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抽刀分水

世宗皇帝曾經有過一句名言,“朝廷也就是幾座宮殿幾座衙門罷了,飯還是分鍋吃的。”

這句話放在朝廷行得通,放在地方州府也行得通,甚至是放在宗門、江湖,乃至於整個天下,都行得通。

青鸞衛是朝廷的人,他這個參將也是朝廷的人,可青鸞衛的上頭是青鸞衛都督府,而他的上頭是總督府,拿蘆州來說,就有總督衙門、巡撫衙門、承宣布政使司衙門、提刑按察使司衙門、都指揮使司衙門、各地知府衙門、青鸞衛衙門、河道衙門、漕運衙門、織造局等大大小小十幾個實權衙門,如此多的衙門,怎麼能不分鍋吃飯。

青鸞衛的人來總督衙門打了招呼,總督衙門自然要給青鸞衛幾分面子,可這個面子還沒大到讓他爲之拼命的地步。

要不怎麼說官場無朋友?

此時的參將已經萌生退意,只是有些事情,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的,就像一個泥潭,你一隻腳邁進來容易,再想要把腳收回去,可就難了。

渡船上,胡良已經將自身氣機攀升至頂峰,突破玄元境,踏足先天境。

這也是他身上有傷的緣故,雖說他在跟李玄都解釋的時候,話語中滿是輕描淡寫,但對手既然是無道宗的長老,那便不是什麼善茬,他能擺脫此人,不付出些代價是不可能的。

再說李玄都這邊,他們本是想接着渡船來隱蔽行蹤,以擺脫青鸞衛的追查,只是沒想到青鸞衛竟然動用了地方都司的兵力,在風陰府邊境一線設卡攔截盤查,便無法再將行蹤繼續隱瞞下去。

如此一來,胡良便不得不出手了,尤其是當下這個時候,萬沒有半分容情的餘地。

畢竟小丫頭也好,李玄都和胡良也罷,哪個不是朝廷的欽犯?小丫頭是罪眷,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充入教坊司,胡良曾經參與過帝京一戰,還參與了圍殺青鸞衛都督的一戰,想來是在青鸞衛逆賊名單上掛名之人,還有李玄都,就算青鸞衛並不知道他紫府劍仙的身份,單憑劫走朝廷欽犯並打死青鸞衛一事,也是死罪。

既然都是朝廷眼中的反賊,正所謂冰炭不相容,李玄都這邊自然也沒有留手的想法。

周淑寧被李玄都擋在身後,只能偷偷探出半個小腦袋,望着那兩座好像小山似的巨大戰船,臉上滿是不符合她這個年紀的擔憂。

李玄都沒有低頭,卻能猜出小丫頭此時正眉頭緊皺的小大人神情,想了想,說道:“你想知道江湖是什麼樣子的嗎?今天便可以見識一下。江湖從來都不僅僅是江湖人的江湖,江湖與廟堂看似很遠,其實很近,廟堂上稍微有些風吹草動,都會在江湖上掀起滔天大浪。就像我們今天遇到的事情,很可能只是因爲上頭總督的一句話,底下便要派出成百上千的兵卒,這些兵卒也是活生生的人,也有父母妻兒,可那又能怎麼樣呢?他們不死,我們便要去死。我們不是割肉喂鷹的聖人,能做的只是獨善其身而已。”

李玄都的這番話有些繞口繁瑣,但是周淑寧聽懂了,她的小臉驟然變得蒼白起來。

她知道,李玄都和那位天良叔叔應該是要殺人了。

李玄都揹負起雙手,繼續說道:“行走江湖,經常被提起的四個字是‘生死自負’,既然一腳邁進了江湖,生死便由不得自己,是刀光劍影闖過去,成功名就,還是死在陰溝裡,淹死在這江湖中,既看天意,也看自己。有道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從來都是一句金玉良言。”

周淑寧問道:“哥哥也是嗎?”

李玄都輕聲說道:“自然也是,其實無論是招惹仇家也好,還是與那六宗站在對立面也罷,都不是我的本意,可事情從不以我的本意而變化,反而是我要跟隨事情的走向而不斷改變自己的本意,這便是身不由己。”

周淑寧嗯了一聲。

李玄都嘆息一聲:“事未經歷不知難,我現在與你說這些,你可能會想不明白,不過沒關係,等你長大之後,真正涉足江湖了,自然會懂。”

就在此時,那位參將終於熬不住這種被人步步緊逼的氣氛,下令準備迎敵。

大魏朝廷共計有弩六種,除去幾種專供沙場作戰之用的巨弩,以連弩最爲殺傷力巨大,不遜於等閒強弓。

此時隨着這位參將的一聲令下,足足二十張連弩舉起對準渡船。。

下一刻,只聽嗡得一聲震響,顯得格外刺耳。

雖然聽上去僅有一聲,但有二十餘根弩箭激射向渡船。

飛箭如雨落,絲毫不管渡船上的普通百姓。

李玄都皺了皺眉頭,伸出一隻手用出璇璣指,對着身前空中指指點點,將這一撥箭雨都給點落在地。

第一撥箭雨之後,第二撥箭雨緊隨而至,這纔是軍伍依仗人數優勢圍殺江湖豪客的關鍵所在,通常的玄元境高手能擋下一波箭雨不算稀奇,難的是連續擋下第二撥箭雨,原因在於這剛好是舊氣已盡而新氣未生的時候,很多玄元境高手體內一口氣機未能續上,便在第二撥箭雨中或死或傷。

李玄都在將第一波箭雨點落時,就已經伸出手掌,原本被他點落的羽箭又悉數被他吸納入手中,在第二撥箭雨來臨之際,抖腕一拋,把手中的弩箭全部丟擲出去,以弩箭對撞弩箭,將這第二撥箭雨盡數擋下,自己毫髮無損。

連續兩撥好似大潑墨一般的箭雨,竟是都被這年輕人不動聲色地擋下了。

參將的瞳孔收縮,死死盯着這個不知名姓的年輕人。

如果他所料不錯,那麼這就應該是青鸞衛所說的那個玄竅境高手了。

可更要命的是,那股直逼先天境的磅礴氣機並非是來自於此人,而是另有其人。

換而言之,青鸞衛的情報沒有錯,的確是有個玄元境的欽犯,可在這段時間裡,這個青鸞衛的欽犯已經與其同夥會合,情況卻是比方纔預料的還要糟糕。

這已經不是一個玄元境高手的事情,甚至不是一個先天境高手的事情,而是一個先天境再加上一個玄元境的事情!

這如何能敵?

也就在箭雨停歇的這個時候,胡良冷笑一聲。

一腳向前踏出船頭,身形飄蕩如出江蛟龍。

蓄勢已久的胡良終於出刀。

刀氣去勢不停,將河水從中分開一線,可見河底泥沙,足有百丈之長。

以兩條戰船之間的空隙爲分界線,河水頓時從中一分爲二。形成兩道越青色水牆,透過水牆,可見其中泥沙翻滾,魚蝦遊弋,玄妙無比。

無論是渡船上的乘客,還是戰船上的兵卒,見此情景,嚇得肝膽俱碎。

這個虯髯出刀之人,難道是傳說中的神仙?

下一刻,高有數丈的水牆轟然崩碎,洶涌河水再度填滿水道河牀,激射無數大浪水花,水氣瀰漫。

兩艘戰船也身不由己地隨着河水向一線合攏的方向靠攏,然後轟然撞在一起。

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爭我奪(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純陽入道第二百二十六章 異常第一百五十九章 閣皁高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天半子第七十章 權謀之道第二百二十三章 張家餘孽第七十八章 仙人撫我頂第九十八章 東城美酒第八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一十一章 故地重遊第十章 勒合蔑第六十九章 御馬監掌印第二百零六章 血嬰啼哭第一百零九章 恭迎宗主第十七章 坐忘禪功第一百二十五章 主僕第八十三章 含沙射影第一百五十九章 流水高山心自知第二百章零一章 力壓歸真第十二章 玄都紫府番外十第八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七章 嗜血如魔第一百零六章 殿內死戰第二百零八章 秦大小姐第十三章 落雪第六十六章 玉牢之前第九章 毫不留情第四十五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九十四章 易容第一百七十四章 齊州再無大戰終章(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景堂主第一百八十三章 萬事有我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下絕學第一百九十四章 長夜漫漫第三十六章 國之蟲賊第二百四十四章 以衆擊寡(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鬥陸吾第四十七章 出劍(五)第一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六項條件第一百一十一章 純陽丹第四十章 近墨者黑第二百零一章 功法第六十章 怨憎會第十二章 深夜來客第一百八十八章 互助第二百二十章 爲民請命第七十七章 少時江湖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聞第一五十二章 崑崙來客第一百二十七章 風堂電堂第五十章 一死兩傷第一百一十六章 隱患甚深第六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一百一十一章 純陽丹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麻第二十九章 手段盡出第十五章 等待後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葉繁花豔第八十三章 含沙射影第一百四十章 大奔雷手第二十七章 九重雷劫第七十八章 黃金佛頭第一百四十九章 當年故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道封鎮第五十八章 太一東皇第三百零一章 陵墓第二百六十一章 龍鬚香冠第一百五十五章 棋盤內外第一六十六章 是非第七十四章 五行成丹第一百二十一章 煉丹事宜第七十六章 唐夫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待客之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箭潑如雨第二十三章 沈大先生第七十六章 遼東三州第一百零五章 慧玄師太第七十七章 太多太少第一百零一十二章 諸葛鏨第一百三十四章 敬賀正旦第六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十六章 咫尺飛劍第一五十八章 書局第二十六章 四襲青衣第一百零四章 大威伏魔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戰賭鬥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戰而勝第十八章 盧家父女第二百四十三章 追殺第十六章 觀雪有感第一百一十五章 雁翎長刀第五十五章 集會第一百五十六章 登山第七十八章 仙人撫我頂第二章 太平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