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長孫

元帥府。

羅成坐在那裡,目光看着自己座下的一衆人馬。

不僅有侯莫陳乂、魏徵、王子明這樣的元老,也有張須陀、張儀臣這樣的老師,還有杜如晦、房玄齡這等早年搭過班子的朋友。

當然也還有曾經爲敵人的屈突通、封德彝、李百藥等,又有曾經看不起他羅成的貴族名門士族豪強的杜淹、鄭元璹、鄭善果、崔君肅、王珪、韋挺等人。

這些人,都堪稱一時俊傑。

可現在,卻全聚集到了他羅成的麾下。

張須陀自山東來遼東後,一直在府中養病,今天也終於出來了。

他現在出任的是朝廷檢校尚書右僕射兼兵部侍郎一職,而羅成的父親也剛自遼東過來,他辭去了山東道節度使一職,只是加了上柱國、開府儀同三司,封齊王,並不再擔任實職。

畢竟,當爹的若在兒子手下爲官做事,總是與年號至德,公開宣揚以孝立國這點不太合的。

羅貴樂的清閒,因此朝廷授了他一個平章事之銜,算是給了個宰相頭銜。

原來羅成的老上司張儀臣現在也來投遼東,包括房玄齡的父親房彥謙,他們的到來羅成當然是萬分歡迎的。

其實今天這些人能夠做到一起,都不過是一句利益相連而已。

哪怕過去有私仇舊怨,可如今也一樣能夠坐在一起。

當然,也有如李淵這樣的,本來跟羅成是姻親,可自認爲有實力可爭天下,便也不接受羅成的屢次招納,依然自立於外。

“大帥,河南李密日前派使者前來,上表稱臣,表示願奉正朔,效忠心。”

羅成對這個消息只是呵呵一笑。

“李密此前接受了江都大業天子的招安,如今卻又來向我遼東朝廷表忠心,你們說這個能信嗎?”

封德彝立馬道,“李密此人本事是有,但絕不可輕信,他之前受招安也好,如今說奉正朔也罷,我看不過是緩兵之計。如今李密正在運河東的白馬郡與河北的竇建東交兵,此人不過是擔心我們會乘機出手,所以纔來給我們送迷魂湯。”

羅成對封德彝投去讚賞的目光。

“那封舍人以爲,當如何處置李密的使者呢?”

“某以爲,既然李密主動來投效,不如先收下這表章,然後給他授個官職什麼的,他來糊弄我們,我們也糊弄下他。而且我以爲,此舉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以後李密就是我朝廷之臣,若是他將來反叛,便要擔個叛逆之名,我們打他,也是師出有名。”

當然,封德彝認爲,最關鍵的是接下這表後可以先安撫下李密,讓他可以全力去跟竇建德打,等他們兩敗俱傷之時,再出手不遲。

到時就算李密還是名義上的隋臣,可要對付他還不容易,隨便找點理由,都可以出兵。

“老師,你以爲呢?”

羅成詢問張須陀,張須陀久鎮河南,雖敗於李密之手,可也並非就真打不過李密。對於河南局勢,他自然最有發言權。

張須陀養了一段時間傷,如今身體恢復了些,只是心理上卻還一直有些不暢,主要還是苦苦守護戰鬥的大隋,居然已經瀕臨滅亡,這讓他在感情上還是很受傷的,尤其是這個要滅亡大隋的反賊中,最有力的一個還是本應當跟他一樣守護大隋的學生羅成,可事實已經如此,羅成還救了他的性命,所以經過這段時間的休養和調整,他的心結也慢慢的打開了一些。

要不然,他也不會來參加今天的這場會議。

“如今中原之地,已成割據之勢,各方羣雄,紛紛割據,其勢大者除我朝廷正朔,便當以李密最強,然後是河北竇建德,再便是江都朝廷和洛陽朝廷。再者,便是如蕭銑、林士弘、薛舉、李軌、樑師都、沈法興等等,但都不足爲懼。”

“真正成勢者也就李密竇建德李淵王世充蕭銑,而其中蕭銑雖地廣兵多,但卻反而是實力最弱的,他不過是趁虛而已。”

兵法雲,遠交近攻。

最強的四家,李密竇建德李淵王世充,現在李淵和李密竇建德都跟至德朝廷有接觸,主要就是在山東這塊。

而現在大戰也正是在山東這裡。

“誰能最後在中原勝出,誰就將成爲最後的贏家。”

“我建議可聯合洛陽王世充,先滅李密!”張須陀建議。

誰最強,就先滅誰,合弱擊強。

新來的杜淹則提議,當先北再南,由北向南逐步掃蕩過去。

所以先不要管中原,他們混戰他們的,我們打我們的,先想辦法擊敗范陽的獨孤篡,然後南下攻竇建德,到時再下中原。

······

玄菟郡,國內城。

玄菟都督淵太祚迎接了一衆漢官的到來,他們是遼東朝廷派來的防禦使、郡丞、郡尉等一大羣官員。

“淵都督,玄菟郡的郡兵整編的如何了,可已完成,兵額如何,裝備如何?”

新任的玄菟郡丞兼防禦使長孫順德問道。

長孫順德早前只是一名勳衛,後來因逃避徵遼之役,跟劉弘基他們一起殺牛,故意獲罪入獄以逃避服役。

後來跟着劉弘基也一起加入到了羅嗣業的軍中,因爲他的侄女長孫無垢現在是羅成的妾侍,於是便又從定襄來到遼東。

被羅成授了個玄菟郡丞、防禦使之職。

本來他是不夠授此職的,不過玄菟現在是淵太祚的地盤,來這裡還是有風險的,因此便算是破格高授。

淵太祚蒼老了許多。

這幾年,他也曾奮發過,努力過,不甘過,憤恨過。

可隨着扶余川之戰的兵敗,隨着宋老生控制了樂浪郡,淵太祚最終還是選擇了臣服。

他兩個兒子都在隋爲質,他一把年紀了,也拼不動了。

連年的戰爭,使得他的地盤越來越小,而青壯常年防邊備戰,導致錢糧耗盡,饑荒四起,他現在就想打,都打不動了。

“按秦王之令,我玄菟郡下轄五縣,共六十餘萬戶口,三百餘萬丁口。編設郡兵一軍,兵額兩萬四千人,實編兩萬四千,共四十八營。依朝廷之制,採四番輪戍制,現當值在番者有十二營,共六千人。”

“沒有超編嗎?”長孫順德問。

“沒有超編,原有之兵馬,除保留兩萬四千外轉爲郡兵外,其餘皆已經裁撤歸田。兵賬名冊皆在,長孫郡丞可隨時點驗。”

長孫順德對這個結果很滿意。

“我是信的過淵都督的,不過點驗也是要點驗的,這是朝廷規定。還有一事,我來前,秦王讓人帶來一道命令,讓淵都督自玄菟郡點檢一萬郡兵送去遼東,隨朝廷大軍出征中原平亂。”

“這個沒問題吧?”長孫順德笑問。

淵太祚猶豫,糾結。

想拒絕,可又知道沒有餘地,但接受,又不甘心。

“怎麼,有難處嗎?”

“只是春耕在即,此時出征,怕會誤了農時。”淵太祚只得如此道。

“朝廷也知道,所以這次點選出兵者,皆特旨免其三年之租賦以爲補償。”

“不知這一萬兵馬,由誰統領?”淵太祚又問。

“郡公親統最好,當然若是郡公身體不適,也可以交給某或者由郡都尉統領前往。”長孫順德笑着說道。

淵太祚糾結半天,最後只能無奈的應下。

若是拒絕,說不定羅成的忠武軍就要先來東征他了,而如今的他,是根本無力與羅成一戰的。

扶余川四十餘城啊,扶余主城一天就被破了,而其餘四十餘城,更是不到半個月就被盡數攻下,這深深的震懾到了他。

第75章 重賞酬功第702章 擁立第300章 讒言第62章 私放要犯第343章 反將一軍第786章 圖形凌煙閣第962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361章 封禪第431章 暗影衛第689章 綁上戰車第651章 虎落平陽第688章 不殺李靖,留着過年嗎第1486章 騎士第586章 義軍崛起第1370章 聰明人第438章 一時納盡豪傑第1453章 捉對廝殺第573章 長孫有女初長成第1429章 那津第1003章 吐蕃欲結城下盟第635章 馬邑三雄第158章 逼宮(第五更)第1299章 御前會議第183章 杞人憂天第1249章 倭軍覆滅第1459章 上柱國第926章 孤身第1381章 天補平均第865章 拒詔抗旨第492章 羽林大將軍第366章 十萬伏兵第1303章 負重前行第170章 牢丸第29章 勇三郎王伯當第668章 洛水河邊第1232章 君子第939章 頓悟成佛第584章 段姥第505章 吳帝第199章 丁憂第1059章 絲路重開公主至第839章 江山與你何干第184章 年終福利第1520章 太白經天第1055章 鋌而走險只爲利第613章 敢死隊第1066章 五百童男又童女第201章 升職加官第1253章 鐵槍不老第474章 遼東撤退第115章 縣令許親(謝秋懷夢涵萬賞!)第779章 唐王李淵第946章 大非川第623章 捲土重來第293章 “負荊”請罪第1380章 自稱太守第1321章 李縣丞第192章 羣英聚會(再爲青翼追光加更!)第398章 拔矢啖睛獨眼龍第377章 百里突襲第949章 天柱王的使者第125章 士信割耳第981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第740章 驍果北上,皇泰天子第1102章 禁不良人爲府兵第660章 血鷹第202章 廟小容不下大佛第36章 神兵到手第103章 兵臨城下第973章 胸有良策定西疆第1482章 檢閱第488章 聖心大悅,召見第489章 勢不可擋的新貴第956章 皇帝御封新門神第1284章 諸侯聯軍第569章 封疆大吏第1001章 党項封建成國丈第713章 招安第1470章 三皇盟約第1416章 劍出鞘第1485章 晨曦第165章 賞官第878章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第1332章 不想當宰相的狀元郎不是好秘書第1330章 六元及第第834章 三娘震妒女,羅成奪太原第970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566章 兩京十三道第275章 來遲一步第166章 躍龍門第900章 下克上第169章 養兵第1333章 再戰江湖第15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62章 私放要犯第256章 天降爵位第1095章 下龍灣中李世民第916章 禁嫁十萬三韓女第935章 禁令第63章 爺爺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