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

陳琳很快又回來了,躬身對劉娥說道:“證人已經帶到,是否讓他們入殿?”

“傳!”

霍老七和一幫百姓進入大殿中,二話不說先跪下,他們被眼前的相公和上首的皇后嚇得瑟瑟發抖,皇城豈是一般人能來的地方,何況還是在官家的議政之所。

趙禎上前道:“娘娘,容兒臣問話!”

劉娥點頭:“你問吧!”她也想看看太子是如何證明這是遼人使得壞,更想看看他是如何駁斥丁謂與王欽若的。

“霍老七,你爲何要呼喊太子萬歲?”

“小的冤枉,小的是想說太子千歲,可是不知爲何就變成萬歲了!真的小的……”

王欽若搶先大喝:“莫要狡辯,是否有人指使你這麼做!”

霍老七被嚇的一愣,更加慘烈的哀嚎道:“小的即使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信口開河啊!”

趙禎笑道:“王相公莫要着急,這事還要孤來說清楚。”

趙禎面相人羣問道:“諸位當時都在場,你們是否還記得遼使的原話?”

人羣中走出一位老者道:“小老東萊是東十字大街的宿老,年近七十,眼不花耳不聾,小老的話諸位大人和皇后娘娘可信?”

這個時代宿老是令人尊敬的,凡是契約的保人,都由宿老作保。

皇后劉娥更是趕緊派人賜坐道:“東老丈所言予當然相信,事情經過還請道來。”皇家風範被劉娥展現的淋漓盡致。

老人點了點頭道:“事情經過便是……最後小老記得分明,遼使張儉在得知太子身份後說道,參見宋太子殿下萬安!殿下天資聰穎,足智多謀,張儉甘拜下風!大宋有您真是萬幸,萬福!”

聽他這麼一說,魯宗道皺了下眉頭,這話中萬安一詞不算逾制,萬福也不算,但是那句大宋萬幸卻有些過分。

趙禎笑道:“諸位相公是否覺得這話有些不妥呢!這分明是在離間我父子之情,沒有父皇哪有孤?是孤萬幸有父皇!”

老者點頭道:“太子果然純孝仁德。”

趙禎迴應了一個靦腆的笑容又道:“霍老七之所以會說出萬歲一詞原因就是張儉的用詞不當,他一個目不識丁的軍漢,豈能轉過彎來?丁相公不信,我們就試一試如何?”

丁謂不語但王欽若卻接口道:“太子所言甚是,一試便知。”

看着出頭鳥王欽若趙禎笑道:“王相公比之軍漢定然是要強的,那就說十遍老鼠吧!”

大殿中的氣氛變得搞笑,無他,一個堂堂參知政事,政事堂的副相,王欽若在一遍遍的重複:老鼠老鼠老鼠老鼠……

在第九便的時候趙禎突然打斷問道:“貓怕什麼?”

“老鼠!”

王欽若看着衆人揶揄的笑容和丁謂漆黑的臉龐,纔想起剛剛趙禎的問題,頓時一副吃了蒼蠅屎的表情。

趙禎朗聲道:“皇后娘娘看見了,即使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王相公也會在猝不及防之下說錯話,難道一個目不識丁的廝殺漢能比他強?!”

“我是沒有準備,又是……”

趙禎怒道:“難道他霍老七就有準備了嗎?!這本事一件小小的意外,卻被你用做黨爭奪權工具!孤的幾位師傅皆是品德高尚之人,他們願意犧牲自己來保全孤的名譽,可你呢?不分青紅皁白就要惡意栽贓,作爲朝臣不能秉公處理罪不容赦,作爲同僚黨爭伐異其罪難恕!作爲人臣不能爲君父分憂素食餐位!”

太子的攻擊如黃河決堤一瀉千里,把王欽若淹沒在話語之下,久久不能喘息。

垂拱殿安靜的讓人害怕,衆人還是第一次見識到了太子的威儀與才智。

東萊顫顫巍巍的面南而跪大呼:“天佑皇宋!天佑皇宋!”

他的動作把趙禎和小胖子嚇了一跳,還以爲又要口呼萬歲呢!

皇后劉娥起身道:“此事皆是遼人的詭計,所幸被太子識破,但太子伴讀蔡伯俙打傷遼皇子一事卻該如何?本宮便不參與了,由太子賓客管教便是。遼使如果問起便由丁相公打發他們。”

所有人起身恭送皇后娘娘。

趙禎長長的舒了口氣,雖然皇后沒有說出對王欽若丁謂的懲罰,但兩人怕是也不好過。即使有皇后的偏袒,但是朝中的袞袞諸公是不會放過他們的。

而此時的陳琳卻消失不見,他已經到了景福宮中,正對官家彙報事情的進展。

“哈哈,吾兒如果被這種小事絆倒也是常理,當年朕也遭遇過,但朕當年卻靠着王旦的幫助才得以化險爲夷,這小子居然能自己應對,確實難得!看來是該把原先的定議改改了……”

看着皺眉沉思的官家,陳琳心中翻起了驚濤駭浪,難道官家不準備讓皇后娘娘監國?可是官家的身體怎能承受這樣的勞累?

“官家,您的身體現在還……”

趙恆揮手打斷了陳琳的話說道:“無妨,朕覺得好多了,而且也沒有再便血。只不過有時會忍不住發脾氣,這並非什麼大事。”

“哦對了,讓太子每日都去資善堂觀政不得懈怠,朕的舊案,御批也一同送往。”

陳琳苦笑道:“太子說想多看看東京城的風貌……”

“還敢出去亂耍?!今天就揍了遼皇六子,明天是不是要討伐遼都亭驛?!朕像他這麼大的時候……算了,容他多清閒幾日,嘿嘿……朕也懷念起兒時的樂趣,當了太子就再也沒有這般放肆過。”趙恆的話中透露出濃濃的羨慕。

即使想讓趙禎快點成長起來,但也不忍心剝奪孩子最寶貴的玩樂時光,這時的他並不是一個手握天下的大宋官家,而是一名純粹的父親。

陳琳感動的向門口走去,但是迎面而來的老者卻讓他趕緊施禮:“王相公來了?難道是爲了太子的事情?”

王旦笑眯眯的說道:“內監果然是個通透人,難怪官家對你恩寵有加,老夫前來本是辭相,但是巧遇太子之事於是……”

陳琳擠出難看的笑臉道:“王相公怕是來晚了,官家說……”

王旦老臉一變大驚失色高聲道:“官家難道,難道要……”

陳琳被王旦的反映嚇了一跳,看着老人緊緊抓着自己的衣襟苦笑道:“您老好歹容老奴把話說完啊!這麼多年您還是這般脾氣,官家說此事不究,況且太子應對的很好,一切解釋遼使的詭計,所幸被太子識破!”

“你這殺才嚇死老夫了!嗯?太子識破?遼使詭計!這話怎麼說。”王旦拍了拍胸口轉而奇怪的問道。

陳琳把發生的一切原原本本的告訴王旦,其中的細節都說的分毫不差。這是因爲太子侍衛中有官家的人,作爲大宋的天子,怎麼能連自己兒子發生什麼都不知道?

這也是趙恆不在乎萬歲之稱的主要原因,一切都不是太子所爲,他反而羨慕趙禎能意氣風發的駁斥張儉,稱他爲漢奸!這個稱呼趙恆特別的喜歡。

王旦目瞪口呆的望着陳琳道:“這些皆是太子所說?”

“當然,這事老奴敢誆騙王公不成?!”陳琳驕傲的說道,在他眼中太子現在已經是大宋的祥瑞了。

王旦呆呆的站在原地吶吶道:“這乃是真正的祥瑞,是天佑皇宋,不行老夫不能辭相!”

陳琳笑眯眯的看着王旦搶在內侍前面進入景福宮,看來這回不用官家多費口舌,他自己就要留下了。

文人都是這般,看到明主就像是看到了希望,這和當年王旦看到官家後的情況是何其的相似啊!

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