛將軍印或大將軍印,並無固定品級,以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及公、侯、伯充任,有節制地方都指揮使之權,卻無處置都指揮使之權。待到戰事完畢,印信上交,卸任總兵官職務。

當年秦襄以左都督的身份出征西北,便是掛徵虜大將軍印,出任提督秦州和中州軍務總兵官。

到了後來,如西北等地戰事不斷,短期內無法結束戰事,總兵官常駐地方漸漸成例,爲防止總兵官擁兵自重,朝廷又往下派了巡撫,總領一州事務,削弱總兵兵權。

待到如今,很多事情牽涉數州之地,爲了協調數州,又在巡撫之上加總督官職,掛兵部尚書銜,總掌數州之地的軍政大權,雖然總督與巡撫和總兵官屬於同僚而非上下從屬,但在職權上卻要高出兩者,如今的荊楚總督便是主掌蘆州、荊州、楚州三州之地,從一品官銜,全名是“總督楚州、荊州、蘆州等處地方提督軍伍糧餉兼巡撫事”,可謂是實實在在的封疆大吏。

大體來說,總督和巡撫之間沒有直接隸屬關係,都是直接隸屬於朝廷,故而常常會有督撫之爭,但總督的權力更大,如今的荊楚總督身兼了蘆州巡撫,放眼整個蘆州境內,便是以他爲尊,包括蘆州總兵官,都要聽這位部堂大人的調遣。

在總兵官之下,又有副總兵、參將、遊擊、守備,均爲臨時任命派遣,受總兵官的節制。不過大魏朝廷施行大小相制,總兵官有戰時領兵之權,可以節制副總兵、參將、遊擊,但並無人事之權,所以總兵官聽起來威風,真正的嫡系兵力只有一個正兵營而已,下面各遊兵營,援兵營,奇兵營,依大小相制的原則,由副總兵、參將、遊擊等分別統領。

故而這位參將大人雖然不是總兵官,但仍是手握實實在在的兵權,有抱丹境的修爲也在情理之中。

在他看來,這次橫江攔路,不算什麼大事,無非是應青鸞衛的要求例行公事而已,按照青鸞衛的情報,那個欽犯不過是玄元境的修爲,還帶着一個孩子,面對他帶的一千大軍和兩艘戰艦,翻不起什麼大浪。

再者說了,那個欽犯也未必就會從此經過,如果不經過最好,雙方相安無事,他就是帶兵做個樣子,還能與青鸞衛結下香火情分,何樂不爲?

只是當他感受到渡船上驟然升起的一股磅礴氣機之後,臉色驟然變得凝重起來,凝重中又帶出三分陰沉。

吆喝,竟然還真讓他給撞上了,而且看這架勢,這欽犯竟是要跟他這位參將掰一掰手腕?

這位參將向前一步,他一上前,先前那名喊話的校尉便向後退下。

參將手按腰刀,望向渡船,問道:“何方高人,可否出來一見?”

他的嗓音不大,卻清清楚楚地傳遍整個渡船。

無人迴應,只是那股磅礴氣機仍在節節攀升。

渡船上的人面面相覷,不明白這位參將大人何出此言。

參將的臉上露出一絲陰沉,一擡手,船艙內的兵卒盡數出艙,其中有好些兵卒持弩而立,弩箭乃是對付江湖豪客的無雙利器,尤其是結成陣勢之後,就算是玄元境的高手也不敢說能全身而退。故而朝廷雖然不禁止江湖遊俠攜帶刀劍,甚至就是弓箭和長槍也在兩可之間,唯獨弩箭非軍伍不得私自配置,若有違反者,以謀反大罪論處。

可即便他已經擺出瞭如此陣勢,那道氣機仍是沒有停止的趨勢,從抱丹境到玄元境,又從玄元境一路往上,如今竟是隱隱有了要突破至先天境的架勢。

如果真是一位先天境的高手,而不是預料中的玄元境,那麼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雖說兩者同在登堂入室三境之中,但在最初劃分境界的時候,其實是有人提出過異議的,當時那位天人境的大高手認爲,可以把先天境劃歸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之中,把入神境劃歸到登堂入室的境界之中,最後把長生境劃歸爲獨一檔。

只是一位極爲德高望重的長生境前輩高人否決了這個提議,原因有些近乎幼稚荒唐,說是不符合三三之數,所以幾乎已經超然世間的長生境還是被劃分在出神入化的境界中,先天境也就沒能進入最後三境,而是留在了位置不上不下的中三境,但這不意味着先天境與玄元境之間的差距不大,事實上兩者之間的門檻之高,幾乎等同於先天境到歸真境的門檻。

當初帝京一戰,在十餘位歸真境大高手出手的情形下,數量更多的先天境高手仍舊可以參與其中,甚至憑藉人數優勢還將一位歸真境的青鸞衛都督圍攻致死,由此可見,先天境與歸真境之間的差距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大,而先天境與玄元境之間的差距卻要比想象中大出許多。

如果那個所謂的欽犯,真是一個先天境的高手,可以初步調用周圍的天地元氣,氣機綿綿不絕,那麼想要憑藉人數優勢將其氣機耗盡的想法就很難施行。

當然,也不是說沒有辦法對付先天境高手,畢竟當年的歸真境都能被圍攻致死,自然也有對付先天境高手的辦法,但是這位參將率兵來此地設卡之前,從沒有想過自己的對手會是一個先天境的高手,自然也就沒有相應的準備。

想到這兒,這位參將忍不住咬牙切齒地罵道:“去你孃的青鸞衛!你們不是說至多玄元境嗎?”

第二十三章 王庭第四十章 一念榮辱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從口出第八十一章 血神君第六十六章 玉牢之前第八十章 待客之禮第二百二十三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四十八章 奪權第一百五十一章 陰氣聚煞第四章 盜墓賊第一百二十五章 地底天光第二百三十二章 理學一派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三章 龍脈地氣第一百六十六章 殺大巫第一百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七十二章 五魔教主第二百六十六章 查案第九十章 暗流第一百零八章 天師地師第三十五章 當年舊怨第三十六章 非仙非俠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尸第一百二十章 御六氣之辯第五章 問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手段盡出第二百三十三章 邀月洞天第二百零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二十三章 血刀寧憶第一百七十四章 凝聚假丹第一百一十八章 百歲乃去第二百二十六章 異常第一百三十七章 崔朔風第四十九章 張岱山第二十三章 結髮尋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就在今天第一百二十七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中取粟第一百八十一章 兌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勢第二百六十三章 銀圓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雷招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翻地覆第六十四章 另有所圖第三十二章 權勢第九十九章 銅甲屍第一百零五章 異獸之血第二百一十六章 證據第二百零八章 帝京城外第九十五章 金玉相逢第九十六章 龍氏哮雲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璣式第一百三十五章 外道第一百六十三章 幽冥帝宮第六十七章 飛揚跋扈第十章 屍丹之用第二百二十三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劍成陣第二十五章 山村鬼症第一百二十章 慶功宴第一百五十六章 爭奪第一百三十章 搶人第二百一十章 雙刀寧憶第五十五章 龍虎大陣第一百零六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如碃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罡劍陣第三百零三章 容器第一百五十一章 鬼域伎倆第六十二章 做個了斷第九十六章 皁閣往事第二百零八章 秦大小姐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戰第三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一百九十四章 易容第一百六十八章 痛下殺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邀戰第三十八章 一箭第三十五章 刀客胡良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魔隱患第二百零八章 龍希勝第一百八十章 策凌第一百五十六章 西門家丁第一百零一十七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十一章 世道變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美人白骨第九十三章 洞內激戰第四十九章 秦家寶船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何不同第二百五十一章 改朝換代第二百零二章 勢均力敵第一百五十三章 人力造神第十章 觀音法相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姐師妹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火併用第九十五章 搏殺猛虎第一百零七章 破陣第一百七十二章 李道通第二十章 一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