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 紅槍會

春節過後。

遼東雖然依然還是一片冰天雪地,可屯莊的百姓們卻也已經開始忙碌起來。修理農具,準備種子。

外面風冷天寒,但清晨,屯丁們卻依然很準時的隨着屯中的鐘聲來到屯中大曬場集合。

教頭永富身上披着件皮襖,這襖子已經有些舊,甚至有幾個縫補的補丁。本來以永富的家底,倒用不着如此捨不得這破舊襖子,但只因這是他曾經在軍中發下的襖子,所以他格外的看重。

平日裡訓練屯丁的時候,總是要披着這件已經褪色到看不出本來顏色的紅色騎兵對襟長長襖,似乎穿着它,便又回到了昔日金戈鐵馬的歲月,他又成了那個縱橫奔馳的斥候騎兵。

永富手持着一根長矛,一雙眼睛格外的有神,他目光瞪過每一個來的遲點的後生。

“這要是在戰場,你他孃的已經被軍法官處決了!”

“叔,這不是還沒晚點嘛,你看這天都還剛微微亮呢。”一個後生抱怨道。

“放你他孃的屁,現在是訓練時間,我便不是你叔,是你們的教頭。天沒亮又如何,我這鐘聲已經敲響,你們就得馬上穿衣持械趕到,在戰場上,敵人來襲,警鐘敲響,難道你還想再睡一會?你多睡這會,你的人頭也就不再是你的了。”

“都各自歸隊,隊長點名報數。今天遲到的人,名字都記下來,一會要加練懲罰。”

長貴提着一把長槍走到東邊。

“紅槍會的東邊集合,列隊點名!”

另一個提着弓的漢子則走到另一側。

“忠義弓箭社的都過來,王二,別拖拖拉拉的,昨晚又在婆娘肚皮上折騰了吧?一會要是拉不開弓,有你他孃的受。”

“大刀隊,大刀隊的,都過來,集合了。”

“小刀會的小刀會的來我這裡,把你們的橫刀、團牌都提好了。”

“斧頭幫的,過來我這裡。劉七,你他孃的斧頭呢?斧頭都不帶來,你他孃的來幹嘛?”

王傑站在教頭永富的旁邊,手裡拿着個本子,另一手拿着支炭筆,正在記錄着今天莊丁們訓練的出勤情況。

他是義兒營出來的少年,今年不過十二歲,但在義兒營裡已經呆了三年,在那之前,他曾是當過三年乞丐,再之前,曾經是個農夫之子。後來因賊匪兵亂,家破,於是成流民乞丐,再後來得義兒營收留,讀書習武學習算術。

三年後,離開義兒營被分配到這個屯莊裡來擔任了屯副,併兼任了屯裡的民兵隊助教。他的職責,就是幫助屯長王大眼管理這個屯子,並協助教頭永富訓練這些莊中的民兵屯丁們。

屯子裡有很多民兵,還有府兵、郡兵、土團兵、鄉兵,屯裡的府兵數量不多,郡兵鄉兵等則多點,但更多的還是民兵。

基本上,年滿十四歲到五十五歲以下的健壯男子,都編入民兵之中,甚至有的莊子裡還特編了一些健壯女子組成的女民兵。

而這些民兵,平時都有訓練,每年還會有一兩次爲期半個月左右的集訓。

每個民兵點選登記之後,都會安排一項適合他們的武器。

然後從此便專練這一種。

比如有的人會練長矛,有的人練長槍,有的人練大刀,有的人練刀牌,有的人練長柄斧,還有人練騎馬的。

也正因此,遼東民兵中還有幾個兵種總隊。

比如弓箭手們便有一個弓箭社,甚至前面還加了忠義二字,全稱忠義弓箭社,所有的遼東民兵弓箭手,都是歸他們管。

而練長槍的,歸紅槍會管。

練長柄斧的,歸斧頭幫。練大刀的,歸大刀隊,練刀牌的歸小刀會。

還有馬幫。

忠義弓箭社、紅槍會、大刀隊、小刀會、斧頭幫、馬幫。

河邊的莊子和海邊的港口,還有專門的船幫,他們是民兵水師。

這樣的分組,其實也是有助於加強民兵的戰鬥力,畢竟若只是練個長矛木槍的,肯定戰力一般,可現在有練箭的練槍的練刀的練斧頭練騎術的,不僅僅能加強民兵戰力,甚至也是藏兵於民的一種戰略。

這些民兵,就是爲戰兵部隊培養的後備人員。

屯子裡,也一樣分成了各個隊。

擔任隊長的,一般也就是屯子裡的府兵或郡兵、鄉兵裡的那些專業士兵,比如帶紅槍會的,肯定是個長矛手。

帶大刀隊的,肯定是陌刀手或朴刀手。

帶斧頭幫的,肯定是長柄戰斧兵出身。

而帶馬幫的,肯定是騎兵。

王傑負責記錄名冊,還要把其中表現好的民兵登記起來,定期向上面彙報。一旦上面需要補充相應的兵種,那便會優先從這些民兵各兵種中點選這些優秀者。

一個屯子幾百人口,民兵隊足有百人。

“小王啊,最近咱們這裡可是過了不少兵啊,我看着都是些胡人啊,他們這是要去哪啊,哪來的?”永富問王傑。

民兵們已經報完數點完名,開始分隊訓練戰技。

王傑收起手中的本子,笑着道,“昨天過的是玄菟郡來的高句麗兵,前天過的是來自粟末郡的靺鞨兵,再前幾天過的則是饒樂郡的奚兵、松漠郡的契丹兵,還有寘顏郡的霫兵,以及鐵勒汗國的鐵勒兵。”

“這麼多胡兵,這是要有大仗要打了吧,打哪啊,是打范陽還是河南?”永富追問。

王傑笑笑,“我也不知道啊。”

“你昨天不是回義兒營了嗎,怎麼可能沒聽到半點消息。”永富拍了拍王傑的肩膀,覺得這孩子心眼越來越多了,已經沒有了剛來時的那份純樸。

“確實不知道。”

“你小子,我本來還覺得你小子很不錯,還想着把我家五妞許給你呢,看來我看錯你了啊。”永富嘆道。

“教頭,我只是聽說了一點點,是聽說啊,你可千萬別外傳。”王傑一聽五妞的名,便有些忍不住了。這小子,挺喜歡教頭家的五妞的。

“你說你說,我這張嘴你還不知道啊,最嚴了。”

“咱們這次啊,是兩線做戰。范陽和淮南一起打。由諸藩兵馬爲前鋒,是主攻范陽。而以新整編的威武神勇神機四軍,則是在水師配合下,攻江都。”

永富露出驚訝的表情,怎麼打江都去了?不是應當先打河南嗎?

而且居然兩面出兵,南北一起用兵,兵力夠用嗎?

“小王,你說這次兩線作戰,既然徵了這麼多胡兵,那會不會也從我們民兵中徵召啊?”

王傑年紀雖小,但畢竟義兒營出來的,見識卻不差。

“就算這次要加徵兵馬,可也是首徵郡兵,然後纔會徵土團,至於各縣鄉兵那是隻在本縣協防,民兵更是不出本鄉的。除非是實在不得了的大戰,或大敵入侵,否則咱們鄉兵不可能徵召的,要徵也是從鄉兵中選人補充到府兵郡兵中去的。”

永富聽了有些失望。

“那你說這大軍要是入關了,那高句麗人會不會趁機來襲啊?”

“應當不會的,現在淵太祚都已經歸附,不但整編兵馬,裁撤軍隊,而且這次還應令派了一萬人馬來助戰呢,你不也看到這高句麗兵過去嘛。”

永貴搖着頭道,“這可不一定,那些高句麗人豈有幾個好的,我看都是些白眼狼,得小心提防他們。”

第263章 先鋒團第20章 民以食爲天(感謝青翼追光五萬賞!)第446章 上中下三策第786章 圖形凌煙閣第897章 三月滅夏第839章 江山與你何干第109章 擴充第1328章 天蝦雞排第1403章 蠻子兇狠第1048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1529章 民心所向第319章 刺殺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第554章 藏兵於民第383章 破敵國都,生擒賊王第701章 李靖收徒第578章 分封建國第1467章 騎士領第289章 遼東郡丞第581章 老鼠拜貓第991章 何須馬革裹屍還第404章 天子之怒第694章 說客武士彠第699章 萬事俱備第1450章 沃野第641章 跪下唱征服第638章 太原兵變第1300章 有罪第426章 李密第1046章 弓長之君當別都第666章 渡海南下第946章 大非川第1317章 東林黨第188章 羅士信VS段志玄第81章 鄉兵校尉第784章 亡國爲奴第506章 下江南第736章 還君以命第788章 帝王術第893章 拋棄第52章 兄弟第942章 嶺南長流人第530章 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第29章 勇三郎王伯當第1496章 太子激將第1354章 戰爭財第90章 帶兵入城第448章 圍三闕一第337章 暗夜的殺戮第340章 必奪之地第586章 義軍崛起第326章 暗渡陳倉(感謝金曉一萬賞!)第1329章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第1108章 知已知彼第30章 莫欺少年窮第140章 私奔第175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第1265章 張士貴第1356章 利益第1111章 和稀泥第243章 黑光鐵騎第395章 王位第1421章 徵夷大將軍第50章 逐鹿第856章 悔恨的淚第843章 後宮第1385章 鷺島第32章 天生神力第213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314章 還鄉團第171章 身世揭開第627章 翅膀硬了第35章 知世郎現身第301章 雪中送炭第448章 圍三闕一第1054章 白衣暮登天子堂第665章 遼東集團第272章 追第5章 又來一個戰神第673章 一級戰備第1116章 長安崔氏第710章 五鳳第1031章 吐蕃公主寧秦騎第382章 自亂陣腳第927章 將功贖罪第998章 茶馬古道入黨項第728章 江都保衛戰第551章 熬鷹第31章 伏威第1265章 張士貴第728章 江都保衛戰第1344章 木秀於林第1489章 頑抗第105章 鬥將第130章 神秘的老爹(第四更!)第742章 詔封秦王第883章 於絕境之中綻放第624章 長城腳下第1120章 倭寇第427章 二徵高句麗,必先殺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