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玄甲軍

李軌本就已是不得人心,番和城中的將領這時仍跟從他的原因,便是怕李隱攻下河西后,他們這些人也會隨之遭殃,斷了富貴。

而這時聽到李隱派人到城下的喊話後,立即安了心,於是城中的人爭相出城投奔李隱,李軌無法制止,短短數日後,四萬大軍已僅剩萬餘人。

番和城中,有去年李軌爲迎接胡人巫者所說的玉女而建的玉女臺,李軌已感自己到了窮途末路,便帶着隨軍而行的寵妃,登上了玉女臺,擺酒話別,打算與寵妃自刎在這玉女臺上。

但這時,卻有大臣勸李軌不如投降大唐,或許會有活路也不一定,畢竟他在稱帝以前,可是與李淵以堂兄弟相稱過的。

李軌聽後,頓時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他尋死的心本就不怎麼堅定,現在有了一線生機,立馬便再沒勇氣自殺了,而且他這時還在腦中幻想着,李淵或許還能給他個安樂公的爵位,讓他下半生衣食無憂的活着……

武德二年三月十七日,李軌身穿白衣,披髮出城,向李隱跪地投降,情形一如去年薛仁杲向李隱投降時的模樣。

李隱接受了李軌的投降後,立即讓人將他押送長安,聽候李淵發落,李軌被人押走前,還問李隱可不可以爲他向李淵求個情,李隱完全沒做理會。

隨後,李隱帶兵進入姑臧城,向河西其他郡縣傳檄,張掖、敦煌、西平等郡的太守皆紛紛向李隱獻表投降,手握重兵的曹珍等將領也通通隨之歸降,河西之地遂全部被李隱平定,這個富饒而極具戰略性質的地方,從此被納入到了大唐的版圖之中。

李隱平定河西,過程與滅西秦時相比,沒有那麼的激烈與膠着,較大規模的仗只打了一場,還是一邊倒的大勝,傷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取得如此戰果的原因,一是李軌勢力本身的迅速朽化,內部矛盾重重,君臣失合,百姓離心,士氣低落,二是李隱出征前便採取了具有針對性的策略,並都一一發揮了較大的作用,特別是安興貴兄弟的奪姑臧城,更是給了李軌致命的一擊。

一場戰爭,向來不僅僅是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的互相拼殺,戰場以外的因素,也是影響戰爭勝負的關鍵所在,假若李隱此時面對的李軌,是勢力初成之時的李軌,那李隱要想攻佔河西之地,定是沒現在那麼的簡單了。

河西之事既定,又將一切都安排妥當後,李隱也不再於此逗留,立即班師回朝。

李軌投降後,李隱便八百里加急向長安報捷了,當他的大軍啓程之時,大捷的消息已傳遍整個長安城,城中百姓全都爲之歡呼沸騰。

年初的時候,李軌派來出使長安的鄧曉也向李淵行禮表示祝賀,但李淵卻對這行爲感到厭惡,向鄧曉訓斥道:“你身爲人家的使臣,得知國家滅亡,不悲慼反而欣喜。向朕獻媚,你不能忠於李軌,又怎能夠爲朕所用?”

於是下令將鄧曉趕出長安,並對其做出終身不得任用的決定,鄧曉至此至終,也沒明白自己是怎麼拍馬屁拍到馬蹄上了的。

李淵的大軍還在半路的時候,李軌已被押送到了長安,李淵見也沒見李軌一面,立即下令將李軌與他的兒子兄弟等全部推到街口斬首。

李軌死前對李淵破口大罵,說了許多粗鄙之語,之前勸他投降的那位官員,也被他詛罵了一頓,這時的李軌想到,自己當初就該死在玉女臺上,還免了舟車勞頓之苦。

隨後,李淵即任命在平定河西的戰役中,功勞甚大的安興貴爲左翊衛大將軍、上柱國、涼國公,賜一萬段帛,還任命安興貴之弟安修仁爲右翊衛將軍,申國公,至於李隱等其他將領,則等他們返回後再行封賞。

……

鄧州,南陽城外。

“咚咚咚!”戰鼓如雷,震人心魄,李唐的軍隊,正在與朱楚的軍隊在此奮力拼殺,戰場上一陣血肉橫飛,殘肢斷截四處可見。

李世民自帶兵出武關後,與朱桀的軍隊已交戰數場,此時已是到了決戰之時。

戰場上,朱桀軍有近二十萬人馬,而李世民的軍隊則爲九萬左右,僅爲朱桀軍的一半不到,在軍隊的人數上朱桀軍佔優。

但此時戰場上的形勢,卻是李世民的軍隊略佔上風,朱桀的左中右三軍皆有了一些潰敗的跡象。

因爲朱桀軍人數雖衆,卻有大半是他佔據南陽城後,才聚集起來的人馬,在戰鬥力上自是不能與李世民的所率領的大唐精銳府兵相比。

李世民這時在軍中的觀戰臺上,看着戰場各處的情況,臉上沒有一絲的波瀾。

而敵方的統帥朱桀,這時的臉色就顯得十分難看了,李世民來襲之時,有人勸他據南陽城而守,朱桀卻覺得自己有二十多萬人,兵力是李世民的一倍有多,這樣都龜縮在城中的話,未免太慫了點,也十分不利於軍隊的士氣,於是堅決的出城迎戰了。

但朱桀萬沒料到,李世民所帶的士兵,竟如此兇悍,都能一個頂倆,眼見再這樣下去,自己的軍隊就要頂不住了!

猶豫了一會後,朱桀最終下令道:“親衛軍,出擊!”

朱桀有着自己的一支親衛軍,人數不多,僅大概五千人的樣子,但卻是朱桀軍中精銳的精銳,是他縱橫荊襄、巴蜀等地多年最大的憑仗,以往即便是打了敗仗,只要這支親衛軍實力仍在,他便能很快的東山再起。

在以往的對敵交戰中,朱桀凡是見到形勢不妙的時候,都會帶着親衛軍率先扔下大軍跑路,這便是他這些年來屢次戰敗卻安然無恙的主要原因。

但這時,朱桀卻不想再逃了,南陽是個好地方,物產十分豐富,他佔據這裡後,日子過得很是滋潤,不願再過以前那種四處流竄的生活了。

所以,他必須要在這時將李世民打敗!

朱桀的親衛軍出動後,李世民也隨之走下來觀戰臺,騎上了他那匹一身玄甲的坐騎,而在李世民的身後,還有三千騎這樣的戰馬,每匹戰馬上都坐着個李世民精挑細選出來的騎士。

“玄甲軍,隨本王出擊!”李世民大喊了一聲,然後帶着三千玄甲軍,向朱桀的親衛軍突襲而去。

第二十三章 攀登懸崖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第三十九章 宇文述第163章 河東郡攻防戰(下)第105 三千騎兵可破賊第244章 戰後第六十六章 各自手段第四十五章 進宮面聖第266章 告發第七十四章 拳打虞柔第244章 戰後第167章 圖謀巴蜀【求訂閱!】第180章 殺戮繼續第228章 裴氏父子來歸唐第九十四章塔布部落第198章 還師長安第189章 天有二日第260章 生擒建德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138章 招降王君廓第四十九章 酸棗被圍第116章 雁門被圍(上)第四十八章 打!第103章 意在河北第七十一章 兵敗第121章 蘇定方第262章入主中原第118章 江淮二雄第204章 東宮第五十七章 盧公郭方預第192章 王世充血染東都第236章 吳國第112章 定河東第170章 除夕夜 (上)第九章 都城洛陽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206章 檢舉第211章 武德二年第258章凌敬建言第219章 許國滅第145章 戰略吹捧第247章 尉遲恭VS李元吉第204章 東宮第184章 李氏代隋第138章 招降王君廓第159章 帝王心術第270章 李靖平蕭銑第三十一章 大亂起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233章 山丘遇險第五十五章 再升官第九十章 李隱的坐騎第204章 東宮第七十三章 有女初長成第213章 內憂第163章 河東郡攻防戰(下)第218章 傳國玉璽第193章 李隱平隴右(上)第201章 河北戰局第七十五章 當有李氏爲天子第157章 晉國公第179章 江都之亂(下)第五十一章 結拜第246章 討伐李密第140章 劉武周起馬邑第168章 羣芳館【求訂閱!】第193章 李隱平隴右(上)第171章 除夕夜(下)第121章 蘇定方第142章 攻略西河第210章 偶遇玄奘第169章 魅雪第四十三章 班師回朝第119章 齊聚第199章 再次受賞第229章 願今後,勿生帝王家第五十四章 騎兵突擊第112章 定河東第134章 說李靖第二十二章 卑奢城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第八十六章驚變第七十六章 女兒情第五章 落草爲寇第183章 暴打李元吉第187章 誰能爲帥?第十二章 雪中之舞第207章 再施算計第六十九章 戰爭轉折第123章 自立爲主第260章 生擒建德第208章 教妻射箭第114章 突厥南下第141章 太原起兵第九十五章 草原之夜第262章入主中原第261章 進洛陽第135章 蒲山公營第三十章 你賣,還是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