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高墲戰敗

反對褚亮的,是西秦的衛尉卿郝瑗,他快步上前道:“陛下不應該問這種事!褚亮的話荒謬之極!從前漢高祖經過多次逃亡與失敗,蜀漢的先主劉備屢次失去妻室兒子,但他們最後都完成了帝業,陛下怎麼能因爲一戰失利,就要做亡國的打算呢?”

薛舉聽後,也對自己的言語後悔了,“我不過拿這話試試你們罷了。”於是重賞郝瑗,讓他作自己的謀士。

郝瑗的戰略目光,在整個西秦勢力中因是屬於頂尖的,他成爲薛舉的謀士後,便勸薛舉聯結樑師共爲聲援,並厚賂突厥,得其戎馬,結各方勢力,合力進逼長安。

薛舉採取了薛舉的郝瑗的謀略,策劃數月,這才與樑師都等人一同向李唐發動進攻。

不過在薛舉的原計劃中,與他此時一同攻唐的,應該還有突厥人才對,但是他派去使者突厥的有四五人,這時回來的卻只有一人,其餘的幾人,都只回來了一個頭顱。

始畢可汗其時爲了進一步覬覦中原,以他的兩個弟弟咄苾、莫賀咄設建牙帳於五原郡(郡治爲九原,在今鄂爾多斯右翼後旗西一百里)以北,薛舉遣使所往之地便是這裡。

咄苾、莫賀咄設兩人一開始原本已答應了薛舉的請求,要與他共同攻唐的,但那時,李隱已開始帶並出長安北上,然後遣劉文靜至突厥牙帳,重金賄賂咄苾,並向他陳述利害關係,制止他出兵。

劉文靜與咄苾有交情,給的賄賂又比薛舉多,而且這時有傳言說始畢可汗近來身體似乎大不如前了,按照突厥的繼承法,作爲始畢可汗弟弟的咄苾,也是有可汗繼承權的,所以他也不太願意在這時消磨自身實力,於是便答應了劉文靜的請求,將薛舉的使者殺了大部分。

劉文靜又按李隱的指示,向咄苾請求讓五原郡太守張長遜入唐朝,將五原郡之地歸還漢人。(中原大亂之初,張長遜向突厥獻五原郡歸降突厥,始畢可汗接納了,並封張長遜爲突厥高官。)

劉文靜自己說出這個請求之時,也是沒報多大希望的。這時的東.突厥強盛之極,東自契丹、室韋,西邊包括吐谷渾、高昌,各國都臣服於突厥,號稱控弦百萬,並非是虛言。

突厥如此強盛,又怎會將五原之地讓給李唐?

咄苾表示這事他不能做主,得派人向始畢可汗請示才行。然而讓咄苾與劉文靜都沒想到的是,咄苾派去請示的人還未走多遠,始畢可汗的近臣骨咄祿特勒,已帶着人馬到了附近,然後向劉文靜道,他可以代表始畢可汗做主,將五原之地可以歸還給漢人。

劉文靜聽後大感詫異,心中浮現出一個想法:突厥如此服軟,難道始畢可汗真的時日無多了?

之後,骨咄祿特勒與張長遜一同前往長安,李淵在太極殿宴請了他們,以最高的禮儀,爲他們奏宴樂、清商、西涼等九部樂。

就這樣,薛舉與李唐的兵力雖未交上手,但因爲李隱“高瞻遠矚”,加上劉文靜的手段,使得李唐在外交的戰場上,先行取得勝利。

靈州,即之前的靈武郡,李隱在一開始的時候,所封的爵位靈武公,封地便是在這裡。李唐建國,該郡爲州,所以靈武郡便成了靈州。

靈州也就是後世的寧夏地區,地處有着“塞上江南”美譽的河套平原,良田衆多,物產豐富,所以樑師都纔會如此覬覦這裡,每次出兵,都想要奪得靈州。

靈州路遠,李隱欲擊樑師都,卻不打算遠去靈州,他率兵一直北上到了延州(即以前的延安郡),與駐紮在此處的延州總管李靖會合,然後合兵一處,繼續被上直往樑師都的老巢朔方郡而去。

李隱採取的,是圍魏救趙之法,除非樑師都不要他的老巢了,不然定會回兵救援,這便省得了李隱自己大老遠的走去與之交戰。

樑師都兵僅兩三萬,想將其擊敗對李隱來說並非難事,所以李隱更關心的,反而是薛舉與李世民的交戰。

薛舉大軍出隴山後,一面遣手下大將鍾俱仇會同歸附羌人,寇掠漢中,一面親率大軍,向涇州(隋安定郡,治所爲安定城,今甘肅涇川縣北)進發。

六月十七日,薛舉率大軍越過涇州諸城不打,帶着十數萬兵馬直驅長安而來。

這時,李世民已掛帥西來,駐軍於高墲城(今陝西長武縣北),加深壕溝,加高壁壘,打算先防守以挫薛舉軍銳氣,慢慢尋找敵方弱點,再與之交鋒,上一次李世民敗薛舉大軍,採取的也是這個策略。

十八日,薛舉大軍兵圍高墲城,並派人於城下罵戰,但李世民卻置之不理,堅決不與之交戰。

雙方對峙了十多天後,右元帥府司馬殷開山神色有些慌張的向李世民稟報了一個消息:他們自長安而來的運糧隊伍,別薛舉的遊騎兵給劫走了!

李世民聽到這個消息後,大爲震驚。

上一次薛舉與李世民交戰,對峙多時後,因後勤有些難以供應,以致軍心不穩,這才被李世民抓住戰機,一舉將其大敗。

而此次薛舉再次來犯,採納謀士郝瑗之計,派騎兵以軍營爲中心四處劫掠,並讓皇太子薛仁皋親自統率西秦最爲精銳的六千精騎,饒過高墲城,搶奪唐軍的運糧隊,取敵資己,以戰養戰!

隴右地區盛產戰馬,三國時諸葛亮六出祁山,主要還是爲了奪取隴右這個馬源之地,所以薛舉軍中,騎兵不缺,四處劫掠之舉,李世民根本無法制止。

如果再這樣下去,唐軍必會困亡於這高墲城。

思慮再三後,李世民決定主動出擊,與薛舉軍決一勝負,於是於六月二十一日這天,在高墲城西南列陣,然而薛舉軍卻似乎早已料到李世民會率兵出城,軍陣尚未展開,薛舉便秘密帶兵進襲唐軍背後,唐軍猝不及防之下,互相踏死無數,士氣大跌。

二十二日,雙方再次於淺水原(今長武東北)交戰,唐八位總管都敗下陣,士卒死亡十分之五六,大將軍慕容羅睺、李安遠均陣亡,王君廓敗走岐山,唐軍於是大敗。

李世民最後帶少數人馬逃回長安,薛舉於是攻克高墲城,收拾唐兵屍首築成高臺,長安震動,人心浮動,李淵也有些慌了,讓人快馬急詔晉王李隱回師長安。

第五十六章二徵遼東第八十九章 馬場第178章 江都之亂(上)第179章 江都之亂(下)第四十八章 打!第154章 屈突通援長安第169章 魅雪第109章 尉遲恭第五十四章 騎兵突擊第八十章 河東第103章 意在河北第四十一章 小人攪局第122章 竇建德第四章 唐國公府第七十八章 反殺第154章 屈突通援長安第三十八章 王爺,不好了!第三十四章 公主找第238章 先發制人第127章 大海寺之戰第七十二章 末路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242章 援軍第103章 意在河北第八十九章 馬場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九十一章草原商隊第237章 劍指劉文靜第228章 裴氏父子來歸唐第250章 回河內第五章 落草爲寇第269章 漢東王第九十四章塔布部落第203章 雞鳴狗盜第156章 入主關中第261章 進洛陽第156章 入主關中第156章 入主關中第225章 棄城而逃第152章 娘子軍第193章 李隱平隴右(上)第158章 長安故城第187章 誰能爲帥?第161章 屈突通歸降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132章 突厥再南下第270章 李靖平蕭銑第224章 四線作戰第131章 天下崩壞第二十九章賣妻賣女第185章 封賞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楊廣第五十四章 騎兵突擊第四十九章 酸棗被圍第270章 李靖平蕭銑第六十六章 各自手段第269章 漢東王第六十九章 戰爭轉折第252章 草原上的陰謀第二十七章 花魁選舉第237章 劍指劉文靜第209章 長安醉仙樓第273章 暴風雨前夕第十六章 招人第138章 招降王君廓第八十四章 傅鷹之所見第八十二章 到雁門第106章 劉文靜之言第192章 王世充血染東都第217章 鄭王第十一章 俏書生第259章 頡利南下第七十五章 當有李氏爲天子第109章 尉遲恭第141章 太原起兵第247章 尉遲恭VS李元吉第116章 雁門被圍(上)第255章 竇建德飲恨薊城第247章 尉遲恭VS李元吉第159章 帝王心術第七十三章 有女初長成第229章 願今後,勿生帝王家第二十二章 卑奢城第六十八章 初遇李靖第261章 進洛陽第143章 李密的難處第186章 高墲戰敗第234章 獨孤懷恩第244章 戰後第八十一章 盂縣第214章 定河西第九十章 李隱的坐騎第122章 竇建德第201章 河北戰局第八十四章 傅鷹之所見第183章 暴打李元吉第六十一章 楊玄感造反第219章 許國滅第120章 大業十二年第157章 晉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