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定河西

竇融是王莽末年時,佔據河西五郡自保的一方諸侯,光武帝劉秀稱帝后,竇融便決策歸漢,被劉秀授爲涼州牧,從破隗囂,被封爲安豐候,“竇融歸漢”也隨之成爲了一個著名的典故,爲人所津津樂道。

安興貴這時以同樣佔據河西之地的竇融,來說服李軌,可謂是既貼切又頗具說服力了。

然而這時的李軌,卻並不願歸降大唐,他不悅的道:“朕憑着河西地區山河之牢固,他們雖然強大,又能拿我怎麼樣?你從長安而來,難道是專門爲李唐遊說的?”

安興貴見了李軌的神情後,便知即便再勸也是無用,於是連忙向李軌謝罪道:“臣聞富貴不回鄉,猶如錦衣夜行,臣下全族都受陛下的榮祿,怎麼肯歸附大唐呢?之前的言語只不過想呈上我的想法,行不行全在陛下您了。”

李軌聽了安興貴之言後,臉色這才稍緩,然而安興貴退下去之後,卻立即與其弟安修仁秘密聯合各胡部,準備起兵攻打李軌。

李隱率領大軍到了金城後,立即着手排兵佈局。

這時,李軌讓尚書左僕射曹珍帶兵十餘萬,前往邊境與李隱對峙,自己則在都城姑臧城中居間調控。

然而曹珍剛帶兵離開武威沒多久,便有急報傳來,吐谷渾的可汗伏允發兵襲擊河西郡縣,而幾乎是與此同時,以前隋朝的西戎使者曹瓊,也糾合了衆多的流寇、盜匪、叛軍勢力,一同對河西發起了侵擾。

這幾分勢力,每股人馬都不算多,但總的數量加起來,也有接近兩萬人,這時共同發難,聲勢很是浩大,且直接威脅着河西地區的側翼。

李軌不敢小覷,立即親自帶兵八萬出了都城,打算速戰速決,將伏允、曹瓊這些他眼中的跳樑小醜給解決了。

安興貴、安修仁兄弟都各自找了個藉口,繼續留守在了姑臧城,沒有雖李軌出征,這時的姑臧城,經過尚書左僕射曹珍與李軌的相繼帶兵離開後,已是變得相當的空虛,僅有兩萬餘人防守,其中安家能掌控的便有八千多人。

李軌帶兵離開姑臧城後的第二天,安興貴、安修仁兄弟糾合了安家的奴僕兵丁以及掌控的姑臧城士兵,猝然發難,襲殺了一些仍忠於李軌的官員、將領,然後揮兵攻佔了涼國皇宮、各處城門,將姑臧城控制在了手裡。

隨後,安興貴將自己據姑臧城反叛的消息,向李軌、曹珍方面大肆宣揚,以亂兩者軍隊的軍心。

李軌得知這消息後,頓時大驚失色,也管不了侵擾河西的伏允、曹瓊等人那麼多了,立即調轉大軍,回擊姑臧城,畢竟別的城池他都可以丟,就是皇都萬萬不能丟的。

急匆匆的回到姑臧城後,李軌讓人在城下大罵了半響,見安興貴、安修仁兄弟沒有絲毫投降的跡象後,立即指揮軍隊攻城。

雙方攻防三日後,姑臧城已是岌岌可危,李軌眼見勝利在望,心中不由的欣喜無比,但就在這時,他忽聽得一陣奔雷般的聲音在大軍後頭響起,後軍也隨之變得有些紊亂了。

“發生了什麼事!”李軌向左右大聲喊道。

“陛……陛下,好像是大唐的軍隊……”李軌身邊的侍衛顫顫說着,伸手指向了遠處迎風而動的龍旗,土黃色的龍旗上,隱隱約約的能看到“大唐”、“徵西大將軍李”等大字。

“李唐的軍隊爲什麼會出現在這裡?曹珍這麼快便戰敗了?”李軌的心這時已完全變得有些慌亂了。

唐軍出現後不久,立即便對李軌的軍隊發起了進攻,一時之間,喊殺震天,李軌的後軍一陣人仰馬翻,根本無力抵擋。

“陛下,我們還是先行撤退,再做打算吧,不然就來不及了!”有近臣着急的向李軌喊道。

李軌的軍隊士氣本就不高,又連續的猛攻了三天城池,已有些疲憊,這時面對突然襲擊的唐軍,怎麼可能抵擋得了?

況且他們面對的,還是晉王李隱麾下,這支大唐最精銳的部隊!

“全軍撤往番和城!”李軌臉色鐵青的做出了這個決定。

番和城是離涼國都城姑臧最近的一座大城池,在姑臧城的西北方,李軌做出撤軍的命令後,便帶着軍隊往西北方逃去。

當得知安興貴奪得了涼國都城姑臧之時,李隱便派使者去招降與他對峙的涼國尚書左僕射曹珍,曹珍對此並未表示答應,但也沒有直言反對,恭恭敬敬的將李隱的使者送出了大營。

接着,曹珍便帶着軍隊,撤往了武都郡西南的白山,在那裡紮下營寨,將李隱西進姑臧的道路完全讓了出來。

曹珍如此作爲,表面了是打算兩不相幫了,若李隱能打敗李軌,他便投降李隱,若是李隱不能打敗李軌,那他便只好繼續做回涼國的臣子了。

於是,李隱便這樣暢通無阻的進入了武都郡,直往姑臧城殺去。

大軍準備西進時,房玄齡倒是有些擔心曹珍是在耍什麼陰謀,萬一他來個背後偷襲,可就不太妙了。

李隱雖覺得曹珍會這樣做的可能性不大,但小心駛得萬年船,還是在半道上讓蘇定方帶着萬餘人馬布下了伏兵。

事實證明,行軍打仗謹慎總是不會錯的,曹珍雖沒打算出擊李隱,但他部下卻有將領仍忠於李軌,在黎明時分帶着兩萬多人馬出了大營,向李隱大軍背後殺去,但卻被蘇定方的伏兵打了個大敗……

若是李隱沒有聽出房玄齡之言,只怕此時的形勢又會大不一樣了。

李軌帶着軍隊逃往番和城時,李隱也隨之趁勝追擊,李軌的八萬多軍隊,被殺的、投降的、潰散的有許多,當進入番和城時,身邊已僅有不到四萬人,而且軍隊的士氣,已是無比的低落。

李隱率大軍將番和城包圍之後,讓人到城下大聲宣告:“大唐此來只爲誅滅殘忍無道的李軌,有膽敢援助他的,誅殺三族,而棄城投降的,爵位如舊,並量才錄用!”

第204章 東宮第105 三千騎兵可破賊第八十六章驚變第262章入主中原第130章勸父造反第150章 地盤搶奪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四十三章 班師回朝第243章 風雪第168章 羣芳館【求訂閱!】第199章 再次受賞第233章 山丘遇險第131章 天下崩壞第251章 攻略王世充第197章 軍中貪墨第258章凌敬建言第十八章 來護兒第103章 意在河北第195章 李密兵敗北邙山第272章 鴆酒第264章江南攻伐第140章 劉武周起馬邑第231章 丟城失地第246章 討伐李密第190章 蚌鶴相鬥第190章 蚌鶴相鬥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楊廣第212章 河西攻略第四十五章 進宮面聖第252章 草原上的陰謀第172章元旦大朝會第134章 說李靖第一百章 楊廣三徵高麗第五十一章 結拜第139章 劉文靜使突厥第165章 瓦崗寨之變(中)【求首訂!】第206章 檢舉第132章 突厥再南下第八十二章 到雁門第149章 渡河第155章 李、王初交鋒第188章 大婚第234章 獨孤懷恩第111章 李淵升官第270章 李靖平蕭銑第十二章 雪中之舞第135章 蒲山公營第二十九章賣妻賣女第112章 定河東第148章 屯軍龍門第174章 整治私鹽第九十五章 草原之夜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楊廣第三十八章 王爺,不好了!第六十八章 初遇李靖第九十九章 南歸第261章 進洛陽第271章 名聲大噪第八十五章 殺心第206章 檢舉第216章 朱桀滅第173章 報復第六十三章 交鋒第106章 劉文靜之言第266章 告發第210章 偶遇玄奘第六十三章 交鋒第123章 自立爲主第260章 生擒建德第七十四章 拳打虞柔第四十四章 戰後第109章 尉遲恭第199章 再次受賞第215章 玄甲軍第143章 李密的難處第231章 丟城失地第170章 除夕夜 (上)第220章黃蛇嶺第128章 國柱坍塌第120章 大業十二年第113章 蘇威第242章 援軍第四十章 烏骨城第十一章 俏書生第267章 楊文幹叛亂第四十二章 薩水慘敗第七十二章 末路第164章 瓦崗寨之變(上)【求首訂!】第109章 尉遲恭第八十六章驚變第108章 天下紛亂第121章 蘇定方第268章 劉黑闥第251章 攻略王世充第240章 追擊第十七章 出征第262章入主中原第八章 兄弟相見第二十七章 花魁選舉第205章 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