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

此樓可不比其他的樓宇,而是城牆的一部分,極爲氣派莊嚴,樓下有左右掖門,中間則是正門,乃是天子車駕的進出御門,等閒不得開啓。

四人看着高聳入雲的城門樓子兩眼發直,趙禎張大嘴巴感慨:“這宣德門可一點也不比老北京的前門差,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前門在北京人的記憶中是極爲高大的,前門就是正陽門,是北京內城的正南門,是老北京的京師九門之一,算的上是古代建築中的精華。

但是與宣德樓比起來卻稍遜一籌,無它,因爲正陽門是在明朝建立,而且是參照了宋時城樓的建築風格,與寬闊的城牆比起略顯窄小。

而宣德樓是繼承了大唐鼓樓的風格,外形豪放,規模宏麗,形制高大。從甕城氣勢的雄渾就能看出唐代建築的瑰麗。

“老北京是哪?”蔡伯俙好奇的問到。

“不要在意這些細節!”趙禎打了個哈哈敷衍道。

進入皇城之後首先看到的就是雄壯奇偉的大慶殿,四個孩子的目光緊緊的盯着如龍般盤踞於此的怪獸,不住的感嘆。

過了大慶殿沒多遠就是尚書省,馬車緩慢的停下,到了尚書省後首先看到的便是下馬石,無論文武官員品級多高都要下馬,這是太祖定下的規矩,皇親國戚也不能例外。

趙妙元和王語嫣被留在車上,她們沒必要參與到這件事情之中,趙禎的想法是能保住一個是一個,而小胖子則是覺得女人不宜參與政治。小胖子的大男子主義被公主深深的敵視。

在扭耳朵掐軟肉的威脅下,小胖子狼狽的連滾帶爬滾下了馬車:“我說的有錯嗎?爲什麼明明是關心卻被誤解?!”

趙禎看着向自己哭訴的胖臉聳了聳肩膀道:“活該,她們兩人可不是一般的小娘子!”

趙禎在內侍的帶領下來到了垂拱殿,這裡是外城和官家商議國事的重要場所,僅次於文德殿。

站在門外就能聽見裡面的爭吵聲:“丁相公的話怕是不妥,太子乃是國之儲君,又只是八歲的孩童,豈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這只不過是小吏不識禮法罷了,沒必要深究!”

陰陰惻惻的聲音響起:“張懷政你說的輕巧,你是太子的直講,授予禮法本就是你應盡職責,你也不能逃脫干係!”

看來這時便宜老爹還沒來,先進去看看情況再說。

趙禎輕咳一聲就邁步走進大殿之中,瞬間整個垂拱殿都安靜下來,數到目光直刺身穿常服的太子。

蔡伯俙已經被嚇慘了,這些人不是當朝相公就是副相,更有常年從事挑刺工作天不怕地不怕的御史中丞。

久居高位者給他的壓力瞬間就如泰山壓頂,而身穿緋紅色公服的御史中丞具有糾察官邪,肅正綱紀。大事則廷辨,小事則奏彈的權利,這就是古代的檢查官啊!

他的眼神就像是大量獵物一般在小胖子的身上掃描着,目光劃過的地方,蔡伯俙身上的肥肉都豎起一層汗毛!

不自覺的向一旁的太子靠攏,趙禎安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沒事,有我呢!”

原本天不怕地不怕的蔡伯俙乾嚥了一下口水,小聲道:“我這身肉就交給你了!”

趙禎點了點頭掃視着衆人道:“孤在進來之前你們討論何事?不用在意孤,你們繼續。”

丁謂看着年幼的太子,心中暗自揣測。

太子與往日不同,他之前見過太子,完全就是個老實孩子,但是現在的他眼神清澈透明,往日的幼稚童真彷彿消失不見,透露出的只有乾淨二字。

但是如果仔細觀察,他乾淨的眼神下卻隱藏着難以言喻的光芒,彷彿看透了一切。衆人在這裡的爭吵在他眼中只不過是一羣無知者的遊戲罷了,這種感覺只在太宗當朝時才能感覺到。

張懷政快步走到趙禎身邊:“太子前來所爲何事?”

趙禎苦笑道:“孤在高陽正店與遼使發生口角,孤一時不忍便與他們理論起來,百姓觀之覺得解氣,便呼萬歲。其實本意並非是孤萬歲,而是大宋萬歲,皇宋天威。”

說完便緊緊盯着丁謂的反映,他想看看丁謂是否如歷史上的評價一樣有捷才。

果然他避重就輕的問道:“太子殿下爲何不出言阻止?”這就是在便向的指責趙禎享受這一待遇。

“山呼聲傳播之疾,孤以無力阻止,況且這是遼使張儉的圈套,他在認出孤時便用上逾越之稱,巡城虞侯霍老七便找了他得道,下意識的喊出萬歲來。”趙禎不卑不亢的迴應道。

這就是一場戰鬥,狹路相逢勇者勝。

見趙禎的回答有憑有據,丁謂計上心來:“這些都是太子的一面之詞,老臣並不是懷疑太子的言論,可是太子年幼,也許記錯也是說不定的。但萬歲之稱不下人臣,太子乃是國之儲君更應注意纔是。”

這就是在否定自己的仁德品行了。

聽他這麼一說旁邊身材短小,面貌醜陋且脖子上張有肉瘤的大臣說道:“丁相公所言甚是,太子之錯便是禮法不清,唉這還是幼童就有如此犯上之舉,日後……”

看着他脖子上噁心的肉瘤,趙禎不用猜都知道他是人稱癭相的王欽若!也是五鬼之一的奸相啊!難怪他直接附和丁謂指責自己的人品。

趙振剛要開口,一旁的大鬍子就打斷:“太子年幼禮法不全是我等諮善堂輔臣的錯,不因歸咎與太子!魯宗道甘願受官家責罰,但太子無過也!”

“李迪身爲太子賓客亦有錯處,願與貫之兄一起負罪!”另一位中年文士開口擔下責任。

趙禎震驚的望着三人,他們在丁謂的圈套前如飛蛾撲火般一往無前的犧牲自己,保護太子的名節。這讓他感動的說出不出話來。

他們沒辦法應對丁謂的圈套,但是卻可以用自己填補陷阱,讓太子安全通過,這樣的精神讓趙禎無法去評論,因爲無論什麼樣的語言也表達不出他們執着。

這難道就是古代清流文臣的氣節嗎?擁有這樣優秀的文臣居然會亡國,這讓趙禎百思不得其解。

小胖子在一旁捏着拳頭,牙齒嘎嘎作響,士大夫的這種精神感染了他。

趙禎冷笑着對他說道:“你着什麼急?我自有辦法讓丁鬼付出代價!”

丁謂與王欽若、林特、陳彭年、劉承珪都以奸邪險僞聞名東京城,人稱“五鬼”。叫他丁鬼實在妥帖。

趙禎有這樣的自信是因爲看到了大殿門廊後的陳琳,這意味着便宜老爹也快來了!

只要能解釋巡城虞侯霍老七爲何會喊出萬歲之稱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只能說明自己愛國心切,和張儉的險惡用心。

不怕事情壞,就怕鬧不大!

事情鬧大,自然就會有正直之臣和良善百姓出來爲自己說話。這是一個言論相當自由的朝代!

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八十七章倭女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二百章真相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