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

三天時間,這是種諤以及西軍度過最困難的三天,在這三天時間內,青塘軍在安子羅的率領下不斷的對宋軍發動襲擾,在他們不斷的向雨雪關靠近的時候,襲擾也越來越頻繁。

種諤知道安子羅想要在宋軍離開青塘之前最大程度上的擊殺他們,他從始至終都在尋找自己的錯處,最後發現是自己太過着急了。

自己若是在攻入宗哥城之後派人仔細搜尋,必然發現城中異樣,也不會被安子羅縱火焚燒,當大軍突圍成功撤離的時候,張紹文來報,宗哥城大火吞噬了六千七百多人的性命…………

這些人沒有死在攻城之時,而是死在了攻取城池之後,死在了大火之中,死在了安子羅的陰謀之下,這不是將士們不用命,不是他們不夠勇猛,而是因爲自己這個主帥沒有識破敵人的詭計,種諤心如刀割悔恨如同潮水般涌來。

在他看來自己手中擁有西軍的三萬精銳,天下哪裡去不得?

誰曾想居然在青塘的宗哥城便折戟沉沙,此次就算是突圍出去也難辭其咎,自己若是大勝什麼樣的罪責都不會有,可一旦戰敗,還過不堪設想。

種諤知道劉渙的文書不妥當,但他當時的想法是若能攻陷宗哥城便一路向青塘用兵,若是不成便全身而退,如此一來也算是做到了文書中所說的“寧可與禦敵戰場,不可待敵於蕭薔。”

誰知道此次沒有全身而退,折損了這麼多的將士,攻城,大火,突圍,一路上折損一萬有餘,邊上的張紹文已經如同死了孃老子一樣面色難看。

兩人都知道此次出兵的代價是什麼,只不過他們手中有文書所以不同於範大勇,但同樣的他們兩人都知道,官家若是要自己的腦袋,那有沒有文書都一樣。

三萬西軍出征,只帶回來兩萬人,一萬人折損在了宗哥城以及撤軍的路上,這對大宋來說損失慘重,也是多少年沒有出現過的戰敗。

失敗如何判定?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看有沒有完成之前的戰略目標,損失再多的士兵只要完成了出兵目的,那再慘也不會慘到哪去。

可這次西軍出征並沒有完成出兵的目的,他們是要奪取宗哥城後,依靠宗哥城爲後援,不斷的向青塘內部進行攻伐,邈川城,溪哥城,最後是青塘城。

種諤的目標其實是拿下整個青塘,終點不是在青塘城而是在西面的大湖,這個被高原人叫做“措溫布”的湖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

官家曾經說過,若是不能拿下青海湖,那大宋對青塘的統治便遠遠不夠,後來種諤才知道,所謂的青海湖就是高原人口中的措溫布。

奪取青海湖後,大宋便算是徹底拿下青塘,且從此以後會有源源不斷的青鹽進入大宋,青鹽在大宋的銷路特別好,海鹽的大量出現使得鹽價下跌到了尋常百姓家都能輕鬆購買的程度,所以趙禎也就不再設立鹽稅了,但對於青鹽這是個例外。

青鹽來自青塘,這東西都不光是可以用來食用的鹽,還是漱口刷牙的好東西,甚至還能入藥。

大宋對青鹽的需求量很大,但因爲掌握在青塘人的手中,所以價格相比一般的鹽價極高。

眼下兵敗撤軍,青海湖以及青鹽和大宋都沒有關係,種諤和張紹文兩人心中陰沉沉的,他們知道面對的會是什麼。

擅自出兵青塘,折損萬餘士卒,即便是攻取城池也再次失手,從始至終這一切都在安子羅的算計之下,這纔是最讓種諤難堪的。

奪取城池之後居然還能被人算計,燒死那麼多的將士,從今往後自己在西軍,不,整個大宋的名聲怕是都臭了。

敗軍之將不敢言勇,他種諤以後還有什麼理由拿得出手?

雨雪關就在眼前,高高的關隘在雪山之下如同白色的壁壘讓人難以企及,但城頭上的旗幟讓張紹文臉色大變:“將軍!青塘人已經奪取了雨雪關!”

種諤臉色陰沉,後有追兵前有堵截,這是最糟糕的情況,大軍只要過了雨雪關便算是進入大宋的地界,在這個時候遇到堵截最爲致命!

眼下沒有辦法,只能破關而出,否則將會把不多的士氣消耗的一乾二淨。

關隘中的青塘守軍可不打算讓種諤率軍輕鬆的離開,漫天的弩箭幾乎是鋪天蓋地的射過來,弓弦弩絃聲如裂帛,宋軍冒着箭雨舉盾充分。

但此時大軍身後追兵轉瞬即至,掩殺聲從身後不斷的傳來,若是被內外夾擊後果不堪設想,種諤脖後的汗毛都炸起來了。

雨雪關的地勢非常險峻,無論是面向大宋還是面向青塘,道路都十分陡峭,易守難攻之下宋軍的進攻守住。

炸藥沒有辦法靠近關隘安放,搭雲梯實在是夠嗆,居高臨下的青塘人不斷的攢射弓弩,五千多人已經把小小的雨雪關卡得死死的。

轟隆………爆炸聲突然響起,接着便是更加洪亮的喊殺聲,這聲音種諤實在太熟悉了,不光如此,西軍的將士們的士氣也跟着一提……援軍來了!

種世衡率領的一萬西軍從寧夏路趕來,早已派出士兵偵查發現了雨雪關的不正常,若是種諤進攻青塘,雨雪關根本不可能還在青塘人的手中,顯然這是在拿下關城之後又被青塘人奪取了。

青塘人想要斷絕大宋的補給,這雨雪關在誰的手中最重要,於是種世衡毫不猶豫的向關城打動進攻,就在他發動襲擊的時候,另一面的喊殺聲傳來讓他大驚失色。

能攻打青塘人關隘的只有宋軍,而正在攻打宗哥城的種諤回師攻打雨雪關,最大的可能便是戰敗了!

於是種世衡的進攻更加猛烈了,被大宋兩面夾擊,雨雪關很快易主,當種世衡看到青塘大軍撤退的時候,雙腿微微發軟,差一點,只自己來的晚一點種諤和他手下的僅剩的兩萬西軍便會全軍覆沒。

“種帥,將軍來了!”

種世衡的行軍司馬指了指遠處的身穿戰甲的種諤,老爺子臉色難看,看來這次少帥躲不過家法了。

“來人,把這膽大包天的畜生綁了!押送回京任憑官家發落!”

種世衡在看到兒子的一瞬間便對親兵下令,四周的親兵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