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

背嵬軍對敵烈部的進攻算是一場奇襲,敵烈部的人幾乎毫無防備的就被背嵬軍一個族帳一個族帳的消滅,對於大宋來說這是一場正義戰爭,背嵬軍將士心中也沒有太過躊躇。

但對敵烈部族帳圍剿的行爲終究不能做到完美,因爲是在草原上,難免有人走脫,百密一疏之下,宋軍屠戮草原的消息在敵烈部傳開。

綱達野是個傳令使者,雖然名頭不小,其實就是河董城於各族帳之間互通消息的人,除非戰時他也沒有什麼重要的任務,只因爲家中的關係與可汗可也臺較好,所以得了這個清閒的差遣。

對於他來說,這個差遣就是個混日子白拿糧食的,和他一樣的傳令使者無不是和可汗家族關係密切的人家,也算是可汗攏絡人心的一種方式。

綱達野今天沒有參加族帳中的首放節,而是前往兄弟爲他搭橋的一個小族帳去下聘,草原上的漢子都是這樣,只要是看上了某家女子,便由自己的兄弟搭橋,雙方說好後便可下聘,尤其是在首放節的這段時間,更是下聘的好時機。

能放棄重要的首放節來下聘,足以見得男方對女方家的重視。

綱達野這次帶了不少東西,珍貴的金銀器是草原上的寶物,香料和瓷器是難得一見的聘禮,至於最重的還是懷中的那塊馬蹄金。

對於敵烈部的人來說,能得到馬蹄金有着吉祥的寓意,以此爲聘禮自然是最爲濃重的,這也是綱達野準備給予那位姑娘的驚喜。

這個部族距離河董城不算遠,但因爲首放節的原因要在草原上奔波一番,三天的時間他就按照地上的痕跡追尋到了,只不過他在草原上還看到了一些不該看到的東西。

綱達野是草原上哨馬中的好手,草地上不光又族帳的痕跡,更是在幾裡地外發現了大量的騎兵的馬蹄印,這就有些蹊蹺了,通過這些馬蹄印綱達野發現對方的人數最少也有五萬人,相當於半個敵烈部的人口。

顯然這不會是忙着過首放節的敵烈部其他族帳留下的印記,那只有三個可能,一來便是契丹人對敵烈部用兵了,二來就是烏古部欲圖偷襲敵烈部。

至於第三點也是他最不相信的一點,宋人揮兵北上,因爲使者受辱一事而報復敵烈部,只不過這一旦在綱達野眼中不太可能。

宋人可不是草原上性情暴躁的其他部族,一般不會做出如此快意恩仇的事情來,最大的可能就是烏古部,因爲契丹人和大宋之間的戰事剛剛結束,不回在這個關口對敵烈部用兵,他們巴不得敵烈部幫助他們,怎麼會自找沒趣?

綱達野頗爲擔心,畢竟自己是前來下聘的,先在連女方的面也沒見到,就發現了烏古部的陰謀,該怎麼辦?

是繼續向前查探,還是返回河董城通知族長可汗?

心中有些驚疑不定的綱達野還是選擇了繼續向前,最少要看到時什麼人進攻了敵烈部再說。

因爲是一人獨自前來,再加上路途也不遠,綱達野快速的趕往目的地,但遠遠的他就看到了濃煙如同黑色的柱子在草原上拔地而起。

小心的靠近之後驚人的一幕出現了,族帳中的男女老幼全部被殺,族中的帳篷馬車,柵欄,等等一切的東西都被點燃,風在大火中瘋狂的打着旋。

顯然襲擊他們的人還未走遠,在地上幾乎沒有發現交戰時對方流下的痕跡,當很快一柄插在敵烈部勇士胸口的馬刀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馬刀被折斷,大部分刺進了敵烈部勇士的身體中,只有刀柄被留在了外面,顯然敵人沒有注意這柄馬刀,留下了痕跡。

費力的拔出馬刀,擦拭掉上面已經乾涸的血跡,綱達野的瞳孔猛然收縮。

雖然不知道這上面刻的是什麼,但他卻知道這是宋人的文字,他曾經在河董城中見過。

既然時宋人的文字,必然時宋人的刀劍,也就是說奇襲敵烈部的人時宋人!

理所應當的聯想到前段時間可汗對大宋使者的羞辱,綱達野渾身冰涼,宋人的報復來了,而且來的如此之快,如此之兇猛,出乎意料並沒有對主帳所在的河董城進行襲擊,而是對遊離在外的小族長進行屠殺。

這意味着什麼?

綱達野渾身冰涼,從宋軍的馬蹄印記來看,這宋軍至少有五萬人,更加肯定他之前看到的馬蹄印記以及心中的猜測。

起身以最快的速度翻身上馬,綱達野向河董城瘋狂前進,一路上他甚至捨去了攜帶的貴重聘禮,只爲就加快速度,兩匹馬轉乘。

不過當河董城中的敵烈部可汗可也臺收到消息的時候爲時已晚,除了河董城外,其他散落在草原上的敵烈部族帳已經被宋軍消滅了近半數。

可也臺大驚迅速召集族人準備應對,但爲時已晚。

派出去傳遞消息的士兵幾乎無法在草原上找到族人,他們找到的只有燒成木炭的柵欄和一堆流乾了血的屍首。

四散而出的傳令兵幾乎都時帶着噩耗返回河董城,不過也有一些敵烈部的族帳沒有被宋軍發現,他們或是地處偏遠,或是在遷徙的路上,因此躲過一劫。

大宋的報復如同酷寒一樣凜冽,敵烈部的人沒想到如此短暫的時間裡大宋便毫無顧忌的開始了屠殺,在他們看來宋人對敵烈部用兵應該大張旗鼓的進行,而不是如此奇襲而至。

敵烈部不是一幫的小部族,族衆少說也有近十萬人,背嵬軍在草原上的屠殺也不過是一部分而以,再加上他們又不能分兵出擊,最終的結果是有四萬敵烈部族人被消滅。

別小看這個數字,十分之四的族人消失對敵烈部的打擊不可謂不大,尤其是在他們幾乎毫不知情的情況下。

可也臺現在想想都覺得後怕,在他們剛剛結束對首放節的慶祝後,宋人已經消滅了敵烈部近半數的族帳,這實在是令人震驚,尤其是在綱達野稟報過後,族帳的所有人心中忍不住的升起一股寒意。

宋人這是鐵了心的要報復敵烈部,並且是毫不留情的要滅絕,不光殺敵烈部的勇士,連老人和孩子也不放過,這是他們敵烈部往日裡屠殺其他部族的手段,先在卻被宋人用在了自己身上。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