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李氏代隋

四月二十三日,皇帝楊侑下詔將京兆郡等十多個郡加封給唐國,仍然以唐王李淵爲相國,總理百官,唐國可以設置丞相以下官吏,又加唐王李淵九錫。

加封郡縣李淵是接受的,但九錫李淵卻不願接受。九錫爲皇帝專用儀仗,歷史上身爲臣子而加九錫的,都是王莽、曹操、司馬昭一類的人物,使得加九錫,往往跟“謀朝篡位”一類的字眼聯繫在一起。

李淵雖也是打算要謀朝篡位的,但卻不願讓後世之人,將自己與王莽等人歸於一類。

所以李淵對手下的心腹官員道:“這事定是阿諛奉承的人幹,孤怎能把握大政而爲自己家寵錫?這除了讓人鄙夷笑話外,沒有絲毫的用處,孤是不恥爲之的。”

一旁的裴寂勸道:“歷朝更替者都這樣做,唐王豈可廢除?”

李淵道:“堯、禹、湯、武王分別以自己的時機,以不同方式登上王位,但都是以其至誠上應天意、下順民情,沒聽說夏朝、商代末年一定得效法唐、虞的禪位。所以,孤也不必效法前代的行爲!”

李淵最後只是把丞相府改爲相國府,九錫之類的特殊禮儀,則堅持不受,退還給負責的此事的官署。

二十六日,陳國公竇抗,在觀望許久後,終於率領靈武、鹽川幾個郡前來歸順李淵,使得李家的西北部邊境擴展了數百里,極大的提高了關中的戰略縱深,同時也使因竇威之死而氣勢稍弱的竇家,再次聲望復燃。

二十八日,一匹自江都而來的快馬奔進了長安城,帶來了楊廣被弒的消息,李淵得知這個消息後,頓時跪下慟哭,說道:“我北面稱臣侍奉君王,君主失道不能挽救,豈敢忘記哀痛悲傷?”

衆人都讓李淵務必要念在江山社稷、天下萬民的份上,務必要保重身體,不要過於傷心,李淵這才站起身來,以衣袖擦乾了好不容易擠出來的眼淚,

等到衆臣都離開後,李淵眼中閃露着難掩的興奮之色,立即派人八百里加急出了長安,召李建成、李隱與李世民諸子快速返回。

楊廣既死,那楊侑這個傀儡皇帝也沒必要再讓他坐在那個位置上了,李氏代隋的時機,已然到來……

李建成與李世民率軍到了東都附近後,駐紮在芳華苑;東都城對此關閉城門不出,唐軍派人招諭,卻無不答覆。

李密視洛陽爲自己的禁臠,自是不願讓李唐前來橫插一腳,立即出軍與唐軍相爭,不過李密也不想與李唐死拼,白白讓洛陽坐收漁翁之利,與李唐的軍隊稍微接觸之後,耀武揚威一番後,便又撤離了。

李建成與李世民見此位面惹惱李密,便也不敢輕舉妄動,三方勢力便這樣較爲平靜的對峙了數月。

四月三十日,李淵的八百里加急到了領軍隊回關中,李建成和李世民這時正因爲大軍出關東來而多時,卻徒勞無功而發愁,見了八百里加急後,都暗鬆了一口氣,總是是能光明正大的撤軍回長安了。

李世民道:“城裡看見位面大軍撤退,肯定會追來。”

李建成點頭贊同,於是假意撤軍,卻在三王陵設下三處埋伏等待追兵;段達果然帶一萬多人追來,遇到埋伏打了敗仗。李世民追擊敗軍,直到東都城下,殺了四千多人。

於是李建成設置新安、宜陽二郡,派行軍總管史萬寶、盛彥師鎮守宜陽,呂紹宗、任統兵鎮守新安,安排妥當後,這才班師回長安。

五月十三日,李建成、李世民進入長安城,而與此同時,李隱也是剛好從另一門回到了長安。

李隱所在之地雖與李建成、李世民相比,離長安要遠一些,不過他一接到李淵的八百里加急後,立即將大軍交給房玄齡等人指揮,自己則輕騎疾奔,這纔會與李建成他們同時到達長安。

李建成、李隱、李世民三人一同到太極宮面見李淵,父子互訴離別後的事後,李淵嘆道:“看來圖謀中原,仍未是時候啊!”

李淵隨即看向李隱,“要是爲父當初聽了你的,就不會白白的讓大軍在中原耗費時了!”

李隱連忙謙卑的道:“兒當時也不敢肯定自己的見解就是對了,大哥與三弟出潼關,雖未取得洛陽,但也震攝了天下羣雄,大揚了我李唐的威名,也並非是徒勞無益。”

李淵聽後,略感欣慰的點了點頭,原本有些窘迫的李建成和李世民,臉色也稍微變得好看了一些。

李世民這時目光火熱的看向李淵,“父親,您這麼着急召我們兄弟回來,可是……可是要代隋了?”

李淵也是一時間難掩興奮之情,“是的,我李家終於要代隋而立了!”

自楊廣被弒的消息傳到長安後,李家控制下的各郡縣,頻頻有祥瑞現世,甘露降,斗極明,江出大貝,河出馬圖,洛出龜書……

這些所謂的祥瑞,自然是各地官員製造出來的了,李淵也並沒叫人弄這些,不過各地官員“聞弦而知雅意”,自是知道這時該如何表現,這才弄出了祥瑞頻出的現象。

大家這時都互相道,這是老天要讓賢者代隋,這才降下衆多祥瑞來,向世人傳意,賢者是誰則是不言而寓的。於是各地百姓紛紛上書,請求唐王李淵繼皇帝位,李淵笑而推辭。

十三日,百官齊聚太極宮,再次請求李淵繼位,李淵稱自己無德無才,不敢代天行狩,二次推辭。

同日,隋帝楊侑又在百官的陪同下,又一次請求李淵上應天意,下順明心,登基爲帝,李淵堅決的推辭了,楊倓與百官再勸,李淵見戲份已做足,這才勉強接受。

五月十四日,百鳳朝鳴,龍吟於野,隋帝楊侑登高臺向李淵舉行禪讓儀式,禪帝位給李淵,並讓刑部尚書蕭造、司農少卿裴之隱奉玉璽給李隱,然後搬出了皇宮,住在代邸。

五月二十日,李淵在太極殿即皇帝位,派刑部尚書蕭造在南郊祭告上天,大赦天下,改年號爲武德,這一年稱武德元年,以李家世襲爵位“唐”爲國號,這個後世威震海內,名傳千年的大唐,正式代隋而立!

“大唐萬歲!大唐威武!”這一天,無數的大唐子民走上街頭,發自內心的大聲歡呼,慶祝大唐的建立,一個嶄新的時代,已慢慢開啓……

第214章 定河西第六十二章 李密三策第二十二章 卑奢城第五十七章 盧公郭方預第158章 長安故城第240章 追擊第八章 兄弟相見第一章 李家郎第三十九章 宇文述第259章 頡利南下第213章 內憂第七章 轉變之始第152章 娘子軍第133章 大敗突厥第166章 瓦崗寨之變(下)【求首訂!】第165章 瓦崗寨之變(中)【求首訂!】第256章 攻伐第六十七章 楊廣再撤兵第七十八章 反殺第231章 丟城失地第十七章 出征第203章 雞鳴狗盜第209章 長安醉仙樓第七十三章 有女初長成第六十五章 洛陽城外第256章 攻伐第189章 天有二日第四十章 烏骨城第261章 進洛陽第六十八章 初遇李靖第148章 屯軍龍門第164章 瓦崗寨之變(上)【求首訂!】第257章 鎮虎牢第233章 山丘遇險第四十三章 班師回朝第217章 鄭王第170章 除夕夜 (上)第116章 雁門被圍(上)第七章 轉變之始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251章 攻略王世充第三章 魂殤第223章 四方攻唐第202章 王大哥?第208章 教妻射箭第八十九章 馬場第118章 江淮二雄第224章 四線作戰第169章 魅雪第十三章 除夕夜宴第三十二章 大業八年第131章 天下崩壞第十章 夜市第226章 徵北大將軍第十五章 孟津渡第264章江南攻伐第126章 李密之野望第十六章 招人第四十九章 酸棗被圍第213章 內憂第247章 尉遲恭VS李元吉第136章 李密亂中原第151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52章 草原上的陰謀第158章 長安故城第227章 兵出潼關第112章 定河東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十一章 俏書生第161章 屈突通歸降第216章 朱桀滅第270章 李靖平蕭銑第255章 竇建德飲恨薊城第111章 李淵升官第八十二章 到雁門第221章 劉武周兵圍晉陽,王世充篡隋稱帝第二十五章 賭徒文成德第154章 屈突通援長安第126章 李密之野望第251章 攻略王世充第271章 名聲大噪第六十六章 各自手段第七十二章 末路第195章 李密兵敗北邙山第189章 天有二日第258章凌敬建言第四十五章 進宮面聖第一百章 楊廣三徵高麗第264章江南攻伐第142章 攻略西河第八十二章 到雁門第186章 高墲戰敗第102章 井陘關第246章 討伐李密第189章 天有二日第208章 教妻射箭第三章 魂殤第三十二章 大業八年第190章 蚌鶴相鬥第七十七章 打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