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四刀六劍

天下練武練氣者衆,所用兵器五花八門,可數量最多的兵器,還是刀劍。

故而在天下評的兵器評中還專門羅列了一榜刀劍評,其中以清微宗老宗主手中的“叩天門”一劍高居榜首狀元,其下的榜眼和探花分別是“人間世”和“應帝王”。“人間世”的標註是下落不明,“應帝王”的標註則是藏於帝京大內,故而這兩劍並無明確主人。

除了此三劍佔據刀劍評的前三甲之外,排名第四和第五的是正一宗代代相傳的雙劍,全名是“天師雌雄劍”,因爲雌劍通體紫色,名爲“紫霞”,雄劍通體青色,名爲“青雲”,故又被稱作紫青雙劍。若是雙劍合璧,還要勝過位居三甲的三劍,可僅以單劍而論,又不如三劍,故而被排在第四和第五的位置,分別由正一宗的老掌教和現任掌教顏飛卿分別執掌。

第六是靜禪宗的戒刀,名爲“清淨菩提”,由戒律院首座執掌。第七是慈航宗的法劍,名爲“妙法蓮華”,現由慈航宗大師姐蘇雲媗執掌。第八是邪道十宗忘情宗的鎮宗之刀,名爲“欺方罔道”,取自“君子可以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之意。第九是金剛宗的戒刀,名爲“摩訶迦羅”,由金剛宗大明王親自執掌。

胡良手中的這柄“大宗師”,排名第十。

這把刀曾經是邪道十宗無道宗宗主的佩刀,那位魔道巨擘不知所蹤之後,此刀落到了一位無道宗長老的手中,被這位長老視爲心頭摯愛,在其身死之前,幾乎從不離身。

只是這位無道宗長老的運氣不太好,遇到了正值巔峰的紫府劍仙李玄都,那時候的李玄都在登頂少玄榜榜首的同時,也登上了太玄榜,位列第十,被戲稱爲“少頭太尾”,又被譽爲歸真境第一人。在後來的帝京一戰中,也證實了這一點,哪怕顏飛卿、蘇雲媗、玉清寧三人輪番出手,仍是沒能勝過當時的李玄都,便可見一斑。

這位無道宗長老自然也不是對手,死於李玄都的劍下,李玄都親手從他腰間摘下這柄大宗師,後又轉贈於好友胡良。

胡良正是因爲有此刀在手,以先天境的修爲,對上尋常的歸真境也勉強有一戰之力。

當然,如果是同樣懷有寶物的歸真境高手,諸如顏飛卿、蘇雲媗之流,那就要各憑本事了。所以說,越境而戰往往只存在於理論之中,真正到了生死相搏的時候,凡是能踏足出神入化三境的高人,誰不是各有莫大機緣,各有壓箱底的身段,想要真正做到越境而戰,又是談何容易。

說起此事,又不得不提到玉清寧, 當時的顏飛卿執掌青雲,蘇雲媗執掌妙法蓮華,玉清寧身爲玄女宗的下任宗主,能與此二人並列齊名,自然也有相應寶物,只是並非刀劍,也不是那把太九傘,而是一架古琴,名爲“九天玄音”,那日帝京之戰,她在城頭之上撫琴,以琴音化雷霆,便是滿城風雷,以琴音化劍氣,便是萬劍雨落,故而她與李玄都的第三場鬥劍,其聲勢要遠遠超出前面顏飛卿和蘇雲媗的兩場鬥劍。

最終鬥到生死相向的地步時,九天玄音的七根琴絃皆斷,算是損壞嚴重,不過這張瑤琴畢竟是不輸於正一宗紫青雙劍的寶物,李玄都的佩劍也因此被毀,也在情理之中。

渡船順流而下,大約只要兩個時辰便能抵達下一個渡口。

李玄都雙手扶住渡船的欄杆,對一旁踮起腳尖才勉強高出欄杆稍許的周淑寧微笑道:“待會兒下船之後,我們三人便要往西南方向而行,離開蘆州境內,進入中州益陽府,然後去往龍門府,這一路足有數千裡之遠,又有青鸞衛圍追堵截,實在難行,你可要有吃苦的準備。”

周淑寧點了點頭,剛想說話,忽然瞪大眼睛。

只見在寬闊的河面上,有兩艘蘆州水師的戰船朝這邊靠了過來,船高三丈,又設三樓,船頭裹以獸面鐵甲,猙獰駭人,船舷兩側女牆開有密密麻麻的箭孔,行駛於河面之上,氣勢磅礴,體量已經頗爲不小的渡船與這兩艘戰船相比,可謂是小巫見大巫。

李玄都看了眼胡良。

胡良閉目感受片刻之後,搖頭道:“船上沒有先天境和玄元境的高手,只有一個抱丹境,應該不是咱們的蹤跡暴露了,如果青鸞衛早就發現了我們的蹤跡,也不必用望氣術來搜尋我們,此時多半是青鸞衛知會了蘆州總督衙門,在四下設卡攔截,要用總督衙門的兵來封鎖蘆州邊境搜人。”

李玄都輕輕嘆息一聲,平靜道:“甩開了青鸞衛的追蹤,結果又迎面撞進了青鸞衛提前設下的大網之中,看來我們的運氣不算太好。”

胡良臉上露出一抹獰笑,伸手按住腰間的大宗師,準備廝殺。

尋常兵卒,不過是固體境修爲,就算百戰老卒,至多是御氣境,實在是經不起胡良這位先天境高手的折騰,只是民不與官鬥,尤其沒有宗門爲依仗的江湖散人,多少有些忌諱。不過胡良可以算是軍中出身,真要打起來,也不會顧忌什麼,當年的帝京城都鬧了,青鸞衛的都督也打死了,還怕這些地方軍卒?

李玄都輕聲道:“能不動手還是不動手爲好,先看看再說。”

胡良嗯了一聲,雖然臉上神情還算溫和,可語氣中卻包含着不曾掩飾的殺氣,

兩艘戰船逐漸靠近,清晰可見甲板上的水師兵卒,手中挽長弓,背後負羽箭。爲首的是一名披甲將領,腰間挎刀,在這個剛剛有些許涼意的初秋時節,竟是披了件黑麪紅底的大披風,頗有些“裝腔作勢”之嫌。

兩艘戰船在距離渡船還有大概十餘丈的地方停下,盪漾起的層層餘波便使得渡船微微晃盪,

武將按刀而立,身後披風隨風微動,看上去頗爲瀟灑威武,在他身旁的一名校官上前一步,朝渡船喊道:“奉總督衙門之令,搜捕欽犯!膽敢有包庇、窩藏欽犯者,或是反抗搜查者,立殺不赦!”

胡良說道:“咱們兩個能瞞混過去,就怕小丫頭被他們認出來。”

李玄都輕聲道:“如果瞞不過去,那你出手便是。”

胡良緩緩點頭,衣袖獵獵,腰間大宗師出鞘三分。

第七十二章 大長公主第二百一十章 真傳宗第一章 太平客棧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老天師第五十六章 皁閣圖謀第一百八十八章 長生泉第三十四章 黨爭第六十七章 對坐夜談第一百一十八章 福禍相依第一百四十二章 話廟堂第二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陽縣第三十六章 鐵屍現世第三十九章 疑雲重重第七章 名門正派第一百四十四章 純陽入道第一百四十六章 凍死骨第一百五十九章 法難師太第五十二章 會面第七章 各出手段第一百八十九章 自行其是第一百五十八章 破牆而入第一百九十七章 浩然正氣第五十四章 暗算無常死不知第八十五章 蘇胡兩家第六十六章 鏡中花第一百九十六章 二李二女第一百二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三十四章 公仇私怨第八十九章 風雷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雲聚玉虛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劍退敵第八十五章 蘇胡兩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懷千歲憂第一百二十章 洞天第二百零二章 冬雪第二十七章 九重雷劫第七十章 權謀之道第九十章 血刀傳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用刑第一百三十六章 劍鬥玄女第一百一十章 合作第九十章 百獸真經第三十六章 國之蟲賊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魔道中人第三十五章 當年舊怨第一百六十六章 殺大巫第一百零四章 金身破碎第三章 常懷千歲憂第八章 西域夷女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稅第一百四十七章 對坐而談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偶遇第十七章 二王敗退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第七十六章 條件第八十七章 羅老鏢頭第一百三十七章 桃李春風一杯酒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手第五十五章 爲自由故第一百二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零九章 山搖地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儒生寧憶第四十四章 出劍(二)第五章 八方雲動第一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六十章 父子生死第一百四十二章 秋雨第五十一章 利動人心第八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一十五章 名妓第二百一十九章 投誠第一五十二章 崑崙來客第一百零二章 結怨舊事第六十章 刑部之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鸞山雲媗番外八第五章 問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小別勝新婚第一百六十章 父子生死第二百零二章 逆轉局勢第五十一章 金剛怒目獅子吼第九十四章 一枚梨子第八章 故人曾到否第九十章 入太平宮第五章 八方雲動第七章 不知先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山不就我第二百零七章 三分絕劍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從口出第一百五十章 金陵錢家第二百九十章 光明教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年之期第一百四十一章 心開二度第三百一十六章 地水火風第七十二章 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